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少云,男,漢族,中共黨員,出生于重慶市銅梁區,革命烈士,一級國旗勛章獲得者,中國人民志愿軍第十五軍二十九師八十七團九連戰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觀邱少云烈士紀念館有感(合集五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觀邱少云烈士紀念館有感篇1
我軍在金化西邊三一高地的反擊戰中,戰士邱少云為了保全整體,為了整個戰斗的勝利,壯烈地犧牲了自己。邱少云是志愿軍偉大的戰士,是祖國人民值得驕傲的子弟。
10月11日,邱少云和他的戰友奉命到敵人陣地附近去埋伏,等第二天晚上發起戰斗的時候,好突然去消滅敵人。
他們埋伏的地方,在三九一高地的山坡上,離山頂上的敵人只有60公尺。要在這里隱蔽20多個鐘頭,實在是不容易的。昨天,從這里飛出一只野雞,敵人還連槍夾炮地打了半天。邱少云等趁著天黑,摸到了這里,他們分成小組,散布開來。每個人從頭到腳都插上了茅草,涼風一吹,人身上的草和山坡上的草一同擺動著,露不出一點馬腳。山上的敵人,可被他們看得清清楚楚,連敵人講話都能聽到。
第二天11點鐘的時候,敵人胡亂發出一顆燃燒彈,忽然落邱少云身旁,燒著了他身上的茅草。這時候,他要站起來,是完全可以把火撲滅的。邱少云想起,出發前,首長交代要嚴格遵守埋伏紀律。邱少云更加知道,要是他爬起來,埋伏在這里的幾十位戰友,就會被敵人發覺,就有可能被敵人消滅,這樣就破壞了原定的戰斗計劃。他決定躺著不動。我軍陣地上的指揮員,看到埋伏地點起火,連忙命令向敵人開炮,擾亂敵人的注意力。這時候,邱少云還是沒有爬起來撲滅自己身上的火。烈火繼續燃燒著他的身體。邱少云咬著牙,小聲向靠近的戰友李士虎說:“勝利是我們的,但是我不能完成爆破任務了,交給你去完成吧!”說完,他把被烈火燒著的身體更緊地貼到地上,一直到犧牲,也沒動一下。李士虎急得咬破了嘴唇,眼睛里像要冒火。但是,他和邱少云一樣,和埋伏在那里的所有戰友一樣,想到了整體,想到了整個戰斗的勝利,眼看著他親愛的戰友壯烈犧牲;忍受著內心的仇恨,焦急地等待著戰斗的信號。
烈火燒了20多分鐘,直到邱少云犧牲后,烈火才熄滅了。
我們的英雄邱少云,就是這樣壯烈地犧牲了。
反擊戰打響了。敵人的陣地被我軍的炮彈打得粉碎。埋伏著的戰士們從草叢里發起了攻擊。李士虎飛也似跑到邱少云烈士身旁,用大衣蓋住了他的遺體,抱起烈士留下的沖鋒槍和爆破筒,高喊著“為邱少云烈士報仇啊!”他沖過兩道敵人的鐵絲網,把爆破筒塞進敵人的一個地堡里,消滅了地堡里的敵人。接著,滿山響起了“為邱少云烈士報仇”的聲音,滿山是爆炸敵人地堡的火光,滿山是殺敵的槍聲。不到15分鐘,我軍就占領了敵人陣地,取得了殲滅敵軍一個連的勝利。
觀邱少云烈士紀念館有感篇2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新中國成立不久,朝鮮戰爭爆發,戰火燒到鴨綠江邊,威脅著新中國安全。1950年10月,黨中央發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中國人民志愿軍陸續開赴朝鮮。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誕生了許多英雄,邱少云就是其中之一。
1926年,邱少云出生在銅梁縣(今銅梁區)一個貧苦家庭,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年12月,邱少云報名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隨部隊開赴朝鮮。
