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這是明朝一位詩人《題李白墓》。“魯班門前弄大斧”便是班門弄斧的原形,魯班是戰國時代的魯國人。他是一個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們叫他“巧人”,民間歷來把他奉為木匠的始祖。誰敢在魯班門前賣弄使用斧子的技術,也就是說,想在大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本領,這種太不謙虛的可笑行為,就叫做“魯班門前弄大斧”,簡稱“班門弄斧”。
我們總是用“班門弄斧”來嘲笑那些無自知之明,不自量力的人,班門弄斧總是以一種貶義詞的形式出現。但是,我卻認為“班門弄斧”未必錯,在我眼中:“班門弄斧”是敢于向前人挑戰的典范,前人常常留下一些重要的話語,我們后人便以其為標準,認為前人說的話是絕對正確,但是漸漸的,在時間的推移中,許多的現代科學家以充分的理由推翻了許多前人的觀點,一些權威的專家的意見常常是錯誤的,當我們這些不知名的后人,用我們的理由,勇敢地站在公論臺上,指出前人的錯誤,這難道就是我們口中的“班門弄斧”嗎?如果說這就是班門弄斧,那么我們后人就是不是應該遵聽前人的教誨,不用自我發展,開發高科技產品,而是依舊按照前人的習慣面對一切?毫無疑問,這是絕對錯誤的觀點,如果我們真的只按照習慣面對一切,去生活,相信前人永遠是對的,那么這個世界可以說是無法生存下去,永遠用最死板的方法,恐怕我們現在的生活一定是非常困難,孩子的思想受到嚴重的控制,扼住思想,使的孩子無法身心健康發展,那么我們現在的生活,可能就沒有火藥、飛機、電話等一些無法失去的物品。所以,我認為“班門弄斧”未必錯。
許多的高科技產品,在發明的時候,不僅不被人看重,反而被認為是“班門弄斧”,甚至還會受到嘲笑,而科學家必須承受很大的壓力。就如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飛機,當它穿梭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為人們服務,送去方便時,又有誰知道當年萊特兄弟發明它時,承受了多大的壓力?當那一對毫無地位、聲望的修車匠兄弟立志要發明出飛機時,他們得到的并非是鼓勵和支持,而是人們并不相信的眼光,甚至是嘲笑的眼神,輕蔑的冷笑,認為他們在不自量力時,我并不知道當時他們的心會冷到何種程度,但我卻知道他們必須要有非凡的意志力去支撐住自己的信念。終于他們所發明的飛機可飛上天空的一定程度時,社會依舊沒有給予他們應有的掌聲和鮮花,而是冷落,這是因為,在萊特兄弟以前也有一個人嘗試過動力飛行,這就是斯密森協會主席蘭利博士。當時,他不僅得到了政府的資助,而且還有大批一流人才在他手下工作。但是,他的兩次試飛均以失敗告終。社會失去了對他們信任,不久之后蘭利便郁郁而終。一個大名頂頂的科學家都沒能使動力飛機上天,更何況是一對毫無地位、聲望的修車匠兄弟呢?所以萊特兄弟不僅沒有得到應有的榮譽,反而受到了尖苛的諷刺和嘲笑。在別人眼中,他們不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說的班門弄斧嗎?居然敢在鼎鼎有名的失敗的科學家面前,要發明一架飛機呢?于是在他們的飛機試飛成功后,報紙上依舊登刊出權威科學家的不肯定,甚至有人說:“用比空氣重的飛翔器升空,是不可能成功的。”就連那么多的科學家說了,那么就肯定不能成功,他們的行為不就是班門弄斧的行為,不自量力嗎?可結果呢?到1908年時,萊特兄弟的飛機已可以持續飛行一小時以上,飛行距離可以超過100公里。1908年8月8日,好運終于來臨。威爾伯?萊特駕駛著他的飛機在眾多法國名流面前進行公開表演。第二天,幾乎所有的報紙都報導了這一新聞。他們成功了,他們用自己的成功見證了存在,而當年那些信誓旦旦,認為他們不自量力的人呢?他們的“班門弄斧”成功了,在魯班的門前獲得了勝利,今天的飛機自由翱翔,幫助人們,也多虧了當年他們的班門弄斧,如果沒有他們當年的班門弄斧今天的城市估計是處于癱瘓的狀態吧!
處于現代生活的我們都應該發自內心地感謝當年萊特兄弟的班門弄斧,如果沒有當年萊特兄弟的班門弄斧,那么今天的我們就沒有了飛機;如果沒有當年達爾文的班門弄斧,那么今天的我們就沒有了進化論中的進化真相;如果沒有當年愛迪生的班門弄斧,那么今天的我們就沒有了光明的象征——電燈;如果沒有當年__________的的班門弄斧,那么今天的我們就沒有了______________.我相信像這樣的填空有成千上萬的答案因為許多的科學家的發明都曾被人認為是在班門弄斧,不被認可.
我認為我們可以多多的班門弄斧,當課本的觀點與自己想法產生沖突的時候,我們要勇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向老師提出不成熟的意見,通過老師的講解或認可,我們對其會有更深刻的印象。班門弄斧其實就好比一道簾子,簾子外的我們都有著一個自己的想法,我們要闖過這條簾子,才能證實到自己想法的對與錯,當我們來回無數次以后,我們的弄斧,已經成為了成功。
我認為班門弄斧不僅沒錯,而且敢于班門弄斧,還有助于學習的進步,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多多班門弄斧。當然我所指的是那種敢于向前人挑戰的行為,而并非那些毫無才學,夸大其詞,借助別人吹牛的一些行為。
上一篇:我參加了小學生英語文藝匯演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