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習俗的感悟
家鄉的習俗我喜歡過節,最喜歡過中秋節,尤其是家鄉的中秋節。
因為八月中秋,正是收獲的季節,我們就可以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
在我們這里可好了,每年臨近中秋節,媽媽和奶奶就會給我們包月餅吃,因為,中秋節是要吃月餅、賞月的。
媽媽和奶奶坐下的月餅可漂亮了。
做下的月餅你別看表面上像是大餅,但上面的圖案就像是雕刻家刻出來的一樣,其中,我最喜歡桂花瓣的圖案,不僅如此,還是用新鮮的面和陷做成的。
主陷是:紅糖或白糖,然后再加上點兒芝麻、果仁、花生豆和葡萄干什么的。
做出來的月餅,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考出來的。
只要端在桌子上,就會有一股清香可口的味道,都會讓你的口水垂涎三尺。
我喜歡過中秋節,在院子里,全家人為主桌子,吃著月餅,喝著桂花茶,賞著天上圓圓的月亮。
有時候,外出在外的家人如果不會來,我們就一邊賞月,一邊想他們,看到天上的月亮就想看到自己的親人一樣,俗話說得好:“每逢佳節倍思親”。
雖然現在街市上有琳瑯滿目的月餅,但我還是喜歡吃家里的,因為吃著家里的月餅,覺得好香好甜。
我喜歡過節,但我更喜歡咋家鄉的中秋節。
因為中秋節代表團圓,全家人坐在一起吃著團圓飯多么好啊!春節在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比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
而最喜歡的是春節
春節是我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
每當春節一到,家家喜氣洋洋,掛上紅紅的燈籠,粘上紅紅的春聯,個個
談談你對家鄉,家庭生活變化中感受最深的體會.
當在外打工的游子再回到自己生活過很多年的城市,最明顯最直接的感受是:人還是那樣的人,路早己不是那條路,幾乎找不到回家的路。
城市變化了,不只是我在外生活的環境變了,原來我的故鄉也一樣的不停地變著,一改以前的臟亂差,馬路寬暢了,車流量雖然增大,堵車卻沒有更厲害,原來修建的立交橋也越來越多了,……雖然我離開了很多年,我故鄉的城卻一點也沒有落后于別人……我幸福
樹有千尺,落葉歸根,總有一天我還是回到生我養我的地方
哈哈,不曉得啥馬列主義啥發展特色,只是曉得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實實在在的變化。
生活一些有趣的感悟人生的:怎樣描述中秋對故鄉對親人的懷念
此刻,不知道爸爸桌上的酒杯是否滿著,不知道母親手里祭月的香是否已經點上,也不知道家鄉的天空會不會掛著一輪哪怕是或隱或現的圓月。
不知道爸爸手中的酒杯會邀向哪里,他也會效仿李白嗎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古人尚能自況,可父親不會。
父親的文字里或許只有“對影少一人”的感傷。
如今中秋依舊,只是月圓不再。
沒有看到海上升起的明月,卻仍有天涯予我的此時。
空蕩的房間,總會有母親操勞的身影。
我的書桌,從來沒有過塵土。
勤勞的母親,怎能不讓我思念
過冬的棉衣,總會有母親為我準備。
我的棉被,從來都著有陽光。
仁慈的母親,怎能不讓我思念
回家的溫暖,總會有母親為我避寒。
我的睡夢,從來沒有過短暫。
善良的母親,怎能不讓我思念
今晚,本該陪在父母身邊,本該合家團圓的,可是,我卻因為突來的歸期,不得不離開了。
無盡的思念留給了父母,也牽動了我。
夜漸漸深了,一個人悶在屋里好久了,出去走走吧
推開久違的窗,仍不見滿心期待的圓月。
夜已然涼了,我緊緊的抱住雙肩,卻心中的那份思念依然那樣熱烈。
放開抱肩的雙手,慢慢回到胸前,合十,祈禱,家鄉的父母一切安好。
輕輕的劃一個夢,滿載一船真心,夢里遙寄,我滿艙的思念與祝福
上一篇:家長對孩子幼兒園畢業感言簡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