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比較文學復習資料篇一
一、名詞解釋(30分)
1.教師教育:教師教育就是現在世界各國較為通用的包括教師的培養、任用和進修三個階段相應的教育。
2.教育理念:所謂教育理念,是指教師在對教育工作本質理解基礎上形成的關于教育的觀念和理性信念。它是一個有關教育問題的認識體系.反映了教師對教育活動的目的、價值、原則和方法等的基本看法,是教師的一種主體性認識,也可以說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活動的一種心理背景。
3、教師反思能力:它是指教師在職業活動中把自我作為意識的對象以及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活動本身作為意識的對象,不斷地對自我及教學進行積極主動的計劃、評價、反饋、控制和調節的能力。
4、職業聲望:職業聲望是人們對一種職業的主觀評價。由于職業的各種要素均會影響社會成員對于職業地位的主觀感覺,因此,這種評價是 社會成員對于職業地位的一種綜合的判斷。
5、教師道德:是指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過程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行為規范和道德品質的總和,是調節教師與他人、與集體及社會相互關系的行為準則,是一定社會對教師職業行為的基本要求的概括。
6、教師德性: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修養而形成的一種獲得性的內在精神品質,既是教師人格特質化的品德,也是教師教育實踐性凝聚而成的品質,是一種習慣于欲求正當之物并選擇正當行為去獲取的個人品質。
7、寬容:容許別人有行動和判斷的自由,對不同于自己或傳統的見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
8、教師良心:教師良心是指教師在教育勞動中,履行對學生、對教育事業的道德義務時,對自己所承擔的道德責任的內心道德感知和行為的自我評價。
9、教師責任:教師責任是指教師在其教育勞動中所應承擔的職責和任務以及對自己職業行為與道德行為的后果所承擔的功過是非。
10、教師公正:教師公正就是指.教師把每個受教育者應該得到的合理需要、合理評價給予他。
二、簡答題(35分)
1.影響我國師范教育興起的因素?
答:(1)社會的變革
(2)經濟的發展
(3)新式學校的出現
(4)教育理論的傳入
2.我國師范教育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
答:(1)封閉性
(2)計劃性
(3)壟斷性
(4)師范性
(5)終結性
(6)教師教育的結構層次偏低
(7)教師培養模式缺乏必要的開放性和靈活性
(8)教師教育的手段和設備落后
3.影響職業聲望的因素?
答:(1)一種職業社會聲望的高低與人們對這種職業的社會重要性的認識相關。
(2)它與從事這種職業所獲取的經濟收入和工作環境有關。
(3)它與從事這種職業的人所崇尚的職業道德有關,愈是需要體現公正、仁愛和獻身精神的職業獲得高聲望的可能性愈大。
(4)它與從事這種職業的人所受教育程度及職業發展潛力有關。
(5)一種職業聲望的高低與一個社會的民族文化傳統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一種職業在其文化傳統中,一直保持較高的聲望,那么,它在現代有可能保持較高的社會聲望。
4.提高教師職業聲望的關鍵性措施?
答:(1)使全社會充分認識教師勞動的特殊性。
(2)實現教師職業專業化。
(3)嚴格實施教師資格證書制度。
(4)推行教師隊伍管理的公務員化制度。
5.“生存型”教師的認識及其相應表現?
答:處在僅以生存為目的狀態下的教師把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看成是進人生活或者獲取地位的一種基本手段,以此獲得一份固定的收人,用以維持生計。事實上,教師這一職業并不是他們的所愛和首選,他們是不得已而為之。以這樣的心態來從教,就可能出現對教師職業如下的認識以及相應的表現:
(1)把教師看成是知識的搬運工
(2)把教師的工作看成是無可奈何的選擇
(3)將教師職業當作尋找“更好”職業之前的跳板
6.“享受性”教師的認識及其相應表現?
答:在享受狀態下,教師的職業成為他們參與生活、體驗人生的重要途徑。他們并不否認作為人的基本生存需要,但是,他們不安于此,不愿意在渾渾噩噩中枉度一生,而是有著更高的人生追求。因而,他們懷著滿腔的熱情投人工作,并在教師這一平凡的職業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們快樂地與學生交往,欣慰地享受著自己教學中的成就。學生的每一次獲獎,自己得到的每一項榮譽都成為他
們生活中的大事和引以自豪的家珍。帶著這樣的心態從事教師職業,就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把學生的成長當成教師最大的快樂
(2)對平凡的工作充滿熱愛
(3)在付出和給予中獲得內心滿足
7.“發展型”教師的認識及其相應表現?
