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握筆的瞬間,我感覺到了幾許生疏,筆桿蒼涼,我似乎聽到它掙扎的窸窣聲。很久沒有才思如噴泉般洶涌而上的感覺,這幾天,我都在強迫自己尋回當初的自如、利索。
我一頁頁地翻看從前的文字,那些熟悉的墨跡,刻下了彼時的青澀。我沒有像很多人一樣羞于面對自己曾經稚嫩的文字,因為我知道,那是一個過程,一個珍貴且值得回味的過程。而我此刻在想,這些因急于成長而缺乏成熟的文字究竟觸動了誰?
我久久地看著那些鮮艷明亮的“優+”,回想起當初捧著作文本那雀躍的心情,就像捧著一個夢,一個如琉璃般易碎的夢,小心翼翼地。然而,揮筆寫下“優+”的老師能懂嗎?字里行間藏著的不僅是文采,不僅是思路,即使我確實被這些形形色色的桎梏所束縛。那一筆一劃是我臨摹心靈的痕跡啊,是我述說給未來的故事啊,是我祭奠年華的樂譜啊。在應試教育中長大又投奔于應試教育的老師們,摻雜的太多的現實,也許無法透過社會這塊巨大的屏障看穿我的文字,又也許他們僅能輕輕窺視,窺視那顆似曾相識的赤子之心。我的文字能觸動您嗎?我敬愛的老師。
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的作文才有了起色,在榮耀感的推磨下,我才試著削尖自己的筆鋒,到了初中才終于造就了我那對比于周遭同學略勝一籌的文筆,才知道范文是這樣煉成的。同學紛紛借閱我的作文,而我換來的卻是一句句令我不知所措的評價。“太有深度了”,“看不懂”,“你想表達什么啊?”……起初,我還竭力地解釋,我希望大家能懂,懂得那些滲透于作文紙的立體的感受。漸漸地,我對于這種問題只會付諸一句“我的心情”。是我的心坎太深不可測,還是我用心去寫,卻沒有人會用心去讀?那些所謂的深度,所謂的看不懂的文字,只是我從心中掏出的感受,那是深刻,而不是深度。那些在我腦中劃下痕跡的點點滴滴,我還能輕描淡寫嗎?與我成長在同樣的社會背景下的同齡人,由于太過浮躁的性格,似乎并不因與我的經歷碰撞而產生共鳴,反而在強烈的撞擊下各奔東西。我的文字能觸動你嗎?我親愛的同學。
我必須說,以上說的并不是指所有人,令我欣慰的是,依舊有那么幾個人愿意與我攜手游走在情感的罅隙,阡陌小徑亦如林蔭大道。
我仍在思疑,我的文字觸動了誰?
窗外闃然,空寂得聽得見星星眨眼的聲音。一篇篇,一遍遍,我的文字墜落一地,在我腦海里。雜亂無章的,翻天覆地的,是我的思緒,被那些文字揪緊的思緒。我終于聽到了它們的呢喃,吟出了一首青春的詩,并不華麗,只是它太真實,跳躍于空氣間,撼動著我的心靈。于神經處蹦起,于血液中融合,無盡地流淌,蔓延全身。我頓悟,那些樸實無華的文字,觸動的,是我自己,一個生于開學際平凡個性張揚低調要強愛哭大方小氣真實虛偽善良邪惡天使與魔鬼結合的真實個體。
秒針的嘀嗒聲把我從沉思中抽離,我的懷想淪落得一片蒼茫,可是我那因觸動而于心潮漾開的漣漪,依舊一圈圈地擴散開去,無邊無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