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非所謂的看破紅塵者,凡事皆可一笑而過。然而,我確實感受到浮華名利太過喧囂,寧靜的棲身之地在何處?
看那燈紅酒綠,霓虹閃耀,眉目仿佛被絢麗刺痛;聽那絲竹管瑟,舞曲飄然,耳畔如同被聒噪折磨;聞那山珍海味,香氣撲鼻,口鼻猶如因富貴而失節。
遙想“帶月荷鋤歸”的五柳先生,他心中為何無車馬之喧?甘愿做葛天氏之民的他只淺淺吟一句:“心遠地自偏”造訪身居陋室的劉夢得,他又為何道之秋日勝春朝?與鴻儒談笑的他只無愧地說道:“惟吾德馨!”
是我們擁有得太多?還是我們已失去很多?擁有了物質,失去了精神?
當下最嘈雜的,莫過于狂熱的粉絲追星了。一張明星的臉,一副明星的嗓音,就能成為一個人如同生命般重要的人生信仰,豈不荒唐?演唱會上,臺上明星激情演繹,臺下粉絲瘋狂追捧,或舉牌歡叫,或吶喊跟唱,更有甚者為與偶像握手和保安扭打起來。當明星作客訪談節目時,往往在明星尚未將感人之處道出,粉絲們就醞釀好情緒哭作淚人了。最牛的追星事件自然是楊麗娟一案了,連老爸老媽的遺囑都是讓女兒與劉德華見上一面,不得不讓人大跌眼鏡。這些人究竟還有沒有自身的思想與靈魂,心里究竟有沒有值得去捍衛的一方凈土呢?在他們身上,我只看到無法沉淀的雜質。望見明星的俊美臉蛋就如癡如醉,停滯不前,卻不曾靜下心來剖析偶像身上的好壞,只是盲目崇拜。殊不知萬能代言人侯耀華,艷照門始作俑者陳冠希就是由粉絲的“支持”“信任”捧出來的。
既然浮躁太多,不妨給點寧靜,拭去世間的紛擾。
網絡上也有喧囂,不僅在暴力的網游中,靜止的文字背后,也有可怕的污染源。一個非主流男生,吃面就吃面吧,還附上一句侃侃:“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自此,龐大的寂寞黨誕生了,四處都有“哥”在宣揚寂寞,可恥的無病呻吟!然而后來者居上,一群幫賈媽媽呼號的人流竄大街小巷,“賈君鵬,你媽媽叫你回家吃飯!”不喊不要緊,一喊才知道自己成了網游宣傳盈利的棋子。怨誰都不如反思自己骨子里的墮落,寧靜性格的缺失。雖然我們不知道是哪顆浮躁的心策劃的惡作劇,但大可付之一笑,品一杯香茗,讀一本好書,去推敲有點文化涵養的字句,豈不是樂事一樁嗎?又何必推波助瀾地玩起無意義的文字游戲,發出砸鍋賣鐵的聒聒呢?
如果喧囂太多,就只能“偷”點寧靜,渴求更美好的人間。
昔日有蘇軾嘆道:“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今日有我嘆惋:何處無閑人?但少月與竹柏。閑人不靜,萬物皆囂!
孔明曾有名句流芳:“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今日,懷揣著偷來的寧靜,我暗自垂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