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雖然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錢,但有錢的人也不一定都快樂。很多人為獲取金錢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到頭來卻發現金錢換不來多一分一秒的時間。
【第2句】:言語只是一種假象,對他人的話不必反應過激怎樣面對批評和指責的聲音?佛日:一切音聲皆為虛偽。一《佛說文殊師利凈律經》
【第3句】:【禪心佛語】改變一下自己的態度去適應不同的情況,讓心情輕松舒暢,不要心郁氣結,跟自己過不去。
【第4句】:【禪語人生】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敢單身鏖戰的武人,少有敢撫哭叛徒的吊客;見勝兆則紛紛聚集,見敗兆則紛紛逃亡。
【第5句】:【禪心佛語】乞丐便不再爭辯什么,就用他的一只手依方丈的話搬起磚頭來。
【第6句】:眾生由于內心的污染而污染,眾生透過內心的凈化而凈化。南傳《相應部》Ⅲ,151,P.D.S版
【第7句】:【禪心佛語】人事的艱難與磨練,就是一種考驗和修練,也可能就是幸福和財富的基礎。
【第8句】:以“念純”自修——心念單純能自愛;以“心寬”待人——廣結善緣心寬闊。
【第9句】:【經典佛語】“覺悟人生,奉獻人生”,要不離覺悟來講奉獻,既要有大慈悲,也要有大智慧,才不會偏于一面。
【第10句】:救人最好是救他的心。你要救他的心,把他的顛倒心變成安祥心,你就徹底地救了他。——耕云先生
【第11句】:【禪心佛語】任何事情,不要將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無論是情感還是工作,否則唯一的結果便是措手不及,安全感只能自己給自己。
【第12句】:茶如人生,禪意也好,刻意也罷,感受的細碎只能夠自己明白,別人讀到的或許很復雜,也許很簡單,但是一切都不重要,因為此刻,憂傷,歡喜,只是你心靈的獨白。
【第13句】:【禪心佛語】李一借教斂財的“神話”被揭穿,溫泉寺逃過此劫,卻沒有逃出另一個“李一”——柏聯的手心。廟產經濟讓古剎無時不在搖搖欲墜的危難之中。
【第14句】:【禪語人生】我們要能夠承擔別人的苦,原諒別人,為別人的立場想,那么你好心的建議才會有效。
【第15句】:憂愁能否放得下?現實生活中令人憂愁的事實在太多了,就像宋朝女詞人李清照所說的:“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如果能對憂愁放得下,那就可稱得上是幸福的“放”。
【第16句】:【禪心佛語】常常受到挫折,也要感謝天意的磨練,人間的是非要當作教育自我的老師。
【第17句】:【禪語人生】重昏巨散,翳動定明,不可隨,不可畏,隨之將人向惡,畏之妨修正法。
【第18句】:【禪心佛語】人因俗事纏身,不覺生命一日日驟減;如在風中搖曳的燈火,隨時有熄滅的可能。
【第19句】:【禪語人生】無論處于何方必要修行,如果以散亂的心在寺院也無法成就,若有修行,身在何處也是同樣會成就。
【第20句】:【禪語人生】我們不可能全部都做英雄,總得有人坐在路邊,當英雄們經過時,為他們鼓掌叫好。
【第21句】:先益后損,則恩反為仇,前功盡棄。先松后緊,則管束不下,反招怨怒。
【第22句】:【禪心佛語】人生亦如此,能舍得,更能成功;放下包袱,方能飛越汪洋。攀登高峰。
【第23句】:【圣經文案】434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10)