11月5日,邱少云烈士紀念館館長王成金告訴重慶日報記者,1951年3月15日,邱少云隨部隊開赴朝鮮途中,給家人寫了一封信:“我決心殺敵立功,帶著光榮花回來看你們……”字字句句流露出他對戰爭必勝的信心。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部隊擔負攻擊金化以西“聯合國軍”前哨陣地391高地作戰任務。為縮短進攻距離,10月11日夜,部隊組織500余人在敵陣地前沿的草叢中潛伏,邱少云正是其中一員。
10月12日上午11時許,幾個敵人下山取水和巡邏,從地堡里鉆出后向山下走來。我軍指揮員便命令炮兵用炮彈消滅了這些敵人。敵人見狀,在潛伏區上空投放了燃燒彈。其中一顆燃燒彈落在邱少云附近2米左右,大火很快燒到了邱少云身上。
王成金說,在邱少云不遠處有一條小水溝,他只需側身一滾即可撲滅身上火焰,但他并沒有這么做。
當日傍晚5點30分,我軍準時發起沖擊。戰士們高喊“為邱少云報仇”撲向敵人。僅用30分鐘,敵人一個連和一個火器排就被全部殲滅,我軍拿下了整個391高地。
邱少云犧牲時年僅26歲,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入黨申請書中“為了世界革命,為了戰斗的勝利,我愿意獻出自己的一切。”的誓言。
為表彰邱少云烈士,上級黨委追認他為中共黨員。中國人民志愿軍總部給邱少云追記特等功,追授他“一級英雄”稱號。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
為紀念邱少云烈士,有關方面還在銅梁鳳山之巔建設了邱少云烈士紀念館。這座紀念館建成開放57年來,讓無數中華兒女受到了觸及靈魂的精神洗禮。
相關新聞》》
英雄精神永不忘傳承方式更多樣
“邱少云的崇高形象已經刻在我的骨子里了。”11月5日,一位儀態優雅的女士走在邱少云烈士紀念館臺階上,對一旁的紀念館館長王成金說。
這位女士名為東南清,她的父親東傳鈞是原志愿軍第15軍44師130團團長,曾任第15軍29師師長、湖北省軍區副司令員,是抗美援朝戰場上一位驍勇善戰的將領。她說,通過形式豐富的展陳,她仿佛看到了一個更加親切的邱少云,也更加了解了那段崢嶸歲月。
隨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開展,觀眾參觀熱情愈加高漲,紀念館今年參觀人次預計突破60萬人次,較去年增長近10萬人次。王成金介紹,隨著時代發展,傳承邱少云精神的方式變得更加豐富了。
150余幅書法佳作歌頌烈士事跡
“是真烈士,乃大英雄。”《邱少云烈士紀念館書法作品集》一書中,收錄了康有為弟子、著名書法家蕭嫻等一眾名家以邱少云事跡為主題創作的杰作。
這些作品的原件全部收藏于邱少云烈士紀念館,有150余幅。
“征集書法作品的事,要從1987年說起。”王成金說,那一年,他從部隊轉業來到紀念館工作。從那年開始,他在銅梁書法家庹純雙的協助下,向國內著名書法家征集作品,以書法形式歌頌邱少云的光輝事跡。
信函發出后,有150余幅書法作品陸續寄到紀念館。書法家們全部是無償捐贈,以表達對邱少云的崇高敬仰。
王成金表示,這些書法作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教育價值,該館計劃將作品集中展出,讓觀眾在品味藝術盛宴時潛移默化地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將邱少云事跡送到市民身邊
“河的對岸出了一個大英雄,他的名字叫邱少云。”兒時,王成金的父親總會給他講邱少云的故事——邱少云出生在銅梁縣關濺鄉玉屏村邱家溝(今銅梁區少云鎮少云村),王成金的家和此地隔河相望。
1976年,王成金正在關濺中學讀初中,迎來首次參觀邱少云烈士紀念館的機會。那次,他和同學們帶著干糧,耗時5個多小時,徒步25公里,來到紀念館參觀。參觀的前一晚,王成金激動得沒有睡著覺。
王成金在紀念館擔任過門衛、講解員、副館長、館長等職務。1996年成為副館長后,他謀劃著組建巡展小分隊,將邱少云烈士的事跡送到全市各區縣,以配合中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
