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稅務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
會問的問題有:對輔警這份工作你有什么看法
【第1句】:簡要介紹自己了解的輔警崗位知識。
【第2句】: 具體講解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第3句】:從期盼的角度講,希望輔警各方面的制度和流程能夠在大家的努力下逐漸完善,以便于更高效的輔助警察工作,維護社會穩定,保障人們安居樂業。
二、如果你是一名輔警,進行巡邏,你應注意什么
【第1句】:開篇說明巡邏的重要性。
【第2句】:抽出幾點具體說明。
【第3句】:強調自身還應該繼續學習和提高。
三、你在單位很優秀,但是同事仍然對你有意見,甚至排擠你,怎么辦?
【第1句】:講明人際關系的重要性。
【第2句】:闡述自己的具體處理措施。
【第3句】:總結經驗,提高自己
如何加強基層地稅部門隊伍建設
盡管來華外國人的日益增多帶來了“三非”和違法犯罪等問題,但在廣東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廳廳長梁偉發看來,“這是改革開放的必然結果,也是經濟發達程度的一個標志。
對外國人的管理不能談外色變,關鍵是要服務好、管理好,積極主動地建立完善符合廣東實際的外管辦法。
” 有專家認為,在愈加全球化和中國地位日益提升的大背景下,來華外國人會有增無減,公安機關承擔的外國人管理工作會愈加繁重。
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地方公安機關外管工作的探索和實踐,將會是今后更多其他城市公安機關的啟迪和借鑒。
從孤軍奮戰到協同作戰 政府多部門聯手共建 “大外管”服務平臺 “改革開放初期,來華外國人比較少,他們大多住在涉外賓館里,管理起來不是什么難事。
記得上世紀80年代,我們例行檢查一個涉外賓館,十幾個人分成兩三個組,一個小時就查完了。
”一位長期從事外管工作的民警回憶道。
如今,來華外國人越來越多,有來探親訪友的,有來旅游觀光的,有來學習交流的,還有來經商“淘金”的等等,外國人已經融入中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顯然,對外國人的服務與管理,單靠任何一個政府職能部門都是遠遠不夠的。
2006年以來,在政府牽頭下,廣東省公安廳先后與省外辦、省工商管理局等九個部門建立了協作機制。
廣州、深圳、東莞、中山等21個地市也紛紛建立起跨政府部門的協作機制和外籍人員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
“通過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公安機關不僅加強了與政府其它職能部門間的聯系,而且,外國人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與困難也能及時得到解決。
”廣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副處長彭云飛欣喜地說。
據悉,自2003年起,在廣州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廣州市逐步建立起市、區、街(鎮)三級“外籍人員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涉及黨委和政府辦公廳、人大、法院、檢察院、公安、工商、稅務、法制等。
市、區(縣級市)兩級外管聯席會議在公安機關設立了辦公室,由分管局長親自掛帥。
彭云飛說:“現在,我們已從‘孤軍奮戰’轉變為‘協同作戰’。
”在政府有關部門的牽頭組織下,公安機關會同工商、衛生、國稅、地稅、勞動、外事等12個部門開展聯合執法,重點清查涉嫌非法經營的代表機構、涉外餐廳、營業場所等。
此外,公安機關主動與稅務、國土房管和重點地區街道辦事處進行溝通,就開展外國人綜合治理工作達成共識,形成合力。
在廣州市,轄內居住超過200名外國人的58個街鎮已全部建立了外國人管理服務工作站,更加方便外國人管理與服務工作的開展。
目前,由廣東省公安廳牽頭建設、政府各部門共享的涉外綜合信息系統即“大外管”信息平臺已經建成,錄入信息67萬條。
該系統的建成意味著,政府跨部門涉外信息的共享、交換、比對、預警及情報信息會商和研判等功能都將得以實現。
從就近登記到送證上門 “一站多點式”管理將服務觸角 延伸至社區 “我是2008年7月21日正式接任金桂園社區民警的,上一任社區民警謝歡在外國人管理方面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她創造的‘六化’工作法已在全省推廣,金桂園也已成為‘全國外國人管理示范點’。
”廣州市白云區金桂園社區民警黃凱霖說:“對我而言,謝歡既是老師也是榜樣。
” 金桂園社區共有居民7500人,其中境外暫住人員385人,來自23個國家和地區,被稱作“地球村”。
謝歡于2002年擔任該社區民警,在日常外國人服務管理工作中不斷總結創新,逐步探索出“六化”工作法,即“治安聯防化、技隊雙重化、管理信息化、指引流程化、宣傳多語化、服務多元化”。