答:在發展狀態下,這些教師懷著崇高的服務社會的理想走進教師職業中。他們不是把這一職業當成滿足物質需要的功利手段,也不僅僅把這一職業看成是給予和付出之后的心靈滿足。他們相信,教師職業就應該以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棟梁為己任,以學生主動積極的發展為最高目標,并圍繞著這一目標而孜孜不倦地勤奮工作。同時,教師本人也會通過自由而富于創造性的勞動實現自我的發展與完善。以這樣的心態從事教師職業,就可能產生如下選擇:
(1)把教師看成是教育活動的反思者和研究者
(2)把教師看成是教育活動的反思者和研究者
(3)視教師職業為不僅給予也在收獲的有意義活動
三、論述題(24分)
1.論述當代世界教師教育的發展趨勢。
答:(1)注重一體化和在職培訓
(2)注重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3)注重教師教育理念的形成(4)注重教師的人格塑造
(5)注重教師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
(6)教師教育發展的高層次化
(7))師范院校發展的綜合化
(8)教師培養的開放化
2.論述我國教師教育改革的具體思路。
答:(1)教師培養以“定向型”為主,其他有條件的綜合性大學也可承擔教師培養的任務
綜合性大學舉辦教師教育的優勢在于:
第一,可以提高教師教育的水平。
第二,可以解決職業技術教育教師數量和質量的問題。
(2)職業教師的培養模式要多樣化
(3)有條件的師范院校適當舉辦非師范專業
首先,有利于更好地發揮師范院校的功能。
其次,有利于師范院校“學術性”的提高。
再次,有利于狹隘的傳統“小師范”觀念的轉變。
(4)積極探索教師教育的新模式
3.我國的教師繼續教育如何走向專業發展?
答:(1)更新教師繼續教育的觀念
(2)明確教師繼續教育的目的(3)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師繼續教育的形式
(4)加強教師繼續教育的實效性
(5)建立適當的教師繼續教育評價體系
(6)重視繼續教育的理論探索
(7)把握教師繼續教育的發展趨勢
四、案例分析題(11分)
結合案例分析處在“享受型”狀態下教師的認識以及表現。
案例:學生喜歡的教師
教室正在上生物課。
教師剛想講課,跳出一只綠色的東西。
“青蛙,這是列沙帶來的吧?”
“是我帶來的。”列沙笑著承認了。
“你看,歡蹦亂跳的,從哪兒弄的?”
“爸爸從挪威帶回來的。”
“你爸爸出門回來了?帶回的青蛙多嗎?”
“就這一只。”列沙不笑了,他覺得不自在起來,因為耽誤上課了,他后悔不該這樣淘氣,去它的吧,這青蛙!
“我說,你能把這青蛙借我用用嗎?我現在正在七年級講兩棲動物。我想借去給他們看看。行嗎?”
“好的。”列沙高興地同意了。
“那你快放好了.別讓人踩壞。”
學生們又安靜下來,他們在等候老師講解剖學,忽然聽見有咀
嚼聲。
“有人在吃東西吧。”老師斷定:這是卡沙特金。
一個小胖子站了起來,他有滋有昧地嚼著。
“又是什么糖吧?”
“香腸。”小胖子差點噎著。
“你別急.不然會噎壞的.你慢慢嚼,我們等你。”等了一會兒又問,“都咽了嗎?好,你講講,現在你的口腔、胃、腸里發生了什么事情。”
“這和香腸有什么關系?”小胖子莫名其妙。他沒有料到自己會上圈套。“我們不是剛剮講完消化系統嗎7別耽誤時間.大家都在聽你講呢。”
措手不及的小胖子只好乖乖回答。:
“他答得對嗎,”老師習慣地問,“還有什么補充和糾正嗎?”
