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恐怕不是諸如原子彈之類的尖端武器,而是人心之一念。惡之一念,善之一念,新之一念,舊之一念,東方之一念,西方之一念,大人物之一念,小人物之一念。。。正是有了這形形色色的心之一念,才有了這人世間看似神秘莫測的風云變幻,才有了人類歷史億萬年的滄桑巨變,才有了一切一切的偶然和必然。
特別喜歡看歷史書和地圖冊。歷史書,閑來拈一本在手,它便為我展開一幅千年古卷,那樣的厚重韻致,為任何筆墨丹青所不及,頓時把人置身于寧靜和超然。地圖冊,愁腸糾結時看一看版圖變遷,感受一下天高地遠,不知不覺便心中釋然。若是能放一曲《向天再借五百年》,那意境則是完美了。最喜歡那句“沿著江山起起伏伏溫柔的曲線,放馬愛的中原愛的北國和江南。”這一句一定是準確地表達的康熙大帝的心聲。心中愛了,眼中的江山,便曲線優美,撥動了心中至情至柔的那根弦;心中愛了,哪怕是為它殫精極慮、一生勞頓艱辛,仍覺不夠,還要向天再借五百年。怎樣的語言能表達這樣的心中一念?
又想起一個人,也是愛國出了名的——屈原。家里書多,上小學時就讀到過許多寫這位著名的愛國詩人的文章,高冠長佩的樣子在我心中偉大了好幾年。后來,學了司馬遷,司馬公忍辱負重刻竹記史的樣子便在心中揮之不去。再后來,每每想起屈原,就忍不住想起司馬遷,不由自主地把他們拿來對比。終于明白,一念滅,江沉屈原,身死何以救國?一念起,牢囚司馬,太史公記史,后人為鑒。愛國自是好事,但含恨而去比起忍辱著史,在大氣上還是遜了那么一籌。
一念之差,人生或長,人生或短;一念之差,人生或明,人生或暗;一念之差,人生或苦,人生或甜。或許每個人都有權做出自己的選擇,但總有些選擇,確是草率了那么一點點。人生真的不應該抱怨世事無常,冥冥多變,很多時候,在你抱怨無奈的同時,別人已經有了突破,不信,你就看一看歷史畫卷的無限延展,地理的版圖風云變幻。其實,很多東西還是在于自己做出選擇時的心之一念。
后記:
忽然想到一個有趣的問題:那個小名玄燁的少年在我這個年齡在干什么?
查資料得知:
在我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小玄燁登基,那一年,我們8歲;
在我上初中一年級的時候,少年玄燁遭鰲拜專權,那一年我們13歲;
在我初中畢業之前一個月,少年玄燁誅鰲拜成功,那一年我們16歲;
也許,后輩之人不應該只想康熙大帝,也應該想一想那個叫玄燁的少年。
上一篇:我多想永遠不長大
下一篇:90后——這個世界都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