在金桂園社區警務室,民警黃凱霖指著墻上懸掛的“金桂園社區境外人員管理服務流程圖”說:“有很多外國人剛入住社區時,不太了解社區的日常管理模式以及辦理臨時住宿登記的程序,有了這張圖就方便多了。
”在金桂園社區,多種語言的宣傳欄、宣傳冊隨處可見。
“我們經常上門派發境外人員管理宣傳資料,接到宣傳資料的境外住客都會主動到警務室辦理臨時住宿登記。
”金桂園社區警務室與社區居委會、出租屋外管中心共同創建了綜合管理服務辦公室,為社區居民提供法律法規宣傳、治安指引和送證上門等服務。
社區還定期組織居民開展文化娛樂聯歡活動。
“其實,我們所做的一切就是希望這些來自異國他鄉的人們,能夠在這里感受到家的溫馨。
” 據了解,在廣東省外國人聚居的重點城市,有很多和金桂園一樣的社區,社區民警們也都積極地學習多種語言,了解各國風俗文化,盡可能地為外國居民提供服務與幫助。
在廣州經營素食餐廳的印度人阿里告訴記者,剛來中國時對警察有些懼怕,有一天,他不小心弄丟了護照,廣州市公安局越秀分局登峰派出所民警黃奕不僅熱心地幫他辦理了護照報失登記手續,而且還幫他找回了丟失的護照,從此阿里和黃奕成了好朋友。
現在阿里經常義務幫助提供翻譯,并協助民警向外國朋友宣傳相關法律法規。
據了解,為了方便外國人辦理臨時住宿登記手續和進一步加強外國人服務管理工作,廣州、深圳、珠海已有97個外國人較集中的街(鎮)掛牌成立了外國人管理服務站。
“現在,外國人辦理臨時住宿登記再不用專門跑到派出所來了,在外國人管理服務站或社區境外人員臨時住宿申報點就可以辦理。
”一名外管民警說。
從警力不足到整合資源 多警種分工協作 最大限度充實外管力量 “目前,全省公安機關專職外管民警不足200人,遠遠不能適應外管工作形勢發展的需要。
”廣東省公安廳外管處辦公室主任胡善斌說:“外管工作涉及的面很廣,違反出入境管理的案件,要由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門負責;涉外刑事案件,要由公安機關有偵查權的部門負責處理;涉外治安案件,要由公安治安部門負責處理等等。
總之,外國人管理不是公安外管部門可以包辦的,也不是外管民警的全能項目。
” 2007年以來,廣東省公安廳先后五次召開全省公安外國人管理工作會議,全力推動外管機制建設,形成了以主要領導為組長、相關警種組成的外國人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分工、落實責任。
為解決外管警力不足問題,廣東省公安廳一方面將出入境管理民警從大量的辦證業務中解放出來,充實到外管崗位;一方面從各警種中抽調懂外語、會辦案的民警到出入境管理部門從事外管工作。
廣東省公安廳還從各警種和基層派出所中物建了5000多名兼職外管民警。
另外,在外管任務重的派出所成立外管小組,配備專職外管民警。
廣州市公安局越秀分局礦泉街派出所所長李浩平說:“礦泉街緊鄰廣州火車站和省汽車站,服裝、鐘表、皮革半成品等批發市場集中分布于此,外國人流量最高時達2000余人次。
由于警力有限,我們日常的治安管理和外管工作壓力極大。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原有專職外管民警基礎上,增加了社區民警、出租管理民警和特種行業管理治安民警,擴充了外管力量。
” 2009年上半年,廣東省公安廳在珠江三角洲及汕頭九個公安部指定的外管工作重點城市,組建了近550人的外管工作隊,工作隊成員從兼職外管民警中挑選,由出入境管理部門對其進行外管業務知識和日常涉外英語培訓。
這支隊伍平時在各自崗位工作,集中查處“三非”外國人專項行動或遇重大涉外群體性事件時,集中統一調用。
廣東省公安廳出入境管理局外管辦主任胡善斌評價說:“這些措施有效地緩解了專職外管力量不足的問題,一個以出入境管理部門為中堅力量,各有關警種和基層派出所廣泛參與的公安‘大外管’網絡已經建立,其作用日益凸顯。
淺議如何增強稅務干部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和諧的關系,融洽的情感——我身邊的人和事 我是一名轉業軍人,200xx年初就來到了直屬所這個團結奮進,人心凝聚的集體。
三年了,在這個集體中雖沒有發生什么驚天動地泣鬼神的大事,但發生在我身邊的一些小事卻深深的感染著我、激勵著我。
潤物細無聲,細微之處見真情。
這就是直屬所人心凝聚的真實原因,同時,她也為如何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了很好的詮釋。
“區區小利”,營造人心 “生日快樂
”“生日快樂
”,隨著一聲聲溫馨的祝福,一場簡單的生日宴便拉開了序幕。
這是直屬稅務所十七名干部職工在為所里的職工舉行。
這是2008年冬日的一天,也就是從這天起,直屬所便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每當所里的干部職工過生日,所里便從有限的工會、支部經費中擠出300元,給干部職工予以補助,慶祝生日。
這也是直屬稅務所為進一步實踐“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充分調動廣大干部職工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夠以飽滿熱情投入工作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之一。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關心,區區300元,在現在經濟條件下雖算不得什么,但也就是這“區區小利”加之這人情化的形式,更進一步增進了領導與職工,職工與職工之間的感情,讓職工充分感受到了集體帶來的春天般的溫暖。
