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打腫臉充胖子】(慣)比喻裝門面,說大話,硬充好漢。
【第2句】:【 豬羊奔入屠宰家】謂送死,找死。或說:肥豬往屠夫家 跑。明代《警世通言》:“這婦人不去則罷,這一去,好似豬羊 奔屠宰之家,一步步來尋死路。” 撞在搶口上遇到危險。類似的:碰到刀頭上。圖書: “趙某這次來局里,其實是來探探虛實,沒想到正撞在搶口 上。”
【第3句】:程嬰舍子救孤兒——大義凜然
【第4句】:沒病買藥——自討苦吃
【第5句】:尿盆栽花——根底不干凈
【第6句】:【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這句俗語形容自私自利、少管閑事、明哲保身的為人處世的消極態度。此語出自宋代陳元靚《事林廣記·警世格言》:“自家掃取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此語誕生以來,流傳甚廣。要說對此語有獨到見解的,還是非魯迅莫屬:這乃是“教人要奉公、納稅、輸捐、安分,不可怠慢,不可不平,尤其是不要管閑事。”而對于壓迫者來說,這句格言另有一番含義:“所以被壓制時,信奉著‘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格言的人物,一旦得勢,足以凌人的時候,他的行為就截然不同,變為‘各人不掃門前雪,卻管他人瓦上霜’了。”
【第7句】: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圓(源)
【第8句】:鴨子不吃癟谷——肚子里有貨
【第9句】:【無官一身輕】不承擔責任,不用煩心。官,亦可用其他表 示負擔的詞,如:事、債。清代《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從 此以后,我無官一身輕,咱們三個痛痛快快的敘幾天。”
【第10句】:還沒過門兒呢,芳芳就今兒向婆家要衣服,明兒向婆家要首飾。婆婆不耐煩地說:“我看她不是盞省油的燈。”(河南·虞城)
【第11句】:【三頭對六面】(慣)指三方當面對證。
【第12句】:【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慣)形容人安分守己。
【第13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釋義:意為不可錯過時機。例句:今天梵梵暗暗下了決心,曉易不說,我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飯桌上的氣氛最適合拉家常了。
【第14句】:【露丑不如藏拙】(諺)與其在人前出乖露丑,惹人恥笑,還不如把自己的短項隱藏起來,不讓人知道。 指藏拙固然不佳,卻比露丑略勝一籌。
【第15句】:售貨員粗心,多給我一枝鉛筆。姥姥知道了說:“一個雞蛋吃不飽,一個名聲講到老。為人可別貪小便宜啊!”我聽了姥姥的話,便把鉛筆退回去了。(河南·輝縣)
【第16句】:老鼠嫁女遇老貓——先喜后憂
【第17句】:老太婆不騎馬——怕栽跟頭
【第18句】:【餓眼見瓜皮——不管好歹收攬下】(歇)譏諷人貪婪,不分好壞都要占有。
【第19句】:我數學考了【第99句】:6分,滿心歡喜地捧著卷子在爸爸面前炫耀。爸爸看了一眼,輕描淡寫地說:“自夸沒人愛,殘花沒人戴,還差0.4分哩,千萬別驕傲。”(陜西·佳縣)
【第20句】:媽媽每天從早忙到晚,把里里外外收拾得井井有條。爸爸風趣地說:“你是兩眼一睜,忙到黑燈,真是個稱職的‘內當家’呀!”(河南·淅川)
【第21句】:【不說不笑不熱鬧】指空閑時有說有笑,心情愉快。《馬烽 小說選》:“不說不笑不熱鬧,那兩個年輕人整天忙工作,讓 他們也歇一歇,喘一喘。”
【第22句】:【端公盆,說公理】公盆,公平諧音,指評公理。浩然《艷陽 天》:“不行,他忍了,我不能忍,這口氣卡在嗓子眼下不去 呀,我得找他臭麻子去,咱們到大街上,人多的地方,沖著老 天爺講良心話,端端公盆,文案公理!”
