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是淡淡的悲傷;在我的眼中,粽子是暖暖的,從中飄出一股若有若無的糯米香。——題記
端午節又要到了,看著家人們都在為端午節的到來做準備,我不禁想起了第一次吃粽子的情景:奶奶那雙粗糙的大手正在喂我吃著那蘸糖的白粽子。。。。。。
是六歲那年的端午,農歷五月初四那天,奶奶打電話叫我們全家去包粽子,我懷著一顆好奇的心來到了奶奶家。奶奶看見了我,她笑了,笑得是那么的慈祥。她叫我過去,我來到了她的身旁,看著她正在包粽子的手。
奶奶開口說話了。“杰兒,你知道我們為什么要包粽子嗎?”“我不知道。”我嘟著小嘴答道。一直溫暖的手在我的頭上摸了一下,留下絲絲溫暖的感覺。奶奶笑著說:“是為了紀念偉大的屈原啊。”奶奶的臉上有些惋惜的說道,“他呀,已經死了兩千多年了。”這時,奶奶的眼中多了一絲惋惜,一絲無奈,一絲悲痛。看得出,奶奶還是挺為這位名叫屈原的感到惋惜的。
我叫奶奶的神色,立刻轉移了話題,問奶奶:“奶奶,粽子我要第一個吃。”奶奶眼中的復雜情緒消逝了,又變成了慈祥的眼睛。奶奶答道:“可以啊,不過你得付出勞動,勞動才會有收獲。跟我一起包粽子吧。”“可是我不會啊。”我有些急了。“沒事的,我慢慢來教你。”說完,奶奶就開始行動了。
她先拿了一片翠綠色的粽葉,從中間將粽葉制成了漏斗狀,不過這個漏斗是不會漏的哦。然后,奶奶從旁邊的一個盆子里舀了一勺糯米,放入漏斗中。我湊了上去聞了聞,一股若有若無的糯米香飄了出來,奶奶開始將糯米用粽葉包了起來,并且用了一根毛線將其捆得嚴嚴實實的,一個近似三角體的粽子誕生了。我看著剛剛做好的粽子,心里好像要。“我要包,我要包。”我在一旁激動起來。奶奶聽了從眾多的粽葉中取了一片最小的給我。我便迫不及待地開始動手了。
回憶著剛才奶奶包粽子的步驟,我也開始了。可是在舀糯米時卻因為心后,糯米舀多了,封不住!我只好妥協,將糯米倒了一部分,將口封好后,我又開始了捆了,結果連毛線也欺負我!線總會從粽葉邊劃掉,費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才終于做好了。我將我的作品拿給了奶奶。“不錯嘛,明天一起煮了吃。”奶奶稱贊道。我開心心地走了,期待著明天的到來。可我卻未看到奶奶正從粽葉中取了一片最大的粽葉,開始包粽子了。。。。。。
奶奶一早便將昨天包的粽子下鍋了。我去的時候就直接開吃了,我一眼便將自己的作品找了出來。剝開來吃,結果發現里面是夾生的。可我還是硬咬牙吃了下去。我有些失落,奶奶看了看我就從眾多的粽子中挑出了一個特大的粽子,叫它粽子王絕對不過分。奶奶將它剝了皮,蘸了蘸白糖,用勺子一勺一勺的喂我吃。甜甜的糖和香香的糯米在我口中交織在了一起,我咀嚼著。奶奶在一旁輕聲說道:“苦盡甘來。”
是啊,這味道比我做的粽子的味道不知好多少倍,從中我還咀嚼出一種情——長輩對晚輩的關愛之情。每當想起,那暖暖的粽子和那淡淡的糯米香都縈繞在我的身邊,揮之不去。。。。。。
暖暖粽子情,淡淡糯米香。
上一篇:高中政治教學目標的寫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