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的最高榮譽勛章是什么勛章,有哪些人獲得,都是因為什么事跡獲得的。
國會榮譽勛章榮譽勛章是根據1862年的國會法而設立的一種美國國家頒發的最高獲得榮譽勛章的個人必須具備因戰場英勇氣概獲得過此榮譽勛章的人都是叱咤風云
榮譽勛章之空降神兵
街邊有一棟房子,里面有一個補給箱,是爆炸物補給。
按E打開箱子后按6鍵,換出炸坦克專用的蓋門手榴彈朝虎式狂扔,一個炸不了扔兩個,兩個不行扔三個…… 就像炸小兵一樣,隨便沖那扔
共和國勛章是不是黃金的
答:共和國勛章事實應該是黃金的。
什么人能夠獲得國家這次頒發的國慶70周年勛章
對國家有貢獻有功勞的人
關于國慶節的知識
【第1句】:小知識 10月1日是中國的.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前赴后繼,取得了人民革命的偉大勝利.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在隆隆的禮炮聲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并親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聚集天安門廣場的三十萬軍民進行了盛大的閱兵和慶祝游行.10月1日是我國的,為什么把這一天定為國慶節呢?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奮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人民革命的偉大勝利.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偉大的轉變.1949年9月的一屆一次會議上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節. 1949年十月一日下午3時,北京30萬人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典禮,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毛澤東主席莊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親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
毛主席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唯一合法政府。
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愿與之建立外交關系。
隨即舉行閱兵式和群眾游行。
朱德總司令檢閱了海陸空軍,并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迅速肅清國民黨一切殘余武裝,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
同日,北京新華廣播電臺在天安門廣場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實況廣播。
這是中國人民廣播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實況廣播,全國各地人民廣播電臺同時聯播。
【第2句】:世界各國國慶節由來 世界各國確定國慶節的依據千奇百怪。
據統計,全世界以國家建立的時間為國慶節的國家有35個。
以占領首都那天為國慶節的有古巴、柬埔寨等。
有些國家以國家獨立日為國慶節。
1804年1月1日,人民殲滅了拿破侖的6萬遠征軍,在太子港宣布獨立,從此就把每年的1月1日定為國慶節。
、加納等國也是如此。
還有些國家以武裝起義紀念日作為國慶節。
7月14日是法國國慶日。
1789年的這一天,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獄,推翻了君主政權。
另有一些國家以重大會議日為國慶節。
美國以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的日子為國慶日。
加拿大以英國議會1867年7月1日通過《大不列顛北美法案》這一天為國慶節。
還有以國家元首的生日為國慶節的,如尼泊爾、泰國、瑞典、荷蘭、丹麥、等國家。
【第3句】:國慶節歷史由來 10月1日是我們偉大祖國的生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
這里應該說明一點,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并不準確。
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
