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查字典作文網已經有三年了,當初的目標只是想提高一下寫作水平,后來雖有些改變(想交些朋友還有多弄些積分以換取等級),但最根本的目標卻大抵如此。只是計劃歸計劃,想要實施起來一定要動點腦筋的,可偏偏我這個人是“沒腦子的”。所以,一定要時常反思一下自己所走過的路,不然就歪了!
文章在于精而不在于多。一直以來我都天真地認為寫作水平是可以練出來的,這句話本身沒有錯,但卻要看你怎樣去做了。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文章數量,希望以數量的優勢來換取質量的提高,這種想法便有問題了。其實,歷來作文章者,勤奮二字固然重要,但質量亦不可忽視。
中國著名的文學家魯迅先生,就我讀到他的文章而言,似乎并沒發現“特別長篇”的小說,他的作品總是惜字如金,一針見血,看過之后令人拍案稱快,也正因如此,有人便認為它的小說太“短氣”了,如阿Q正傳,三兩鐘頭看完,意猶未盡,覺得實在不過癮,如能長一點就最好了。(當然,錢鐘書先生對此有不同看法,認為魯迅的阿Q正傳未免有些羅嗦,刪一點最好,結果自然是遭到無數人痛斥)難道說魯迅就不會寫長篇嗎?恐怕不見得。但他的文章是用來同敵人戰斗的,而不是給那些無聊人享樂用的!所以一定要保持效率優先才行。如今,時代已然不同,人們寫作的目的也從戰斗轉到了供人享樂之用。
雖說如此,我們也不得不重視文章的質量才行,聽說作家郭妮每天能寫一萬多字!儼然變成了一臺寫作機器,想想這樣寫出來的東西又談何質量可言呢?除非她是一個天才,隨時都有新的靈感供她寫作,要不然便只是為了和“孔方兄”打交道了,想想便覺得恐怖!
文章不厭百回改。縱觀歷史,一些優秀的作家他們的作品讀起來總會讓人覺得有內容,有思想,如同在和一位圣賢進行交流,顯然,這樣的作品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對于一個成功的作家來說,他們的身上都應具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這種責任感便會轉化其對自己作品的嚴格要求。一部優秀的文學名著背后都灑下了作者大量的汗水,西晉時的左思出身寒微,但他卻勤奮好學,用十年的時間寫完了《三都賦》,達官顯貴競相傳抄,一時“洛陽紙貴”。
美國小說家海明威不僅謹慎寫作,而且嚴于修改,為了修改方便,他喜歡用鉛筆寫作,據說一天要用七支鉛筆!在現代,金庸先生也是我十分敬佩的作家,他的可貴之處在于一生只寫了十五部小說。自1970年起,金庸先生便停止了小說創作(他宣布封筆的時間是1972年9月23日),卻做出了一個偉大的決定,開始修訂他的全部武俠小說作品,直到1980年結束,前后整整用了十年的時間修改!為什么金庸的小說總是那么引人入勝,讓人看過之后愛不釋手,我想這是與他悉心修改密切相關的。可見我們不僅要學會寫的技巧,更要學會改的技巧,正如契柯夫所說的,寫作的技巧,其實并不是寫作的技巧,而是刪掉寫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
誠然,在寫作的路上要付出汗水,但并不說明寫的東西越多越好,我們至少要掌握寫作的目的及技巧,僅從我個人來說,勤奮應該算是有了,但寫作的目的卻似乎始終沒有明確,也許謙虛謹慎,勤于思考,不恥下問,善于修改才是我最該做到的,恐怕也是諸位努力的方向吧。
上一篇:2023年手機處理器性能排行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