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長時間的明史,其實一直很想說說自己對海瑞的看法,可是苦于沒有機會。如今放假在家,空暇之時便寫下此文,淺談一下我的所思所想。
——題記
海瑞,大清官!
中國人民上至古稀老人,下至頑劣孩童,應該都對這位海大人充滿了敬意。
他的身上背負著許多光環:明朝最牛清官、不畏皇權第一人(刁民、心理變態者除外)、敢罵皇帝第一人(反賊除外)、明朝官員最佳形象代表、門神隊伍最后一人、明朝第一孝子……
縱觀古今,能罵人罵出名的,寥寥無幾。我們偉大的民主戰士,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魯迅先生是其中一位,臺灣狂人李敖也算上一個,再加上海瑞,得,活脫脫仨兄弟!
每當我想起海瑞,頭腦里總是先想起他老人家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那罵得叫一個狠啊!不僅罵了皇帝,還帶上首輔(國家總理)嚴嵩,他的瞎兒子嚴世蕃(曾任建設部副部長,機要室主任),以及N位朝廷同僚(三品以上大佬),順便批評了朝廷制度的不合理(沿用了百年),此時,海大人好像才是個六品戶部主事……
每當讀到此,我激動地拍案叫絕:海大人以大無畏的精神,完成了一件他的前輩和后輩都不敢做甚至不敢想的事情,六品之身,罵遍天下之官,連皇帝也沒放過……
可是靜下心來想想,我得出一個結論:海大人要不然是瘋了(當然,這種可能不成立,后來他還當了國家監察部部長),要不然是太把天下當己任了!
古代的賢臣都喜歡說“天下為己任”,直譯過來就是天下都是哥們兒我的,再修飾一下,天下所有的事兒都歸哥們兒我管……雖然有點兒反動,但是出發點是好的,可惜我觀遍歷朝,能做到這點的用一只手都數的過來……
能把天下當己任固然很好,可也要看有沒有這個能力,很顯然,我們的海大人是沒有的。無權無勢的他只能吶喊,做個高層政策的執行者,政局博弈的路人甲,只能罵罵人,吼幾嗓子,活脫脫一憤青。
當然,你要說他不爭名不爭利,鬼才信,至少我不相信前者:他上疏之前就買了棺材,明明知道皇帝很生氣,后果很嚴重,而自己的一封奏疏可能只是皇上飯后消遣的小戲,毫無作用,可他還是無趣地上疏了,而且罵得很震撼人心。完全違背了當時“君臣義禮”的思想制度,你要說他是思想超前、抨擊封建社會、反對帝制是不可能的,他要真是那樣,早就開罵了,而他在奏疏中也頻頻說道一個詞:愚忠。
忠是什么?愚忠是什么!相信大家很清楚。
所以,他是一個孤獨的理想主義者,他想改變這一切,可是無能為力,只好“放口”一罵,不求有效,只求死后青史留名。
這是一個懦夫所能做出的最有尊嚴的事情。
每次想到這一點,我的心兒在顫抖……
要知道,嘉靖皇帝在政務處理上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他自己天天在西苑煉丹修仙,國家大事,還是由內閣那些人在操持。一直以來,君臣之間井水不犯河水,隨說不上相敬如賓,關系倒也不差。
可是嘉靖皇帝有兩個逆鱗,這是無論如何也不能觸的!這是當朝大臣都公認的。
一個是煉丹修仙:俺把國家大事都交給能干的人去干了,平時就是抽時間監督,掃一眼。你辦得好還是不好,咱不想管,咱只想修修仙,煉煉丹,多活幾年,多享幾年的福,你要是敢拿我這事兒開罵,我要你的命!
另一個是兒子問題,這個問題就不多說了,歷代皇帝估計都有。
而海瑞,在奏疏中花了六分之一的筆墨罵皇帝陛下煉丹修仙,還加上一句:
“您這么親信術士小人,而不理國家大事,實在是令人不能容忍,太過分了!修仙煉丹,根本不可能長壽,否則前代君王們早就成功了,您是執迷不悟啊……”
這句話很要命,語氣基本上是老子對付兒子的。它即打擊了皇帝陛下煉丹的積極性,又無情地撲滅了皇帝陛下心中長生不老的希望之火。放在當時,是大不敬,欺君之罪!
皇帝陛下當場發飆,他推翻了桌子,聲嘶力竭地怒吼:海瑞這廝好生可惡,快抓住他……
我們知道,在明朝,“廝”這個字的意思與如今一種龜類動物的卵很相近……皇帝陛下素質這么高的人能罵出這個字,著實不簡單啊!看來是氣到境界了。
看來,海大人是故意惹皇帝生氣,這就不能不讓我們懷疑,他有沽名的嫌疑。
后來的事情就不一一說了,反正海大人福大命大,沒有死,后來還出獄,不久就升官了。當然,這一切都發生在嘉靖皇帝賓天,萬歷皇帝當政后。
張居正可以說是一個在明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如果沒有他,明朝可能就堅持不到明思宗朱由校那代了。另外他還有一個稱號:明朝最偉大的內閣首輔——沒有“之一”!可見他牛的程度——不是一般的牛!
