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一考生
黃昏時
誰會到墳間去辨認殘破的墓碑
已經忘了埋葬時的方位
只記得哭的時候是朝著斜陽
還有滿天的楓葉
——題記
你走的那一瞬間,我讀懂了對你的思念……
風吹落最后一片葉,對你的回憶在凋謝,只剩下寂寞的楓葉。也許今生你已成楓葉,注定要飄落我的心間,但我的笑靨已退卻,如同沒有秋季的楓葉。
白鴿象征純潔,在夢的國度帶去雪白的希望。你走的那天帶走了成群的白鴿,我看見它們飛往幸福的天堂。凄厲的秋風,冷漠的苦雨,卻隱藏不了我臉上的淚痕。跟著那支長長的隊伍,不知走了多長,到達了那個寧靜的坡頭。泥土邊的小草還泛著濕氣,搖曳的柳枝在眼前低吟,無力的殘陽早已稀疏。憑著朦朧的視線,我看見你被埋入泥土。落葉歸根那是一份歸宿;殘花凋謝是完成一份使命;晨露滑落更是一次生的光輝,而你的入土為安又代表什么?是你的解脫,還是灑脫?不解。懵懂的我不解秋的愁苦,但卻偏偏愛上了秋的思念。
你走后,我不再到那片紅楓林。不是忘記,而是我害怕。我害怕那里的紅楓美得讓我寂寞,令我陶醉得忘記回家的路,讓我再次誤解你的愛。十年的空白曾經讓自己用恨來填補,直到最后才明白你愛楓葉,就是因為它的釋懷,它的無奈,用唯美的凋落來詮釋生活的種種。我明白在你心里有苦衷,所以我沒有怪你。只是常常心脆弱得苦澀,只想再親切地叫你一聲,給我這個機會好嗎?百般呼喚,只剩下遠山孤零零的荒冢,冷風正吹著你墳上白頭的草,這是你的選擇,對嗎?這是你要的家,對嗎?或許我已明白。
季節在更替,楓葉還是一季一季地飄落。葉落無痕,成長無傷,就讓我守著這寂寞的楓葉,讓思念變得綿長、綿長……
權威解讀這篇文章有兩個方面的特點比較突出:一是選擇的場景,考生把場景定格在送別的紅楓葉季節,渲染出凄風苦雨的氛圍;二是語言凄美,如“泥土邊的小草還泛著濕氣,搖曳的柳枝在眼前低吟,無力的殘陽早已稀疏”等寫得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