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畢業感言主要表達對學校的感激之情
高三感想 有句話叫做:時光如水 生命如歌:隨著時間的飛逝 轉眼間我們成為了一名正式的高三學生。
高三————高中最關鍵的階段,也是生命中最具有挑戰性的轉折階段。
勝敗在此一年 俗話說‘勝者為王 敗者為寇 成王敗寇在此一博
那么如此重要的一年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
我個人認為 首先要冷靜 不要被‘高三’這個苦與累的代名詞所嚇倒 要沉著應對 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態度決定一切 冷靜思考一下這一年我要達到什么目的 也就是所謂的目標 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理想 現在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考上一個理想的大學 使自己有更好的發展前途 獨木橋很窄 但是這座橋只要存在 我們就要過 如果這種勇氣都沒有的話 真是一種懦夫的行為 所以我們的目標就是沖過獨木橋 到達理想的大學 至于上哪個大學 不同的人 有著不同的方向 要想達到自己的目標 必然要付出努力和艱辛 只有通過努力得到的才是有價值的 有了目標才會有為此而奮斗的決心 可見目標的重要性。
然后就是我們要怎么做的問題了 是碌碌無為的混日子 還是努力拼搏的去奮斗 我想理智的人都會選擇后者把 其實努力啊 奮斗啊這些話 誰都會說 重要的是附諸于行動 不要做一個空想家 紙上談兵 華而不實 。
首先我們要有一個良好的紀律 紀律是學習的保證 遵守紀律就是為自己和別人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這是至關重要的 我想如果一進班就想進了菜市場 估計沒有人能靜下心來學習了 毛主席能 但是我們班的‘毛主席“估計沒幾個把 我的紀律就比較差 所以深受其害 而且是身受百害 而無一利 以警他人 在保證紀律的情況下我們就要用功了 這是關鍵的關鍵 努力學習要有針對性 針對自己的學習情況來制訂學習計劃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
先打好基礎 基礎知識是必須受到重視 它是我們進行下一步學習的關卡 然后就要多加練習 尤其是數學這種 一日不練 如隔三秋的學科 更要多練習了最后就是克服難點 難題 這是考試拉分的絕招 雖然我從來沒有用過 不過我還是知道的 呵呵 總的來說我們要做的就是紀律 學習 雖然不全面 但是是重點 。
最后我們要思考的是我們在高三生活中培養什么樣的素質 也就是怎樣做人 我們的生活不僅僅有學習 我們要學會怎么做人 注意自己的道德素質培養 不成才能成人也是一種很大的收獲 尤其是在高三 離我們走上復雜社會更進一步 我們更要注重素質培養 有素質的人比有文化的人更加另人尊重 不要再讓;迷茫 頹廢 這些消極的詞語伴隨我們的高三 做為高三學生我們更加需要 充實 快樂 奮斗 積極向上 就讓我們一起 痛并快樂著把
高三學生獲得十佳學生家長感言怎么寫
這個其實是比較容易的就說感謝學校的培養感謝老師的教導希望孩子再接再厲,更進一步
高三學生寫物理理綜考試后的感言的句子
【第1句】:知識上的不足有哪些:有些是識記類的需要重新看教材,有些是概念規律理解不透,有些是生搬硬套結論,沒有注意適用條件。