沒有人補充,也沒有人糾正。老師記了個五分。只字不提香腸、耽誤課、破
壞紀律的事。既然善對了,就給好分數。老師還很高興,因為學生是毫無準備的。課繼續上下去,過回就開快車了。學生們瞪著大眼,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解剖學本來干巴巴的,老師卻講得津津有味。
下課了,學生們把老師團團圍住。打聽什么書里有她剛才講到的學者的事跡。
答:(1)認識以及表現
在享受狀態下,教師的職業成為他們參與生活、體驗人生的重要途徑。他們懷著滿腔的熱情投人工作,并在教師這一平凡的職業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們快樂地與學生交往,欣慰地享受著自己教學中的成就。帶著這樣的心態從事教師職業,就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把學生的成長當成教師最大的快樂
第二,對平凡的工作充滿熱愛
第三,在付出和給予中獲得內心滿足
案例中主要出現了兩個事例,一個是列沙的青蛙跳出來了,另一個是卡沙特金上課吃香腸。第一個事例,老師看見青蛙跳出來,沒有直接指責列沙,而是親切的像談話一樣,問列沙青蛙哪里來的,能借老師上課用嗎?通過這樣一次談話,在快樂的交往中讓學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這是“享受型”教師應有的表現。
第二個事例老師看見卡沙特金上課吃香腸,老師也沒有直接指責他的不禮貌行為,也是通過一次親切的談話,讓他慢慢吃,吃完后說說你的口腔、胃、腸里發生了什么事情?馬上導入的課堂教學中,化解了學生的尷尬,且當學生回答正確以后還加了5分,只字不提香腸的事。這也是“享受型”教師應有的表現,沒有因為學生做錯了事而指責、批評他們,把學生的成長當成教師最大的快樂。
比較文學復習資料篇二
華師《比較文學》離線作業
一、簡述題:
1、闡述影響研究與平行研究的區別。
影響研究指以歷史方法處理不同民族文學間存在的實際聯系的研究。它的根基在于各民族文學的相互接觸和交流。影響研究強調實證和事實聯系,凡是缺乏事實依據的推測或判斷均不屬于影響研究的范圍。影響研究是一種可靠的扎實的具有說服力的方法,也是比較文學領域里出現最早、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影響研究偏重于實證,它在注重事實的同時也限制了它的運用范圍,并妨礙了對作品分析作深入地藝術。
平行研究:是用邏輯推理的方式對相互間沒有直接關聯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民族文學的研究。平行研究不再受“事實聯系”的束縛,并提出了文學與其他藝術、文學與其他學科(哲學、宗教、思想史、心理學等)之間的科際比較,從而擴大了比較文學的研究空間,也就是說,平行研究可以將地球各地的文學現象最大限度地納入其研究領域。同時,平行研究不像影響研究那樣采用歷史的、考據的方法,而是采用哲學的、審美的、批評的方法,把文學批評重新引入文學史的研究當中。因此,平行研究較之影響研究具有更多的理論價值和普遍意義。
平行研究的局限主要有兩點,一是研究對象的選擇缺乏嚴格的限定,甚至有使其研究范圍大得無法為一個學科所容納的危機。二是由于不同民族都存在著亞文化或者異質性文化的問題,往往使平行研究的結論缺乏周全和嚴密。
2、什么是跨學科研究,試舉例說明。
跨學科比較是將文學置于更為廣闊的文化背景下,如哲學、宗教、自然科學等與文學相關的大背景下,考察文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和作用的。跨學科研究是比較文學研究的擴展,是一種在保持文學主體性的條件下,探討文學與其他學科關系的一種科際性研究。跨學科研究是比較文學研究中綜合性最強的一個部分,它廣泛吸收其他各學科的觀念和方法,綜合了多領域多學科的知識,在多層次多角度的區分、分析和綜合的基礎上,對文學現象和文學研究進行反思。.我們把跨學科研究分為:文學與其他藝術形式、文學與自然科學和文學與社會科學等。可舉文學與宗教和哲學,文學與音樂或繪畫關系方面的例子,比如王維的詩和畫,約翰.克利斯多夫中的音樂,或者文學與網絡等。
3、比較文學與傳統的文學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有那些不同?
傳統的文學研究立足于國別文學研究,將對象限定于一特定范圍之內。在研究中,人們習慣于用切割的方式,先以國別為界將各國文學分割開來,再以歷史分期為線將國別文學又加以劃分,以致最后人們的注意力僅僅停留在某一時期某一作家甚至某一部作品上。這是一種原子論的研究方法。這種研究分工過細,使文學之間缺乏溝通。比較文學將采用一種聯系的和比較的方式,在世界范圍內考察文學現象。
