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是培養大學生全面素質的重要內容,以對學生認真負責的精神。認真抓好大學生法制教育素質,切實做好高校安全工作,是高校實踐“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法制教育小學校園活動講座民警演講稿錦集三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篇1】法制教育小學校園活動講座民警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___,今天很高興能在這里與大家共同探討普法工作的重大意義。我演講的題目是:“學法用法,從我做起”。
談到法律,我想大家都不會陌生,或多或少的對它都有一定的了解。21世紀是一個法制社會,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法律的重要性。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了法律我們的生活將無法正常的運行。也許有些人對此會不以為然,認為人應該擁有自由,而自由是由自己來決定的。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在一個有規則、有規矩的社會中生活,你能不顧一切地去追求這樣的自由嗎?當然不能!做為一個社會人,你不能完全以自我為中心,不能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因為在這個社會里,并不是只有你一個人,我們所擁有的自由是在法律約束下的自由,如果沒有法律,或者不遵守法律,那么我們也不會擁有自由。法律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離不開它的束縛。有了法律,社會才有和平和秩序,否則我們將生活在一個混亂的世界,想象一下就知道那是一件多么可怕和痛苦的事情啊!既然法律是如此的重要,那我們就應該要遵守法律,遵守規則。
我想通過這么一說,大家都了解了守法的重要性了,那接下來就應該要學法了。
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叫“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就是告訴我們凡事要講道理,如果我們人人不講理,那我們的國家將是怎樣一副場面,這個國家怎能還稱其為一個國家呢?所以我們一定要培養法律意識,提高我們的法律素質,這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就需要我們不但要好好學習它,還要合理的運用,才能更好的遵紀守法,維護自身的利益。
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直朝著建設民主法治國家的方向在努力。國家一直在開展普法宣傳教育活動,努力地在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教育公民自覺守法,并且學會使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利益。而對于執法機關,普法的意義則在于能促使執法者更公平、更公正、更合法的行使自己的工作職能,懲治違法犯罪份子,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多年來,我們的普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就好像電影《秋菊打官司》里的秋菊一樣,有很多原來對法律一無所知的人,如今都能運用法律來尋求一個說法。隨著普法宣傳教育工作在全國范圍內深入的開展,使得人民群眾逐漸接受了法律意識的培養,并自覺自愿地運用法律。我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并且從事著基層法制宣傳教育的工作,我沒有什么更好的心得,我想普法宣傳教育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效,總結其中的一條經驗,那就是大家都懂得了“學法用法,從我做起。”
應該會有很多人同意我的這個看法吧?有句古話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點滴小事,積累成山。別看這“學法用法,從我做起”,說著容易,可要真正做到,還是得有很強的法律意識和覺悟的。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要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不要小看一件小事情,它正是你素質修養的體現,或許在不經意間你就做了一個好公民,也或許在不經意間你就違反了規章制度。舉個再簡單不過的例子,當你在過馬路的時候,你有沒有嚴格按照交通規則呢?“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的規定你有沒有銘記在心呢?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也能充分體現公民的素質和修養。
我想如果人人都能從自己做起,首先自己能學法用法,遵守法律,進而再去要求他人,那就會形成大家都來學法用法,大家都遵紀守法的大好局面,這樣我們的社會就會有越來越好的治安環境和社會秩序,違法犯罪活動就會大大減少,人民群眾就能過上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我們的國家就會逐步成為健康、文明、法治的國家,這不正是我們普法的目的所在嗎?