1998年,小分隊正式出發了。貨車拉著展板、王成金和七八位講解員,開進了南岸、大渡口、萬州等重慶20余個區縣。這次巡展歷時近5年,接待了30余萬學生。
“看到那么多學生,我們感到身上的擔子很重。”王成金回憶,巡展時,一名講解員一天最多講解20余場,“看著聽得入神甚至落淚的學生們,講解員們的嗓子講得嘶啞了,但仍充滿干勁。”
巡展這一展覽形式,至今仍發揮著其重要作用。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我市208家各級各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從7月起在全市開展了“禮贊新中國·謳歌新時代”——重慶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精品巡展。其中,邱少云烈士紀念館的展覽已走進紅巖魂廣場、江北機場、大渡口區等地,觀眾如潮。
開展“十個一”系列活動
如今,弘揚邱少云精神的方式方法已經愈加豐富了。記者在紀念館參觀時看到,連環畫、場景還原、4D影院等展品或設施設備立體呈現了邱少云的事跡。
銅梁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已組織開展了弘揚邱少云精神的“十個一”系列活動:除了對一個主陣地(紀念館)提檔升級,還組織創作了一首主題歌曲《那一片云》、一部廣播劇《守衛英雄》;命名一批少云集體,評選命名少云學校24個、少云班級100個;組建一支橫向覆蓋行業系統、縱向覆蓋基層社區的少云志愿者隊伍,注冊少云志愿者達13萬人……
在東南清看來,弘揚邱少云精神有著重要現實意義。作為鄭州師范學院教師,回到鄭州后,她將圍繞傳承紅色基因這一主題舉辦系列講座。“希望學生們從中吸取道德滋養和文化精髓,爭相擔當紅色基因的傳承者和實踐者。”東南清說。
王成金表示,“絕對忠誠、嚴守紀律、顧全大局、勇于擔當”是邱少云精神新的時代內涵。作為黨員干部,必須堅持把紀律規矩擺在前面,越是關鍵時刻,越要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只有這樣,我們的事業才能無往不勝。
觀邱少云烈士紀念館有感篇3
各位朋友、各位網友,大家好。
我叫王成金,目前是重慶市銅梁區邱少云烈士紀念館館長。邱少云這個偉大戰士、普通一兵的英雄事跡,曾感動過童年的我、青年的我以及步入中年的我。作為邱少云烈士紀念館館長,我可以這么說,少云精神每天都鼓舞著我。我以能在邱少云烈士紀念館工作而感到幸福和自豪。
近期在網絡上,歪曲烈士事跡或對烈士事跡持懷疑態度的言論時有出現。作為邱少云烈士紀念館館長,我有責任,有義務將烈士的真實事跡,通過網絡講述一下,以破除網絡上的無端猜疑。
邱少云于1926年春生于重慶銅梁,1949年被國民黨拉去當壯丁,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1952年10月12日,在朝鮮戰爭“391高地”戰斗中光榮犧牲。
其主要英雄事跡如下:
1952年10月,敵軍“夏季攻勢”失敗后,又發起了“秋季攻勢”,占領了朝鮮平康,以金化之間的“391高地”嚴重威脅著我方部隊結合部的安全。為了把戰線向南推進,我軍必需拔掉“391”這顆毒牙。駐守“391高地”的是李成晚部隊的一個加強連,“391高地”離我軍陣地有著3000平米的開闊地,因此部隊決定用潛伏作戰攻打“391高地”。志愿軍500多名官兵于1952年10月11日晚上12點以前,按計劃潛伏在“391高地”下的草叢中,要等到第二天下午5:30發起總攻。