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布過了。
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
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
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那么10月1日的國慶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許廣平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
”毛澤東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
”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并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
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了。
【第4句】:國慶節有關稱呼 國慶節是每個國家的重要節日,但名稱有所不同。
許多國家叫“國慶節”或“國慶日”,還有一些國家叫“獨立日”或“獨立節”,也有的叫“共和日”、“共和國日”、“革命日”、“解放日”、“國家復興節”、“憲法日”等,還有直接以國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亞日”、“巴基斯坦日”,有的則以國王的生日或登基日為國慶日,如遇國王更替,國慶的具體日期也隨之更換。
每逢國慶日,各國都要舉行不同形式的慶祝活動,以加強本國人民的愛國意識,增強國家的凝聚力。
各國之間也都要相互表示祝賀。
逢五逢十的國慶日,有的還要擴大慶祝規模。
為慶祝國慶日,各國政府通常要舉行一次國慶招待會,由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外交部長出面主持,邀請駐在當地的各國使節和其他重要外賓參加。
但也有的國家不舉行招待會,如美國、英國均不舉行招待會。
【第5句】:外國國慶節摘要 (1)慶國慶樂曲聲聲焰火騰空 法國是以7月14日法國大革命時巴黎群眾搗毀巴士底監獄這一天作為國慶日的。
1989年,正值法國革命200周年。
為此,法國舉行了十分隆重的慶祝活動。
當天,在巴黎愛麗舍田園大街上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
閱兵式上,300多輛裝甲車、5000名士兵、250架飛機及直升機接受了檢閱。
33位外國元首或政府首腦以及1萬多位外國來賓應邀參加了慶典儀式。
在現場,有80多萬觀眾觀看了儀式。
當天晚上,在雄壯的《馬賽曲》樂曲聲中,20萬支焰火騰空升起,80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多個民族的演員參加了在協和廣場舉辦的大型國慶演出。
(2)國慶節大典舉國歡騰 每逢8月9日,新加坡都會舉行國慶大典,舉國歡騰。
同時還有國慶檢閱典禮,有戰機和跳傘表演。
當總統檢閱儀仗隊后,3架F-16型獵鷹戰斗機、6架F-5S\\\/T型戰斗機及5架A-4SU超級天鷹戰斗機,共14架戰機排列成五星與彎月形飛過,隊形就像是國旗上的五星彎月。
步兵隊伍走過檢閱臺后,組成五星彎月隊形的14架戰機,又與3架軍機——1架C-130大力士運輸機、1架E-2C鷹眼空中預警機及1架福克50海事巡邏機飛越上空。
接著,7架直升機,包括切奴克、超級美洲豹及UH-1H型直升機以V字隊形飛過。
直升機飛過后,接下來就是令人屏息仰首,由5名武裝部隊突擊隊員呈獻的跳傘表演,他們在1500米的高空,從大力士運輸機上跳下,他們身上都背負著40公斤重的裝備,政府大廈周圍摩天大樓林立,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挑戰。
(3)人潮花海慶佳節 5月17日是國慶節(又叫憲法日)。
在這個盛大的節日里,你會看到成千上萬的人穿著民族服裝,歡度佳節。
街上,從少女到老婦幾乎都是背帶式拖地長裙,紅色、白色、黑色、綠色,在厚厚的毛呢或棉布上繡著鮮艷的花朵和圖案,每個人的胸前都有漂亮的銀制飾物,有的還披著配套的斗篷,戴著不同色彩的民族小帽,真是絢麗多彩。
男士的服裝則從中世紀的宮廷禮服到21世紀的紅色流行時裝都有,也是千姿百態令人目不暇接。
有許多老人胸前戴滿了各種各樣的勛章,手拿文明棍,頭戴高筒禮帽,頗有紳士風度。
這天,通向王宮的卡爾·約翰大街變成了人的海洋、花的海洋、國旗的海洋。
路兩邊臨時豎起的高大旗桿上、樓頂上、陽臺上、窗戶上都飄揚著國旗。
國慶游行開始的時候,國王穿著黑色禮服,站在觀禮臺中央;右邊是身著紅色禮服的王后;王后的右邊是王子和公主。
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純樸,一切都體現了人們發自內心的對祖國、對民族的無限熱愛。