4、分析現代作家(如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作品中的外國文學因素。
中國現代文學自誕生之日起,就與世界文**流發生了不可分割的聯系,新文學初期的所有作家幾乎都直接、間接受到外來文藝思潮和文藝手法的影響。本文擇其要者按四大文學體裁簡述如下:
(一)小說
1918年5月魯迅的第一篇現代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問世,小說通過一個狂人的形象,采用象征手法,“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成為一篇徹底反封建的宣言。魯迅在藝術上借鑒了俄國作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說,為我國現代小說創造了一種新的形態。此后,許多作家運用這一形式進行創作。1928年1月丁玲發表了日記體小說《莎菲女士的日記》,這部成名作使之成為冰心之后現代文學史上最負盛名的女作家。1941年茅盾發表長篇日記體小說《腐蝕》,以“皖南事變”為背景,以一個失足女特務日記的形式,暴露了國民黨大后方酷烈的特務統治。
(二)詩歌
郭沫若作為具有濃郁浪漫氣質的抒情詩人,早期詩作多受印度大詩人泰戈爾的影響,風格沖淡雅雋。五四時期他從美國詩人惠特曼那里找到靈感,詩作熱烈、狂放、粗獷、雄渾,這便是收集在詩集《女神》中的諸多詩篇,如《鳳凰涅磐》、《天狗》等。1923年冰心的小詩集《繁星》、《春水》出版,風行一時,被稱為“繁星體”。這些詩作是冰心在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下,寫下的“小雜感”式的“零碎的思想”,發表時被編輯分了行,竟成為自由體詩的一個品種。
(三)散文
現代散文是在五四時形成的,思想內容、語言形式、種類等方面都不同于傳統散文,這與輸入的西方散文理論、散文文體有非常密切的關系。五四時期散文格外發達,甚至成績超過其他文體。現代散文中一些重要的種類,如報告文學、散文詩等都是從西方引進的。
中國現代報告文學發軔于20世紀20年代初,當時瞿秋白任北京《晨報》特派記者赴蘇俄考察,寫了《餓鄉紀程》、《赤都心史》中的報道性篇章。“報告文學”這個名詞的出現,是在30年代左聯成立之后,其興盛也出于左聯的提倡。1930年9月柔石發表《一個偉大的印象》,這是30年代最早的報告文學作品。1936年夏衍完成了《包身工》,成為當時最優秀的報告文學作品。
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是一部象征主義的藝術精品,是他大膽采擷異域花果,為新文學增添的一朵奇葩。自從有了《野草》,散文詩這一新品種才在中國現代文壇上奠定了基礎。
(四)戲劇
話劇作為一種外來形式,在新文化運動前已傳入中國,但創作成就在很長時間里不及散文、詩歌和小說。1919年3月《新青年》發表了胡適的獨幕劇《終身大事》,它明顯模仿了挪威劇作家易卜生的《玩偶家庭》。盡管如此,該劇仍然是新文學最早產生一定影響的劇本。現代話劇藝術的成熟標志是1933年曹禺的第一部劇作《雷雨》的問世。該劇在人物形象、大型化的結構、戲劇語言等方面的創造上都達到了一個嶄新的水平。這當然有中國傳統戲曲藝術的滋養,但主要因素則是更多地吸收了西方戲劇的優點,經過消化、融會,使這一外來的戲劇形式為我所用。《雷雨》明顯受到希臘命運悲劇、莎士比亞性格悲劇和易卜生社會問題劇的影響,它將這些藝術的優點加以集中,從本民族的生活出發,寫出了中國現代第一部真正的悲劇,用西方悲劇觀念來衡量也是夠標準的一出悲劇。
1945年5月“魯藝”師生集體創作的大型秧歌劇《白毛女》在延安公演,轟動一時。《白毛女》是民族新歌劇創立過程中的里程碑,它在秧歌劇的基礎上,借鑒了西洋歌劇以音樂表現人物性格的方法,摻以話劇的對話等,成為40年代有代表性的浪漫主義杰作。
中國現代文學涌現了眾多文學巨匠和名著,根本原因在于現代作家大都擁有深厚的民族文學修養,學貫中西融通古今,這是他們接受外來影響的前提。作家們在繼承優秀民族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再借鑒外國文學豐富和發展本民族的文學,才有可能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的作品。
魯迅、郭沫若、聞一多、老舍、巴金、茅盾等人無不有著深厚的古典文學修養。魯迅早年受過嚴格的國學教育,在創作白話小說之前,曾寫過文言小說;郭沫若不僅是詩人、劇作家,也是歷史學家和古文字學家;老舍不僅熟悉唐宋明清以來的小說和各種形式的市民文學,而且長于寫作古文和舊體詩詞;聞一多長期教授中國古典文學,通曉上起秦漢下迄明清的古典文學,對陸游、杜甫、李白、李商隱等詩人尤有研究;巴金為準備創作,曾背誦數百篇古代范文。深厚的文化底蘊加上豐富的外來營養,造就了《阿q正傳》、《女神》、《駱駝祥子》、《死水》、《家》等彪炳史冊的巨著。“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一個作家如果只靠從外國文學中學到的一些技巧或本領來寫作,或是在作品中搬來一套外國的主題或思想,那是很難成功的。現代文學大師們在借鑒外來文學的同時并沒有代替或抹煞自己的創造,努力以民族的語言和形式來反映民族的生活和心理,使現代文學作品不斷擺脫外來影響的痕跡,成為世界文學畫廊中不可或缺的奇葩。
