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考上重點中學后感想
兒子的中考理想目標達到了,但是“萬里長征”才剛剛開始,三年的高中生活,還需要兒子改變以往存在的不良的學習習慣,克服過于“貪玩”的思想,既然自己對中考考試發揮不滿意,那就應該冷靜下來,分析原因,找出問題的癥結。
媽媽建議你勞逸結合,學有學的熱情,玩有玩的盡興,做什么像什么。
高中是重新洗牌的過程,一分汗水,一分收獲。
不要沉迷在自己初中某些略微暫時超前的學科上,更希望你不要偏科,不要驕傲自大,也不要輕易服輸和氣餒,一句成語概括:戒驕戒躁。
媽媽還是那句話:凡事只要你盡力了就好。
爸爸媽媽衷心地祝愿你:做學問腳踏實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要不恥下問,一步一個腳印地打好夯實的基礎,為自己下一階段設立的理想的目標努力奮進。
目前需要寶貝兒子在驛站好好休整,整裝待發期間,總結經驗,以飽滿的熱情和愉悅的心情步入自己心儀的大連重點高中府邸僅供參考
孩子在普通初中能考上重點高中嗎
學余下個圍棋打個籃球孩子學習也很自覺,升高中輕輕松松就過。
關鍵是我看到孩子走正道,作為進入青春期少年的母親,我放心了。
一位即將進入高中的學生的媽媽對“青春期”格外敏感,她認為,孩子的人格、素質、品質教育均屬青春期教育的重要內容,這些都是在高中階段開始逐漸成熟、成型。
而重點高中校風好,學校抓得緊,生源好,同學在一起就有個競爭。
孩子與強者一起競爭、摔打,這對將來有好處。
在家長眼里,重點學校師資優良、環境優越,普通學校誤人子弟、難有作為。
有了這樣的觀念,“擇校熱”也就不足為奇了。
金錢能否買來孩子的前程當筆者問正在那里排隊,“自愿”捐資助教的家長,“花這么多錢上學值不值”的問題時,這些人幾乎眾口一辭,回答“值得”。
從他們樸素的衣著來看,這些人既非暴發戶,也非大款,拿出幾萬元對他們來講并不輕松。
但為了子女,他們寧愿省吃儉用,甚至負債度日。
但是,把子女送進了理想學校,是否就等于進了“保險箱”
進入理想的學校,日后就能大有作為嗎
在某省屬重點中學門口,筆者碰到了一位剛被該校錄取的女生,她告訴我,她本來可以進入縣一級的重點中學,但他的父母不甘心,非把她送到這所學校,并為她交了一萬元贊助費。
父母為籌這筆錢,四處奔波,東挪西借。
她說:“能在這所省級重點中學讀書,我很高興。
但我也焦慮,父母的收入不高,他們像炒股票一樣,付出了風險投資,是‘賠’是‘賺’,全看我的了。
每當我看到父母那滿含希望的雙眼,我心里壓力就特別大,真怕以后學習跟不上,愧對他們。
又怕將來萬一落榜,辜負他們。
”本該是一張活潑可愛的面孔,此刻卻心事重重。
我對她深表同情。
她那柔弱的雙肩,能承受父母對她的厚望和日漸繁重的功課嗎
準備將孩子送進普通中學入學的王先生對擇校有精辟見解:“現在許多家長花錢買重點,往往是只盯住其一不顧其二。
孩子沒有這份天資,其實并不意味他們在智商上或別的能力上有什么問題。
望子成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許多世界聞名的藝術家、科學家、發明家、企業家,上學時并不是出類拔萃的好學生,日后照樣卓有成就。
”王先生說:“關鍵是要善于發掘他們的才能,善于引導激發出他們的才能。
我的外甥在中考時,感覺是可上可下,孩子一考試就緊張,又顧慮上了重點太累,跟不上。
家里就決定尊重他的選擇,考穩拿的吧,上了一所普高,孩子心里放松踏實,功課也上去了,各方面都挺活躍,還當了校學生會的干部,榮譽感挺強,對自己要求也嚴了。
所以說,家長要有一個清醒的頭腦,要冷靜地、明智地看待自己的孩子,看究竟有無發展的可能,從而決定怎樣投資。
”辦好每一所學校 讓家長放心家長面對擇校現象的看法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而專家們對擇校現象更多的是理性思考和重重顧慮。
南京師大教育系的馮教授說,擇校是解決目前經費緊張的一個辦法,但它的負效應遠大于此。
擇校引起了重點中學和普通中學的兩極分化。
好的學校老師每月獎金能發個三四百元,差的發個二三十元就不錯了;好的學校老師個個往里鉆,差的學校人心思動留不住人;好的學校人滿為患,一個班級六七十個人,差的學校門庭冷落。
擇校使這種差距越拉越大。
這種犧牲絕大多數普通學校和絕大多數學生的利益來換取重點學校的繁榮,是得不償失的。
一位有40多年教齡的特級教師認為擇校現象加劇了一部分家長和學生心理上的不平衡。
以往學校劃分重點,讓分數高的學生進好學校,現在可好,誰有錢誰就能讀好學校。
以家庭經濟條件而不是以孩子的才智為招生標準,這樣的競爭不公平,好的教育體制應該是鼓勵人才脫穎而出,而不是別的。
人為造成學生之間的差別,將會給他們心理造成不良的影響。
誰有錢誰就能讀好學校,這實質上是一種倒退,平等競爭的意義蕩然無存。
他說:“我怎么向我的學生解釋什么是‘票子生’,怎么說明努力學習比有一個‘好爸爸’更重要
”國家教委基礎司司長王文湛在接受《半月談》記者采訪時認為:基礎教育尤其是義務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的奠基工程,應該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辦好每一所學校,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都得到發展。
抓一部分升學有望者,而忽視甚至歧視那些升學無望的同學,是違背基礎教育的宗旨的。
我們要求的教學質量是宏觀質量,不單是少數尖子學生的質量。
“辦好每一所學校讓家長放心”,已成為全社會的呼喚。
從根本上杜絕擇校現象,也只有辦好每一所學校。
單位獎勵孩子考上大學,家長感言
考不上高中的話有以下幾點建議:一】如果成績不是差的太多,就做好復讀的準備,在好好努力復讀一年爭取上個好的高中。
只有上了好的高中才有機會參加高考上個好的大學。
二】有很多家長會選擇讓孩子上職高,或者是中專,認為可以對口升學上大專。
但是這條路是需要慎重選擇的。
很多職高和中專受到國家制度的弊病,教學質量實訓設備都是很滯后的,需要靠自己強大的天賦和自制力。
三】現在的社會學歷和技能一樣重要,所以國家大力鼓勵職業教育的發展,考不上高中選擇一個好的技校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是一定要從就業、口碑、師資、環境等多個方面仔細考察。
選擇好的技能擁有一技之長。
國家需要的是高素質的知識分子----初中成績好上個好的高中然后考好的大學,和高水平的技術人才-------初中成績不好上不了高中選個好的技校好好學習然后工作中磨煉。
所以考不上高中要不復讀考上要不就去學技術。
這是關乎人生命運的大事,不要走中間路線。
上一篇:孩子考試得獎的家長感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