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已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見“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第2句】:【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第3句】:【餓眼見瓜皮——就當一景兒】(歇)景:景物,這里指美好的事物。 譏諷人貪婪,連別人遺棄的壞東西或不三不四的人,都當成寶貝。
【第4句】:【老鼠跺腳震不塌地】 釋義:比喻小人物干不成多大壞事,沒什么了不起。 例句:同志們!咱還是那句老話:老鼠跺腳震不塌地,問題慢慢解決。
【第5句】:【好馬不備雙鞍韉,烈女不嫁二夫郎】
【第6句】:【彈不到一根弦上】(慣)彈:諧“談”。弦:琴弦。指意見不一致,說不到一塊兒。
【第7句】:【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第8句】:【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諺)氣力小,就不要承受重的負荷;說話沒威望,就不要去規勸別人。指做事要量力而行,人貴在有自知之明。
【第9句】:【生伢的不急,急死催生婆】
【第10句】:【男子十五,當家作主】
【第11句】:【女兒不斷娘家路】(諺)指出嫁的女兒不會中斷與生身父母及兄弟們的親密關系。
【第12句】:【吃不了兜著走】(慣)指一旦出了事,要承擔全部后果。 也作吃不了包著走。 吃不了兜著跑。 吃不了兜著。
【第13句】:【價出口,貨出手】
【第14句】:【稻霧去,麥霧來】
【第15句】:【開著眼做,合著眼受】
【第16句】:【倒掛葫蘆順放瓢】(諺)葫蘆鋸成兩半,就是瓢。指葫蘆要倒著掛,瓢要順著放。借指凡處理事情,都有約定俗成的常理,不可任意違拗。
【第17句】:【經還沒念,就先打起和尚來了】(慣)比喻事情還沒辦成,就先懲罰辦事的人。
【第18句】:【鋼梁磨繡針,功到自然成】見“拼得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第19句】:【力貴突,智貴卒】
【第20句】:【殺風景】(慣)破壞美好的景色。 比喻破壞人的興致與情緒。 也作“煞風景”。
【第21句】:【成則為王,敗則為虜】
【第22句】:【掀被頭討屁臭】(慣)比喻自找倒霉,自討沒趣。
【第23句】:【當家才知柴米貴】(諺)當家:掌管家事。指人只有掌管了家事,才知道柴米油鹽等的價錢有多貴。 也泛指不承擔責任就不知道壓力的沉重。
【第24句】:【左耳進,右耳出】
【第25句】:【有大量者,必有大福】
【第26句】:【勤為搖錢樹,儉是聚寶盆】見“儉是聚寶盆,勤是搖錢樹”。
【第27句】:【喊天天不應,呼地地無門】
【第28句】:【好花偏逢三更雨,明月忽來萬里云】
【第29句】:【主多高,奴多大】(諺)指舊時主子的地位有多高,其手下的奴仆勢力就有多大。 也作“主人多大,奴婢多大”。
【第30句】:【得理不讓人】(慣)指占了理,就不肯寬容、饒恕別人。 也作“得理不饒人”。
【第31句】:【走江湖】(慣)指奔走四方,靠賣藝、賣藥、占卜、行醫為生。 也作“跑江湖”。
【第32句】:【只要苦干,事成一半】
【第33句】:【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第34句】:【摔了個跟頭,拾了個明白】
【第35句】:【二虎相斗,必有一傷】
【第36句】:【菜里蟲兒菜里死】(諺)指貪食蔬菜的蟲兒,最終都死在蔬菜里。比喻在什么地方做壞事,就會在什么地方受到懲罰。
【第37句】:【經還沒念,就先打起和尚來了】
【第38句】:【鍋里沒米,碗里難有飯】
【第39句】:【驕子不孝】(諺)指在驕奢的生活環境中長大的子弟,不會孝敬父母。
【第40句】:【同行是冤家】(諺)冤家:仇敵,對頭。舊指同一行業的人為了競爭求利,不免互相排擠,互相嫉妒。
【第41句】:【街死街埋,路死路埋,倒在洋溝里就是棺材】
【第42句】:【瞎子放驢——不撒手兒】(歇)本指怕驢跑掉,不敢松手,轉指緊緊抓住某人或某事物不放。
【第43句】:【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第44句】:【世事有常有變,英雄能屈能伸】
【第45句】:【騎狗爛褲襠,騎貓爛眼窩】
【第46句】:【父不憂心因子孝,家無煩惱為妻賢】
【第47句】:【半天云中跑馬——露了馬腳】(歇)本指露出馬的腳,轉指暴露出破綻,或泄露了機密。
【第48句】:【逢兇化吉,遇難呈祥】(慣)指遇到危險、困難都能化解。常用作祝福語。 也作“遇難成祥,逢兇化吉”。
【第49句】:【三畝棉花三畝稻——晴也好,落也好】
【第50句】:【好馬不停蹄,好牛不停犁】(諺)好馬奔跑起來不會停蹄,好牛拉起犁來不會歇步。比喻勤勞的人終生不會中止為社會作奉獻。