他們中不少人是在憂國憂民的情懷驅使下走上文壇的,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感,因而作品思想深邃內容深刻,提出了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反映了民族的心理狀態和特征,如《阿q正傳》提出了國民性問題,《家》揭露了封建統治核心的專制主義,《子夜》再現了民族資本家的歷史面貌,《四世同堂》表達了反抗異族侵略的全民族的愛國主義感情。
5、試舉一位曾受過中國文化影響的外國作家,并對其創作中的外來影響加以分析。
萊布尼茨(1646—1716年)是文藝復興運動時期深受中國文明影響的德國著名的哲學家和自然科學家,是西方第一個確認中國文化對于輔助歐洲文化的發展十分有用的科學巨匠。萊布尼茨從21歲起開始研究中國,41歲研讀了在巴黎出版的孔子論著和傳記。在羅馬,他結識了耶穌會士閔敏我,并從閔敏我和其他耶穌會士那里獲得許多介紹中國情況的材料。1697年,他把這些材料結集出版,書名為《中國現狀》。在該書的序言中,他熱情嘔歌中國的文明,還借用中國文明無情揭露和猛烈抨擊當時的基督教統治:“我們在過去沒有誰會相信在這世界上還有比我們倫理更完善,立身處世之道更進步的民族存在,現在從東方的中國,竟然使我們覺醒了。”他忠告歐洲社會:“歐洲文化之特長乃數學的、思辨的科學??,但在實踐哲學方面,歐洲人實不如中國人。”“這樣下去,我認為中國人在科學和藝術方面將會很快超過我們??我們生活得如此之混亂,道德淪落難以自拔,因此我認為必須請中國派遣圣哲到我們這里來,把治國藝術和被他們提高到如此完美的高度的那種自然神學教給我們,正如我們派遣教士到中國去傳授上帝啟示的神學一樣。
通過對中國文化與哲學的研究,萊布尼茨認為中國文化、朱熹的自然哲學和人文哲學都充滿著理性;自然是合乎理性的,社會也應是合乎理性的;尊崇理性,是中國哲學家特有的珍貴品格。萊布尼茨完全接受了朱熹的“君主對人民要施行仁政,治國要以德為主”,“提倡仁君統治和大一統,反對君主專制”的觀念,并提出建立開明君主制的主張。這些思想都從他出版的《中國現狀》中充分地反映出來。《中國現狀》不斷發表耶穌會士介紹中國的文章。在后來的《中國現狀》中,他又刊出原在北京傳教的白晉所寫的《康熙帝傳》。在該刊物上他鮮明地指出,中國在康熙統治年間出現的安定和繁榮的社會景象就是他所追求的社會楷模。他稱贊康熙皇帝尊崇儒學,導倡程朱,是最具有理性的皇帝。萊布尼茨在他臨死前的一年即1715年,還給法國攝政奧爾良公爵的顧問德雷蒙寫了長信——《論中國哲學》,表達他直到暮年仍然尊崇和向往中國理學家那種思想開放、獨立思考、富有思辨的品格和崇尚理性的信念,仍在孜孜不倦地追求中國理學家崇尚的自然法則。
萊布尼茨在對中國文化、朱熹理學等的研究中,汲取了充分的養料,培植了他的哲學成就,如:他提出了著名的“唯理論”學說,發表了與宋代理學家《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圖》與《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圖》完全一致的《二進制計算的闡述》論文和含有孔子、老子關于“道”的觀念的《單子論》,從而開創了德國古典思辨哲學;同時,為現代數理邏輯和計算機科學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最初的理論。“萊布尼茨成為符號邏輯或數理邏輯的前輩,對其觀念的刺激,公認來自中國特殊的表意符號的性質。”因此,從萊布尼茨的哲學成果和自然科學成果來說,李約瑟的論斷是科學的、正確的:“當愛因斯坦時代到來時,人們發現一長串的哲學思想家已經為之準備好了道路——從懷特海上溯到恩格斯和黑格爾,又從黑格爾到萊布尼茨——那時候的靈感也許就完全不是歐洲的了。也許,最現代化的歐洲的自然科學理論基礎應該歸功于莊周、周敦頤和朱熹等人的,要比世人至今所認識到的更多。”
比較文學復習資料篇三
華師《財務管理b》離線作業
一. 名詞解釋(每題10分,共50分)
1.財務
2.財務活動
3.財務關系
4.財務管理
5.公司價值
二.簡答(20分)代寫q491532508
1.財務活動及其具體內容
三.計算題(30分)
1.某人欲購買商品房,若現在一次性支付現金,需支付50萬元;如分期付款支付,年利率5%,每年末支付5萬元,連續支付20年,此人最好采取哪種方式付款?