沒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第2句】:方法、習慣上的不熟有哪些:比如審題上,讀一遍題就盲目去答,不知道情景是什么,模型是什么,已知未知分別是什么,導致某個條件沒用就理解錯題意。
快是要建立在準確率的基礎上的,否則就是瞎忙。
【第3句】:答題策略上有哪些需要改進,考試與平時學習不同,平常專攻不會的,考試專答會做的。
相同時間得分最多就是王道,故應該答你擅長的,沒把握的最后做,能力外的讀不懂的卡殼的果斷放棄。
高三感悟一篇
漫步在這繁街頭,望著潮水動的人流,忽然涌出一股與感傷。
忘了從哪天開始,時間不等我就地奔跑著,把我給落下了,我只好企盼有沒有快車能捎我一段兒。
追到我的時間時,才猛然間發現,我都已經上高三啦,我獨自信步雨中,望著清流,感嘆逝水匆匆——一切總是很快。
站在高三的門檻上,回望過去兩年的腳印,已經被秋風吹起的落葉掩蓋得看不見蹤影了,就像陣陣破碎的童年被時間封印了一樣,淡得沒有一點滋味,沒有波瀾壯闊,沒有刻骨銘心,有的只是空虛和失望。
高三的我正值十八歲,十八年啊,我就這樣悄悄地從過去走到這里。
十八歲本來是一個叛逆的季節,十八歲本是青蘋果變紅的季節,十八歲本是夢想放飛的季節,但承重的書包重重地壓彎了大山的脊背,眼皮就像被承重的鉛塊勾住一樣。
我想,高三已經不能用簡單的“苦”和“累”來形容了,它似洶涌的海浪,又像碧靜的湖面,高三充滿了酸甜苦辣與喜怒哀樂。
我明白,高三對于一個十年寒窗苦讀的學子來說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在名著與課本之間選擇課本,意味著在愛好與學習之間放棄愛好,意味著上課時的全神貫注,意味著課后的遨游題海,意味著暗夜的挑燈夜讀,意味著告別幼稚與無知,意味著洗去鉛華。
我期望而又懼怕高考那一天的到來。
期望是因為想早點擺脫這種地獄般的生活,我幼小的肩膀已經無法承受這么重的擔子了;懼怕是因為,如果過了那一天,會無法面對老師的殷切希望,會無顏去承擔父母那深沉的愛,會沒有勇氣去面對那凝聚在一張張白紙上的“我的價值”。
但現實畢竟不是童話,該來的還是要來,該面對的一樣要面對。
我知道這是作為一個學生,必須走的一道程序,我要走,而且要堅定的走下去。
我的高中生活不堪回首,如果老天能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選擇拼搏。
高三學生高中生活與體會 500字
1 或許,對于我們十數載的寒窗苦讀,高三有著某種歸結性的意義,我們避不開它。
自然,我們不只為了擁有一個搖曳多姿的七月,不只為了一段美好的前程。
要不然,高三就無從達成對十幾年的歷程的歸結,而只是一件冰冷的工具。
如果把高三還原為一段真實的生命歷程,它所完成的對學習、人生的吐納,很可能不只留給我們美好的回憶,應該還會帶來些別的什么,比如為我們續上一段光明的旅程。
然而,中國教育的一大遺憾——應試教育,卻在每年七月為莘莘學子界定了那么幾天,這幾天之后,學子們或走向大學,或走向社會,或走向榮耀,或走向屈辱……高考,如同判官大人手執的鐵筆,一劃,就劃定了人生的不同走向。
高三,就如轉世臺,完成某種歸結之后,便把每個學子投向不同的“新生”,是龍是蟲,為王為寇,就得看各人的造化了。
正因為有著嚴肅的衡度功能,高三絞碎了無數學子如火的青春,揉作一團怪異的色光,在漫長的人生中只占據一次忽閃就消逝了。
因為高三,年輕的生命不得不添上幾分深沉,浮躁的青春不得不拴上沉重的枷鎖,多彩的年華不得不劃定思考的范疇,而把絕大部分的心思都傾注于公式、定理和考卷。
更為嚴肅的是,我們在一定程度上已經面臨著文化定位、道德定位、職業定位……我們,不得不鄭重其事,慎之又慎。
