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冠軍劉翔、陳定及法網冠軍李娜都曾選擇與他們現在所選的體育項目不同的項目,但他們最終都放棄原先的選擇,走上現在的道路,并最終獲得成功。
如此便想到“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的李太白,若他留戀官場,貪財圖權,這世間山水便少了他揮灑的滿腔豪情,他俊逸瀟灑的身影。污濁的官場并不適合他,他因此也就揮揮衣袖歸去來兮騎鹿青崖間,世間才得以看見一個不受濁染的狂才,一位酒仙,如此甚好。
以李白來論證主旨,事例新穎而典型。
做一件適合自己的事,方能將自己的天性極致發揮,世間萬物皆有其規律,人應抓住自身的規律與優勢,盡可能的加強主觀能動性,來適應客觀身體條件,不強求亦不壓抑,便是對自己最好的挖掘。或許最初的選擇你沒有做到最好,但千萬不要退縮,勇敢的挑戰下一個未知。
說理精練。
有些人始終沒能明白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這樣的人古今皆存。項羽是將才卻偏偏想從政,最終自刎于江邊。李煜是文才卻生就帝王家,最后難逃亡國之命。太平公主一介弱女子,空有野心,才智卻不及母后,命運坎坷。袁世凱一介武夫妄圖稱帝,眾人聲討。
一系列精短而典型的事例從反面來論證中心,論證氣勢磅礴。
他們無一不是認識出現偏差,定位出錯而導致失敗的,此反例更充分證明了“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觀點,生于世間,每一人每一物皆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每個人每件物都有與生俱來的獨到之處,而發現、挖掘才能則是實現個人價值的重要途徑。若劉翔、李娜沒能及時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他們或許仍淹沒在蕓蕓眾生之中默默無聞。
魯迅棄醫從文,錢偉長棄文從理,大師因此立于蒼生中,領眾人前行。我們無法想象兩位大師若堅持最初的選擇,中國如今會變成何種模樣。
適合自己方甚好,說來簡單做來難。但只要我們把握自己的特性,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并加以練習與堅持,假以時日,并可有一番小小成就。若放下功利之心,適合自己的往往也是自己興趣所在之處,興趣乃最好的老師,如此良性循環,前景大好!
從正面給出指導,解決了問題。
故看客們務必擦亮眼睛,發現一個最好的自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