比較文學復習資料篇四
華師《婚姻家庭法》離線作業
主觀題
一、簡單題
1簡述我國結婚的必備條件
答:結婚的必備要件,是指當事人在結婚時必須具備的條件。我國現行婚姻法規定,其要件有二,即男女雙方完全自愿,達到法定婚齡。
1、男女雙方完全自愿 婚姻法第四條規定:“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愿,不許任何一方對他方加以強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這一規定是婚姻自由原則在結婚制度中的具體體現,是通過法律將結婚決定權完全賦予當事者本人。實踐中如何認定當事人的合意?須符合以下條件:(1)男女雙方要有表示結婚意愿的行為能力。(2)男女雙方同意結婚的意思表示必須真實。
(3)男女雙方同意結婚的意思表示的作出必須符合法定形式。
2、必須達到法定婚齡
法定婚齡是法律規定的最低的結婚年齡。也就是說人們達到法定年齡才能結婚,未達到法定婚齡就結婚是違法的。而到了法定婚齡是否結婚,則由當事人自己決定。
婚姻法第5條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于22周歲,女不得早于20周歲。晚婚晚育應予
鼓勵”。
法律對結婚年齡進行規定,也是許多國家立法上的通例,法定婚齡的確定,均受兩個因素的影響。一是自然因素,即人們的生理和心理的發育狀況和成熟程度,這一點受地理環境和氣候的影響很大。二是社會因素,即一定的生產方式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社會條件,如政治、經濟、人口狀況、道德、宗教和風俗習慣等。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農業經濟,就實行早婚政策,婚齡普遍較低。
我國現行婚姻法針對我國人口的過速增長已制約了經濟的增長,為了適應經濟的發展,必須控制人口的增長。故規定了略高的婚齡,并提倡晚婚晚育。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1條規定“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不得允許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結婚,不得為未成年人訂立婚約”。第12條規定:“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這對執行法定婚齡,預防早婚,特別是預防未成年人的早婚提供了法律保障。
雖然法定婚齡只是最低的結婚年齡,不是必須結婚的年齡,但只要當事人達到法定婚齡,也符合其他結婚的條件,當他們申請結婚登記時,就應當予登記
2、我國婚姻法規定婚姻在身份上的有哪些?
答:
1、不得重婚
2、有相互撫養的義務
3、生的子女那叫婚生子女
4、你戶口本上和相關信息上會顯示已婚
5、婚姻持續期間獲得的財產一般都為兩人共同所有,即使只登記在一人名下,實際上也是兩人共同的。
二、論述題
3、試論述協議離婚的要件。
答:協議離婚的條件(一)當事人須為合法夫妻并且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1.協議離婚的當事人雙方應當具有合法夫妻身份。以協議離婚方式辦理離婚的,僅限于依法辦理了結婚登記的婚姻關系當事人。不包括未婚同居和有配偶者與他人非法同居的男女雙方,也不包括未辦理結婚登記的“事實婚姻”中的男女雙方。根據《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第十八條的規定,未辦理過結婚登記的男女申請離婚登記的,婚姻登記管理機關不予受理。其間發生的有關身份關系的糾紛,以及涉及子女、財產問題的爭議,可以訴請人民法院處理。2.協議離婚的當事人雙方均應當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只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才能獨立自主地處理自己的婚姻問題。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或者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即精神病患者、癡呆癥患者,不適用協議離婚程序,只能適用訴訟程序處理離婚問題,以維護沒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二)協議離婚當事人雙方必須具有離婚的共同意愿“雙方自愿”是協議離婚的基本條件,協議離婚的當事人應當有一致的離婚意愿。這一意愿必須是真實而非虛假的;必須是自主作出的而不是受對方或第三方欺詐、脅迫或因重大誤解而形成的;必須是一致的而不是有分歧的。對于一方要求離婚的,婚姻登記管理機關不予受理,只能通過訴訟離婚解決爭議。(三)對子女和財產問題已有適當處理“對子女和財產問題已有適當處理”是協議離婚的必要條件。如果婚姻關系當事人不能對離婚后的子女和財產問題達成一致意見、作出適當處理的話,則不能通過婚姻登記程序離婚,而只能通過訴訟程序離婚。1.對子女問題有適當處理,是指對雙方離婚后有關子女撫養、教育、探望等問題,在有利于保護子女合法權益的原則下作了合理的、妥當的安排。包括子女由哪一方直接撫養,子女的撫養費和教育費如何負擔、如何給付等等。由于父母與子女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協議中還