一份舍得,激人奮進 “xx”是我所的一名退伍軍人,人有上進心,工作有魄力,因各種原因一直未能改變自己在工作上的。
為鼓勵“杜帥”的工作積極性,2008年初,身為所長、書記一肩挑的xxx同志便主動放棄書記一職,推薦“杜帥”當上了所里的黨支部書記。
既當書記、管理員,又分管企業組的“xx”,身上的擔子一下重了許多,但他沒有絲毫懈怠,而是更加積極的工作,“八小時”時間不夠就加班,單位上時間不夠就把工作帶回家。
一年下來,他不但圓滿完成了稅收任務,還領導所黨支部一舉拿下了“和諧黨支部”的創建工作,自己也被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
點滴關懷,情意更濃 我來自遠在他鄉的xx,父母也一直身在農村,自2004年母親便身患各種疾病、醫藥不斷。
2010年母親曾四次住院、兩次搶救,僅北京一次住院就花費了4萬余元,前后共花費8萬多元。
得知我的情況后,身為一所之主的xx所長主動向縣局匯報,為我爭取困難補助。
2011年春節前夕,一個沉甸甸的信封由縣局領導親自交到了我的手上。
雖然這點補助對于我來講,只不過是杯水車薪。
但它體現的并不只于這點經濟補助,它體現更多的是,組織的一份情,領導的一份意。
給人的是一份工作上的力量,和生活上的一份希望。
我愛這個集體,愛這個和諧融洽的集體,我更為我能在這樣一個集體中工作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柔肩鑄稅魂 ——記區稅務局第一稅務所女稅務官們 在區稅務局第一稅務所有這樣一批女稅官:她們嚴格執法,爭先創優,用那份特有的愛心、熱情和執著,在平凡崗位上無怨無悔地付出,詮釋著為人民服務的真諦。
近年來,一所先后榮獲“”和第xxxx文明單位等多項榮譽。
她——xx,稅務一線的指揮官 身為一所黨支部書記、所長,xx同志以人性化管理和自身示范表率,使全所干部在現場中感受真情,在比較中接受教育。
在辦稅服務廳實行“扁平化管理”、“一窗多能”和“兩個減負”的試點過程中,有15項業務的審批權下放到一所窗口。
由于工作量大,她經常加班加點,數次感冒生病,仍堅持在一線,從容指揮,使試點取得圓滿成功。
她針對一所干部人數多、新進大學生多、高學歷干部多等特點,以“巾幗不讓須眉”的精神,做到“自身表率當先鋒、管理方式人性化”。
一所人員最多時有90多人,她用自己的真情,采用“木桶管理”和“動車組管理”等人性化管理模式,積極營造“愉快工作、愉快學習、愉快生活、愉快成長”的氛圍,不讓一個干部落后,努力實現“1+1〉2”的效果。
她勤于學習。
在市局組織的科所長技能考試中,取得2xxx9年市局第x名、201x年區局第1名的好成績,她多次立功受獎和榮獲xxx區“三八紅旗手”等多項榮譽。
在她的帶領下,三年來一所取得了x0多項市局級以上獎勵。
她們——xxxx、xxxxx、吳xxxx,稅務一線的中堅力量 多年的稅務一線工作經驗,讓她們給新人們留下了寶貴的經驗財富,也樹立了一個個光輝的榜樣。
她們在自己的崗位上,用“熱心、細心、耐心、貼心、愛心”竭誠為納稅人服務,用春風般的熱情和嫻熟的贏得了納稅人的口碑。
她們在所長的帶領下,結合創先爭優活動和辦稅服務工作實際,創新性地提出了“一、二、三、四、五”的服務理念。
一是落實“”;二是設置辦稅導向咨詢崗和黨員示范崗兩個特色崗;三是倡導“來有迎聲、問有答聲、去有送聲”的“三聲”微笑服務,營造熱情溫馨的服務環境;四是推行四種服務模式,通過“一次性”、“清單式”、“顧問式”和“人性化”服務模式,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五是優化“五制式服務”,深化窗口服務內涵,為進一步提高辦稅服務廳效率,提升納稅服務效能打下扎實的基礎。
她們在“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中,對新進公務員政治上關心、思想上用心、紀律上留心、生活上費心、業務上精心,盡心盡力地向新進公務員傳授財稅專業知識和,為新進公務員日后的工作和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她們——新進公務員們,稅務一線的新生力 近年來,有xx多名新進公務員到一所實習。
目前還在實習的有xx名,她們來自xxx市,畢業于xxxx等幾十所大學,其中60%是非經濟類專業畢業。
雖然遠離家鄉和親人,面臨著住房困難、風俗習慣不同、業務不熟練等種種困難,但她們毅然團結、努力、自信。
雖然工作中出現過差錯,受到過批評,卻從未輕言放棄;面對形形色色的納稅人,她們受過委屈、流過眼淚,卻從未輕言退卻。
她們互相鼓勵,虛心好學,爭先創優,上班時通過崗前講評,探討業務,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服務技能;工作之余,積極參加各項專業培訓和技能考試,通過QQ、MSN等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在20xx年科所長時,有xx名新進公務員脫穎而出,走上了xx級領導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