但是,如果只把高三看得如此沉重,如此嚴肅,無疑是欠缺思考的。
歷史是如此漫長,人生是如此短暫。
短暫的人生如何面對無限的時空呢?除了發一兩聲感嘆,我們能做的便只有積極進取,跟上時代的潮流,把握好自己的歷史定位。
余秋雨說:“連歷史也不會否認一切真切的人生,回憶會給它增添聲色和情趣。
”那么,高三應該留下一段真切的人生回憶。
真切,來自點點滴滴的感悟。
感悟鐫刻著人的靈魂,所以才見真切,而且深刻。
沒有感悟的高三是蒼白的遺憾。
仔細想想,十幾年的人生歷程里,可供反復回味的并不多,多的是需要交付給更成熟的年齡的疑問。
真正意義上的成熟與不成熟之間,隔著不可或缺的一級臺階——高三。
高三,該站立著,回頭看著走過的路,把過去的一切揉和到胸懷里,作一次盛大的交接作一次深沉的蘊釀。
一位摯友曾對我說:“只有徹底地承認過去,才能坦然地面對未來。
”我驚異于他這話的富于哲理性,原來,這就是他真切的人生感悟啊! 高三…… 評點:這是一篇思辨色彩極濃的說理散文,作者把高三理解得全面、豐富而深刻。
全文洋溢著深重的沉思和昂揚的希望。
2 青春,本當是燦爛驕人的,但這一切被籠罩在高考的陰影下時,便只剩下一片濃重的黑色。
上屆師兄師姐們無情地走了,留下我們直面高考的輻射,我們被它曬黑了,炙傷了,烤焦了。
封建社會,科舉選人。
于是乎無數范進孔乙己之類才子每天誦讀“之乎者也”。
今天,面對至尊的高考,無數學子被硫化氫熏得頭暈眼花,被電流燒得焦頭爛額,間或背兩篇“對當時具有重要戰斗意義”的文章。
高考制度科舉制度兩家,可謂難分高下。
魯迅先生說,地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高考也是一條路,一條比其它路快捷一些的路。
因為快捷一些,走的人便多了,其它的路便被遺棄,生草,行不通了,便再也不能稱之為路。
沒別的路,人們也只好走高考之路,于是乎人頭涌涌,擠得緊呢,這條唯一的路也越走越難走了。
我們可以不走這條路,我們也不愿意走這條路,我們太弱小,容易被人潮擠傷壓扁。
我們可以依魯迅先生所說,另外走出一條路來。
可是我們會嗎?我們自六歲起便習慣于在題海中暢游,離開水生活的能力,已退化消失得一干二凈。
一旦離開賴以生存的水,我們很快便會缺氧而死,之后再成為一條魚干。
我們只能做的,是選擇將來的生活,即選擇不同的專業。
真的是我們在選擇嗎?問一下身邊的任何一位同學:“你為什么選物理?” “物理熱門啊。
”“熱門你就選?”“父母說將來就業方便,機會大,便選了。
”哦,原來是聽父母說的。
但又有哪一位不是在父母的忠告下選的呢?因此,準確地說,是父母在選擇我們將來的生活。
我們只不過十幾歲,今后的生活便已經被別人定了下來,真可悲啊!但除了聽父母的,你敢自己選嗎?說對了,我們不敢,我們還不夠成熟來對待這種大事。
我們將來的生活,便在高考前定下了。
因為高考,同學們變得像機械運轉的機器,每天在緊繃的臉下隱藏著一顆繃緊的心。
教室里死氣沉沉,生氣已被高考勺光了。
我和同學去探望一個神經衰弱的同學,看著他用被子捂緊頭,流著虛汗說他很害怕。
我不由得感到悲傷、恐懼、壓抑,痛恨高考帶來的這些。
多年之后再回首我們的青春,除了這一團看不清的陰影,我們還能懷念什么呢? 感受高三 當陽光在空中編織一條金色的彩虹, 當大雁馱著夏天的影子成風歸去, 當秋田的碩果滑落到心靈的每一寸凈土, 當雪白的云朵走過四季的每一個瞬間, 當師長眼中長久的期待已化為你我虔誠的動力, 當生命的搖籃在你孕育了十幾年后得到評判…… 我相信這個時刻,這個瞬間,這漫長而又短暫的幾個朝霞,夕陽便是你站在歷史的起跑線上為自己計分的時刻。