10月12日上午10點,意外的事情發生了,敵人一個班下山來巡邏,發現我潛伏戰士,于是慌忙地往回跑。在這萬分危機的情況下,指揮員立即命令用炮火轟擊,把一個班的敵人全部消滅在半山腰。住在“391高地”的敵人聽到炮聲,以為山下有小分隊在活動,于是盲目地從南方派出直升飛機在潛伏區上空投下燃燒彈和煙霧彈。突然,一顆燃燒彈落在離邱少云兩米遠的草地上。飛崩的燃燒液濺到了邱少云左腿上,傾刻之間身上的偽裝草燃了起來,衣服也燃了起來。這時,邱少云非常清楚自己身后有一條水溝,只要在水溝里滾動一下,身上的火全部就會熄滅。但他沒有這樣做,因為這樣做,就會暴露目標,500多名戰士的生命將會受到威脅,作戰計劃就會功虧一簣。不一會兒,火蔓延到他的全身,他以超人意志和毅力忍受著烈火燒身的劇痛,直至被大火濃煙完全包圍,沒有發出一聲呻吟,沒有挪動一寸土地。大火整整燒了二十多分鐘,邱少云始終一動不動。這一幕,潛伏在附近戰士都親眼目睹。
邱少云完全被大火、濃煙包圍后,確切是什么時候結束生命,任何人(包括他身邊的戰友)都無法求證。但烈火是導致他犧牲的因素,這一點是肯定的,無疑的!至于邱少云完全被大火包圍后是否因吸入大量的濃煙導致窒息、暈迷,也是任何人(包括他身邊的戰友)都無法求證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從燃燒彈落在離邱少云兩米遠的地方起,到被烈火剛剛包圍整個身體的這個時間段,邱少云還活著,有清醒的意識,他以常人難以想象的強大意志,忍受著一般人難以忍受的肉體被焚燒之劇痛。這說明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在支撐著他,直到生命結束。
邱少云戰士確實有著極強的集體主義觀念、大無畏的犧牲精神,這是毋庸置疑的。今天,我講出烈士事跡,希望廣大群眾和網友們不要去做無端的猜疑。我們應該以邱少云戰士為榜樣,以他的精神為動力,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勤奮學習和努力工作。
觀邱少云烈士紀念館有感篇4
1952年?10月12日清晨,秋風拽著濃霧,在391高地此起彼伏。遠遠望去,391高地宛如云海中的一葉扁舟,時隱時現。潛伏在高地附近的?500多名志愿軍戰士趁著晨霧未散之際,紛紛將自己隱藏得更加舒服和隱蔽。
邱少云潛伏在土坎的后面,將靠近臉的地面挖一個小坑,墊上一層毛巾,坑旁放著幾只紅辣椒和生姜。地氣重,嗓子癢,把辣椒咬進嘴里,嗆辣可以把咳嗽的欲望逼回去。
391高地位于朝鮮鐵原東北?10多公里處平康谷地,東西狹窄,南北兩峰對峙,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敵人在高地半山腰構筑了堅固的碉堡,四周布滿了鐵絲網。
高地上盤踞著美軍和南朝鮮軍一個加強連,地堡掩體內配有輕重機槍,設有指揮所。高地位置重要,既可俯視志愿軍縱深,也可觀察后方運輸,像一顆楔入15軍和?38軍之間的“毒牙”,堪稱志愿軍的肘腋之患。
志愿軍15軍軍長秦基偉決定動用主力?44師,同時配屬?29師?87團及大量火炮攻占?391高地。
經過勘察,391高地前面是一片平坦的開闊地,縱深3000米,沒有任何掩護,敵人的火力全覆蓋。如果正面攻擊,志愿軍戰士的體力消耗大,難以支撐,居高臨下的敵人把志愿軍當成靶子打,工事內的敵人炮火覆蓋或呼叫飛機轟炸,那將是一場屠殺。即便是夜間,也要一路匍匐,一個夜晚不夠。
“一個夜晚不夠,那就兩個”。志愿軍把進攻391高地的計劃分兩步走,11日晚上,隱蔽接敵潛伏。12日晚上發起進攻。
邱少云所在的29師?87團?3營九連擔任主攻第一梯隊。
邱少云是連隊的爆破尖兵,本是當仁不讓的突擊隊員,但差一點錯過了戰斗。
戰前細化任務時,邱少云發現自己不在第一梯隊,他找到連長,連長告訴他,“這是組織決定,只讓黨、團員參加,其他人做后備隊”。
邱少云雖然服從了組織決定,但思想上無法接受,哭起了鼻子。
邱少云的倔強性格也許與他的少年經歷有關。
1926年?7月,邱少云出生在四川銅梁縣(今重慶銅梁縣)一個貧困家庭,9歲喪父,?11歲喪母,?14歲給地主做長工,干過泥瓦匠、木匠,受盡了壓迫和剝削。。
1948年?6月,邱少云被國民黨軍抓了壯丁,干過馬夫、伙夫,受盡了川軍官兵的打罵和折磨。
