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校長思政課教案(合集三篇),歡迎品鑒!
小學校長思政課教案1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老師愛學生,為教育學生成長而辛勤工作。
2、知道學生應當愛老師,尊敬老師。
情感:
1、對老師的關心、愛護產生感激之情。
2、產生敬愛老師的情感。
行為:
1、尊敬老師,聽老師的話。
2、對老師有禮貌,做到進校見到老師主動行禮問好,上下課起立向老師致意,放學向老師說再見等。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準一、二年級教學內容和基本要求中,第二德目是“孝親敬長”。這一德目中的教學內容有一項是“尊敬老師”,與此內容相對應的基本要求的認知部分有“知道老師愛學生,學生也應該愛老師,尊敬老師”。行為部分有:“對老師有禮貌,上下課起立,進校時見老師主動行禮、問好,離校時說再見。”
一年級小學生剛進入學校學習,他們對學校生活有陌生感,畏懼感,也有新鮮感,此時要及時對他們進行熱愛學校生活的教育。首先要教育他們熱愛老師,對老師有親近感,有敬愛之情。因為學生在老師教育下一天天成長,及時地進行愛老師的教育。,師他們愿意聽老師的話,接受老師教導,有利于他們成長。學生愛老師,也就更容易喜歡學校生活。
教法建議:
1、在本課教學中要抓住愛的情感線索,使這一線索貫穿全課。本課的課題就是富于情感的,尤其是看圖講講這個環節,更要挖掘教師對學生的愛,激發學生對老師的愛。行為指導時,也要注意引導學生用行動表達對老師的愛,要從始至終抓住情感的線索。
2、由于一年級小學生剛入學,還不識字,主要通過看圖體會,所以本課插圖較多,要防止逐一看圖,就圖說圖,要以圖為依據,讓學生體會圖中的內涵,用圖要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有時要通過問題的設計把學生帶入圖中、融入圖中。
3、這一課設在學生入學第二周,學生還不大熟悉學校生活,不懂學校規矩,因此要結合學校實際加強正面引導和具體指導,幫助學生知道行為要求,明確行為方式,并鼓勵學生課后堅持做下去。要多肯定學生做得好的地方,如一年級學生對老師真誠熱情。對學生由于不懂得規矩,做得不夠的地方,不要簡單的批評指責。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老師愛學生,為學生成長辛勤工作著,激發學生熱愛老師之情。
教學難點:
使學生知道怎樣做才是愛老師。
教育過程:
一、認一認。(啟發學生認識老師。)
1、師:公園里,有很多美麗的花,大家爭著看花,在花壇前照相,你們一定也很喜歡這些花。
(1)想想:你們知道這些美麗的花是誰培育出來的嗎?
(2)小結:
培育花的叔叔、阿姨們天天要給這些花澆水、施肥、除蟲,經過他們的培育,花兒才這樣美麗。大家把這些辛勤培育花的人成為園丁。
想想:同學們好比是祖國的花朵,培育你們的人就好比是辛勤的園丁,他們是誰呢?(對,是老師。)
板書:老師是園丁,我是花
過渡語:讓我們來認一認這些親愛的老師吧!
2、出示投—。("認一認"中的4幅圖)
(1)提問:
你知道這些老師在上什么課嗎?
給我們班上這些課的是哪位老師呀?你還認識哪位老師?
(2)小結:學校里有很多老師給同學們上課,教同學們知識,同學們可高興了。
過渡語:老師為了學生的成長,辛勤地工作著。那你們想不想知道老師是怎樣辛勤培育我們的呀?
二、講一講。(引導學生了解老師。)
出示圖一。
1、小組交流:
(1)老師在上什么課?上課時同學們坐著,老師是什么姿勢?
(2)老師一天要站著上好幾節課,工作辛苦不辛苦呀?
(3)從開學到現在,你們還上過什么課?在這些課上你們學會了什么?
2、出示寫有漢語拼音,數學題,圖形卡片,并引導學生說老師怎樣教自己學漢語拼音、學數學。
3、小結:
老師教你們學語文、數學、音樂、美術,教你們學習很多知識。雖然他們每天要站著上課,十分辛苦,但是看到你們進步了,學會了這么多知識,心里十分高興,因為老師愛你們啊!
過渡語:下課了,同學們該休息了,老師休息了嗎?
出示圖二。
1、小組交流:
(1)操場上,同學們在做什么?此時,老師在做什么?老師為什么要這樣做?
(2)課間活動時,老師是怎么照顧你們的?老師在照顧你時,你心里怎么想?
