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星期二晴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朗朗的讀書聲久久回蕩在教室里。咦?這不是膾炙人口的《三字經》嗎?再看看我們,搖頭晃腦,活像古代的小書童,正如癡如醉跟隨老師學習人生的道理。看到這,聽到這,你是不是有點疑惑了?哈,讓我告訴你吧!我們學校開展了一個“學習中華經典,爭做君子少年”的活動。要知道,《三字經》《論語》《弟子規》自古以來就是高尚的人生哲理。現在世界各國的小朋友也在學習這些中華經典;聯合國總部高高掛起的牌匾就是《論語》中有名的一句“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可見,我們中華文化傳統,在世界有著崇高的地位。身為國人,怎能不學習一下祖先留給我們這些后代極為珍貴的經典呢?
在今天學習的《三字經》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莫過于就是“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這一段了。這一段三字經主要寫的是“孝順父親”和“尊敬兄長”,而這兩個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幼童,一個是九歲的黃香,一個只有四歲的孔融。讀過這一段,我感慨萬千,意識到自己的不是。冬天的時候,總是早早地鉆進自己的暖被窩,從來沒有想過父母冬夜是否溫暖;我雖然是獨生子女,但我平時與朋友同學一起時,如果碰見兩人都喜歡的東西,也不會退讓。做人豈能如此自私自利,你需要的,難道別人都是不需要的?都是人類,需求就一樣。所以,我決定讓今晚來改變我,要做一個為他人著想,孝順雙親,無私的人。
現在的夜晚已有些許寒意,正是我為父母做事的好機會。對了,還要把表姐叫來呢!表姐很快就“大駕光臨”了,我忙把我霸占了她很久的《水滸傳》拿出來還給她。她很詫異,我說:“對不起,表姐。之前你三番四次地問我,我都要以不同的籍口把你的書死死霸著。現在,我把這本《水滸傳》還給你。表姐聽了后,笑笑說:“沒關系,慧慧。我想你也是因為太愛著這本書,所以才會這樣的。不過,這樣的行為可不好,要看就直接說,無所謂的。”“知道!”我高興地點點頭。好,我已經成功一半了。
時間有點晚了,該是睡覺時候了。我沒等父母注意,一下子鉆進他們的被窩,準備暖被窩。暖了一陣子后,被窩就無比的溫暖了。我又怕被父母發現
,聽到腳步,立刻起床回到自己的房間睡覺。雖然是睡覺,但我卻豎起耳朵聽著動靜。忽然,我聽到,“好暖和啊!”我心滿意足了,心里暗暗歡喜,我睡得十分香甜。
《三字經》能陶冶性情,令人學習到很多知識。這些古代中國的老人言,會一直銘記在我心中。我會把這些千古名言領悟深刻并充分運用在人生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