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狼!小狼!開飯嘍!”只要我一想起這句話,眼前就會浮現出一條活靈活現的蒙古草原狼,它就是《狼圖騰·小狼小狼》里面的主人公——小狼。
過去,狼在我的印象中是狡猾、奸詐的大壞蛋。《狼和小羊》中的大灰狼為了吃掉小羊,盡找茬兒;《東郭先生和狼》中,狼是忘恩負義的家伙,差點把它的救命恩人吃下肚去。在我所有看過、聽過關于狼的故事中,它們殘暴、兇惡、狡猾,簡直就是罪惡的象征。
讀了《狼圖騰·小狼小狼》后,我不但知道了蒙古大草原是怎么樣的,知道了蒙古游牧民族是怎么樣生活的,更讓我重新認識了狼。蒙古狼是那么機智,那么勇敢,它們像人類一樣,富有親情。在蒙古人民的心中,狼是神圣、不可褻瀆的;在作者姜戎的筆下,狼是自由獨立、強悍卓越的。
文中的小狼是那么天真可愛,我跟隨著作者的筆跡,也像書中的陳陣一樣看著小狼一點點地長大,感受著他的歡喜、驚異和恐慌。小狼高興我也高興,小狼餓了我也想去喂它,小狼差點被那個小馬倌套死,我一點也不喜歡那小馬倌。最后,小狼長大了懂事了,想掙脫鐵鏈奔跑在大草原的時候,我多么希望陳陣能把它放走呀,小狼也就不會悲慘地死去。
小狼那寧死不屈的精神感動我。它寧可被勒死,也不肯被搬家的牛羊牽上路。路途中,小狼拼命掙扎,四爪亂抓,它多么渴望自由,可它是狼,不會像人類一樣用語言表達出來。即使用了狼語,人類也聽不懂,聽懂了也不會有人成全它,它只能用力掙扎,用生命掙扎。最終,陳陣成全了小狼,其實這是最后小狼用生命換來了自己神圣不可侵犯的自由、獨立和尊嚴。
看完了《小狼》,我不由得想起了媽媽給我講過的一個關于小麻雀的故事:有一只小麻雀被人抓住了,被關在了鳥籠子里,主人每天給它喂干凈的水和它最愛吃的谷物,可是小麻雀就是不吃不喝,不停地用身體去撞擊鳥籠。過了兩三天后,小麻雀死了,主人喂的食物它還是一點也沒動過。難道被關在鳥籠子里的小麻雀肚子不餓嗎?不是的,它是渴望自由,渴望展翅飛翔的空間,而不是被關在鳥籠!為此,它寧可付出生命的代價。
我想,人類為什么要去捕殺動物,為什么不讓它們在大自然自由地生活?人類也是動物,既然都是動物,人類有思想、有愛,需要尊嚴和自由,小狼也需要,小麻雀也需要,還有更多的小動物都需要。小狼!小狼!你是書中的小狼,也已經是我心里的小狼!我多想長大以后,蒙古大草原恢復到像書中開頭寫的那樣,生活著許多蒙古狼,生活著最愛狼最懂狼的蒙古人!我就可以去蒙古包,也聽聽半夜小狼和狼家族一鳴驚人的嗥聲!
閱讀,讓學生懂得更多,包括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