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車中途,路過一片山洼,大片的沼澤地中間大大小小分散著幾汪清新的小湖,直白點說也就是幾個水坑。可是旁邊停滿了各種車輛,一群城中人,三三兩兩圍著那汪水,歡呼雀躍,有的還竟然在那么面積有限的水洼里游泳。
看慣了南方的山明水秀,亭臺樓閣,突然見到這般景象著實有些吃驚。
一個同行的說:現在的城里人真可憐!開車那么大老遠跑到這里來,圍著一汪破水又跳又笑,真是無奈又悲壯!
另一個說:還不是環境破壞惹的禍!現在都市人整天困在監獄一樣的寫字樓里,能到這里釋放身心已經是超級享受了。
然后大家開始七嘴八舌感嘆環境破壞的憂患,做憤世嫉俗狀。儼然我們都是充滿熱情的環保主義者。
這個時候,我們的朋友蕭蕾從包里拿出一雙竹筷說:“還說環保呢,北京一天要浪費掉多少原木筷??!我和很多國外的朋友一起用餐他們都隨身攜帶一雙筷子。我也帶著筷子在包里呢。以后我們都盡量不要用一次性塑料杯,一次性筷子了,不然這個水洼以后都難以看到了。”
大家啞然。
……
《全球通》雜志一直在倡導:帶支牙刷去旅行。號召我們減少使用一次性牙刷。
那舉手之勞,我們為何不隨身帶把筷子去餐廳呢?
雖然并不是所有的老外都會隨身攜帶筷子去餐廳,但至少這樣的精神卻是我們這個時代亟需的。
這讓我想起一個特別的老外——英國人威廉·林賽先生。
河北灤平金山嶺長城過去身處深山無人識,如今這壯觀的“野長城”現在成了旅游熱點,和威廉的努力密不可分。2000年4月15日,由威廉先生發起、挪威海德魯公司贊助的“珍愛長城“活動就在這里舉行。如今現年48歲的威廉在中國全面參與長城保護的工作已經16年了,他曾經在1998年至2002年中組織一些不同國籍的志愿者多次到長城進行撿垃圾的行動,他甚至去柬埔寨的寺廟參考他們的寺廟保護經驗來促進長城的保護。這使得公眾開始對長城面臨的問題加以關注,改變了他們對長城無憂的觀念。威廉說:真希望所有的北京人在去郊外游玩時能主動撿垃圾來保護環境。
其實我們的先祖很早就提出“天人合一”、“齊物我”的概念,而直到我們今天才感到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巨大意義。這不僅僅是一種遺憾,更發人深省。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也給環境帶來了嚴重的破壞。各種危機接踵而來,石油危機,水危機……
而我們能做的是什么呢?
關緊水龍頭,不隨意吐口香糖,去超市帶上自己的手袋而不用一次性塑料袋……
千萬不要小瞧生活中這些舉手之勞的小事情,我們能做的其實很多,只要每個人多一分意識,世界就多一分美麗。
還等什么?
就讓我們一起宣誓:從今日起,帶一雙筷子去餐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