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蛇頭上蒼蠅——自來的衣食】(歇)指自己送上門來供人享用的食物。多指人自投羅網。
【第2句】:屬唐僧的——不知好歹
【第3句】:曹操借人頭——多個屈死鬼
【第4句】:我看到媽媽做那么多的菜,伸手就要抓。媽媽急忙攔住說:“哎!你可是九寸九的嘴——不夠一吃(尺)喲!”(山東·蒼山)
【第5句】:【吃了秤砣——鐵了心】(歇)本指心變成鐵打的,轉指人拿定了主意,下定了決心。也作“吞下秤砣——鐵了心”。
【第6句】:雞毛遭風吹——身不由己
【第7句】:【狗咬月亮——不知高低】(歇)指說話、做事不知深淺輕重。常含責罵意。
【第8句】:驢子跟馬跑——蹩斷腳;落在后頭
【第9句】:濕柴壓火——悶啦
【第10句】:鴨背上潑水——勞而無功;有勞無功;不沾(粘)
【第11句】:耗子哭貓——假惺惺
【第12句】:干壩里的河沙——捏不到一塊
【第13句】:臘月里的梅花——傲霜斗雪
【第14句】:耗子啃床腳——磨牙
【第15句】:人家騎馬我騎驢,后面還有推車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第16句】:屬百靈鳥的——唱得好聽
【第17句】:水面打一棒——沒痕跡:無傷痕
【第18句】:水庫開閘——滔滔不絕
【第19句】:三九天穿裙子——又美麗又凍(動)人
【第20句】:【做夢娶媳婦兒——想得美】(歇)指想得倒很好,就是實現不了。常含譏諷意味。
【第21句】:【皇上的旨,將軍的令——一口說了算】(歇)旨:圣旨。指一人說了就算數。
【第22句】:【狗咬秤砣——好硬的嘴】(歇)硬:本指堅硬,轉指強硬。嘴:雙關,本指嘴巴,轉指說話。譏諷或責罵人說話生硬、執拗、尖刻。
【第23句】:【瘸和尚登寶座——能說不能行】(歇)瘸:腳跛。寶座:佛主的座。指只能說話而無法行動或做不了事情。也作“瘸和尚說法——能說不能行”。說法:講解佛法。
【第24句】:【烏龜吃了螢火蟲——心里明】(歇)螢火蟲:昆蟲,腹部末端有能發光的器官。明:本指明亮,轉指明白。指心里很清楚、明白。
【第25句】:六月的雷——響得很
【第26句】:【搟面杖吹火——不通氣兒】(歇)搟面杖:搟面用的木棍兒,沒有通氣孔,無法用來吹火。本指空氣不流通,轉喻不通達事理。
【第27句】:石板上種花——難發芽
【第28句】:【八十歲的老頭學吹打——上氣不接下氣】(歇)吹打:用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演奏。形容人氣力不支。
【第29句】:燈草拐棍——難撐;靠不住;主(拄)不定
【第30句】:【方寸】“方寸”指人的內心。如“方寸已亂”、“聊表寸心。”關于方寸一詞,有個典故。東漢末年,群雄爭霸。劉備禮賢下士,廣納天下人才。當時,劉備身邊有一個叫徐庶的人,足智多謀,諸葛亮就是他推薦的。曹操為得到徐庶,為己所用,就軟禁了徐庶的母親。徐庶是個孝子,聽說母親被俘,心急如焚,決心回到母親身邊盡孝道。徐庶辭別劉備時,指著自己的心說:“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于事,請從此別。”于是徐庶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投奔曹操去了。才引出了“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指一計不獻)”。“方寸”在古代指一寸見方的心部,又作“寸心”,后來人們用它來表示“心”,心煩意亂則稱“方寸已亂”。
【第31句】:喜鵲落頭上——紅運到了
【第32句】:【馬尾串豆腐——提不起來】(歇)提:雙關,本指拿起,轉指說起或扶持。指不愿意、不值得或不能說起某事。也指人素質或條件差,扶持或提攜不起來。也作馬尾串豆腐——提也不能提。馬尾巴綁豆腐——提不起來。
【第33句】:貓兒洞口等老鼠——目不轉睛
【第34句】:船到江中觸暗礁——散板了
【第35句】:蟋蟀碰到老母雞——沒個跑
【第36句】:穿著汗衫戴棉帽——不相稱
【第37句】:婊子立牌坊——假裝正經;令人作嘔
【第38句】:戴斗笠打傘——多此一舉;雙保險
【第39句】:四方葫蘆——愣種(比喻魯莽的人)
【第40句】:船老大敬神——為何(河)
【第41句】:唱戲不拉胡琴——干嚎
【第42句】:【城頭上跑馬——遠兜遠轉】(歇)城頭:城墻的頂部。本指沿著城頭兜圈子,轉喻人說話拐彎抹角或辦事不干脆利索。
【第43句】:【和尚拖木頭——做出了寺】(歇)和尚搬運木頭,是要修建寺院。寺:諧“事”。指出了事或闖了禍。
【第44句】:亂錘打鼓——沒有點
【第45句】:大炮上刺刀——遠近全能對付;蠻干
【第46句】:【砍倒樹摸雀崽兒——照穩當里辦】(歇)雀崽兒:剛出生的麻雀。指辦事求穩。
【第47句】:【老母豬扎壇子——顧腦袋不顧腚】(歇)扎:鉆進。腚:屁股。形容驚慌失措,顧了這頭顧不了那頭。