(4)各州首府輪流坐莊 德國10月3日的正式名稱叫“統一日”,是法定節日,但并非“國慶日”。
與法國把7月14日、美國把7月4日、瑞士把8月1日作為國慶節不同的一點是,德國這個類似國慶的重要日子里并無重大事件發生,不像法國1789年7月14日革命群眾攻占了巴士底獄、美國在1776年7月4日發表《獨立宣言》、瑞士在1291年8月1日締結永久同盟。
按照1990年統一后的規矩,各個州的首府輪流舉辦慶祝活動,如2000年輪到了德累斯頓。
所以,盡管是逢五逢十,首都沒有舉辦隆重莊嚴的慶祝活動并不奇怪。
首都市民照樣可以在秋季少有的明媚陽光下,盡情在勃蘭登堡門前玩樂一番。
(5)國慶節的悠久歷史燦爛文化 尼日利亞的民族獨立日為10月1日。
它是非洲古老的、人口最多的國家,有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的民族文化,在過去的一百多年間,尼日利亞一直是英國的殖民地,經濟相當落后,人民生活十分貧困。
尼日利亞人民經過長期英勇斗爭,終于在1960年10月1日贏得了民族獨立.參考資料:回答者:大大duk - 魔法學徒 一級 9-18 10:04
軍隊的勛章分為哪些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同全國人民一起,英勇地進行了長期革命戰爭,為中國人民革命事業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立下了卓越功勛。
1955年2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7次會議根據國家憲法規定,作出《關于規定勛章獎章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人民革命戰爭時期有功人員的決議》,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人民革命戰爭時期有功人員的勛章獎章條例》。
條例規定: 勛章分一、二、三級,獎章不分級。
勛章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授予; 獎章由國務院批準,國防部長授予。
授予勛章、獎章的條件,以參加革命時間的長短和當時職級的高低,以及是否一直堅持革命工作而無重大過失為依據。
授予勛章、獎章的同時發給證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人民革命戰爭時期有功人員的榮譽證章。
包括: 八一勛章和八一獎章
【圖案說明】八一勛章和八一獎章的中心圖案是紅星和八一,突出反映中國共產黨于1927年8月1日獨立領導革命武裝的光輝史實;
【授予資格】授予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7年8月1日~1937年7月6日)參加革命戰爭有功而無重大過失的人員。
一級八一勛章授予當時的師級以上干部。
二級八一勛章授予當時的團級和營級干部。
三級八一勛章授予1935年10月20日前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1936年9月30日前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和第四方面軍,1935年9月30日前參加陜北紅軍和紅軍第25軍,1937年7月6日前堅持各地游擊戰爭和參加東北抗日聯軍的連級以下人員。
八一獎章授予在1937年7月6日前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的上述人員以外的人員。
獨立自由勛章和獨立自由獎章
【圖案說明】獨立自由勛章和獨立自由獎章的中心圖案是紅星和延安寶塔山,象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革命圣地延安是中國人民抗日民族戰爭的革命大本營;
【授予資格】獨立自由勛章和獨立自由獎章 授予抗日戰爭時期( 1937年7月7日~1945年9月2日 )參加革命戰爭有功而無重大過失的人員。
一級獨立自由勛章授予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時的旅級和相當于旅級以上干部,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新四軍時的支隊級和相當于支隊級以上干部,1945年9月2日前在八路軍、新四軍中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游擊隊中相當于軍級的縱隊和新四軍師級以上干部。
二級獨立自由勛章授予當時的旅級、團級及其相當干部。
三級獨立自由勛章授予當時的營級、連級及其相當干部。
獨立自由獎章授予參加八路軍、新四軍或脫產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游擊隊2年以上,或參軍雖不滿2年但因作戰負傷致殘的排級以下人員。
