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是知識的源泉,是精神的食糧。知識的傳遞、精神的灌輸,不都靠的是書嗎?著名的作家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很多人看待書,就像看待一位神圣的使者。可見,書是多么的珍貴!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我們應該怎樣看書呢?
首先,我認為,我們要讀好書。著名的作家冰心曾說過:“好讀書,讀好書,好讀書。”有些人聽了這句話,并沒有把它的意思領悟全面,就盲目地在書海中“遨游”。他們不管書的好壞,拿起來就看。雖然有很多書對我們有利,但也存在一些不適合我們看的書,甚至有些書只會把你教壞,浪費時間其次,讀書要適時適量。我們讀書要在適當的時候。大學的教育要教什么,我認為簡單地說,就是怎么讀書;怎么寫論文;怎么思考。所以在這兒就談兩件事:一是怎么讀書,二是怎么思考。其實這倒應了孔子他老人家所說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我就是在為這兩句話做注腳,談談具體來說怎么讀書,怎么思考。我是一個愛讀書的人,在生活中愛看書是一種人生享受的事情,我喜歡看著名作家的奧斯特洛夫斯基的著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讓我飽食了一頓豐盛的精神大餐。它成為了我最喜歡的課外閱讀物之一。這本名著里,塑造了許許多多形形色色,性格各異的人物,而我最喜歡的莫過于小說主人公——保爾?柯察金。
作者曾說過人生最美好的東西,就是當一個人已經不在人世的時候,他還能以自己所創造的一切繼續為人民服務。人應該怎樣的活著才有意義?保爾?柯察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出了完美的回答。在我們平時生活中,周圍殘疾的人有很多,但是又有多少人憑著自己堅強的意志重新“站”起來了呢?然而,保爾?柯察金,這樣一個因為不幸而殘疾的人,雖然自己身體行動不便,但是他用自己頑強的毅力克服了,他在殘疾后毫不灰心,更加刻苦學習,努力工作,并且開始了文學創作。但是厄運又一次不幸的降臨在他的頭上,雙目失明對于已經癱瘓的他來說,無疑又是當頭一棒!可是他卻毅然拿起筆來,摸索著,堅持寫作,每寫一字,他都需要付出常人根本無法想象的艱辛勞動。他終于成功地寫出了小說《在艱苦暴風里誕生》的前幾章。讀到這兒時,我的心早已經被深深的震撼了,保爾?柯察金那堅毅的臉龐,仿佛就在我的眼前。保爾?柯察金這樣一個普通的戰士,竟有如此鋼鐵般的堅強意志,這是什么力量在鼓舞著他呢?我想就是那最偉大,最壯麗的共產主義事業在召喚他一次又一次的創造奇跡吧!這是他頑強地與疾病作斗爭的動力。
在我生活中有一件令我十分挫折的事情,在我高二的時候,我患了重病,在醫院里治療病情,當我自己感到很我無奈的時候,因為自己的病情很重,當我想放棄的時候,我不禁的想起我曾經看過一本書著名作家的奧斯特洛夫斯基的著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人公是不斷地去面對他自己的困難,用自己的意志去戰勝一切的困難,想到這里我對自己充滿著對生活的向往,正式因為這本書,我重新找回了對生命的熱愛,我們在生活中看書時好的,當你有困難時去看看自己喜歡看的書,你肯定會有不同的看法,讀書,我們生活中的趣事,我們生活中的好事。沒有人會懷疑,今天的時代已經是網絡時代。以信息技術突破為先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正深入我們的生活,影響我們的生活,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改變我們的學習方式。而這使得讀書的形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尤其是對于青年人,網絡聞讀也是司空見慣。如此,網絡時代我們應該怎樣去讀書呢?其實,大我看來,一如既往也就可以了。
為什么?因為雖然網絡改變了我們的讀書形式,甚至是改變了我們的讀書習慣,但它改變不了讀書的本質,即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