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主要描寫的是魏,蜀,吳三國的故事。這是一個充滿戰爭的年代,是一個群雄逐鹿的年代,是英雄輩出的年代。三國演義栩栩如生的刻畫了那個時代的英雄,細致的描寫了各場斗智斗勇的戰爭,這是一本讓我多次閱讀的好書。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羅貫中,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風云歷史。全書描寫了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同時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
書中刻畫了諸多人物形象。其中我最欣賞和佩服的人物就是諸葛亮了。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他足智多謀,同時諸葛亮又是一位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臣。
他用草船借箭的方法向曹操借得十萬支箭,充分說明他是位知天文地理的政治家、軍事家。我還知道有種孔明燈,那是諸葛亮被司馬懿圍困于平陽時,無法派兵出城求救。于是諸葛亮算準風向,制成會飄浮的紙燈籠,系上求救的訊息,其后果然脫險。
流傳至今,孔明燈成為人們為親人祈福放飛心情的一種名俗文化活動。
劉備給我的印象也很深,他性格寬厚平和,沉默寡言,喜怒不形于色,喜歡結交天下豪杰。劉備是漢朝中山靖王之后,東漢靈帝未年,與關羽、張飛一道討伐黃巾軍有功,三顧茅廬始得諸葛亮輔左,后聯合孫權,并在赤壁之戰大勝曹操,于221年,劉備在成都即位自稱漢皇帝。其它歷史人物有周瑜、孫權、董卓、袁紹、趙云、呂布、呂蒙、曹植、曹丕、曹真……他們分別參與了大大小小各種戰爭,其中他們的智慧、才能,及為人處事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在書中,我讀到了美人計,連環計,離間計,空城計等一系列的智謀較量的故事,還讀到了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爭。通過閱讀,我明白了一些道理:原來交戰時不能只比武力,智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赤壁之戰中,諸葛亮和周瑜利用苦肉計和連環計使曹操上當,借助東南風,使曹操的八十三萬大軍燒死,淹死的不計其數,從這次戰爭中我看到了智力是最重要的。
后來的火燒連營也使劉備兵力損失慘重,使蜀國元氣大傷,為蜀國的滅亡埋下種子,果然后來經諸葛亮的六出祁山,均以失敗告終,蜀國沒幾年也亡了。
最后,三國如史學家所說,天下和久必分,分久必和,在經歷了幾十年的分裂后,中原大地被司馬家族的晉國統一。讀著讀著,我早已如身臨其境一般,這本三國告訴了我許多智慧的故事。從中我學到了做人要堅持不懈,不能因為遇到一點小挫折就退縮,學習更是如此,千萬不能因為遇到一點小困難就卻步,只要意志堅定,就一定會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