可以約定不直接撫育方對子女探望權利行使的內容,包括探望的方式、時間等。2.對財產問題有適當處理,主要包括:(1)在不侵害任何一方合法權益的前提下,對夫妻共同財產作合理分割,對給予生活困難的另一方以經濟幫助作妥善安排,并切實解決好雙方離婚后的住房問題;(2)在不侵害國家、集體和第三人利益的前提下,對共同債務的清償作出負責的處理。協議離婚的程序按照現行《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有關協議離婚程序的主要內容如下:(一)協議離婚的主管機關協議離婚的主管機關是民政部門。具體的婚姻登記管理機關,在城市是街道辦事處或者市轄區、不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在農村是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在婚姻登記管理機關中,由持有婚姻登記管理員證書的人員從事協議離婚的登記工作。(二)協議離婚的具體程序1.當事人申請。離婚登記按地域進行管轄。當事人協議離婚的,應到一方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管理機關申請離婚登記。由于離婚是一種重要的身份法律行為,因此,當事人離婚,必須雙方親自到婚姻登記管理機關申請離婚登記,不得委托他人代為辦理。申請時應持雙方的結婚證、戶口簿、居民身份證等證件和證明,以及離婚協議書。離婚協議書應當寫明雙方當事人的離婚意思表示以及關于子女撫養、夫妻一方生活困難的經濟幫助、財產分割及債務處理等協議事項,并由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2.婚姻登記管理機關審查。婚姻登記管理機關應對當事人的離婚申請進行審查,查明當事人所攜帶的證明和證件是否齊全,當事人是否符合登記離婚的諸項條件。婚姻登記管理機關如查明僅為夫妻一方要求離婚,或者夫妻雙方雖然都同意離婚,但在子女和財產等問題上未達成協議的,婚姻登記機關不予受理。3.離婚登記和發給離婚證。婚姻登記管理機關自受理離婚申請之日起1個月內,對符合離婚條件的,應當予以登記,發給離婚證,注銷結婚證。離婚證是婚姻關系已經合法解除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當事人從取得離婚證之日起,解除婚姻關系。經
過審查,對不符合法定條件而不予登記的,婚姻登記管理機關應當以書面形式說明不予登記的理由。
4、試分析婚姻自由原則。
答:婚姻家庭的穩定也就是社會安全的穩定、經濟繁榮的保證.我國自1950年憲法就提出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原則.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婚姻自由原則面臨種種 新的挑戰,要解決這些“新問題”還需國家的法律不斷完善、更新,人民群眾的法制觀念進一步提高,以適應新時期婚姻家庭的需要.三、案例分析
5、案情:張某(男,28歲)與徐某(女,27歲)原是同一單位職工。雙方于1993年自由戀愛,1995年5月登記結婚。婚后感情較好,1997年1月,張某因犯盜竊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在張某服刑期間,徐某曾去看望,并寫信鼓勵張某好好勞動改造。后徐某的父母反復勸說徐某與張某離婚,并給徐某介紹男朋友。恰在這時,徐某發現自己已經懷上了張某的孩子,便去醫院做了人工流產。張某得知此事后,責怪徐某未與自己商量,為此二人發生爭吵。徐某思前想后,認為還是應當聽從父母的勸告,與張某離婚。1998年2月,徐某以婚后經
常吵架,張某犯罪被判刑為理由,向當地人民法院提出了離婚訴訟。張某堅決不同意離婚。問題:對徐某的離婚請求應當如何處理?提出處理意見并簡述理由。答:如果女方堅持提出分家,只要有半年就行,因為男方屬于行為受控人員,必定兩人分居,分居半年法院會支持女方訴求
比較文學復習資料篇五
奧鵬17春16秋華師《比較文學》在線作業
一、單選題(共 10 道試題,共 30 分。)
1.()主要研究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學之間產生聯系和影響的具體途徑和手段。a.流傳學 b.淵源學 c.媒介學 d.主題學 正確答案:
2.所謂“復調小說”,是由俄國著名文學理論家巴赫金在對()的小說進行分析時提出的,指作品中權威聲音的消失,眾多人物構成一種平等的對話。a.列夫托爾斯泰 b.果戈理 c.普希金
d.陀斯妥耶夫斯基 正確答案:
3.最早出現的比較文學學派是(),代表人物有巴登斯貝格、梵?第根、卡雷和基亞等。a.法國學派 b.美國學派 c.俄蘇學派 d.中國學派 正確答案:
4.()研究一國文學中異國形象及其說蘊涵的文化意義,通過對文學的研究來了解民族與民族之間是怎樣互相觀察、互相表述的。a.形象學 b.主題學 c.文類學 d.比較詩學 正確答案:
