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育教學感悟隨筆
教師教育教學感悟隨筆常聽老師們說:當老師真累,當一位優秀的老師更累。
回首這十幾年的教師工作,的確感到當一名小學教師的辛苦,這其中有苦也有甜,沒什么經驗可談,或許這只是自己對教師實踐工作的幾點感悟,和大家交流一下:感悟一:把贊美還給學生。
教師的贊美是陽光、空氣和水,是學生成長不可缺少的養料;教師的贊美詩一座橋,能溝通教師與學生的心靈之河;教師的贊美是一種無形的催化劑,能增強學生的自尊、自信、自強;教師的贊美也是實現以人為本的有效途徑之一。
教師的贊美越多,學生就越顯得活潑可愛,學習的勁頭就越足。
作為教師都有這樣一種感覺,各班總有幾個學生既不勤奮上進,又不惹事生非,對班級一切活動既不反對抗議,又不踴躍參加;雖然學業平平,卻不名落孫山。
一般情況下,既得不到老師的表揚,也得不到老師的批評,是一些容易被老師忽視遺忘的學生。
因此,不管是學習過程中,還是學生的生活中,都應該注重以人為本,面向全體,細心觀察,捕捉他們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及時把贊美送給每一學生,使之發揚光大。
使每個學生都感到“我能行,我會成功。
”實踐使我懂得,教師一句激勵的話語,一個贊美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手勢......往往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教師對學生小小的成功,點滴的優點給予贊美,可以強化其獲得成功的情緒體驗,滿足其成就感,進而激發學習動力,培養自信心,促進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和發展,有助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一個非法向上的班集體
教師成長感悟隨筆
教師感悟隨筆 從事十幾載,從不敢懈怠,因為教育工作造“的工作,它不只是影響一個人的一輩子,它會影響到一個家庭的幸福、一個國家的興衰、一個民族的命運。
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教師成長感悟隨筆,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教師成長感悟隨筆 我每時每刻都對自己從事的工作充滿了敬畏,都在不斷地警省自己,有沒有盡全力,足不足夠真誠,……一路走來,總在反思,在這里,我愿采擷思海浪花里的那么兩三朵,全為拋磚引玉,以與各位教育同仁共勉。
教師激情的源頭活水是對教育、學生的愛。
心中沒有愛,試問,怎么能教育好學生、感動學生的心靈、促進學生的成長和轉變。
一個缺乏愛的教師就不可能充分理解人性。
這樣的教師,不會在心中有陽光,不會擁有教育的智慧和靈感;這樣的教師,不會愛護、尊重學生的人格,缺乏對社會和人生的責任感。
夏尊丐先生說過:“愛對于教育,猶如池塘之于水,沒有水,便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愛,便不能稱其為教育。
所以,教師的激情源于對學生的愛,源于對教育的熱愛,只有這樣的教師,才能夠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孜孜以求,才能夠精益求精,專心于自己的課堂教學,吃透教材、熟悉教案、了解學生,正真成為教材文本和學生的“知音”;才能夠每天精神振奮、情緒飽滿地走進教室,在課堂上游刃有余、揮灑自如、聲情并茂地滋養學生的心靈。
教師幸福是個人需要滿足與潛能實現而獲得的體驗。
教師有生理的需要,即物質生活的保障;心理的需要
感悟班主任--小學教師教育隨筆
教師的贊美是陽光、空氣和水,是學生成長不可缺少的養料;教師的贊美是一座橋,能溝通教師與學生的心靈之河;教師的贊美是一種無形的催化劑,能增強學生的自尊、自信、自強;教師的贊美也是實現以人為本的有效途徑之一。
教師的贊美越多,學生就越顯得活潑可愛,學習的勁頭就越足。
作為教師都有這樣一種感覺,各班總有幾個學生既不勤奮上進,又不惹事生非,對班級一切活動既不反對抗議,又不踴躍參加;雖然學業平平,卻不名落孫山。
一般情況下,既得不到老師的表揚,也得不到老師的批評,是一些容易被老師忽視“遺忘”的學生。
我班的xx同學就是這樣一個似乎沒有什么特色的學生。
在我教他的這近一年的時間里,我幾乎沒注意到他的存在。
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變了我對他的看法,好象也改變了他自己。
那是一次課間操,由于下課稍微晚了點,學生都及及忙忙的往外擠,我站在講臺上,維持著秩序正好門后面的拖把倒了,學生光顧著擠,好象沒有注意到橫在地上的掃把。
這時,小明同學擠了過來,告訴大家看著點,別拌倒。
然后拿起來了。
我被這一幕感動了,做完操回教室后,立刻在班級表揚了同學,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教師職業生涯感悟隨筆 教師生涯就像一個生動的故事,一個輝煌的夢想,一首抒情的歌。
小編收集了教師職業生涯感悟隨筆,歡迎閱讀。
教師職業生涯感悟隨筆
【一】 在這個忙碌的社會里,每個人都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現在,我的角色是一名站在三尺講臺傳道授業的老師。
我一直堅信著我能扮演好我現有的角色,并為之而努力。
還記得在新教師培訓會的時候,我深深的記住了一句話:“我們要做到有希望,不抱怨!”作為一個新老師,沒有太多的教學經驗,也沒有很好的管理模式,只有太多的東西要我去學習、研究,但值得慶幸的是我有著良好的心態和對工作滿滿的熱情與激情。
不知不覺中,教書的日子已過了一個月,雖然時間不是很長,但是在這短短的時間里,我做到了不抱怨,同時深深體驗到學生們給我的感受與感動,同事們給我的幫助與寶貴經驗。
這些所有的一切都值得我從一開始就用心的記錄下來,待到以后慢慢仔細體會、回味。
我寫不出多么華麗的篇章,只有簡單而樸實的語言來寫下我的隨筆感悟。
教師職業生涯感悟隨筆