解放勛章和解放獎章
【圖案說明】解放勛章和解放獎章的中心圖案是紅星和天安門,象征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武裝奪取全國勝利。
【授予資格】解放勛章和解放獎章 授予在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9月3日~1950年6月30日)參加革命戰爭有功而無重大過失的人員。
一級解放勛章授予當時的軍級以上及其相當干部。
二級解放勛章授予當時的師級及其相當干部。
三級解放勛章授予當時的團級、營級及其相當干部。
解放獎章授予當時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2年以上,或參軍雖不滿2年但因作戰負傷致殘的連級以下人員。
解放戰爭時期直接領導國民黨軍隊起義的人員(含1950年6月30日以后直接領導起義的),根據其功績大小,分別授予解放勛章或解放獎章。
勛章、獎章的頒發工作,原計劃分兩期進行。
1955年頒發現役軍人的勛章、獎章,1956年頒發轉業、復員和離隊軍人的勛章、獎章。
第一期完成后,第二期因故沒能按計劃實施。
這次依據國家憲法頒發勛章獎章,是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各個革命戰爭時期有功人員的一次總結性獎勵。
這種殊榮,不僅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立功受勛人員的關心,也是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偉大歷史功績的肯定,對全軍官兵具有巨大的教育和鼓舞作用。
參考資料: 是榮譽勛章、獎章一類的東西。
國民政府成立后,先后頒發《陸海空軍勛賞條例》、《陸海空軍勛賞條例實施細則》、 《特授空軍將士復興榮譽勛章條例》以及多種關于頒發獎章的獎勵條例。
截至1943年9月, 頒發有“國光勛章”、“青天白日勛章”、“寶鼎勛章”、“云麾勛章”、“復興榮譽勛 章”等五種勛章;“陸海空軍獎章”、“光華獎章”、“干城獎章”、各種“比賽獎章”、 “空軍星序獎章”、“空軍宣威獎章”、“華胄榮譽獎章”等多種獎章。
“國光勛章”不分等級,授予陸海空軍抵御外侮保衛國家著有特殊戰功的軍人。
“青天白日勛章”不分等級,授予陸海空軍于戰時抵御外侮立有卓著戰功的軍人。
“寶鼎勛章” 分為九等,一至四等授予將官,三至六等授予校官,四至七等授予尉官,六至九等授予準 尉、準佐及士兵。
“云麾勛章”分為九等,授予的等級區分同寶鼎勛章,二者不同的是, 前者側重獎勵戰功,后者側重獎勵軍隊建設方面的勛績。
“復興榮譽勛章”區分為一、二、 三等,主要授予戰時捍衛領空作戰中著有特殊功績的官兵,在空中或地面指揮得力著有戰功的大隊長以上長官,亦可授予;一、二、三等按戰績論,如空戰中連續擊落敵機 9架以上者授一等,6架以上者授二等,3架以上者授三等。
獎章,有的分為若干等級,如“空軍星序獎章”就分為10個等級,用星的數量標志,稱一星獎章、二星獎章…… 十星獎章;有的設有若干系列,如“比賽獎章”區分為績學獎章、射擊獎章、騎術獎章、操舟獎章、飛行獎章、特技獎章等。
獎章的授予對象,有的只授給軍人,有的可授給軍人和軍用文官,有的除授予軍隊內部人員外,還可授予地方人員和外國人。
獲得勛章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繳銷其勛章:被剝奪公民權終身者;明令剝奪其勛章者,喪失中國國籍者。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停止其佩帶勛章:剝奪公民權尚未恢復者;判服有期徒刑尚未期滿者。
獲得勛章者死亡后,勛章免繳。
勛章不得轉借他人,不得抵借財物,違者除道繳勛章外,還科以行政處分。
國民黨的勛章分通用勛章同軍種勛章兩種。
通用勛章是三軍都可以授予的,從高到低有:國光勛章,青天白日勛章,寶鼎勛章(一等至九等),忠勇勛章,云麾勛章(一等至九等),忠勤勛章。
詳細內容可參見:參考資料: 新中國首次授銜經過 1955年9月27日,即新中國成立6周年國慶前夕,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授銜在北京中南海隆重舉行。
首先由毛澤東主席授予10人元帥軍銜,隨后由周恩來總理向獲將軍軍銜者授銜。
這是我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自1921年誕生以來首次實行軍銜制。
獲得最高的元帥軍銜和勛章的10人是:朱德、彭德懷、林彪、賀龍、劉伯承、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等,這就是新中國的“十大元帥”。
他們都是解放軍總司令部、四大野戰軍及軍區司令員或參謀長。
獲得大將軍銜和勛章的是粟裕、陳賡、羅瑞卿等10人,獲得上將軍銜和勛章的是楊勇、楊成武、宋任窮等人。