【第24句】:【禪語人生】未來不是固定在那里等你趨近的,而是要靠你創造。未來的路不會靜待被發現,而是需要開拓,開路的過程,便同時改變了你和未來。
【第25句】:【禪語感悟】對于趙州禪師來說,日常的生活就是禪法,吃飯睡覺都是修禪;對于那位初學者來說,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是睡覺,他領悟不到其中的真味。
【第26句】:只要不急于求成,便不會自生障礙;能獲得默認默許,一定有拓展空間。
【第27句】:【圣經文案】419愛子是那不能看見之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西1:15)
【第28句】:【禪語人生】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我們要善用分別心,學會如理思惟,以此扭轉我們的妄見,樹立人生的正見。進而要超越分別心,開發無分別智,方能通達空性。
【第29句】:學道人必定生處要熟,熟處要生,便是入門下手初步。——《憨山老人夢游全集》
【第30句】:【禪語早安心語】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
【第31句】:【禪心佛語】懶云:心本來就空,不需要你另外空,只要不計較,不興風作浪,自然陽光明媚。所以,萬法本閑,唯人自鬧。
【第32句】:【圣經文案】8神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那自有的打發我到你們這里來。'"(出3:14)
【第33句】:【禪心佛語】耳聾不怕人家罵。耳聰的人,可以聽世間的音聲固然很好;假如聾了,也不必沮喪,耳不聽心不煩,即使別人對你有所批評辱罵,因為聽不到,也就樂得自在。
【第34句】:【禪心佛語】生活壞到一定程度就會好起來,因為它無法更壞。所以我們心中應該總是充滿陽光。
【第35句】:【佛語摘抄精選】生命與身體,苦受與樂受,只是一心相應,剎那迅速而滅。縱使存續了八萬四千小劫的諸天,也不得二心生存于一起。(《清凈道論·說道非道智見品》)
【第36句】:【禪心佛語】千眼,意在觀世,千手,意在濟世;人間福音,無過如此。
【第37句】:二月復三月,一一應時節。柳絲弄春風,梨花白如雪。門門法界門,法法離言說。一《寶峰云庵真凈禪師住金陵報寧文案三》
【第38句】:有四種根本罪,乃至活命因緣,亦不應犯。云何為四?渭謗諸法、舍離菩提心、慳吝、惱害眾生。《大日經》卷六,受方便學處品
【第39句】:生活禪,是以菩提心作為出發點,以般若見作為見地,以息道觀作為修習禪定的方法,以融入生活、消融煩惱作為日常實踐的功夫。
【第40句】:【禪心佛語】戒定慧合稱為三學,即三項訓練。其中,戒是指道德、品行;定是指心的平靜;慧,是智慧。
【第41句】:【禪心佛語】佛教不是發明因緣果報,佛教是尊重因緣果報,改良因緣果報。
【第42句】:【禪語人生】終有一天你會意識到,你所擁有的唯一本錢其實是青春。趁我們年輕,多走在路上,多翻山越嶺,多沐浴陽光。
【第43句】:柳色含煙,春光迥秀。一峰孤峻,萬卉爭芳。白云淡濘已無心。滿目青山原不動,漁翁垂釣,溪寒雪未曾消。野渡無人,萬古碧潭清似鏡。——《石門法真禪師》
【第44句】:當你回首往事時,不因曾有過的某些瑕疵而懊惱、悔恨,能夠心如明鏡,活之安然、處之坦然,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了。
【第45句】:【禪語人生】心若無塵,心中便有驚世駭俗的風景,便是一個至純至美的世界。
【第46句】:大氣是一種境界,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擁有大氣的你,此時站得高,看得遠!