同學們,為了我們的國家,為了我們的社會,為了我們自己,請記住“學法用法,從我做起”!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篇2】法制教育小學校園活動講座民警演講稿
老師們、同學們,今天我們學校犧牲緊張的教學時間舉行這樣一個報告會,是十分必要十分及時的,是一次有深刻教育意義的活動。去年我們聘請濱城區法院李玉秋庭長進行的報告就是一次積極的探索。今天我們在這里又接受了一次震動人心的法制教育,相信每一個同學都受到了法律的洗禮。高警官的報告結合中小學生違法犯罪的特點、成因及后果,教會我們如何進行有效的自我預防與自我保護,同時系統講述了校園安全的防范對策。整個報告用一個個具體的事例,以案釋法,以法-論事,深入淺出的給我們做了生動的報告,告訴我們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怎樣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名遵紀守法的合格小學生,使我們大家深受教育,可謂是學校法制教育的一次“雪中送炭”,對此,讓我們再一次以熱烈的掌聲向兩名警官表示衷心的感謝。
近兩年來,我校圍繞建一流學校,辦一流教育的發展目標,轉變教育觀念,強化創新意識,堅持“以人為本、育人為先,讓教師成功,讓學生成才”為辦學理念,堅持以“創造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辦人民滿意的學校”為辦學目標,堅持“教科研以課堂教學為主,學生管理以習慣養成為主,形成規范加特色”為工作思路,逐步形成科學、規范、求實、創新的管理特色。學校辦學水平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穩步上升。幾年來,學校先后被評為“濱州市現代教育技術示范學校”、“濱州市校舍維護管理優秀學校”、“濱州市民主管理先進單位”、“濱州經濟開發區規范化學校”、“濱州市教學示范學校”、“濱州市德育示范學校”、XX年“全區教育系統先進集體”、XX年“全區模范管理學校”、20XX及XX年“全區教育信息宣傳先進單位”、“濱州市中小學圖書室建設管理使用優秀學校”。以上沉甸甸榮譽的取得浸透了全校師生的汗水與心血,我們的付出換來的是累累果實。同學們,不驕傲、不停步是我們一中人的一貫作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新的起點,新的希望,今后我們里則一中人在上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將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繼續發揚“團結協作,奮勇爭先,永不服輸”的里則一中精神,進一步樹立信心,勤奮工作,講究實效,把學校打造成讓教師成功、學生成才的搖籃。
【篇3】法制教育小學校園活動講座民警演講稿
同學們:
為了保護我們健康成長,我國制定了許多有關保護青省年成長的法律法規,你知道哪些?(隨機請聽講座學生回答)同學們有沒有聽說過《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隨機請聽講座學生回答)今天,我要和大家講的就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關知識,希望通過今天的講座,同學們能夠多掌握一些法律常識,對照一下自己在學習、生活中的行為,能夠利用法律法規為更好地保護自己。
什么是未成年人?我國法律規定: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稱為未成年人。什么是犯罪?我國刑法作了明確規定“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簡單的說,犯罪就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比如盜竊、搶劫、殺人等就是一種犯罪行為,會受判刑、抓進監獄的嚴重處罰。在這里,可能有的同學會不以為然,犯罪和我們小學生有什么關系?我又不會偷、支搶。同學們,如果這樣想那就錯了,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身旁,未成年人犯罪的事例并不少見。湖北大冶震驚全國的“9·13”大冶羅橋中學搶劫案中,3名案犯中2名胡姓少年不足18歲、另一名明姓少年則只有14歲。2004年9月,3名少年因為缺錢,最終決定學校去“找”。他們手持水果刀等作案工具,在羅橋中學校園搶劫學生53人,毆打學生40人,其中致2人輕傷,16人輕微傷,卻得300多元及牛仔褲1條、懷表1塊。3名未成年案犯最終分別被大冶法院判處9年、8年、1年有期徒刑,并處500元到1000元罰金。
曾經轟動一時的海南“龍虎幫”犯罪團伙主要成員“惡虎”陳里入獄時未滿16歲。他的人生經歷可能在失足青年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本來是個乖孩子,心性也很善良。在學校讀書,就時常看見群學生相互之間打打殺殺的,還在上課呢,接到通知立馬放下課本便成群結對地,有的還找出刀具,跑向械斗場,邊學校老師也沒辦法管住,他平時最愛看槍戰片,黑社會老大的那種“英雄”氣概總是讓他佩服不已,甚至成了他經常標榜的楷模。他開始嘗試追求“黑老大”式的生活。由于有了平日里勢單力薄遭“追殺”的經歷,他便一步步走進拉幫結派以圖自保的泥潭。最終因“江湖”追殺“砍死人”而鋃鐺入獄。就是在我們江都某中學,剛升入初一的學生江某兄弟,居然在大白天入室偷東西,被人當場抓住。