就是這樣一個牛人,對海瑞不看好,他只是把海瑞當做一個花瓶,做做樣子就可以了,沒必要讓他掌權。
后來張居正死了,用某位史學家的話來說,朝廷里的明白人都死光了,海瑞發跡了,他立馬升官,當上了一方大員。
明朝官員貪污成風,連張居正大人都沒能幸免。說實話,這也不能怨當官的素質低,而是明朝官員的福利一直不怎么樣,甚至出現官員不貪污,家人全餓死的現象。而海瑞,則是一個例外。
他是舉人出身,因為運氣好加上名聲不錯,才混了個不錯的官兒當。可以說,身上還有一股子的農民味兒沒褪去。于是他在官衙后院開了一片菜田,天天下班后就去耕種,家人穿的都破舊不堪,他自己的官服都破的打補丁,還舍不得換。堅持自給自足,不接受任何賄賂,也不讓下屬接受任何賄賂,這樣一來,海大人是得到了老百姓的歡心,卻在官場上犯了眾怒!有人賜其外號“海閻王”。
他當上監察系統的高官后,馬上要求恢復百年前朱元璋老祖宗的法律:貪污六十兩以上者,斬!將其人皮用稻草充填,擺放在衙門外示威。
我估摸著要真是恢復了這條法律,全大明朝兩萬多的官員,能活下五人就算老天開眼了!
萬歷皇帝懶,卻不笨,于是他沒有采納,而是好言安撫。
可見,海瑞他不會干事兒,也不能干事兒,他不明白世態,他不諳官場,更不關心官員的生活,不懂得政治,不懂得把握大局。他以為全天下的人都可以跟他一樣,廉潔清正,可他還不知道,許多官員有十房以上的妻妾靠他養活(這個現象在當時很普遍,甚至是流行),那些官員不收賄賂,怎么辦?難道帶著全家喝西北風去?
所以,海閻王的殘酷就體現在此刻!
整個官場都憤怒了:海瑞這家伙自己不貪污,也不讓我們貪污,只顧老百姓,卻不顧我們當官兒的死活,這是什么道理?一個舉人竟然敢對我們這些進士指手畫腳!搞倒他!
另外他在南京當都察院右都御使時,下令所有御史一個都不準開小差,全部按時上班。而他自己則被從五湖四海趕來的民眾粉絲圍在家里,頂禮膜拜。他在檢查別人到沒到時,有沒有想到老百姓過來拜訪他所耽誤的辦公時間?有沒有想到在他談笑風生的時候,都察院的御史們卻無事可做,有的人家里出事兒卻不能,也不敢及時回去。有沒有想到其他官員因為晚到被他責罰,自己一上午沒來,卻不會有人來教訓他!
所以,我對他的評價是:一個對別人很苛刻,對自己要求很低的明星官員。
先人已去五百載,海瑞留下的只有好名聲,卻鮮見其政績。
要知道,張居正推行了一條鞭法;楊廷和在皇帝突然去世后,沒有想到自己的利益,而是從大局出發,公正選擇了一位藩王當上了皇帝,功成身退;解縉主持編纂《永樂大典》,戚繼光擊退倭寇,聲震東南……
他們肯定都貪過,而且在人品上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陷,這些史書上都有記載。可是,他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維護大明王朝國家機器的運轉,都獻出了寶貴的一生。
相比而言,海瑞就顯得有些寒酸了。他沒有做出一件對明朝有所影響的大事,而且后人對他的“貧富觀念”有所不滿,原因是,每次窮人告富人,海大人總是讓窮人贏……我們知道,街市上是有刁民這種人的,不少富戶因為在海大人這里告官司而傾家蕩產……
海大人也曾經說過:“這世界上要是沒有官員,老百姓一定過得更好!”
我認為,這句話簡直是混賬話!
所以,我只能這么說,海瑞,只能當一個花瓶,徒有其表,里子是空的,虛的。讓這種人去治理國家,國家只會每況愈下……
所以,海瑞,海大人,我只能在文章的最后對您說一聲,或許,您不應該當官,您毫無政務之才,更別提救民報國了,像你這樣的人,去當個教師或者文學家才對。話不中聽,確很實在。
總而言之,您,是一位精神可嘉,虛有其表,缺少能力,僅有虛名,頭腦簡單,做事一根筋,也愛沽名的理想主義“明星官員”。
不知不覺寫了三千多字,很久沒寫過這么長的文章了。就此停筆吧!
上一篇: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灰太狼射日
下一篇:祝我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