【二】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習慣于固守在自己劃下的圓圈內,圖一個安全舒適的空間,站在這個心理的舒適區,自我滿足。
而《讓我們擁有從容智慧的教學生涯》一書則幫我打破了這個圓圈,引領我去發現圓圈之外更美的世界。
“教育要有一點浪漫的氣息,每天讀浪漫的小說,學生除了考試,應該還有一些浪漫的事。
”特級教師趙群筠老師在書中如是寫道。
“浪漫”一個多么美
教師如何寫好教育隨筆
教師如何寫好教育隨筆 教師如何寫好教育隨筆 教育生活五彩斑斕,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可以從中獲得豐富的感受。
然而,大多數的一線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并沒有把這些感受及時記錄下來,使之在忙碌中匆匆消逝。
怎樣找到一種載體,促使教師養成思考的習慣呢
筆者認為,教育隨筆就是一種比較適合于一線教師的文字載體。
它可以借助于不拘一格的文字表述,在工作的間隙,對點點滴滴的心靈觸動加以記載、回顧、提煉和總結,讓思想自由地流動,讓情感自由地抒發。
一、格式:敘議結合 隨筆是自由文體與個性表達的完善結合,具有“短、平、快”,的特點。
一般以借事抒情、夾敘夾議、意蘊雋永為其特色。
核心是“隨”,也就是自由地抒寫心靈、描摹生活、表達情感,只求真實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教育隨筆主要用來表達作者對某一教育事件的各種思考,所涉及到的往往是一些正在發生的或大家比較關心的事情,包括在這件事上的所言所行,事后是以怎樣的態度來審視的,從這件事中獲得怎樣的觸動、震撼、啟示。
所以,“事件思考”是教育隨筆的基本構成。
對事件的表述里帶著自己的真實體驗;由事件而引發的個性化思考體現感悟。
這些事件可從大處著手、旁征博引,對一些理念進行生動的闡述;也可從細小處尋找突破口,通過對自己在教育教學中有價值的細枝末節娓娓道來,引人入勝,給人以啟迪。
如管目榮老師的教育隨筆《
見習教師感悟隨筆評語
書是我們每個人生活的伴侶,每每翻讀書本時。
看著書中一個個曲折動人的故事,目睹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一回頭,看著自己所走過的蹣跚腳印,頓時茅塞頓開:人生如書,自己又何嘗不是一本書呢
小學教師教育隨筆50字
看了一本叫做《好老師是怎樣煉成的》的書,驚喜的發現這是一本讓教師成長的書,其中很多是青年教師成為優秀教師的經驗之談。
正如段惠民老師在書中所說的:教師是學生心靈健康成長的太陽
是給學生指明生命前行方向的人
一句話說不好,一件事辦差了,對教師本人,可能僅僅是一點點失誤,只能歸結為“疏忽”的范圍,無所謂的。
然而,它卻極有可能影響學生的前途,甚至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一、追尋夢想,行動永無止盡 人人都會有夢想,但行動不行動則是實現夢想的關鍵。
段惠民老師則是一個不僅有夢想,更是將追求夢想做為其人生奮斗的目標,那就是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在序言里,段老師引用了一個自身《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難》的故事,告訴大家不要被別人的成功所嚇倒。
這個故事是段慧民在去北京參加會議的火車上讀的,后來在“首屆全國最佳優秀班主任評選”活動中,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他竟然敢有“上臺發言”的沖動,竟然敢要求秘書長認可,還竟然真的就發言了,甚至還有些“賴皮地延長時間顯擺”。
我們看著有些不可思議,但是他自己看來為夢想所付出的努力很正常、很自然,沒有那么高不可攀。
在段惠民的書里,有許多教育學家和名師為他作序。
在很多人看來,是多么高不可攀啊。
但是在段惠民看來,成功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難,這些高大上的人,其實很好交往,越接觸就越能夠感染到他們的人格魅力。
關鍵是你要主動和他們交往,拿出你的勇氣和實際行動來。
二、追尋真理,不唯權威是從 段惠民老師從來都不是一個墨守成規的老師,雖然他在教學中面對出現的問題也會尊重教材、尊重權威,但又不迷信教材,不唯權威是從。
他總能根據教學規律和學生實際大膽探索、改革教學方法。
一次段老師在講公開課時,有一名學生提出了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可能向我一樣的老師為了不影響教學就一句話概括了,但段老師卻和學生們進行試驗,找尋答案,不光在課上找,也在課下找。
問題長時間的不解決讓段老師總是無法釋懷,一次他與一位專家交流將這個問題說了出來,專家也贊嘆他的這種負責任的態度,終于通過不斷的查找資料讓其得出了為什么學生們不易理解,是因為教材內容安排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物理知識的結構體系。
于是段老師在教學中打破教材章節順序,取得很好的效果,并根據教學實踐撰寫了論文發表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刊物上。
三、厚德載物,愛生智慧 段老師一直堅信“厚德載物,愛生智慧”。
愛是良知,厚德亦良知。
愛是要智慧的。
在段老師這里,這種智慧是對孩子的尊重,對成長的尊重,對未來的尊重,是教育的良知。
從段老師身上可看到他和學生的朋友似的平等友誼,為學生發展創造教育契機,他不采用直接的教導,而使用迂回戰術。
比如實則是“感恩教育”的主題,段老師卻用學生感興趣的“培養記憶力”的游戲,讓學生在活動情境中感受到文字力量,進而內化心靈的震動。
再比如“鏡片風波”把握學生脈搏,采用教育技巧,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教育意圖。
再比如“永遠的秘密”,學生在他寬容理解的疏導下,受到了深刻的法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