1949年?11月,劉鄧大軍揮戈大西南,風卷殘云。邱少云所在的川軍?18團投誠。?12月,邱少云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第二野戰軍?10軍?29師?87團九連一排三班戰士。
1950年?10月,第?10軍改編為志愿軍第?15軍。次年?3月,開赴朝鮮戰場。
出發前,部隊要求每人給家里寫信。邱少云在信中寫道:“我在朝鮮多打美國佬,你們在家里要把分的地種好,多打些公糧,支援抗美援朝戰爭……”這是邱少云寫給家中的唯一一封家書。
邱少云的坎坷經歷使他養成了不服輸的性格。
時任29師師長張顯揚在1996年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講述了特批邱少云參加任務的故事:
“我去?9連檢查潛伏準備工作,快到連隊時,看到有個戰士在哭。馬上要打仗了,哭什么嘛!我最煩手下的兵哭哭啼啼的,當兵就要有個兵樣子!我讓他站起來,問他是哪個連的。他說他叫邱少云,是9連的。我就沖著他怒吼,?9連這么個大功連隊,怎么出你這么個軟蛋,你哭什么嘛!邱少云很倔,說,誰是軟蛋,我是傷心。連里不讓我參加潛伏,他們不把我當個兵看。旁邊陪我檢查的87團團長孟建民解釋說,這次潛伏考慮到危險性大,決定讓黨、團員參加,非黨團員在后方后備。我說這個規定太死板,這么好的戰士,你沒看出來嗎?他求戰心切,就是要打仗,這樣的兵我看可以去潛伏。孟團長當即讓邱少云跟我們去連部。最后,程連長同意了邱少云去潛伏。邱少云高興得很。給我敬了個禮,就走了。我記得他人挺精神的,個頭有1.?7米左右,說一口四川土話。”
即將公開放映的故事片《邱少云》中有這樣的片段:
師長:“邱少云,問你一個問題。”
邱少云:“是!”
師長:“當你履行戰斗任務時,遇到遵守紀律和保存生命發生矛盾的時候,你怎么辦?”
邱少云:“紀律重于生命!”
受潛伏名單的觸動,邱少云向黨組織提交了入黨申請書:“寧愿自己犧牲,絕不暴露目標,為了整體,為了勝利,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類的解放事業,愿獻出自己的一切”。
1952年?10月?11日,進攻?391高地的任務開始了。
白色的薄霧托起天邊殷紅的晚霞,44師師長向守志站在隊前做戰前動員。
“同志們,為了確保戰斗勝利,在發起沖擊之前,哪怕就是面臨死亡,也絕不許暴露目標。不論發生什么情況,都必須嚴守軍事上的信條:堅決地犧牲個體,保證整體的勝利。”
邱少云靜靜地聽著,把向師長的話牢牢刻記在心中。
夜,萬籟俱靜。87團挑選出的?500多名戰士悄無聲息地按照設定好的攻擊梯隊,逐次潛入到開闊地的荒草灌木,隱形躡蹤,接近391高地,開始了長達二十幾個小時的隱蔽潛伏。
邱少云所在的九連是主攻連,埋伏在最接近391高地的山腳處,一排是九連尖刀排,三班是尖刀排的尖刀班,排在最前面的尖刀是邱少云任組長的第一爆破組。
夜色如墨,391高地上的敵人不時地發射照明彈,把夜空驟然點亮。天然的隱蔽物和自制的簡陋偽裝合為一體,根本照不出草叢里的志愿軍。邱少云和戰友們像等待時機的獵豹一樣,耐心、沉靜地盯著獵物。
邱少云距班長鎖德成左側兩三米遠處,帶著一把大剪刀和自己的武器,處在整個進攻陣型的最前端,距離敵人陣地前沿不足60米。
12日,天剛蒙蒙亮,邱少云透過灌木和草的縫隙,看到高地上一層層的鐵絲網像魔鬼的牙齒,橫亙在面前,一簇簇的地堡群,一挺挺機槍從地堡的射口對著山下,持槍的敵人在交通壕里來回走動,不停地用望遠鏡朝山下張望。
按照戰斗計劃,12日晚?5時?30分總攻開始后,邱少云首先剪開陣地前沿的鐵絲網,形成單人通道,由身后的爆破手沖上前去炸毀敵人碉堡,為部隊沖鋒掃除障礙。
夜里露水打濕了衣服,白天烈日蒸干了汗水,邱少云和戰友們靜候著進攻時刻的到來。
上午10時許,一場意外發生了。
故事片《邱少云》中有這樣的鏡頭:
一個頭戴大檐帽和兩個頭戴鋼盔的敵人晃晃悠悠地朝潛伏的方向走來。邱少云和戰友們屛住呼吸,鎮靜地看著,眼神互相示意:不能沖動,潛伏好就是勝利。
指揮所:“冷靜,萬不得已,千萬不準開槍!”