【第47句】:生活是一種創新,而不是一種狹隘的表述,更不能讓那些煩惱損害生活的活潑與生機,生活的所有教育,并不是思考生活存在多少缺陷,而在于能夠面對自己、塑造自己。
【第48句】:【禪心佛語】生命是“諸法集起”,是緣起的,是因緣所生的,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東西,它是無始無終的相似相續,所以“畢竟無主,無我我所”,沒有一個主宰。
【第49句】:【佛心禪語】愛情就像攥在手里的沙子,越刻意地攥得緊,流失得就越快。
【第50句】:與其說我念佛號,不如說名號吞噬了我。被名號吞噬,成為如來法身腹中的眾生,又豈能不往生?蠶吃進桑葉,吐出柔軟潔白的絲。名號吞噬了我的煩惱,吐出安心的喜悅。
【第51句】:觀諸眾生是佛化身,觀于自身為實愚夫。觀諸有情作尊貴想,觀于自身為僮仆想。又觀眾生作父母想,觀自己身如男女想。《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五,無垢性品
【第52句】:【禪語人生】一切苦的主要原因,還是自我珍愛的心,它的解藥就是珍愛別人。
【第53句】:【禪心佛語】人需要豁達,需要開朗,需要拋開煩惱,需要防開心情,更需要有寬廣的胸懷,只要自己坐得正行得直,坦然地面對一切,這樣,你的所有煩惱就會煙消云散。
【第54句】:【禪心佛語】三度:一生豁達者最快樂,努力終生者最充實;誠實一世者最坦然,永遠開拓者最絢麗。
【第55句】:【禪心佛語】金成:唱完這首歌,仿佛追隨法師重新走了一遍這漫長的征程,這是一次地理上的尋訪,更是精神的巡禮。將來的路上,慧燈朗朗,也將照我一路前行。
【第56句】:人對了,世界自然就對了。東西都是一樣的東西,人們只是從他們喜歡的人那里買東西。人是東西的靈魂。
【第57句】:【佛心禪語】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夾雜著傲慢,不要使你的謙虛心缺乏智慧。
【第58句】:塵網依依三十春,昨非今是不須論;息交豈獨忘知已,為愛吾廬夏木陰。——蓮池
【第59句】:【經典佛語】帶給你煩惱和痛苦的,并不是你所遭遇的事,而是你對這件事的看法和態度。.
【第60句】:搭乘落葉一片,看你舊時容顏,那發黃的照片,走不出你我的從前。逝者如斯,長袖善舞,卻挽不住流年。
【第61句】:心外無有物,物無心亦無。以解二無故,善住真法界。(古印度)無著《大乘莊嚴經論》卷二
【第62句】:【禪語人生】意志堅強的樂觀主義者用“世上無難事”的人生觀來思考問題,越是遭受逆境的打擊,越是表現得堅強。
【第63句】:每天一百次的自語,看似簡單,但是仍然沒有幾個人能堅持下來,由此不難看出,堅持不懈是多么困難的事情。
【第64句】:【禪心佛語】若只是喜歡,何必夸張成愛。若只是多心,何苦虛張成情。若只是微苦,何必虛說成殤。若只是多情,何苦句句是戀。若只是心痛,何必說成心碎。
【第65句】:成熟是一種懂得,因而平靜;歲月是一種歷練,方能沉淀。走過的是四季,體會的是風雨;經歷的是人生,收獲的是淡定。
【第66句】:因此不求事事如意,運運亨通。我們應透徹人生,建立“信心”,以信心培養“毅力”,有毅力則能生出“勇氣”,突破人我是非之煩惱,沖過坎坷與障礙的難關。
【第67句】:若初發心時,誓愿當作佛,已過諸世間,應受世供養。(古印度)龍樹《大智度論》卷四
【第68句】:【禪心佛語】你恨的人,來生不會再見,所以別在他身上浪費時間;你愛的人,來生也不會再見,所以今生要好好對他。
【第69句】:【禪心佛語】攀爬定律:在努力攀爬之前,一定要看梯子是否搭在你要翻越的那道墻上。
【第70句】:【禪心佛語】任何事、任何人、任何境,不起煩惱,這叫看破。順境要心安,逆境更要安心。
【第71句】:修持萬千種的有緣三昧,不及修持一剎那之無緣三昧來得殊勝。(宋)岡波巴《寶鬘集》
【第72句】:要善于與人和諧相處人人應學和敬合群之法,諸賢者亦皆贊嘆和敬之善。若能互相和敬,住于正法,則必得瑜伽之樂,即相應佛法之樂。
【第73句】:送君千里,終有一別。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川被犬欺。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水必湍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