聽完上述案例,同學們一定會感到震驚,這并不奇怪,因為在這兒聽講座的同學都是勤奮學習,遵紀守法的好同學,平時對這些事情知道得很處,也不會去做這些事情。說到這兒,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大家有沒有思考過,這些年齡比你們大不了多少,或者說是年齡與大家差不多大的孩子為什么會走上犯罪的道路呢?(可以隨機請學生回答)
剛才說過,江某兄弟入室盜竊的案子,據我所知,在小學時,這兩兄弟就經常拿同學的鋼筆,有時沒有零花錢,就到學校小商店去偷偷拿吃的,被學校發現后,老師多次對其進行教育,并按校紀校規給予寫檢查,通報批評等處分。兩兄弟被警察發現后還認為寫寫檢查、挨個處分就沒事,殊不知他們這種行為已構成盜竊罪,要被判刑。以上的事例說明不少人對違法的犯罪的關系還不太清楚。一般違法行為對社會危害性較小,只是違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規定,只是受民事的、經濟的、行政的等方面非刑罰制裁方式的處罰。如:有的學生在上學的路上毀壞路邊的小樹,違反《森林法》,有的在家放羊牛將別人的莊稼損壞,有的將別人停放在路邊的汽車損壞,有的將街道、公園里的公共設施損壞等。特別常見的是有的同學上學、放學時騎自行車不走自行車道,而是幾個人并排騎著自行車在公路上互相追逐,違反了《道路交通管理法》。這都是違法現象,這些現象不一定非得判刑抓進監獄,可以罰款、拘留。但是,如果情節嚴重,構成犯罪,那就要受到刑法的制裁。
但是,應當看到,一般違法行為同犯罪行為之間的共同點,都是對社會有危害性的行為,只是輕重不同而已;都是違法行為,只是受法律制裁的方式不同,嚴厲程序不同而已。由此可見,一般違法任其發展,有可能滑向犯罪。如:某個學校的一名學生,平常偷拿同學的筆、工具書等學習用品,后為發展到入室盜竊,開始是一般違法行為,出于教育、挽救的角度,學校進行教育,后來觸犯刑法,就要由公安機關處理,受法律的制裁。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提出了預防未成年人的九種不良行為,只要你有了這幾種不良行為,就很容易滑向犯罪的邊緣:(一)曠課、夜不歸宿;(二)攜帶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毆、辱罵他人;(四)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五)偷竊、故意毀壞財物;(六)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七)觀看、收聽、的音像制品、讀物等;(八)進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營業性歌舞廳等場所;(九)其他嚴重違背社會公德的不良行為。在這幾種不良行為當中,同學們尤其要注意千萬不可有下列行為。
1、曠課、夜不歸宿。2、攜帶管制刀具。3、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4、進入法律法規規定的不適宜進入的營業性歌舞廳等場所。
為什么要特別提出這幾點呢?因為同學們經過老師父母多年的教育,都已經知道偷竊、賭博等行為是社會所不允許的,而對上述四條所說的行為,同學們認為這些都是不算什么大事,而且這些事情在同學們生活、學習中經常出現,這些看似不太嚴重的行為,因為同學們自身的防范意識不夠,往往就會演變成犯罪行為。
為什么不能曠課?不能夜不歸宿?因為曠課容易與社會上的不良少年和違法犯罪團伙廝混一起,最后走上犯罪的深淵。夜不歸宿的未成年人未經其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的同意,到深夜還不歸家的行為,夜不歸宿的未成年人很容易受壞人引誘走上違法犯罪道路,也往往由于孤身無助成為犯罪者的攻擊對象。
什么是管制刀具?管制刀具是指匕首、三棱刀、帶有自鎖裝置的彈簧刀以及其他相類似的單刃、三棱刮刀,未成年人攜帶管制刀具的危害極大,很容易在一時沖動下持刀傷害別人,由于力弱,刀具有很容易被人搶去傷害未成年人,因此必須來歷禁止。某校有兩個學生和社會青年一起持刀搶劫人民幣100元、紅塔山香煙兩包被判2年。濟南有三個青年攔截工人強制剝去人家褲子,搶去褲子兩條,現金3元,并用匕首把人扎傷,被法院判處11年徒刑。
