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一次即興演講~
開場白:看到這個題目大家一定跟我一樣的心潮澎湃吧,哈哈~~不過,咱們澎湃的可不是一回事哦~你們激動呢,是因為有點好奇~我呢則是因為我不知道該講什么~剛剛通知我今天晚上臨時演講,這回就站到臺上啦,我是啥也沒準備呀~一看黑板,給我寫的演講題目是《孫中山》,我一想,這可不行呀,~孫中山~,我都給你們講了兩遍了呀,我愿意講,你們也不愿意聽了呀~~所以還是講,《心中那個人》吧,走上講臺之前,我也不知道我要講誰呀~~一堆名人,在腦海不停地閃現呀~~站在講臺,我才知道,我要講他~~他就是納蘭容若~喜歡詩詞的同學應該知道他吧~~
不錯,他就是清代著名的詞人,納蘭容若。他出生滿清貴胄,她的父親納蘭明珠是康熙朝的權相,他少年科第,二十二歲授進士。他是被人羨慕的,可是為什么他卻在三十一歲積郁而終。他留下一卷《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的詞集~這一切正因為一個“愛”字呀~~
納蘭心中有一位摯愛的人,這個人就是他那個才貌雙絕的表妹,她是他的紅顏知己,他們彼此相愛,可他們卻最終無緣在一起~因為由于種種原因,他的表妹被迫進宮了雖然只是去交小公主禮儀,可是皇帝卻已對她傾慕已久~從此他們相隔兩地,一段宮墻,隔開了兩個相愛的人,卻隔不開兩顆思念的心~,思念在他們心田蔓延。最后,他的表妹思念成疾,死在宮中。她的死,猶如,《紅樓夢》里的林黛玉~那么憔悴,凄涼。從此,深深地思念和那愧疚交融在心底成了疼痛。他愛他的表妹,他卻沒有好好的保護她,還讓她為他而死。是的,他自責,他的表妹是因他而死,是為他而死的。他的心里再沒有了別人,只有他與她那些凄美的記憶,和那蒼白的痛~他的靈魂也隨他的離去而去~
他是有妻子的。在古代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他是個孝子。可他卻為了愛情曾一味的放抗,病了,抵抗。只有她,他已入宮的表妹勸說,他才聽,是的,他只聽表妹的~他的心中只有他的表妹,他的妻子是那么體貼溫柔又賢惠,他是知道的,可他再也無法把他的妻子再裝入心中了,因為他的心中已經裝滿了那個人的影子。他和他表妹的愛情,他的妻子是知道的,她甚至同情她的丈夫,痛失摯愛的人,可她的心底又是莫名的傷心。她也羨慕他的表妹,雖然他們沒有在一起,但他的心里卻是她,他的詞全是為她,她的表妹而寫,她曾祈禱如果,他能為她也寫一首詩,那該多好呀,就算死去,也值了。后來,她死了,真的死了,也是因為心病難醫。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她死了,他獨自走在冷冷的秋里,涼意切割著他的記憶。她總是默默地為他做一切,倒一杯熱茶,披上一件外衣,一切都是這么靜,靜的使他根本沒有感覺,仿佛,一切全是理所當然。而這存在于每一個“理所當然”中的幸福,就這樣被輕忽了,遺忘了。他沒有珍惜,他不知道,幸福的面貌,原來是這樣平凡,這樣尋常,他不知道,這樣尋常的幸福,也并不是永遠都存在的,也是短暫,易碎,會失落的。他雙眼濕潤,哽咽中,妻子的笑靨,在他的腦海擴大,擴大,隨著夜幕,籠罩了整個世界~~寫下了“西風獨自涼”的凄涼,和“當時只到是尋常”的無奈與悔意~這就是他寫給他妻子的第一首詩。
涼風吹拂著那個故事,一群可憐人的淚水與傷痛融成那段西風里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