【第74句】:給別人幸福,被人需要著,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善良是開始,可以得到快樂的結局嗎?佛日:善少則愁,善多則喜。一《起世經·三十三天品》
【第75句】:住持以眾智為智,眾心為心,恒恐一物不盡其情,一事不得其理。孜孜訪納.唯善是求。(宋)圓悟克勤禪師(《禪林寶訓》卷二)
【第76句】:人生亦應如此,在生活強迫我們付出慘痛的代價以前,主動放棄局部利益而保全整體利益是最明智的選擇。智者日:“兩弊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
【第77句】:【佛心禪語】自己甘愿受辱的人,受污辱也活該。每場悲劇都會在平凡的人中造就出英雄來。
【第78句】:佛祖而來原無僧俗,但人人有諦當,親證真得處,名入佛心宗。——《宏智禪師廣錄》
【第79句】:道之主要三根本:出離心與菩提心,業果非無我非有,正見發生除邊執。(明)宗喀巴《菩提道次第總攝頌》
【第80句】:【佛心禪語】水有美德,我們做人應該向水學習,因為水具備人類值得學習的十一種特質,分別為清凈、透明、恒順、原則、謙遜、包容、調與、毅力、勇氣、利生與平等。
【第81句】:心中無外物,就是懂得放棄人世間的一切欲望,做到心無雜念,用心來感受世界,從而達到真正的平靜。
【第82句】:【禪語人生】因為她生得美麗,所以被男人追求;因為她是女人,所以被男人俘獲。
【第83句】:【禪心佛語】當一個人先從自己的內心開始奮斗,他就是個有價值的人。生命對某些人來說是美麗的,這些人的一生都為某個目標而奮斗。
【第84句】:【禪語人生】勇氣就是能夠超越憤怒、悲慘、恐懼、不平,同時內心明確告訴自己生命是美好的,盡管多磨難,生命是有意義的。
【第85句】:外星球來的人才叫外來人口,咱人類本來就在同一星球上,哪里有什么里外?
【第86句】:佛家說: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只由此一句,便可以看出,那些被眾人神話了的佛陀,原本也只是平凡人而已。只是他們參透了人生的真諦,獲得了別人未能領悟的智慧。
【第87句】:【禪心佛語】人生不是等價交換,凡事不要斤斤計較。無論在哪里,無論以什么樣的狀態,要做的就是以不變應萬變。
【第88句】:【佛家禪語】如果我們能把握到每一刻的當下,且保持覺醒、珍惜擁有,并以感恩之心去善待周圍的一切的話,幸福在我們的身邊,快樂在我們的心間,成就在我們的掌中。
【第89句】:【禪心佛語】勝利者知道無快捷方式可達到高峰,他們一步一步地爬上山去,直升機對他們毫無用處。
【第90句】:迷妄中的人永遠不可能與覺悟者對等說話,如同盲眼人不可能與明眼人分辨顏色一樣。凡夫對佛說種種懷疑、推量,也就毫無價值了。
【第91句】:金錢有時帶給我們的不是快樂,而是煩惱。人生一世,折磨我們的不一定是貧窮,也可能是各種各樣的貪欲。
【第92句】:【禪語人生】希望本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這就像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第93句】: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借用別人撞的頭破血流的經驗作為自己的經驗,世界上最愚蠢的人是非用自己撞得頭破血流的經驗才叫經驗。
【第94句】:【禪語人生】我能為你煮東西,但我不能為你吃東西。各人吃飯是各人飽,各人生死是個人了。
【第95句】:【禪語人生】心是人的主宰,具有很大的力量,所以我們應該隨時隨地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
【第96句】:【佛學大師經典文案】什么是智慧?佛日:奉行正見正意,興發一道乃不退轉。是日智慧。一《賢劫經》
【第97句】:【禪心佛語】了知總的因果緣起或粗細分緣起之義,尤其通達個別的十二因緣的染凈因果實屬必要。
【第98句】:【佛心禪語】做生意不能一次賺足,千萬要分清芝麻西瓜孰輕孰重,貪欲無止,切莫放縱,永遠先為別人的利益著想,吃獨食做不成大買賣。
【第99句】:當一切變成黑暗時,后面的來路,與前面的去路,都看不見,如同前世與來生,都摸不著。我們要做的是什么?唯有看腳下,看今生!
上一篇:微博經典的佛語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