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是指利用輕微暴力,以暴力相威脅或者以其他手段相要挾的方法迫使財物所有人或者保管人交出財物的行為。情節嚴重就會構成犯罪。如剛剛年滿16歲的李小飛是北京某縣的一名中學生。一天傍晚,李小飛來到學校宿舍,將同學王可輝叫出來,向他要100元錢。王可輝說沒有,李小飛便從身上掏出一把彈簧刀,頂著王可輝的脖子比劃了幾下,威脅他回去準備100元錢,明天早晨送到教學樓西側。否則就殺了他。第二天早晨李小飛打到王可輝,向他要錢。王掏出身上僅有的10元錢,對李說自己只有這么多,還要作生活費呢!李小飛聽了后,從他手里拿了一張5元的轉身走了。接到報案后,公安部門當天是拘留了李小飛。12月26日,李小飛被逮捕。法院認為,李小飛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手段,劫取私人錢財,已構成搶劫罪。于是在今年3月2日,一審判處李小飛有期徒刑6個月并處罰金1000元人民幣。
不進入法律法規規定的不適宜未成年人進入的場所。主要是營業必歌舞廳、酒吧、夜總會、通宵影劇院、帶有賭博必的娛樂室、游戲場以及其他不適宜進入的場所。為什么這樣說?可以舉幾個例子:2004年1月20日在銀川市某中學的王某某等四人在某網吧碰面,其中馬某提出“弄點錢”上網,其余三人表示同意。四個來到興慶區麗景街交警二大隊附近,將路過此處的郭某從自行車上拉下,對其一頓拳打腳踢,搶得現金5元后逃離現場。案發后四人相繼落網。法院認為四被告行為構成搶劫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3年、并處罰金4000元及有期徒刑2年、緩刑3年、并處罰金4000元。他們為此失去了寶貴的高考機會。2003年6月15日,17歲的北京少年吳某為了偷錢上網,趁爺爺奶奶熟睡之際,將奶奶砍死、爺爺砍成重傷;15歲男孩小雨是一名初中生,經常出入游戲廳等未成年人禁入場所。因沒錢玩樂,小雨來一中學附近,以“借錢”為名,采取脅迫手段,堵截該校學生實施搶劫行為。雖然幾次搶劫僅僅得到了5角、1元數額,但法院認為小雨以大欺小、以強凌弱,強行占有他人財物構成搶劫犯罪,雖數額不大,但系多次(三次以上為多次),發球情節嚴重,于是對其判刑處理。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全社會正在共同努力。如《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未成年人
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放任未成年人有法規定的不良行為或者嚴重不良行為的,由公安機關對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予以訓誡,責令其嚴加管教。公安機關的工作人員接到報告后,不及時查處或者采取有效措施,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含有誘發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以及渲染暴力、、賭博、恐怖活動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內容的讀物、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罰款。營業性歌舞廳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場所、營業性電子游戲場所,不設置明顯的未成年人禁止進入標志,或者允許未成年人進入的,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當然,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最重要的還是需要我們自己積極學習《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小學生守則》,警惕學習生活中的不良行為,加強自身修養,用科學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同學們,在加強自身修養的同時,大家也要謹防來自別人對你的傷害,下面給同學們提幾點建議:
1、珍惜學習機會。要堅持在校學習。自覺接受家庭和學校的教育管理。
2、提高鑒別能力。不要學習和模仿電視、電影、音像制品和文學作品中的犯罪行為。
3、謹慎交朋友。未成年人要謹慎交友,不要和社會上品性不端的閑散人員交往,特別是那些有前科劣跡的人。
4、切莫虛榮攀比。未成年人要克服虛榮、攀比心理,說話要謹慎,不要隨意向外人透露和炫耀自己家庭的情況,以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5、增強防范意識。要保持必要的警惕性。單獨回家的孩子,在進家門前要注意觀察,不給壞人以可乘之機;獨自在家的孩子,不要隨便打開家門;在放學路上,不要路陌生人說話。不要輕易相信他人的哄騙,遇事多留個心眼,警惕各種不良誘惑,對陌生人給的玩具和食品等不要輕易接受。
6、掌握自救本領。首先要保護好自己,然后求助于成年人,不要蠻干,要學會用報警、呼救、反抗等方法抵制不法侵害。
作為21世紀的新人,我們不僅要學好文化科學知識,也要掌握好法律知識,提高法律素質,規范我們的一言一行,最后祝同學們在法律的保護下健康成長!
保護人類的家園,你行動起來了嗎?
上一篇:盈奧|迎奧運“接力賽”
下一篇:笛子怎么吹|笛子表演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