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陸游《釵頭鳳·紅酥手》沈園之中,微風和煦地吹著,小徑兩旁立著形態各異的石山,花紅柳綠,古樸典雅,溫婉美麗。禮部會試失利的陸游低頭走在其中,如此的美景不能將他心中的憂愁排遣分毫,迎面走來一位綿衣女子,陸游惶惶然抬起頭,正與那女子四目相接--那女子,竟是他的前妻唐婉。二人都怔住了,目光糾纏交錯,一瞬間太多的情感徘徊在眼波流轉之間,是依戀,是念舊,是驚喜,是感傷,是不舍,是痛苦。。。。。。只是短短的幾分鐘,卻像過去了千年萬年。
終于,唐婉緩緩回過神來,幽怨地望了他一眼,留下一聲濃重的嘆息,邁開了沉重的步伐,移向院子的另一邊--那里,有她現在的夫君趙士程在等著她。許久未動的陸游終于清醒過來,循著唐婉離開的方向飛奔而去,然而,卻只能遙望池中水榭上,唐婉與趙士程說著話,紅酥手勾住玉壺,淺酌慢飲。陸游看著這似曾相識的一幕,不覺滿眼淚盈,一剎那,仿佛聽到了有什么東西碎掉的聲音,渾身軟弱無力。他長嘆一聲,一步一步挪到粉壁之前,寫下了《釵頭鳳·紅酥手》,然后悵然若失地像池中小榭望了一眼,轉身離去。"曾經滄海難為水",趙士程雖給了唐婉極大的撫慰,但陸游依舊在她心里的最深處,分量從未減輕,于是她看到陸游的詞后,又在下面題了一首《釵頭鳳·世情薄》。
后來這段刻骨銘心的故事,成為了千古絕唱。陸游極重情義,對國家忠心耿耿,對愛情始終從一,我最喜歡他這一點。他堅持抗金,對收復中原矢志不渝,盡管在仕途上不斷受到當權派的排斥打擊,他還是堅定不屈地努力著,中年終于得以入蜀抗金。晚年他盡管退居家鄉,但依然通過詩詞創作來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批判當時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風格雄渾豪放,表現出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強烈愛國熱情。陸游如此的努力,卻終是沒能看到"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那一幕。
陸游關心百姓疾苦。淳熙七年春,撫州大旱。五月大雨,山洪暴發,淹沒大片田地和村莊,洪水沖到撫州城門口,百姓饑困潦倒。陸游密切注視災情發展,寫下"嘉禾如焚稗草青,沉憂耿耿欲忘生。鈞天九奏簫韶樂,未抵虛檐瀉雨聲。"的詩句,同時上奏"撥義倉賑濟,檄諸郡發粟以予民"。在未征得南宋政府同意前,他先撥義倉糧至災區賑濟,使災民免于饑餓之苦,然后奏請撥糧和給江西地方官下令發糧,并到崇仁、豐城、高安等地視察災情。這一舉措有損朝廷利益,十一月,被召返京待命。行前,從宦游四方所搜集到的100多個藥方中,精選成《陸氏續集驗方》,刻印成書,留給江西人民,表達他的為民之心。途中又遭給事中趙汝遇所劾,竟以"擅權"罪名罷職還鄉。陸游在家閑居6年后,淳熙十三年春,以朝請大夫知嚴州。官至寶謨閣待制、晉封渭南伯,后被劾去封號。又以"擅權"之罪罷其官職還鄉。淳熙十五年,陸游在嚴州任滿,卸職還鄉。不久,被召赴臨安任軍器少監。次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議大夫禮部郎中。
于是他連上奏章,諫勸朝廷減輕賦稅,結果反遭彈劾,以"嘲詠風月"的罪名再度罷官。陸游在文學方面有很深的造詣。他一生創作詩歌很多,今存九百多首,內容十分豐富。亦工詞,楊慎謂其纖麗處似秦觀,雄慨處似蘇軾。但有些詩詞流露出消極情緒。他初婚唐氏,在母親壓迫下離異,其痛苦之情傾吐在部分詩詞中,十分真切感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釵頭鳳·紅酥手》。陸游的身上有一種堅定不移的信念,這種信念一直支撐著他走完整個人生旅途,這種信念來源于對國家、對百姓的愛,這種愛可以感染他人,延伸到世界的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