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一種產生感想之后寫下的文字,主要作用是用來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感,是一種讀書和學習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文字, 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個自信心得體會精選四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篇1】四個自信心得體會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xx周年大會上提出了“四個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個自信之間是怎么樣的關系?作為根本根基的文化自信其真正的內涵又是什么呢?給我們帶來哪些指引?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去自學,去探索。
一、四個自信之間的關系
按照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歷史主體與客體、目的與手段是辯證統一的,統一于歷史實踐。因此,我們可以說,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都源于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其中,文化自信是自信之根,理論自信是自信之魂,制度自信是自信之本,道路自信是自信之用。
二、文化自信是基礎和源泉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之血脈,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之源。它不僅滲透于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之中,更是這三個自信的根基,而且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具有深厚而長遠的滲透力與持續影響力。“我們說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精神支撐與心理基石,構成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精神基因,也是一切自信的源泉和根基。對傳統文化的自信,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信,其實質與核心是主體自信。也源于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是民族情感與心理的精神積淀。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來源于對五千年文明史的精神反思,來源于對中華民族最深層精神追求的堅定信念,來源于對革命文化的充分肯定,來源于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高度認同,是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奮斗精神的歷史積淀與思想升華。文化自信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自我肯定、中國人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自我價值認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對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及其對文化自主精神的自覺堅守。
文化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先進性的自信。堅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發黨和人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自豪感。
三、文化自信的真正內涵
孔孟之道、老莊思想、諸子百家,都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這個文化基礎在農耕文明中發生和發展,適合于家天下的政治治理,適合農耕社會,適合氏族群體。進入現代以來,面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只能被動挨打,毫無還手之力。
文化自信,弘揚傳統文化是弘揚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而代表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體現中華傳統文明精華的,本人認為就是毛澤東思想。
自1840年以后,中國遭受了巨大的毀滅性打擊,中華文明也踐踏在西方列強的鐵蹄之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中華國運重啟于帝國主義的凌辱之下,民族復興于受盡苦難的血泊之中,中國傳統文化得以延續不絕。
毛澤東思想,把馬列主義中國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形成了近代中國文化的巔峰,也扭轉了中華民族羸弱的國運。老子的“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在社會主義的實踐下得到了實現;孔子的“仁”,在為人民服務旗幟下得到了最廣泛的實踐。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是保證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的基本條件。既不忘傳統文化之根,又重視傳統文化的發展,這樣才有文化自信,才會有其他三個自信,才會有生命力!
中國民主建國會自1945年成立,至今已經歷了70多個春秋。在各個歷史時期,同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并逐步形成獨特的,鮮明的黨派文化和內涵。并匯聚成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根基。民建會員不僅要學習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也要學習中共黨史黨章,更要學習民建會史會章。在各自的崗位上,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篇2】四個自信心得體會
短短幾天的培訓中,還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同仁利用學習間隙進行交流分享,良師益友環繞,啟迪感受很多,對于拓寬視野、豐富知識、開闊思維大有裨益。學罷歸來,至今意猶未盡,回顧思索,感悟良多。特別是對堅定“四個自信”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律師是社會主義法治工作者,是國家法治建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律師協會作為律師行業的自律管理組織,承擔著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職責,引領廣大律師堅定“四個自信”,努力成為推動實現全面依法治國、實現民族復興的一支黨和人民信賴依靠的重要力量,是新時代賦予律師協會及協會“領頭雁”的重要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強調:“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是要堅持“四個自信”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個自信”來源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來源于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也來源于中華民族對真理的不懈追求。
道路自信強調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我國實際有機結合的成果,“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9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它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這是我們堅持道路自信的根本依據。
理論自信強調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堅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一脈相承,同時又立足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是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基本經驗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
制度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它建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基礎之上,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同時也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理論的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
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與制度自信的基礎,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它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創新發展的精神支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提供著不竭的精神動力。
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尤其是擔負引領行業發展的律師協會領導成員,在新時代下始終堅定“四個自信”,是我們開展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
堅定“四個自信”,需要我們律師行業在深刻理解我國在法治建設進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理解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深刻理解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的同時,準確把握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準確把握律師行業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職責使命,在黨的領導下,把法治國家建設與深化律師行業改革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堅定“四個自信”,需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沒有正確的法治理論引領,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法治實踐,也同樣難以有完善、合理的法律制度體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法治實踐不應完全照搬西方理論,我們的國家治理有其他國家不可比擬的特殊性和復雜性,也有我們自己長期積累的經驗和優勢。這就啟示我們律師要進一步堅定理論自信,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積極參與到法律法規的調研、起草、論證等各個環節,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認真鑒別、合理吸收,完善符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理論和制度支撐。同時要求我們切實履行律師職責,堅持以人為本,著力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堅定“四個自信”,需要我們在律師行業乃至全社會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共中央印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立法修法規劃》,強調要著力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律法規的立改廢釋全過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融入法治體系,彰顯了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歷史傳承,它的融入可以更好地筑牢全面依法治國的思想道德基礎。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還需要我們積極開展普法宣傳,大力弘揚法治精神,讓法治精神深入人心,使法治信仰、法治意識、法治觀念、法治思維在全社會牢固樹立起來。
新時代,新形勢,律師行業大有可為。通過緊張的學習培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黨的領導是律師制度之魂,律師事業發展必須要堅持黨的領導,廣大律師要自覺地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進一步強化“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進一步統一認識、凝聚力量,真正把律師的職責使命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以昂揚的姿態和嶄新的面貌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譜寫新篇章做出新貢獻!