高三,如深夜里的一盞明燈,點亮了父親額前深深的纈紋,照耀了母親日益削弱的身軀,它飽含了太多太多的希望,它滿載著太深太深的情意;高三,只有身在高三的人才懂得其中的痛苦,只有身在高三的人才能深深體會到叛逆的味道。
孜孜不倦的學子們在面對不平的付出與回報時搖頭苦嘆:難道我的未來只是個夢
不
我要說,在某種意義上,選擇意味著放棄,嘗試的結局是更替,重復代表著新的開端,努力只是過程的裝飾。
但我卻不信,你的認真也是一種錯嗎
拼搏是什么
在你的眼里,也許現實是那么的殘酷,對拼搏的詮釋早已模糊不清,但當你走過無數個日日夜夜,經歷了萬水千山之后,才知道:世間的路只有一條屬于你,也許它漫長而陡峭,要知道,生活不是游戲,歲月的判官亦是那樣的無情,怯懦者不會得到鮮花和掌聲,茍且者也不會在世上留下昂然的身影,偷懶者不會收獲任何甘果,沉湎者也不會在自我安慰中取得自拔而長久的解脫。
你不需放棄,不需灰心,你應該去尋找意志。
你否認自己是個勇敢者嗎
真正的勇敢者,是不會屈服于現實的,他(她)只會咬緊牙關,握緊拳頭,告訴自己從頭再來。
別枉乎多少苦痛在等候著你,別關注還有多少日子才能到達彼岸,所有的一切,一切的所有,需要去驗證的,只有你一個人。
既然如此,那又何必呢
何必再浪費一分一秒的時間,為什么不把該讀的書讀完,該做的事做完呢
“時間太短暫,已經沒有喘息的機會了”,何所謂“短暫”何所謂機會呢
如果你一味的讓心靈麻痹下去,那該有多少個燦爛的明天親手毀于你的“麻痹”呢
朝陽之所以美是因為它擁有強大的生命力, 新芽之所以美是因為它擁有著生長的機會, 雄鷹之所以美是因為它可以讓自己飛的更高更遠, 青春之所以美是因為它能讓你有時間有精力有勇氣去打拼,闖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
如果你努力了,如果你付出了,你終于自道一聲:我無怨無悔
浩浩歲月,渺渺光際,人類無時無刻不乞求著能達到光輝的頂點,身在高三的階梯上,你能明顯的感到沉重的心跳,總有一天,你會站在大學的殿堂。
苦難是成功路上的考驗,不要被苦難所淘汰,高三不是山,而是逆水中的舟,不進則退。
奮然前行,前方必是一個艷陽高照的頂點。
人生短暫,做你所夢的,若干年后,別讓不必的悔恨侵占你的心靈
3 青春真短,短得讓我來不及哭泣。
——題記就算再不可思議也不行了,我是做著夢長到了18歲,一路驚訝地來到了高三的面前。
高三啦
高三是什么
老師說,高三是煉獄,把人煉成鬼,然后再變回人。
職燁說,用殘酷的事實去挫敗年輕人原本就不堪一擊的脆弱的自信,是高三向我們拋出的第一道殺手锏。
那我說呢
我說,高三可能有我這輩子最喜歡的血腥味道。
我在日記本上寫下這樣的話:“我渴望高三的血腥,我渴望血腥的高三
”現在停了一下筆,看了看窗外下了一天的雨,接著寫道:應該還會有眼淚吧,雨這么大,讓人不免心中一顫。
想起了小時后的一首兒歌:下吧下吧,我要長大\\\/下吧下吧,我要開花。
下吧,我要長大,我要離開,我要無悔。
高三是個沒有辦法讓人選擇后悔的一年。
一、兩年時光匆匆,要不要回首我想起了剛上高中的時候,有朋友天天黏在一起,有隨筆天天在寫,有煩惱天天在抱怨。
我說不清那究竟是幸福,還是折磨,總之,我過來了。
剛上高一的時候,物理可能有些好得不是很像話。
于是便忘記了自己叫做張晶晶相貌平平脾氣怪異表情嚴肅諸類。
張揚嘛,就是這種效果。
后來,大家都可以想到,物理成績一落千丈。
直到后來想起了宮老爺子,我近乎嚎啕地大哭起來,我不是害怕挨老爺子的敲脖頸,而是因為我給老爺子丟臉了,辜負了那句“張晶晶物理老強了…”的話。
“不爭氣的都是廢物
”我狠狠地罵了自己。
我從沒想過自己是個廢物,我喜歡演講,我喜歡看書,我喜歡關心別人,我喜歡…可有什么用呢,我還是怕成為老爺子心中的懦夫。
