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年少無知,又或許是賦予孩童身上的那股沖勁,對充滿誘惑的外界報以無窮的好奇,令我喜歡上女孩們心目中的偶像“花木蘭”的勇敢剛強,同時又不乏女兒家的柔情、體貼。就一句“跟著感覺走”,足以抱住千萬少女之心的名言,讓她們大膽地面對生活的重重、種種,大方地訴說心中的絲絲、縷縷。
他與她的故事
她,是個敢做敢為的勇敢女子,她與他是“自由戀愛”的,在當時封建的小村莊,思想迷信的貧苦大眾中,那是很少見的,同時也是被視為不正當的行為。仿佛那近乎一世紀的光陰年華,在她眼中,宛如昨日煙塵,揮之不去。那時他是村里出了名的“窮秀才”,在一家書店當學徒。每天擔著幾十斤的書到幾十里外的城里去賣,鞋穿破了,露出那黑黑的大腳趾,都不舍得丟。每次擔著書回來時,鞋總是紅紅的,那一絲絲的血跡仿佛他對學習的那股熱情,永不消退。他很勤奮,不甘心一輩子挨窮,于是十分發奮地讀書,整顆心都投進了學習的懷抱。每天賣完書回家總經過她家那邊的小巷。她總是也端著一碗水在巷口等著他,還不時說上幾句鼓勵的話,眼中充滿了期待。風靜靜悄悄地吹著,把她的秀發都吹散了。但在他的眼中,她的一顰一笑都愈顯迷人。例如“一定要克服困難”之類現在看似好老土的話,卻是他發奮的動力。如此美麗的夜色,連賣花女的茉莉清香都似乎在為他們所營造。全世界似乎都在這一刻停止了轉動,時間老人也被這情愫所感動得放下他那從不疲倦的步子,雙手捧著臉癡癡地看……
雖然那樣的日子很窮,常常吃不飽,穿不暖,但我堅信,那是她心中最為甜蜜、幸福的回憶。
有一種等待叫做心如刀割
他憑著自己出色的表現,在一次有幾千人參加的大型考試中突圍而出。在東北找了份好的工作。之后,他離開了這個貧困的小村莊。就在那個風雨交加的夜,她沒有帶傘,光著腳丫,跑過那平時因為怕蛇而從不敢走進的、草有1米深的茅草地,雨打濕了平時愛美的她那被梳理的卷卷的秀發。她不管,不停地跑,不停地跑,直到他熟悉的背影映入眼簾。他微笑著向她揮揮手,踏上了船,走了。好像,好像“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這句詩的意境般瀟灑。從船的第一聲響起,“嘟……”,仿佛已震碎了她的心。
兩年,在這兩年里,他在東北嘗足了苦頭,歷盡人間冷暖,世態炎涼,最終也攀上了事業的高峰;而她,一次次地拒絕她媽媽為她安排的婚事,每天站在碼頭眺望著遠方,等待著,堅信在這來來往往的船兒中有一只是真正屬于自己的,載著他歸來,帶上自己一起離開這個封建的小村莊……
望眼欲穿的日子自然難熬,但她心中的信念從未動搖。始終他回來了,帶上她離開了,在東北建立屬于自己的家。我想,那時他的一句普普通通的話“我回來了”,就足以令奶奶感動的死里活來吧。
跟著感覺走
一年后,他們結婚了,還有了一個可愛的小寶寶。他幸福地望著自己手中抱著的寶寶那粉嘟嘟的小臉蛋,用充滿感激的語氣問依在身旁的她,說:“告訴我,你怎么能為我等兩年?”她瞇著眼,神秘的問:“你看過‘花木蘭’嗎?”他傻傻的搖搖頭,感覺莫名其妙。他捏捏寶寶的臉,口水頓時從寶寶嘴里流了出來,她心疼地吻了吻寶寶,說:“以前我沒念過什么書,只是在你的書堆中看過‘花木蘭’,當時我就把她封為我偶像了。因為她曾說過人是應該跟著自己的感覺走的。因為愛,所以愿為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