5.由社會、集團充當介紹和傳播的媒介,稱為()。a.個人媒介 b.團體媒介 c.物體媒介 d.環境媒介 正確答案:
6.()指以歷史方法處理不同民族文學間存在的實際聯系的研究,它的根基在于各民族文學的相互接觸和交流。a.類比研究
b.對比研究 c.影響研究 d.平行研究 正確答案:
7.《管錐編》的作者是()。a.錢鐘書 b.魯迅 c.林紓 d.王國維 正確答案:
8.()研究文學作品中主題、題材、人物、情節、語言、風格等因素的來源,換句話說即考察作家作品所吸收和改造的外來因素。a.流傳學 b.淵源學 c.媒介學 d.主題學 正確答案:
9.錢鐘書先生的《通感》是文藝心理學研究的范例。a.《圍城》 b.《談藝錄》
c.《寫在人生邊上》 d.《通感》 正確答案:
10.對“比較文學”理解正確的是()。a.“比較”是一種單一的方法。b.“文學”僅指作品。
c.“文學”包括文學史、文學理論和批評等,即具有文學的綜合性研究之意。d.比較文學對象和方法是封閉性的。正確答案:
華師《比較文學》在線作業
二、多選題(共 10 道試題,共 40 分。)
1.下列屬于平行研究的是()。a.屈原和但丁 b.蕭紅與伍爾芙
c.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卡夫卡《變形記》、尤里斯庫的劇作《犀牛》 d.薄伽丘的《十日談》和我國清代艾衲居士的《豆棚閑話》
正確答案:
2.流傳學的研究包括以下幾種類型。()a.中國文學在中國。b.中國文學在國外。c.外國文學在中國。
d.各國文學之間的交流與影響。正確答案:
3.平行研究的具體方法主要有()。a.類比 b.對比 c.接受 d.類同 正確答案:
4.以下屬于相似人物的比較研究的是()。a.《十日談》“海盜與丈夫”中的女主人公與托爾斯泰筆下的安娜、易卜生的娜拉三位女性形象的比較
b.我國古典文學作品《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與俄羅斯作品中“多余人”形象的比較 c.小仲馬筆下的茶花女與我國宋元話本中的杜十娘形象的比較 d.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娜拉與魯迅《傷逝》中的子君的比較 正確答案:
5.影響產生的條件包括()。a.接受國的社會環境 b.接受國的藝術傳統 c.接受國的欣賞習慣
d.被影響者個人的內在條件 正確答案:
6.對中國比較文學研究的特點表述不正確的是()。a.兼收并蓄 b.跨文化研究 c.雙向闡發 d.單向闡發 正確答案:
7.屬于美國學派代表人物的有()。a.卡雷 b.基亞 c.韋勒克 d.雷馬克 正確答案:
8.主題學研究的價值包括()。
a.通過探討不同作家對同一或相似主題的處理,窺視不同作家的創作思想和創作個性。b.通過分析不同國家相似主題的作品所呈現的差異,把握不同文本的藝術特征。
c.有助于我們在世界范圍內認識文學的某些普遍規律乃至人類的某些共同性以及各國社會、歷史、文化上的特色。
d.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人類自身。
正確答案:
9.翻譯在文學交流中的作用包括()。a.影響時代風尚。b.產生新的詞語。
c.發展新的技巧與文體。
d.許多作家是通過閱讀譯著來吸收營養的。正確答案:
10.佛教對我國文學批評有很深的影響,表現在()。a.以禪理論詩已成為中國古代文學批評的特色之一。b.韻味說。c.妙悟說。d.神韻說。正確答案:
華師《比較文學》在線作業
三、判斷題(共 10 道試題,共 30 分。)
1.通過翻譯,作家從中獲得有益的思想營養和寫作技巧,周立波譯肖洛霍夫的《被開墾的處女地》而創作《暴風驟雨》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a.錯誤 b.正確 正確答案:
2.通過對《紅樓夢》與《追憶逝水年華》的主題比較,我們可以進一步體會到曹雪芹和普魯斯特創作思想的異同。a.錯誤 b.正確 正確答案:
3.比較文學的“影響”概念強調“外來性”,它關注的是外來民族的文學的影響。a.錯誤 b.正確 正確答案:
4.民族文學是歷史地比較研究兩種以上的民族文學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文學與其他藝術形式以及其他意識形態相互關系的學科。a.錯誤 b.正確 正確答案:
5.為我國第一部完整、嚴密的文學理論著作的劉勰的《文心雕龍》,受到的宗教影響是極為明顯的。
a.錯誤 b.正確 正確答案:
6.探討某一文類在某一或某些國家一度存在或盛行,而在其他國家卻沒有出現的現象,叫做缺類研究。a.錯誤 b.正確 正確答案:
7.電子計算機對文學的影響,突出表現在換筆和網絡文學給文學帶來的變化上。a.錯誤 b.正確 正確答案:
8.我國古代學者對“文學”一詞的理解偏于狹窄,主要囿于詩文范圍,其分類主要是“兩分法”即韻文和散文兩類。a.錯誤 b.正確 正確答案:
9.語言的差異從根本上說是文化的差異。a.錯誤 b.正確 正確答案:
10.文類的概念源于希臘。柏拉圖在《詩學》中對文學類別提出了區分的原則。a.錯誤 b.正確 正確答案:
上一篇:最新人際溝通技巧答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