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說的是讀書與理解的關系。我說,書不僅要讀得多,還要讀出大境界、大講究。回味過去,就應該誦讀經典。
讀《水滸傳》,梁山好漢們的替天行道、為民除害的精神在我心頭回蕩;讀《醉翁亭記》,腦海里浮現出歐陽修與民同樂的高尚追求;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個堅強不屈、一生為人類革命做斗爭的保爾形象高大而清晰;讀《吶喊》,傾聽樸實堅苦的“人生”格言。在閱讀中,我學會了讓自己融情于景,體會文章的意境。關羽有一句話說的好: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
不好的書,我從來不讀。我喜歡讀各地的名著經典,了解各地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情況。我讀書的時候好像進入夢境一般,在文學的世界中遨游一番,享受知識的樂趣。
我的成長是離不開誦讀經典的。上小學的時候,我學習成績不好,經常被人看不起,甚至是嘲笑。我沒有余地去發泄,只好寄情于書。
我看了一本對我來說具有歷史性轉折的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成功塑造了保爾這一英雄形象,書中有一句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人來說只有一次。
因此,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才能夠說,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上最寶貴的事業——為人類解放而斗爭”。這句話我讀了很多遍,從中悟出了許多道理。
比如書中的另一句名句:“鋼是在烈火與驟冷中鑄造而成的。只有這樣它才能成為堅硬的,才能什么都不怕。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這樣的斗爭中、在艱苦的考驗中鍛煉出來的,并且學會了在生活面前不頹廢。
”這些語句,激勵了我,使我充滿了信心與勇氣,遇到困難不輕易退縮,還養成了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品質。成長是一個龍門,飛躍過去需要許多的汗水和精力,讀書使我由一個不懂事的小孩子,潛移默化的成長為一個憧憬未來的青少年。也使我明白,我的人生需要我自己來走,一路上肯定不會平坦,有時還會跌下來,但我堅信只要我不灰心,鼓足勇氣,重新站起來,就能去迎接絢爛的未來,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