懦夫,殘忍的字眼。
有一天被劉老師訓得特狠,也許換作別人,他們會消極起來,而我只是咬了咬牙齒:我從來不會讓別人看扁的,也不會讓老師替我煩心的。
于是又咬了咬牙。
這次,我嘗到了血的味道,那種味道讓人不得不清醒。
第一次有點兒想哭,為了那些被磨得少得可憐的決心。
在后來的日子中,我常常出現幻聽,回蕩的都是爸爸頗帶嘲諷的話:…放棄一流的重點高中(實驗)的最好的班,選了三流的重點(一中),進了一個三流的尖子班…本來會有好好發展的空間,現在就這樣吧,也不錯,哼哼
我要糾正的是:一中不比實驗差,爸爸太過主觀;我慶幸在一中遇到讓我一生難忘的班主任和三班;我們三班是個絕對有潛力的班級。
環境絕對不是借口,因為它本構不成借口,如果一個人放棄了希望,便談不上什么客觀因素。
我不軟弱,也不悲觀。
我想我的慶幸是對的,因為有那么一個人首肯了我的文字,對于一個中考語文作文寫得稀里糊涂結果導致語文成績只有86分的我來說,舉足輕重。
其實我至今都還在懷疑老師送我的那首詩的前兩句:才思橫空出世,文筆入世精華。
我覺得它夸張了,至少我覺的是這樣。
多少還是愧對這兩句詩,也愧對了老師的一次次“訓話”。
想到了分文理的時候,老師勸我學文,但我卻執意留下,因為我不甘心,不甘心要一度讓人那么羨慕的理科頭腦受那史地政的折磨,不甘心有些下滑的理科就這樣沒有結局地永遠失敗下去。
我不甘心呀
留下來的壓力大的可以,我失去了很多朋友,失去了能在一起說心里話的楊洲、康夏、何藝萌…孤軍奮戰的孤獨漸漸滲入我的內心。
我學會了默默努力,靜靜生活。
也許這本是人們應達到的一種境界,當只身一人時,我要更加堅強,更加快樂,讓烏云更暗淡。
幸福真短,短得讓我還沒來伸出手,它就已經飛走了,我要找它回來。
二、就這樣,我開始面對…最后的夕陽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黃昏不得眠,不及夜昏沉。
如今,我們正走向一段末路,一段希望無限,奇跡多多的路。
聽見黛音兒在那里堅決地低吼著:“非交大不上
”聽大湯說:“就想考北大或復旦。
”那我該去那里
盡管現在想看起來還是有些早,但是我還是在網上查了又查,在各大學的網站訪了又訪,暫時隱退了一度的愿望——北京外國語大學,初步比較有把握地認為浙江理工還是可以考上的。
盡管不知道浙江理工有沒有我夢想的新聞系,但是我不想把這個夢做虛了。
于是我漸漸學會了制訂計劃。
死心塌地時也還是總想到悲哀的事情,于是我學著在每天晚上學習前讀一遍職燁的那篇感動無數高三學子的文章《花開不敗》,然后便靜靜地開始學習。
花開不敗,一個華美而又淡定的名字。
我在花盆里種了兩種茉莉,單瓣和重瓣的。
沒有幾天,貌似枯死的重瓣被媽媽挖出,卻發現它還有嫩芽,可是晚了,重瓣帶著怨恨死去。
剩下的單瓣似乎開始小心奕奕地生活,我也一樣,怕的是哪天被人狠狠地拔去希望,才發現生還的希望之大。
一天夜里,馨香徹骨。
單瓣默默地開出了
【第5句】:6朵小花,素素雅雅地,卻感天動地。
它用現實證明了自己的堅強。
真的,花開不敗,花落不敗。
數天后,我拾掇起盤旋飄落的小花,花瓣依然光潔,質地柔韌。
我又出現了幻聽:“…我要變成快樂的茉莉…”我相信茉莉花的快樂,因為它盡力讓每一個人知道,默默堅強,始有希望。
一年的時間,說長不長,道短不短。
我想我是足夠可以開出那樣的花。
劉老師說:“…心態很好,不管別人怎么熱火朝天地緊張,依舊按照自己的計劃在做,這樣做很好…那次說得有些狠,事后我都在后悔怕傷了她的自尊,但是又想:連這點打擊都受不了,就進步不了。