【第23句】:【水牛掉在井里,有力使不出】無法發揮作用。類似的:黃 牛拿耗子,有勁使不上。姚雪垠《李自成》:“既然朝廷無道, 盧象升縱然做了宣、大、山西總督,也如同水牛掉在井里,有 力使不出。”
【第24句】:【有情那怕隔年期】(諺)感情深厚的男女,即使相約來年再見,也會耐心等待。指真正的情愛經得住時間考驗。 也作“有情不怕隔年約”。
【第25句】:柴禾垛上拉屎——狗嘎雜種
【第26句】:【 流星不落地】流星在大氣層中即燒毀。借指人忙碌,不 得休息。《1983年佳作集》:“你又要啥?說,把人支得流星 不落地。”
【第27句】:隔墻點燈——誰也不沾誰的光
【第28句】:【乳老鴉笑話豬兒足——原來燈臺不照自】(歇)乳老鴉:小老鴉。 本指小老鴉笑話小豬的足黑,轉指人只看別人的短處,看不見自己的短處。常含譏諷意味。
【第29句】:雞毛遭風吹——身不由己
【第30句】:【村無大樹,蓬蒿為林】釋義:蓬蒿:蓬草與蒿草。村里無大樹,蓬蒿便被視為林木。形容沒有出眾的人,稍有能力的人便很顯眼。例句:解結問僚佐:“河北何少人士?”答日:“英偉大賢,多出山澤;河北土平地均,蓬蒿才高三尺,不足成林故也。”按:今諺村無大樹,蓬蒿為林,當由此演。
【第31句】:【燈月之下看佳人,更比白日勝十倍】(諺)佳人:美人。在燈光或月光下看佳人,會覺得更加嫵媚。指美人在朦朧的光照下會顯得格外美麗。 也作燈前和月下,最好看佳人。 燈下新婦,分外好看。
【第32句】:黃河向東流——百折不回
【第33句】:燈籠照火把——亮對亮
【第34句】:等公雞下蛋——沒指望
【第35句】:口吃黃連——苦在心
【第36句】:天變的時候,媽媽總會說:“看看天上的云往哪兒飄,就知道會不會下雨。”還說出一句順口溜:“云往北一陣黑,云往南水漂船,云往東一陣風,云往西披雨衣。”(河南·安陽)
【第37句】:【誰人不知,哪個不曉】(慣)形容名氣很大,誰都知道。 也作“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第38句】:【雞窩里出鳳凰】指條件差的地方,出現了人才,或做出了 成績。雞窩,也說:老鴰窩、山窩窩。汪曾祺《大淖記事》: “鐵匠里出了這樣一個一表人才,真是雞窩里飛出了金鳳 凰。”
【第39句】:爸爸和媽媽吵了嘴。爸爸說:“打盆說盆,打罐說罐,你不要扯得簸籮亂動彈;東一榔頭,西一斧子,光提那猴年馬月陳谷子爛芝麻的事。媽媽說:“路走錯了能拐回來,話說錯了又拐不回來,我不說了行不行?”(河南·許昌)
【第40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釋義:一個人把守關口,一萬個人也攻不開。形容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萬夫莫開”又作“萬人難敵”。例句:這個巖洞地形險要,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即使敵人發現了白大姐藏在洞內,她有短槍,敵人也是干瞪眼沒得辦法。
【第41句】:【地肥禾似樹,土薄草如毛】(諺)指土地肥沃,田禾會長得像樹一樣高大;土地瘠薄,野草會長得像毫毛一樣細小。也比喻有基礎的政權最容易發展鞏固。
【第42句】:【外無救援,內絕糧食】見“內無糧草,外無救兵”。
【第43句】: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空想
【第44句】:三眼槍打兔子——沒有準兒
【第45句】:閻羅王的梯子一鬼上
【第46句】:【寧吃開心粥,不吃皺眉飯】(諺)寧可心情舒暢地喝稀粥充饑,也不要受著窩囊氣去吃飽飯。指寧肯自由自在地過苦日子,也不要在壓制中謀求溫飽。 也作寧喝舒心的粥,不吃皺眉的飯。 寧吃開眉粥,不吃愁眉飯。
【第47句】:【虱子多了不怕咬】(諺)身上生的虱子多了,反倒不覺得癢癢。常比喻欠的債務多了,再愁也沒用。也泛指做的不光彩事多了,反而無所謂。 也作虱多不癢,債多不愁。 虱子多了不癢,賬欠多了不愁。 債多不愁,虱多不癢。
【第48句】:【到手的泥鰍又溜了】釋義:比喻捉到又逃走了。例句:“快,大家都快跟上,莫讓到手的泥鰍又溜了。”廖守道這時也來了勁,他從一個解放軍戰士手里,奪過了一支火把,帶頭走向開闊地。
【第49句】:【天生的一對,地造的一雙】(慣)形容男女雙方品貌相當,十分般配。 也作天生一對,地產一雙。 天生一對,地成一雙。
【第50句】:【鼻子穿索子】(慣)索子:繩子。 比喻被人牽制,聽命于人。
【第51句】:【賠了夫人又折兵】(慣)《三國演義》描寫,東吳為了要回荊州,設下一計,假借提親,把劉備騙到東吳逼他歸還荊州;劉備按諸葛亮計謀,成婚后帶著孫夫人逃走,周瑜帶兵追趕又遭埋伏,結果大敗而歸。比喻本想暗算別人,結果自己反受打擊,損失慘重。
【第52句】:八月十五坐月子——趕在節上了
【第53句】:【七股子八權】(慣)形容事情頭緒太多、太亂。
【第54句】:【 八分錢,忙半年/四分錢,查半年】改革開放以前,平信郵資 為八分錢,本市為四分錢。花八分錢或四分錢郵票,寄誣告 信,讓對方受審查,被懷疑。社會學圖書:“到了關鍵時刻, 如定職、提級、調動、提拔時,他還要舞文弄墨,寫寫黑信,告 告刁狀,八分錢讓你忙半年,把別人的好事耽誤掉。”
【第55句】:【娃子不哭奶不脹】小孩沒哭,無須喂奶;奶不脹,無須擠。 指沒有發生什么麻煩,暫時消停。清代《儒林外史》:“我這 里‘娃子不哭奶不脹’,為什么把別人家的棺材拉在自己門 口哭?”