授銜儀式后,接著舉行授勛儀式,由毛澤東主席向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立下赫赫功勛的元帥和將軍授予各級勛章。
授予軍人軍銜,是為了確定軍人在軍隊中的地位,便于識別和指揮,也是給軍人的一種榮譽。
頒發勛章獎章,是對在革命戰爭時期有功人員的表彰,是歷史總結性的獎勵。
軍銜制度的實施和勛章獎章的頒發,都表達了黨和政府以及全國人民對軍隊的關懷,這對于鼓勵廣大軍隊干部的上進,激發他們的榮譽感和責任感,以至于對推進軍隊 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都有重要的作用。
其實在新中國成立第五年時,中央就開始醞釀為在中國人民解放 事業中作出貢獻的各級軍事領導人授銜、授勛。
經過反復討論評選, 最后評定十個元帥、十個大將以及數目較多的上將、中將和少將。
據 有關史料介紹,最初授銜的評選名單同上述人物有很大分別。
在授銜的初步方案中,毛澤東為大元帥,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為元帥, 李先念、譚震林、鄧子恢、張鼎丞等為大將,不少中央領導人也列入了授勛名單。
但毛澤東堅持不要大元帥軍銜,不要勛章。
為此,在人大常委會的會議上還引起熱烈討論,包括不少民主人士在內的常委會委員紛紛發言,認為毛澤東等領導人,是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和創建 者,指揮過許多重大戰役,為軍隊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中都享有崇高的聲譽,應該給他們授銜授勛。
尤其是毛澤東功勞最大,應該授予大元帥,授三個一級勛章。
當時主持人大常委會工作的劉少奇把會議的情況向毛澤東匯報。
毛澤東聽完匯報后說:你們搞評銜,是很大的工作,也是很不好搞的工作,我這個大元帥就不要了,讓我穿大元帥的制服,多不舒服啊
到群眾中去講話、活動,多不方便啊
依我看呀,現在在地方工作的,都不評軍銜為好
他問劉少奇:你在部隊里搞過,你也是元帥。
劉少奇當即表示:不要評了。
他又問周恩來、鄧小平,你們的元帥軍銜,還要不要評啊
周、鄧都擺擺手說:不要評了,不要評了。
毛澤東又轉身問過去長期在軍隊擔任領導工作、新中國成立后又轉到地方工作的鄧子恢、張鼎丞等人:你們幾位的大將軍銜還要不要評啊
眾人也都說:不要評了,不要評了。
以毛澤東為首的一些中央領導人主動提出不接受軍銜,對全軍干部是個很大的教育,也解決了評銜工作中的許多矛盾。
原來一些自認為評低了的人,也從思想上想通了,這就大大地推動了授銜工作的順利進行。
最后的方案是:不設大元帥軍銜,只評了10個元帥,10個大將,55名上將,175名中將,802名少將。
除了賽福鼎、烏蘭夫、謝富治、韋國清、葉飛、閻紅彥等少數幾位因特殊情況授予軍銜外,其他已轉到地方工作的人,包括駐外大使,都沒有授予軍銜。
在元帥、將軍授銜后,各大軍區、各總部、軍兵種、院校隨后也舉行了校、尉級授銜、授勛儀式。
在廣州舉行,300多枚徽章攜歷史重現 -------------------------------------------------------------------------------- 2004年08月01日09:03 南方都市報 本報訊 (記者商琦)中國第一枚徽章是什么樣
100年前清朝時期幫會首領的標志性徽章居然像小孩佩戴的銀鎖
昨日,一個特別的展覽——“歷史徽章珍藏展”首次在廣州市隆城大廈二樓展覽廳舉行,300多枚各歷史時期的徽章穿越了百年的歷史,重新展現在人們面前。
在幾百枚熠熠發光的徽章中,講解員介紹的中國首枚胸掛式獎章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一枚圓形銅獎章。
據講解員介紹,這是中國自行設計的第一枚胸掛式獎章,1885年,李鴻章在天津創辦第一所士官學校“北洋武備學堂”,并造就出中國第一批“洋務運動”的新式陸軍優秀軍事人才,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被稱為“北洋三杰”的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為獎勵這些當時的人才尖子,李鴻章親自設計了這枚獎章。
在各種徽章中,最耀眼的當數“御賜雙龍寶星”勛章了,這枚勛章以紅藍白相間的艷麗色彩、以星星綻放無限光芒的姿態吸引了不少參觀者的目光。
然而,很少人知道,這枚勛章在國外輾轉了100多年后,又在十年前被一中國華僑在拍賣會上競得,從此落葉歸根。
據悉,早在1881年時,中國政府特地打造了“御賜雙龍寶星”勛章,作為頒給外國君主及使節的禮物。
后因外交尊嚴的影響,只頒給本國有功績的官員作為鼓勵,于是,首枚頒給外國人的“御賜雙龍寶星”勛章更顯得彌足珍貴。
1992年,在法國的一次拍賣會上,一個華僑以兩萬法郎的價格競得這枚“御賜雙龍寶星”勛章,并把它帶回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