“在這場戰斗里,只要有一個暴露目標,這就是一個火葬場啊。”
三個敵軍繼續向前行走。
指揮所:“絕對不能讓那三個家伙在潛伏地亂逛,按預定方案,阻擊手……”
一個頭戴鋼盔的敵人當場倒下,另外兩個扭頭就朝山上跑。
指揮所:“準備炮火攔阻!”
“炮火準備,目標?391高地腳下!”
一個高個子敵人在逃跑中絆倒了,發現了身邊潛伏的志愿軍,驚嚇得爬起來邊跑邊喊:“有伏兵,快跑!”
敵人一旦逃回工事,后果不堪設想。
指揮所:“開炮!”
“轟”的一聲,早已瞄準他們的火炮發射出膛,兩個敵人被炸死在山腰中。
山上的敵軍官發現巡邏兵一個都沒回來,馬上開槍開炮,進行火力搜索。
敵人一陣機槍亂掃,許多潛伏的志愿軍戰士中彈受傷。
邱少云所在連連長程子英在《在潛伏地區》一文中寫道:潛伏到了中午,敵人忽然打出一排排的燃燒彈,在潛伏區爆炸了,枯黃的野草頓時燃起熊熊大火,我的思想緊張到極點。這時傳來小聲報告:
“邱少云被燒著了。”
“什么?”我有些不解的問。
接著,又傳來小聲的報告:
“火燒完了他的棉衣,他的頭發燒著了……”
有幾名戰士要求發起沖鋒,請示是否救援邱少云。潛伏紀律不僅對邱少云是個考驗,對所有目睹這場火焰的人也是一種考驗。我急了,請示營里發起沖鋒,但我又想到整個戰斗的計劃,我必須忍耐、忍耐……
邱少云所在3班班長鎖德成回憶:“一顆燃燒彈在我面前炸開了,刺眼的火舌向兩邊飛去……邱少云全身濺滿了火星,火苗很快就燒著了他背上的茅草,火焰呼呼躥了起來,很快就結成一團烈火,整個把他包圍了。”
邱少云爆破組戰友李元興對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忽然,一陣濃厚的棉布焦臭味鉆進我的鼻子,我扭頭一看,啊呀!一片烈火燒到了邱少云身邊,他的棉衣已經燒著了,渾身上下冒著火苗。”
隱蔽在邱少云側后方的李士虎沖邱少云發出幾聲“呱、呱”的蛙叫。邱少云回過頭,給了李士虎一個坦然的眼神。
李士虎看到邱少云在身子底下艱難地挖著,把爆破筒埋在土里,沖鋒槍和手榴彈、子彈壓在身下。他的皮肉被燒得“啪啪”直響,但他忍著劇痛,一動不動地趴著,兩只手則深深地摳進了泥土里。
故事片《邱少云》中有這樣的對話:
“邱少云著火了!”
“撐住!”
“一個人犧牲換來整個的生存,這個道理我們的戰士都懂,可是,火燒帶來的痛苦超越了人的生理極限。”
“炮火準備!”
