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是名列世界十大歷史名人之首的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門人記錄孔子言行的一部書。曾一度懷疑,兩千多年前人們的言論真有那么神奇,那么經典嗎?直到滿懷好廳翻況了這本書后,我才懂得,這里面的每一句都是真言,都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它讓我明白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讓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與欠缺。
粗略地說,《論語》是教導我們如何過簡單而又快樂的生活。更深一層,《論語》是教育我們如何做人,如何處事,幫助我們找到人生的真諦。“百善孝為先”,首先,我們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受到父母、老師、同學對我們的關愛,其次,我們要用真誠之舉去回報第一份愛。從出生到現在,十幾年的光陰,父母在我們身上傾注了心血,用汗水把我們養育,父母的愛是無私,不求回報的,但我們理應知恩圖報。俗語說:“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連動物們都有情有義,我們當然得做得更好些。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中回報,平常洗洗碗、拖拖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當父母嘮叨的時候做到不還嘴,這都是孝的表現。它伴隨我們一生,一生的奉獻,一生的回報!一個擁有高尚品德的人,一定也擁有“誠”和“信”。
《論語》中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認為,一個人不講信用就寸步難行,事實也是如此,人與人之間的友誼需要誠信來搭建,來維持。平時生活中,我們對待任何一件事都要一絲不茍,誠信做事,誠信待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他必定是非常守誠信的,只有這樣,下屬才會聽從他,用心工作,對他充滿了信任,才有動力去做得更好,有更好的業績。生活中需要誠信,擁用了誠信才是美好的。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做到了“孝、悌、忠、信”之后,可以學習文化知識來豐富我們的內涵。
《論語》中也提到了有關學習方法的名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告訴我們學習是一個溫故知新、循序漸進的過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我們學習需要與思考結合,穩扎穩打。古人的“智”一直是令我所敬佩的,兩千多年前,他們的條件艱苦,比起現在的優越相差甚遠,但他們卻創造了一個個奇跡,留下了驚人的文化遺產,如:圓明園,長城,秦始皇,兵馬俑、、、、、、三國戰亂時期諸葛亮草船借箭,空城計,無不表現出古人的智慧。
《論語》中每一句真理也無不包含著古人的思想美、、、、、、
《論語》是一部值得伴隨一生的書,其中的道理需要細細品味,咀嚼,有時,覺得自己已經很坦誠,很寬容,可是要做到像孔子那樣的胸懷,那樣的無私,真的很難。我會努力,把論語中的每一句話去切實執行,落實到生活中,慢慢地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