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時候,書店都很差,像樣點的書都沒有,其他例如《冰心詩選》則是打麻將時用來踮桌腳的。這也難怪,改革革新了教育,卻未必能舉一反三地革新到書店,以至于我欲買書時,常常看到“最近新書”欄里百年不變地擺著《聊齋志異》。與好友談?wù)撟钕矚g的近代作家時,一些朋友便會齊呼:蒲松齡。
說到《聊齋志異》,不可否認,其中一些鬼故事講得蠻好。例如“水莽”,其他的如“小倩”“俠女”等,則像是在聽鬼講故事而非鬼故事。“水莽”是一種蔓生似葛、花紫類扁豆的植物,人誤食則變成鬼且不可投胎,直到下一個人誤食為止。只可惜蒲松齡老兄未說明水莽的出處,我就無法摘來一株細細觀賞。
這也刺激了我的另外一個想法,那就是得到它或見上一眼,以便日后炫耀自己博古通今。
我曾幻想過無數(shù)種見到水莽時的情景,最絕妙的是,使我名利雙收的那類。比如:水莽突然從黑板縫里往外鉆,全班同學都被嚇得驚呼大叫,在校長召集全校老師一同圍著水莽探討它是何方尤物時,我卻故作冷靜。當然,老師們探討的結(jié)果必須是不知道,這樣一來,便為我隨后的表現(xiàn)埋下伏筆。當大家焦頭爛額不得其解的時候,我便挺身而出,先說一大堆罵他們低能無知的話以顯示自己的聰明博學,然后話鋒急轉(zhuǎn),并微笑地告訴他們:“這就是傳說中的水莽。”接下來的情節(jié)一定是各專家們自愧不如,全班同學無論帥俊美丑,一律向我投來傾慕的目光。
本以為這個幻想出來的美夢到這里也該醒了。
其實不然。隨后,我便命令上天派出一位美貌脫俗的女子來誤食水莽。當然,結(jié)局一定是我用我淵博的知識將其救活。
當我將這個幻想告訴我好友的時候,好友本著“再美的玉也會有瑕疵”這個理念,數(shù)落了我一番,并私自修改了我的夢。修改的部分如下:當我說出那就是水莽時,一位農(nóng)民伯伯跑進來解釋道“那其實是他家的扁豆”。再者,水莽也并非是《白雪公主》中有毒的蘋果,誤食致死要王子的吻才能復活。也就是說,我只有食下水莽換那位女子才算得英雄救美。如此一來,我便不是名利雙收,而是身敗名裂。
突然覺得朋友說得有理,但不甘心如此作罷。第二天或者是比第二天更早一些的時候,我揣著自畫的水莽圖去
藥房,不料,藥劑師卻問我:“水莽有何藥效。”我答:“讓人變鬼。”再問:“產(chǎn)于何地?”我便納悶,我要知道,用得了來這里?
不久,藥劑師便寫下一個地址,讓我去那兒看看,我便按照地址坐了好幾趟車到了目的地。藥劑師所言果然不假,下車之后,眼前是一大片扁豆林。然而其用意并非如此,穿過扁豆林,有一路標,上面寫著:xx市第三幻想癥診療中心。中心附近立著一尊巨大的蒲松齡雕像。不知為何,此時我只想到一個詞來形容:絕妙搭配。
若干日后的某一天,我與愛犬“老大”出門散步,老大誤食一種扁豆狀植物,竟莫名其妙地死了。我既喜且悲,大痛三天之后,覺得愛犬為我的尋寶計劃作出了偉大的貢獻,理應為其寫一副挽聯(lián),這挽聯(lián)必得概括老大的生平事跡,但以短小為妙。苦思冥想數(shù)日后,覺得這幅聯(lián)應當如此:老大老大,吃屎長大。
到現(xiàn)在為止,有兩件事讓我極其悲憤,一件是蒲松齡寫了《聊齋志異》,另一件是我看了蒲松齡的《聊齋志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