“隨時準備用炮火覆蓋整個391高地。”
“這個被燒著的邱少云只要一動,敵人的炮火就可能覆蓋整個潛伏區,要讓部隊隨時準備提前發起總攻戰斗的關鍵就在這個邱少云身上,現在,不是我這個師長可以下達攻擊命令,而是邱少云決定了一切。”
“我是榮國慶,我建議上級領導不要提前發起總攻,我相信,我們的戰友邱少云不會暴露的。”
“只要你們能夠堅持到黃昏,我們仍能夠執行最有利的作戰方案。”
“報告軍長,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提前發起進攻,這是因為那個被火燒的邱少云他還在忍耐著。”
“我們的戰士已經堅持18個小時了,這是對我軍意志力的考驗。”
火,越燒越旺。邱少云始終未動,他身后兩米處是一條流水的溝,只要后退幾步,翻身一滾,就可以將火苗撲滅。戰友們眼睜睜看著,卻不能伸手相救。邱少云身邊的枯草已經被燃燒光,周圍沒有任何遮掩的東西,只要他一滾動,敵人就會發覺。
為了500多名戰友的生命安全,為了整個戰斗的勝利,邱少云趴在地上,咬緊牙關,一動不動。憑著鋼鐵般的意志和對戰友的忠誠,踐行著自己的戰前誓言,用個人的犧牲,讓“紀律重于生命”在烈火中熠熠發光。
傍晚時分,總攻開始了,潛伏了一天一夜的戰友們一躍而起,高喊“突擊隊,給我上!”“為邱少云報仇!”一個個猛虎般地沖向?391高地上,不到?30分鐘,干凈徹底全殲守敵。
戰斗結束后,戰友們找到了邱少云的遺體,只見燒焦的遺體蜷縮著,軍衣和膠鞋全部燒光了,唯一沒有被燒焦的是插進泥土里的那雙手。戰友們用帆布雨衣將邱少云的遺體包起來運回團部,在團救護所附近就地安葬。
87團沒有來得及對戰斗總結就投入了上甘嶺戰役。
半個月后,部隊對391高地之戰進行總結,評選有功人員。團里按權限給邱少云記了三等功。
王世明被評為模范指導員代表英雄九連作報告,交流戰斗經驗,舉實例講了大量邱少云的感人事跡。
志愿軍第15軍?44師師長向守志聽到邱少云的英雄事跡,起身脫帽致哀,流著淚說:“天底下哪有這樣好的戰士呀!”師黨委一致同意向上級報送邱少云的事跡材料,請示給予記功和授予榮譽稱號。
志愿軍總部追記邱少云特等功,并追授“一級戰斗英雄”稱號。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邱少云“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
翠綠的身軀化作高地上雄偉的山峰,山峰石壁上鐫刻著鮮艷奪目的紅漆大字:“為整體、為勝利而自我犧牲的偉大戰士邱少云永垂不朽!”
2009年,邱少云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2024年,邱少云榮獲“最美奮斗者”榮譽稱號。
觀邱少云烈士紀念館有感篇5
我們中華民族有許多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的英雄,我非常敬佩他們,邱少云就是一其中一位。星期天,我讀了邱少云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故事是這樣的:邱少云所在的部隊要奪取“391”高地,他們都全身偽裝,隱蔽得很好。到了中午,敵人放起燃燒彈來,火燒到了邱少云身上,這時候,邱少云只要從火中跳出來,在地上打幾個滾,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撲滅,可是這樣,整個作戰計劃就會全部落空。邱少云為了整個班,為了整個潛伏部隊,趴在地上一動不動,被烈火活活燒死了。
我讀著讀著,仿佛看到了邱少云叔叔身上的雄雄烈火,仿佛看到了邱少云叔叔那艱苦的表情,此時此刻,我真想沖進那魔鬼似的火中,把邱少云叔叔救出來。
讀到這里我不由得想起,有一次我被剛剛燒開的熱水燙傷了,我哇哇直叫,感到一陣陣的痛。我們在生活中,常常為了一些小事,大哭小叫,而邱少云叔叔,被烈火燒了1個半小時,一聲不吭,這需要多么頑強的意志力啊!,沒有對祖國、人民的無限愛,是根本做不到的。
我們新中國就是有無數個像邱少云這樣的烈士用鮮血換來的。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們要學習烈士的精神,繼承他們的事業,努力學習,建設祖國,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
上一篇:2024云南普通話成績查詢入口
下一篇:祝福老師元旦節快樂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