【第56句】:【 動一根毫毛,立一根旗桿】極言不容侵犯。浩然《艷陽 天》:“你敢動動我?摸倒我一根毫毛,奶奶讓你立根旗桿!”
【第57句】:菜瓜打驢——兩下都去了
【第58句】:【老馬識歸途】(諺)指老馬認識走過的道路。
【第59句】:背水作戰——不留后路;沒有退路
【第60句】:【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釋義:比喻互不相干,各走各的路。你好你的,我不稀罕。例句:“蕭支書,反正我把話說給你了,今年土地不分紅,我的困難解決不了,解決不了我就單干,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
【第61句】:【一只腳棺材里,一只腳棺材外】謂處于死亡邊緣,或處于危 險境地。電視劇:“五十六歲了,快退休了,已經是一只腳跨 進棺材里了。”
【第62句】:雞鴨共一籠——語言不相通
【第63句】:【歪嘴和尚念不好經】謂有缺點,有毛病,做不好事情。韓 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網》:“歪嘴和尚還能念出好經?銅鎖 這回,又上了他的當了。”
【第64句】:【多深的水,養多大的魚】釋義:比喻有什么樣的條件才有什么樣的人。例句:我不用了解就猜個八九不離十。多深的水,養多大的魚,她準是嫌咱這灣子水淺了。其實,咱無風港輪船都跑得開,再大的魚也養得了她。 ………
【第65句】:瓦罐里冒煙——土里土氣
【第66句】:老狗跳樓梯——不得勢
【第67句】:吃著海椒[辣椒]訓人——說話帶辣味
【第68句】:【步子邁得正,不怕影子歪】(諺)指為人處世大公無私,正道直行,就不怕別人說三道四。
【第69句】:廠長批評羅小平說:“你這條‘魚’太大了,我的池塘小,容不下你。”(湖南·衡陽)
【第70句】:蝴蝶落在鮮花上——戀戀不舍
【第71句】:【春節】春節,俗稱過年,是一年當中最隆重的節日。國人不管天南海北,都要趕回家團聚,吃年夜飯,因而形成中國獨有的景觀——春運,火車站、汽車站、飛機場人山人海,一票難求。春節的主調是慶豐收,除邪氣,求得來年吉祥如意。春節的時間是每年農歷的正月初一,古時稱元旦或元日。辛亥革命后,改用公歷紀年,定公歷1月舊為元旦,將舊歷元旦改稱春節。傳統意義的春節時間較長,一般是從臘月初八的臘祭(俗稱臘月)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為止。其中除夕(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為高潮。春節期間民俗活動很多,如祭祖、拜年、走親戚,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等。各地還有多種娛樂活動,如舞龍燈、耍獅子、踩高蹺、跑旱船、扭秧歌、唱大戲等,現在又增加了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過年的歡樂氣氛更加濃了。
【第72句】:鼻尖上落馬蜂——明擺的威脅
【第73句】:【水銀瀉地——無孔不入】(歇)水銀:銀白色液態金屬,比重大,瀉地呈圓珠狀滾動,遇有空隙便滾入其中。形容會鉆營。也指能利用一切機會。 也作“水銀滲地——無孔不入”。
【第74句】:【生意不怕折,只怕歇】(諺)折(she):折本,虧本。指做生意不怕折本,怕的是折本后停業,那就沒有機會扭虧為盈了。
【第75句】:【打蛇先打頭,擒賊先擒王】釋義:比喻打擊壞人或敵人要先打擊為首的。例句:常言說:打蛇先打頭,擒賊先擒王。只要將山大王拿住,一切就好辦了!
