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捐贈校服捐贈者感言
一份情、一份愛心、涓涓細流能匯成了江海,深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會變得美好人間.經過這次的募捐活動,我深深地感覺到募捐活動對于我們而言不僅僅是一次普通的義工活動,更多的是一種磨礪,一種煅煉.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如何奉獻自己的愛心,體驗到途中酸甜苦辣,使是我們受益匪淺.出發前每個人都滿腔熱情,興致勃勃,到最開始募捐時我們突然支支吾吾了,怕被別人拒絕,怕被人質疑,后來認真想一下這或是鍛煉自己承受壓力的好機會,有什么可怕的,我們是為貧窮的老人獻一份愛心,這是我們義務,更是我們的責任.過路人從開始的不接受到后來的踴躍支持,特別是一個三歲小朋友,哭著要媽媽獻一份愛心,當媽媽給了他一塊錢投入我們募捐箱時他笑得很甜很甜,在他的笑容中,仿佛感受到需要幫助的老人后幸福.其中的酸甜只能自己體會,之前的再累再苦都是值得的,快樂所為大家共享。
差不多兩個小時,我們的箱子由一下子空的,到差不多滿了,募捐到了一千多塊,我們深知一千塊背后的意義是為素為謀面的陌生人傳遞對老人愛心,也許途中這一點累不算什么。
希望我們的這些愛心能為孤寡老人帶來一份溫暖。
吃虧是福,這是每一個義工都知道的,當老人流露最燦爛的笑容, 那是我們最幸福的時候,再多的金錢也換不來.希望這種愛心能源源不息地傳遞, 每個角落都有愛的影子
兒子煮的愛心面心里感言
叫他自己寫,哪怕寫100字也行 什么都來網上找你叫他什么時候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文章
你對愛心有何感悟
一、愛人者人恒愛之;二、只有真正懂得如何愛自己的人才會懂得愛身邊的人;三、愛是心甘情愿的付出;四、愛是不求回報.
愛心感悟成長
有些莫名你的提問哦,你是想要我們回答些什么呢?愛心感悟成長,每個人的成長環境各不同,成長中所感受到的愛心也不同,我們感悟到的未必是你所想的
收到生日蛋糕感言
親愛的XXX 很榮幸我生活在這個充滿著溫馨和挑戰的大集體里面。
感謝領導和同事帶給我的幫助,也很珍惜從工作中積累的感情。
我會更加努力工作,和公司一起度過我以后的每一年的生日。
愛心小作業吃完飯后幫媽媽擦桌子家長感言
The best kind of giving is that which inspires others to do the same !——題記 每當讀起題記中的這句話,總是細細的品味它的含義:服務社會 奉獻愛心 推己及人 薪火相傳;同時,亦會對一位遠在美國的老人升起一種感激之情,在這種深深地感激與祝福之中,伴隨著對自己人生與責任的思考。
我于2006年榮獲唐仲英德育獎學金并隨之加入唐仲英愛心社。
光陰荏苒,轉瞬已經三年。
在這三年之中,有迷惑、有失落、更有興奮與快樂。
然而最為重要的收獲卻是對于感恩、對于責任的認知:由從關心自己生活的每一筆開銷到從點點滴滴做起,從身邊做起,幫助他人,服務社會,奉獻愛心。
記得剛剛加入唐仲英愛心社的時候,聽著學長學姐對于社團的介紹,懷著剛入大學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亦在解除了學費后顧之憂的欣喜之余,所思所想,是好好的利用社團這個平臺,努力的提升鍛煉自己。
現在回想,當時參加了許多的活動,有義務支教,有幫扶孤寡……可是,卻沒有去進一步的思考:為什么而參加社團
為什么要參加公益活動
這一切,難道僅僅是為了鍛煉自己
為了使自己的大學有事可做么
時光流逝,慢慢地體味到了許多,酸甜苦辣,不一而足。
驀然回首,才發現今天的我,已經難以割舍對唐仲英愛心社的感情,對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熱情。
社團在成長,逐漸形成了“村主任助理系列活動”、“唐仲英愛心小分隊系列活動”、“暑期社會實踐”等特色活動,伴隨著社團的發展,自己也在成長。
每一次參與活動,都會有不同的感觸與體會:坐在破舊擁擠的公交車上,望著窗外一閃而過的房屋,走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望著蒼茫起伏的山川,自己的心緊緊掛念的是村中的孤寡老人和貧困兒童,想到老人欣慰的笑容,孩子們雀躍的身影,村民們熱情的稱贊,總會有無窮的動力;走進周至縣的一所所鄉村中學,聽到孩子們熱烈的掌聲,看到他們隱藏于害羞面龐上的一雙雙渴望了解世界的大眼睛,翻著他們塞給自己表達渴望交朋友意愿的紙條,思考著他們樸實的問題……總會油然而生一種感動;暑期社會實踐中雖然睡的是課桌拼起來的床,晚上遭受無數蚊子的攻擊,但看到孩子們每天提前一個多小時來上課、放學后又舍不得離開時的依戀,看到孩子們為自己送來家鄉特產渴望被接受時的誠懇以及寫滿“老師我們愛你們”紙條上的真情,總會默默地加油并為孩子們祝福…… 此時此刻,我已經離不開這一份份真情,已然體會不到參與活動鍛煉自己的興奮,取而代之的是對周至縣這片土地上農村與中學的愛戀,是盈滿雙眼的淚水中蘊含的感動。
此時此刻,我感受到的,是一種責任,是一種義務,是一種與生命息息相關的跳動。
想起唐仲英先生的話:一個成功的人,絕不是以財富或視野來衡量的,而應以一個人是否為社會盡了一份他的責任,為大眾做了什么,有什么貢獻而定。
獲得唐仲英德育獎學金并加入唐仲英愛心社這么多年,聽周圍社員說得最多的是:“得諸社會 還諸社會”,或許,換另外的一句話更為合適:不要問這個世界能給我什么,而要問我能為這個世界做些什么
唐仲英先生設立德育獎學金致力于德育的苦心終有了成果:不僅僅影響了我,亦影響了其他受助大學生,并由點及面,使愛心傳承到更多人的心中
假若我不曾獲得這份資助,我的大學乃至整個人生將會是另外一種軌跡。
幸而,這種假設不曾成立過。
“服務社會 奉獻愛心”使我投入到一項項的公益活動中去,學會了感恩社會;“推己及人 薪火相傳”則讓我在幫助別人中感受到傳承,在傳承中體味到人生的責任與意義。
感恩社會,傳承愛心,乃是人生的一種責任與義務,時至今日,已然無法割舍,我會一直堅持下去,盡心去做,傳承這一份“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