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透過高腳玻璃杯中的清澈光影,灑在咖啡杯襯的白瓷盤上,淺綠如山水的茶微漾在骨瓷杯中。三杯飲品點綴不同的個性,不同的個性亮徹青春的花季。果酒的張揚,天生就該被傾注在透明的玻璃杯中,那些光鮮和艷麗在指尖和舌尖流轉奔放。
果酒是用多汁明亮的水果和辛辣刺舌的酒精構成的,他們之間有一種奇異的協調,在澄澈的杯中,出落得光彩燦爛。果酒沒有香檳的嘆息,他是個青春耀眼,盡情綻放自己的少年,擁懷著剛剛好的單寧,帶著不厚不薄的香氣在光下旋轉。
他用熱情和生命,教著,怎樣的用忘我的色彩跳動生命,用生命點亮奇跡。但茶,卻恰恰相反呢。溫馴的骨瓷杯,柔和的色調,從不大起大落的心跳,只在空中輕輕灑下溫厚的香韻。
如果說果酒是奔放的抽象畫,那茶永遠是意境幽遠的水墨丹青。無聲無言的細水長流,是一種長大的輕嘆,長笛悠韻,余味可待。茶教著,一點點寬納,一點點淡泊。
茶水中總是存在著不澄澈的葉渣,那是一種經歷過的內在,滾燙的沸水中沉浮數次,才有了這令人嘆為觀止的香茗。茶牽連著中華悠悠數千載的年輪,就像咖啡寄托了歐美精致優雅的文化一樣。精致優雅,絕對要求,90。
5攝氏度的精準才能讓咖啡成為一種藝術。僅是指甲蓋大小的咖啡豆中蘊含了五大味覺中的三個:酸、甜、苦。深褐色的小豆被研磨成粉,在分秒不失中讓他的香氣蘊含在水中,不讓他有一絲氧化的缺點。
7公克的咖啡粉和80cc的純凈水,一杯咖啡完美的量。一切的精準只是為了一抿間,牛奶沫和那種唇齒間的濃香形成絕對的享受。
要知道,每一個苛刻的要求,只是為了最后的成功。咖啡教著,怎樣做到一個對于心而言的,對于夢而言的完美。他們所說的,所教的,激情、熱烈、寬納、淡泊、精準、完美……讓這些像飲品那樣流入喉嚨的融入生活,讓青春善良在生命。
此季此景,清春紫藤,青春正好。青春這件小小的事兒,綻放著不同與其他時期的花朵,最多彩,最美麗。一點點褪去稚嫩,觸摸到了成長的飛絮。
記得江之濱放飛的孔明燈,燈火如星,轉身回首,看到了那樣青春——你獨一無二的笑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