“又是一年芳草綠,春風十里杏花香”,三月的春風,帶著一絲春的氣息,悄無聲息的來到了我們身邊,校園里的柳樹抽出了細細的柳絲,小草帶著泥土的芳香鉆了出來,又嫩又綠花兒也伸了伸懶腰,探出了小腦袋。在這春風吹綠了祖國的大江南北,萬物吐露出芬芳之時,我們不禁會想起一個熟悉的名字――雷鋒。
雷鋒,一個普通的戰士,他象泥土一樣樸實,即使擦肩而過,或許都感覺不到他的存在。做的看起來都是一些平凡的小事,如幫助建筑工地上用小車推磚、雨中送老大娘回家;把自己微薄的軍貼積攢起來的錢,主動的捐給遭受災害的災區老百姓;給學校里的小學生當好校外輔導員等等。但是,“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一貫地有益于廣大群眾”。而雷鋒正是從點滴好事做起一以貫之并堅持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說:“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饑餓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渺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的崗位上,在平凡中超越平凡?”“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彼m然只有22年的短暫生命,卻在有限的生命中為人們做了數不盡的好事,把真、善、美的種子種在了人們心里。
用他的平凡,讓無數顆心為他悸動;用他的平凡,傳遞著愛、傳遞著奉獻。像一根蠟燭,燃燒著自己,照亮別人。那閃閃的燭光讓人贊賞,那閃閃的燭光催人奮起。那閃閃的燭光雖然不眩目,卻可以給我們幫助。那閃閃的燭光雖然有限,卻留在了我們心中深處。自從1963年3月5日毛澤東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后,學雷鋒活動已經走過了四十多個年頭。四十年來,雷鋒精神的光芒和熱量,并未因時間流逝而流逝,而是超越時空、跨過世紀,在新的歷史時期放射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在現實生活中,有無數雷鋒式的人在行動著。“感動中國”里的叢飛為了一句承諾,十幾年來一直資助失學兒童,花了百萬元,還欠下一身債;進城打工青年魏青剛不顧生命危險,三次下海勇救落水者;“雷鋒傳人”郭明義積極獻血、熱心公益,推進社會和諧進步,自己家中幾乎一貧如洗;生活十分困苦的林秀貞,克服了種種困難,30年如一日,像女兒一樣贍養了6位孤寡老人。等等。
而在我們的身邊,雷鋒精神也無處不在:幫助別人扶起倒下的自行車,幫助別人撿起掉在地上的文具盒,幫助別人找尋丟失的東西,幫助別人提起沉重的行囊……如今我們噙著三月的花香,更應用行動把溫暖傳遞。拾起地上散落的書卷歸位,或提起墻角的掃帚打掃,這是我們能為與自己朝夕相處的同學做的;上好每一節課,答好一張考卷,這是我們能為向自己傳道授業的老師做的;打一盆熱水替他們洗腳,下一次廚房為他們做飯,這是我們能為對自己含辛茹苦的父母做的;給迷路的人指出正確的方向,這是我們能為與自己素昧平生的路人做的。我們要力爭做到雷鋒所說的那樣:把別人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把愛的春風送給別人,“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同學們,讓我們把平時的零用錢、壓歲錢捐獻給需要幫助的人們,獻出我們的一份愛心,去支持和幫助他們。您所捐的每一元錢都蘊藏著無價的愛心,都將化成一屢屢陽光,匯成一股股甘泉,給厄運中的人以無限力量。雖然個人的力量微乎其微,但積累起來的很少卻能帶給人們無盡的溫暖,在點點滴滴中塑造感動。
請伸出您的援助之手吧!讓我們用博愛的胸懷鑄就世間的真情!愿我們的點滴付出匯成愛心的暖流,讓暗淡的生命重新迸發出燦爛的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