【第51句】:【出門一把鎖,進門一把火】見“進門一把火,出門一把鎖”。
【第52句】:【火燒烏龜——肚里痛】(歇)烏龜被火燒著時,外面硬殼沒事,里面疼。指內心感到痛苦。 也作“火燒烏龜——里面疼”。
【第53句】:【遠來的和尚好看經】(諺)人們總認為,遠方來的和尚比本地和尚經念得好。比喻外來人比當地人更易受到人們的認可和尊重。
【第54句】:【金女銀男,不如生鐵老伴】
【第55句】:【有腿沒褲子】(慣)形容人非常窮困。
【第56句】:【貓認屋,犬認人】(諺)指貓在外能辨識自家的房屋,卻不認自家的主人;而狗即使在千里之外也能追隨自己的主人。
【第57句】:【米粒是米粒,糠皮是糠皮】(慣)米粒糠皮原本是一體的,經碾壓而分離開來。比喻關系破裂,互不來往。
【第58句】:【叫化子丟拐棍——受狗氣】見“抄化子不見拐棒兒——受狗的氣”。
【第59句】:【十步九回頭】(慣)1形容難舍難分。2指被人或事物吸引而不斷回頭。
【第60句】:【走一步,看一步】(慣)指做事情心中無數,邊干邊作打算。
【第61句】:【山字摞山字——請出】見“兩個山字落在一塊兒——請出”。
【第62句】:【巖鷹不打窩下食】見“老鷹不吃窩下食”。
【第63句】:【單身漢的錢多,討了婆娘燒破鍋】
【第64句】:【酒怕牛肉飯怕魚】(諺)指最好的下酒菜是牛肉,最好的就飯菜是魚肉。
【第65句】:【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諺)對仇敵或丑類要是恨得不深,不是疾惡如仇,就算不得大丈夫。指真正的好男兒是愛憎分明的。
【第66句】:【墊踹窩】(慣)踹窩:路面上踐踏而成的坑窩。本指墊平踹窩。比喻供人踐踏,代人受過。
【第67句】:【雞飛蛋打一場空】 釋義:比喻兩頭落空,毫無所得。 例句:隊長,謝滿豐卻不同意,說就怕新渠修不成,老渠也扔了,落個雞飛蛋打一場空。
【第68句】:【老母豬啃磚頭——嘴硬】(歇)嘴:本指嘴巴,轉指說話。硬:本指堅硬,轉指強硬。指說話語氣強硬。常含責罵意。
【第69句】:【女大自巧,狗大自咬】
【第70句】:【多深的水,養多大的魚】
【第71句】:【囊漏貯中】(諺)囊:口袋。貯:儲存。裝糧食的口袋破了,糧食仍漏在糧倉里。指財物流通在內部,不算什么損失。
【第72句】:【飯多傷胃,話多傷心】
【第73句】:【依著官法打殺,依著佛法餓殺】
【第74句】:【冒天下之大不韙】(慣)不韙:不是,過失。指不顧天下人的反對,明目張膽地做罪大惡極的事。也指遭到天下人的反對。
【第75句】:【日久知人心,路遠知馬力】
【第76句】:【阿諛人人喜,直言人人嫌】
【第77句】:【立得正,不怕影兒歪】
【第78句】:【得人錢財,與人消災】
【第79句】:【絆住腳】(慣)比喻被人或事所糾纏,行動受阻,不自由。 也作“絆住腿”。
【第80句】:【一根燈草沾缸油】(諺)燈草:舊時油燈的燈芯。一根燈草雖細,長時間點燃也能耗干一缸油。比喻微少的支出,日積月累后也能造成大耗費。
【第81句】:【紅蘿卜蘸辣椒面,沒看出來】
【第82句】:【關公老子——滿面紅】(歇)關公老子:關羽的俗稱。本指整個兒臉面都發紅,轉以形容很難為情。
【第83句】:【佛多不靈,眼大無神】
【第84句】:【早晨起來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第85句】:【你有來言,我有去語】(慣)你提出什么問題來,我都能回答你。指人善于應對。
【第86句】:【恩將恩報,仇將仇報】(諺)人有恩惠于我,我定當用恩惠去報答他。指有恩報恩,有仇報仇,這才是恩怨分明的大丈夫作風。
【第87句】:【拉墊背的】(慣)1比喻找人頂替自己的錯誤或拉人一起去干壞事。 2指自己不行了,也不讓別人好過。
【第88句】:【口服千句,不如心應一聲】
【第89句】:【行動有三分財氣】(諺)指只要肯勞作,或多或少總會有幾分報酬。
【第90句】:【車到山前終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第91句】:【跛象扯雙車——總沒一邊兒安穩】(歇)瘸腿的大象拉兩個車,總有一個車不安穩。比喻雙方總有一方有所偏頗。
【第92句】:【土地老爺住深山——自在沒香火】(歇)比喻人受冷落,無人理睬。
【第93句】:【你有來言,我有去語】
【第94句】:【踩一頭兒撬一頭兒】(慣)撬:這里同“翹”,向上仰起。踩下這一頭,那一頭又翹起來了。比喻壓制住這個人,那個人又鬧起事來。
【第95句】:【螳螂捕蟬,黃雀隨后】
【第96句】:【滿天討價,落地還錢】
【第97句】:【亂點鴛鴦譜】 釋義:不了解情況,瞎指揮。 例句:“這是黨委集體的意見,可不是我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第98句】:【逆子頑妻,無藥可治】
【第99句】:【家窮有口鍋,人窮不離窩】(諺)家里窮到只有一口做飯的鍋,也還是不肯離開自己的家。指人總是留戀故土,不到萬不得已時,不肯遠走他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