【第48句】:五歲的表弟太淘氣了,一會兒工夫就把我舅媽擦好的地板弄得一團糟,舅媽批評了他一頓,可一轉眼,他又把墨汁瓶碰倒,墨汁灑了一地,并弄臟了我的衣服。舅媽氣得抬手就朝他的屁股上來了一巴掌。舅舅說小表弟:“你呀,就是屎殼郎飛到了磨眼兒里——轉著圈兒挨!”(山東·五蓮)
【第49句】:屬蝙蝠的——夜里歡
【第50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成不了事;磨洋工
【第51句】:【碾盤上的蘑菇——根子硬】(歇)碾盤:碾子承受碾磙子的石制底盤。根子:本指根部,轉指根底、后臺、靠山等。硬:本指堅硬,轉指強硬、過硬。比喻后臺、靠山很硬。也指基礎雄厚,很有實力。
【第52句】:下雨挑稻草——擔子越來越重了
【第53句】:人老還穿兒時衣——過時貨
【第54句】:【隔著門縫兒瞧人——把人看扁啦】見“從門縫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第55句】:大海里丟針——無處尋
【第56句】:半空蕩秋千——不落實
【第57句】:菜籃子裝泥鰍——爬的爬,溜的溜
【第58句】:東施效顰——生搬硬套
【第59句】:好花插在牛屎上——不合身份;不配
【第60句】:【腳上的燎泡——自己走的】(歇)指事情的不良后果,是自己造成的。也作腳上的泡——自己走出來的。腳上的繭子——自個兒走的。
【第61句】:娃娃看飛機——人小見識高
【第62句】:【孫猴子的筋斗云——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歇)孫猴子:《西游記》人物孫悟空的俗稱。也作孫悟空翻干個跟頭——還在如來佛手掌心。孫悟空一個跟斗十萬八千里——還是翻不出如來佛的掌心。
【第63句】:馬放南山,刀槍入庫——天下太平
【第64句】:隔河看見雞吃谷——干著急
【第65句】:老天下黃沙——昏昏沉沉
【第66句】:鋸子缺齒——快不了
【第67句】:高梁稈拴騾子——拉倒
【第68句】:臨死蹬棺材蓋兒——沒幾下蹬頭了
【第69句】:兩個山頭的斑鳩——唱一和
【第70句】:失群的大雁——孤孤單單
【第71句】:打蛇打七寸——擊中要害;恰到好處
【第72句】:【關公放屁——不知臉紅】(歇)關公:據《三國演義》描寫,關羽面如重棗,是一個紅臉漢子。臉紅:本指臉面發紅,轉指害臊、羞恥。指人不知羞恥。常含責罵意。也作“關老爺放屁——不知道臉紅”。
【第73句】:【扁擔挑水——平肩人】(歇)本指挑小時扁擔平放在肩,轉指雙方地位平等,不分高低。
【第74句】:天上飛的雁——當不了盤中菜
【第75句】:茶館里擺龍門陣——想起什么說什么
【第76句】:鯉魚蹦在灰堆里——越跳越糊涂
【第77句】:狗皮膏藥補漁網——干孔百瘡
【第78句】:韓信墓前一聲嘆——埋沒了英才
【第79句】:無牛狗拉車——將就湊合
【第80句】:泥人的臉——面如土色
【第81句】:【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倒著】釋義:餃子最好吃,躺著休息最舒服。“不過”又作“不如”。“倒著”又作“躺著”。例句:周海亮開高嗓門說:“隨你們說出天來,我還是要吃餃子,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倒著——這是幾千年的老古語,還有個錯?”
【第82句】:蟬不叫蟬——知了
【第83句】:【屬螃蟹的——鮮美在里面】(歇)比喻才能、優秀品德或財物等不外露。
【第84句】:【瓶內釃茶——濃者在后】(歇)釃(shi)茶:往杯子或碗里倒茶。濃:濃重,濃烈。比喻好的、程度高的在后面。
【第85句】:十角換一元——調整
【第86句】:石灰漿寫文章——盡是白字
【第87句】:瓜地里的草人——樣子貨
【第88句】:抱著書本兒騎驢——走著瞧
【第89句】:高梁地里種綠豆——高低不齊
【第90句】:大雪天走路——步一個腳印
【第91句】:老鷹綁在鱉腿上——縱然有翅也難飛
【第92句】:勺筒敲了底——兩頭進水
【第93句】:希特勒上臺——不可一世
【第94句】:【甕中捉鱉——十拿九穩】(歇)形容事情穩妥可靠,很有把握。也作“甕里捉鱉——十拿十穩”。
【第95句】:白露寒露——兩露(路)子的事
【第96句】:我們靖城有一種名吃——蟹黃湯包。一位老大爺剛吃完,抹著嘴說:“這湯包鮮得打嘴巴子也不會丟碗啊!”(江蘇·靖江)
【第97句】:菜籽落到針眼里——湊巧了;趕得巧
【第98句】:【花木瓜——外看好】(歇)花木瓜:即木瓜,果實成熟時呈橘黃色,味道很澀,不供食用。宋代以宣城花木瓜最有名,相傳宣城人刻花紙粘于木瓜上,成熟后以果面花紋供玩賞。本指花木瓜外表好看而無實際用處,轉指人徒有其表。常含譏諷意味。
【第99句】:堿地里的莊稼——稀稀拉拉
上一篇:《關于心理學的詩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