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鳴響透了整個七月,綠蔭襲遍了整片土地,足跡踏遍了整片沃土,紅歌穿透了整個神州。
入營的時候,滿滿的是悅目的綠,穿的人兒抖擻。聞著雨后清新混雜著泥土的濕味兒,一切如此和諧,綠衣兒們散散落落,對這兒的紅色圣地尤為興奮,帶著點點激動,帶著點點童真,更灑脫的是咬著狗尾巴草,眨閃著烏溜的大眼睛。迷彩服一邊塞在褲子里,一邊露出來,還滿世界地亂跑,仿佛那沖鋒陷陣的紅軍在吶喊著;還有一邊梳著羊角辮的小丫兒,整齊的穿著迷彩服,滿是可愛的表情,左手拿著跨里的背帶,右手拽著挎包的包角,淑女的像油畫中走出的拿著文件的女;更待走進帳里,滿世界的色彩滑落,簡單、規整、團結地只剩下白,讓綠衣兒們更興奮了一整夜。
轉而到天明,有了愉悅的人聲,陽光也變得不寂靜,有些睜著惺忪的眼,還瞇成一條線,卻足以著他對這兒的興趣。中的綠衣兒們是最有活力的,多半是聞著植物散發出有益氣體,再加上“紅色效應”,一倍能量當兩倍用,嘻嘻哈哈,你推我嚷著踏過了沙家浜歷史紀念館、禁毒館、法制教育館,雖然到最后綠衣兒們擺著個囧臉,體能已顯負能,可哪曉得他們賽紅歌時一陣賽過一陣,童音隨風蕩漾在整片蘆葦蕩上,耀眼的篝火閃爍著一張張溢滿笑容的面孔,這多半是黨帶來的。
江南的七月,抑或是黨選擇了七月的江南,帶著點煙雨蒙蒙,白鷺棲木,遠處平闊的江面上點綴著點點帆影,未出“白羽”的蘆葦還是青的出頭。閉目側耳,可以聽著“嘩嘩”規律的流水聲,還可以嗅著那淡淡的的清香,似淡若上水,又似沁肺。我想生活在這片水土的人們一定是“上善若水,心自悠然”的,可不遠處的紅歌聲敲醒了我,這兒的人應是柔中帶善,善中溢智,智中攜勇,這樣紅色之火才選擇在這里扎根、生長、發芽,到最后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勢,和江南的清有截然不同的境界。很難想像它們的結合,但現實看來是多么的協調。想著想著,幾近船身靠岸,那群綠衣兒開始跳動了,拍打著江南的石磚,著天真,卻不知紅色在悄然蔓延……
不管是沙家浜的訓練營,抑或是蘆葦蕩,還是那一群群的綠衣兒,都帶著簡單的音符去譜寫一首紅色歌曲,傳承同一種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