【第76句】:【上不傳父母,下不傳妻兒】(慣)形容事情非常機密,連最親近的人也不能告訴。
【第77句】:【左不是,右不是】(慣)指怎么做也不合適,不知怎樣才好。
【第78句】:有一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到飯店里吃飯。我又要吃這個,又要吃那個。最后結賬時爸爸媽媽才發現都沒帶錢。爸爸攤攤手說:“你們真是吃著香,喝著香,掏錢的時候我心發慌。”(河北·行唐)
【第79句】:我從小就不喜歡活動,身體虛弱,聽到上體育課,就不提勁兒。有一次在體育課上,才跑了四百米,就差一點兒暈了過去。媽媽知道了,勸我說:“絲不織不成網,體不煉不強壯,以后要經常活動,加強鍛煉。”(廣東·龍門)
【第80句】:【雞啄到毛蟲,叼走獨吞】借指自私心理。柳青《種谷記》: “狗為了一塊骨頭互相咬得頭破血流,滿嘴是毛;兩個牲口 拴在一個槽上,互相踢得神嚎鬼哭,雞啄到一條毛蟲,連忙 夾在嘴里跑開雞群獨吞了,人比它們更會耍心眼。”
【第81句】:【遠觀不如近睹】(諺)指遠距離觀望不如近處觀察認識得更全面。
【第82句】:【打人一拳,防人一腳】傷害別人,會遭到報復。清代《三俠 五義》:“那人忙中有錯,忘了打人一拳,防人一腳,只聽 ‘拍’,面上早已著了石子,哎喲一聲,顧不得救他的伙計,負 痛逃命去了。”
【第83句】:【拿著黃金當生銅,拿著珍珠當綠豆】(慣)形容人眼力差,不認識好東西。
【第84句】:早早睡,早早起,眼睛鼻子都歡喜;晚晚睡,晚晚起,渾身上下無力氣。
【第85句】:【老鼠拉木锨,大頭在后邊】釋義:木锨:揚場時用來鏟糧食的木制工具,樣子像鐵锨。比喻更重要的人或事還在后面,沒有出現。例句:周任民看火候不到,坐在陳二僧一邊,澆開了油,說:“這才算開了個頭兒,告訴你吧,老鼠拉木锨,大頭在后邊哪!”
【第86句】:【眼不見,心不煩】看不見也就算了,不操心。類似的:耳 不聽,心不煩。清代《紅樓夢》:“幾時我閉了眼,斷了這口 氣,任憑你們兩個冤家鬧上天去,我眼不見,心不煩,也就罷 了。”
【第87句】:【官大不壓鄉鄰】(諺)指官位再高,回到故鄉也不宜在鄉親面前擺官的架子,要官的威風。 也作“官大青樹林,不壓鄉里”。
【第88句】:半天云里掛口袋——裝風
【第89句】:【十個指頭不一般齊】(諺)比喻人或事物相互間總有差異,不會人人都一樣,事事都一般。 也作十個指頭往外伸,長短大小不一樣。 十個指頭有長短,荷花出水有高低。
【第90句】:【見一半兒不見一半兒】(慣)指看見的事裝作沒看見。
【第91句】:【山里說話有鳥聽,屋里說話有鼠聽】(諺)在山里說話,緊防鳥兒聽去;在屋里說話,緊防老鼠聽去。 指人們說話,尤其是秘密的話,要緊防有人竊聽。
【第92句】:耗子哭貓——假惺惺
【第93句】:【看得破,忍不過】釋義:能把事情看透,但感情上忍受不住。例句:“看得破,忍不過。九兄,你只細細地體會我這六個字去,便曉得我心里的苦楚了!”
【第94句】:那天,奶奶知道我作業沒寫完又去玩兒,就生氣地說:“小孩子,不用心,不知書上有黃金;但知書上黃金貴,高照明燈下苦心。去呀,好好學呀!”(河南·孟州)
【第95句】:【鍋不熱,餅不靠】對人不熱情,團結不了人。陳登科《移 山記》:“鍋不熱,餅不靠,父不疼,子不孝。”
【第96句】:帶著秤桿買小菜——斤斤計較
【第97句】:【外頭趕兔,屋里失獐】(慣)獐:獐子,哺乳動物,像鹿而比鹿小,頭小而尖,毛較粗,沒有角,皮可制革。外頭趕著捉兔子,家里卻丟了獐子。比喻貪小而失大。
【第98句】:人死了才抓藥——晚了:遲了
【第99句】:【物離鄉貴,人離鄉賤】見“人離鄉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