但是張晶晶經受住了,沒有灰心,一直在堅持…”我堅信劉老師給我的影響真的很大,感謝老師的鼓勵和贊同,至少我知道在我的花蕾剛剛出頭的時候就已經得到了小小的成功,感受到了信任的目光。
花開未綻,始有蝶來。
感謝茉莉花,謝謝劉老師。
在這期間,我為自己找到了很多心靈安慰:黛音兒的歌,永祎的笑,曹老師瀟灑的風度,劉老師大氣的形象,王老師點點的信任…花未開不會敗。
茉莉的花期真短,但是包含深沉。
高三的日子已經在走了,我不要落隊。
漸漸有很多同學惋惜歲月,惋惜青春流逝,但是高三卻能讓我們得到了最最難忘的經歷。
想起周國平《懷念:今日的方舟》中的那段話:“消逝是人的宿命。
但是,有了懷念,消逝就不是絕對的。
人用懷念挽留逝者的價值,證明自己是與古往今來一切的有情。
失去了童年,我們還有童心。
失了青春,我們還有愛。
失了歲月,我們還有歷史和智慧。
沒有懷念,人便與木石無異。
”總要找點東西用來懷念,高三一年會是我們生命中標加重號的一頁,決定我的命運。
勇者無疆,披荊斬棘;智者無言,蓮花自現。
我不希望被老師放棄,更不希望被自己放棄,我堅信我不會這樣做,沒有花開時,過早凋零是作為人最大的悲哀。
我們是人,是花,是勇士,不是灰塵,一吹就散。
短短的總在短短地長著,而相對于某些東西來說,它會是一種永恒,在某時某刻起著無比重要的作用。
我相信自己生命的短暫,但是有了那么一個念想,我不在乎什么匆匆流逝,我只在乎,那些曾經真正拼過的日子,流血流淚,我們在所不惜。
憧憬著一年之后的情景,想想那時的坦然,我會平靜下來那個不安的靈魂。
我從未服過輸,今后更不會。
因為,青春太短,我來不及哭泣。
高二學生觀高三成人禮的感想 急求
開啟十八歲的門,沐浴在陽光下,有一絲感傷,有一絲寂寞,還有些許不可名狀的喜悅。
回首十八年時光,時間的掌紋記載著我們從母腹中的躁動到蹣跚學步、咿呀學語,記載著那些天真的笑容和坦然的淚水,記載著我們在每一次摔倒與戰勝之間的不斷前行,不斷成長。
成人意味著感恩,學會感恩那些在你身邊陪伴你度過十八年辛路的父母,他們從百忙之中脫身,只為與孩子們共同見證這最難忘的一次蛻變。
學會感恩身邊帶給我們諄諄教誨的老師,是他們用知識的雨露,澆灌每一位孩子茁壯成長,也是他們讓我們懂得做人的意義。
學會感恩身邊的摯友,他們是共同并肩作戰的隊友,更是陪伴在身邊見證的自己的喜怒哀樂的最親密的依靠。
每一個人都有兩次誕生,第一次是生命的起源,是人成;第二次便是思想的成熟,是成人。
成人更意味著我們就要多些更為理性的思考、更為慎密的判斷。
應該學會面對一切的真實,接受一切的不完美,承擔一些責任,自己做一些決定。
學會以更加理智的心態了解自己,以更加包容的視角對待他人,以一個成年人的身份履行社會責任,實現個人價值。
如今我們面臨的最大的挑戰是高考,既然已成人,我們更要以平靜理智的心態來面對,高考的地位在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桿秤,關鍵是如何以一個成人之心去衡量。
縱然,在高考過后,會有更多未知的艱難與挑戰等待著我們,從那時開始便是對成人的真正詮釋。
那抖落滿身的歲月叫塵埃,那破繭成蝶的痛苦叫成長。
時間蕩漾開的是歲月的年輪,激情綻放出的是最美的青春。
青春不再當緬懷,成人禮成應覺悟。
前時當為后時付,后時應為人生任。
高三畢業最后一次家長會的感言怎么寫
可以寫感想,成長,進步,難忘的事,感謝老師,感謝同學,感謝學校!
看著高三考試作為高一學生感悟
看著高三考試作為高一學生感悟三年后,我們同樣會站在考場上,為了不在三年后忐忑,我現在應該更加努力。
上一篇:高鐵隨車機械師培訓感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