【篇3】四個自信心得體會
近期通過學習“四個意識”、“四個自信”我受到了更深刻的教育,作為一名社區工作人員,將我的領悟融入到工作當中,引導社區居民為實現“中國夢”人人奉獻一份力量。
“四個意識”:是指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這“四個意識”是有的放矢,要求我們在政治意識方面要堅定政治方向,明確政治立場,堅決服從黨的領導,做到紅線不能踩,底線不能觸。大局意識方面要自覺服從大局,以舍小家顧大家的意識來服務。核心意識方面時刻以集體利益、社區居民利益、黨的利益為核心,敢于同損害利益的人作斗爭。看齊意識方面要向黨中央看齊,要向單位標桿看齊,時常進行自我批評,自我檢討,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生活上的實在人。
“四個自信”:是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這“四個自信”是對實現“中國夢”的有力保證。文化自信方面要新時代優良文化傳承到每一個居民上,讓它生更發芽。道路自信方面要我們深信現在的這條道路是富有生命力的,在此道路上昂首挺胸,大踏步的向前進。理論自信方面要把所學的理論大膽的運用到實際工作當中,自覺按照新時代的要求來審視自己的三觀。制度自信方面就是讓我們在這種自帶優勢的制度下自覺跟著黨的步伐前進。
【篇4】四個自信心得體會
回想鴉片戰爭以來,中華民族歷經千辛萬苦,從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資本主義的夾縫中求生存、圖發展,可謂是風風雨雨、艱難曲折。在剛剛過去的五月四號,是五四運動爆發的一百周年,回想一百年前,正是工人階級成為獨立的領導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才使得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自1921年起,工人階級領導的中國共產黨經過28年的艱苦斗爭,使中國人民站了起來,此后又經過70年的卓越建設和發展,才有了今天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新中國。百年風雨,正是中國共產黨、也是“四個自信”引領中華民族一路走來。
道路自信: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們正是堅持武裝斗爭、槍桿子里面出政權、農村包圍城市等革命道路,才突破敵人的重重圍阻,使中國人民站了起來;在新中國成立之后,我們迅速走上了三大改造、五年計劃等一系列正確的建設道路,迅速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我們又邁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戰略舉措,使中國人民富了起來。縱觀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百年革命征程,我們正是每一步都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但是,雄關漫道真如鐵,我們要在今后的發展中,進一步提升道路自信、堅持正確道路,這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理論自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但是正確的理論可以更好的引領實踐。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是我黨一代代領導集體的智慧結晶。正是這種智慧結晶的傳承、理論自信的堅定,才使得我國綜合實力與日俱增。近來隨著中美貿易戰走入僵局,國際形勢紛繁復雜,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更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引領下,奮發有為,共克時艱。我作為一名新黨員,也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貢獻綿薄之力。
制度自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百年不動搖、一國兩制、民族區域自治等一系列對于我國制度建設的探索,已經被歷史證明具有巨大的優越性——全面小康即將實現、港澳回歸、56個民族和諧發展……因此,我們必須要堅定不移地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增強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五千年來華夏文明生生不息、源遠流長,誠信、盡責、友善、正直、尚智、愛美、儒雅、執著等一系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熠熠生輝。焦裕祿、申紀蘭等先進黨員,還有汶川地震、九八抗洪等抗災活動中的無名英雄,這些英雄兒女的感人事跡離不開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生于斯、長于斯,我們更應該傳承中華文明、堅持文化自信,使華夏文明屹立于世界東方。
我作為一名剛剛工作的青年黨員,更應該潛心學習、深入研究、發揮所長,始終堅持“四個自信”,始終緊跟黨的步伐,以先進的思想指導工作實踐、以堅定的信念做好本職工作,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關于暑假收獲學生演講稿【三篇】
下一篇:黨務干部培訓收獲(合集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