(3)老師上完課已經很累了,還要照顧學生活動,這說明了什么?
2、小結:老師對學生關心、照顧得很周到,說明他們愛學生不怕辛苦。
過渡語:老師白天辛苦了一天,你們想不想知道老師晚上又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圖三。
1、全班交流:
(1)這是什么時候?你怎么知道的?
(2)每天這時你們在做什么?此時,老師在做什么?
(3)老師在燈下批改了一本又一本作業,都已經批改了這么一大摞了,老師辛苦不辛苦呀?
(4)老師臉上是什么表情?老師工作這么辛苦,為什么還笑呀?
2、小結:老師愛學生,看到學生的進步,再辛苦也高興。
三、說一說。(激發學生熱愛老師。)
1、想一想:
(1)不僅圖上這幾位老師愛學生,所有的老師都愛學生。開學以來,你們的老師是怎么愛你們的?
(2)你們的老師真愛你們呀!在這里你最想對老師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2、小結:"我們愛老師"是同學們共同的心聲,讓我們一起深情地向老師問一聲好。
引導學生齊說:"老師,您好!"
板書:老師您好
3、同桌說說:
我們在什么時候問"老師您好"呢?
4、小結:早上進校要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上課要起立向老老市問好;在校外遇到老師要停下游戲,向老師問好。我們要用問好表示出真心愛老師、尊敬老師。
5、想一想:你們知道9月10日是什么節嗎?
6、出示投—。("說一說"中的圖3)
師:9月10日是教師節,同學們一大早就來到操場為老師慶祝節日。看!他們有的敲鑼,有的打鼓,這幾位同學還給老師獻上了鮮花。
(1)全班交流:
你猜他們會對老師說什么?如果是你,你想對老師說什么?
老師辛勤地培育學生,學生給老師獻花,這說明了什么呢?
板書:老師愛我,我愛他
(2)說說咱們學校是怎么慶祝教師節的。
(3)放視頻:九月十日教師節慶祝場面
(4)小結:老師特別愛自己的學生,學生也非常愛他們的老師,在老師的節日表示真誠的祝賀,熱情地問一聲:"老師,您好!"
過渡語:愛老師就要尊敬老師,做到對老師有禮貌。
四、做一做。
1、指導學生尊敬老師。
分組交流:
(1)下課了,老師和同學們要走出教室,同學們應該怎樣做?
(2)在校園里,你看到老師拿著很多東西應該怎樣做?
(3)辦公室里,老師和你說話時你應該怎么做?
(4)放學離校時,你應該和老師說什么?
2、師生共同即興表演。
(1)下課了,老師和同學同出教室……
(2)在校園里,看到老師拿著很多東西……
(3)辦公室里,老師和同學說話……
(4)放學了,老師把同學送到校門口……
3、現場采訪。
請同學說說為什么這么做。(給表現好的同學一朵"愛老師"的小紅花,希望大家都來像這些同學一樣愛老師。)
4、小結:愛老師就要用實際行動來表達對老師的愛。
五、全課總結激發情感
師:老師愛學生,為了學生的成長、進步,不怕苦、不怕累,辛勤地工作著,我們每個學生也愛老師,要對老師有禮貌,尊敬老師。希望每個同學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現出對老師的愛。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為老師唱一首贊歌吧!
1、師生同唱《老師老師您真好》。
2、現在下課鈴就要響了,想一想我們應該怎樣做?
(1)學生起立、站直,大聲說:"謝謝老師,老師再見。"
(2)學生請老師先走。
探究活動
1、采訪爸爸媽媽、大同學,說說他們對老師的認識。
2、查找資料,辦一期“老師愛我,我愛老師”的小報。
3、到辦公室,看看老師辦公的情景。
4、訪問老師,請老師說說“老師的一天”是什么樣的。
5、分小組制定計劃“如何慶祝教師節”(可以為老師制作賀卡;可以為老師點歌;可以給老師打電話;可以給老師發電子郵件等)
6、舉辦一次班會,題目是“歌頌老師”(會上可以讓同學唱一唱、演一演、畫一畫、寫一寫、夸一夸)
7、在教師節這一天,把教自己班的老師請到班中共同歡度教師節。
小學校長思政課教案2
教學目標:
1、感受春天的美,體驗春天到來的舒暢和親近大自然的樂趣。
2、察春天的主要特征,探究春天大自然的各種變化。
3、了解春天常見的動植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內容:
春天到了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了解春天的變化,初步培養學生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預備:
歌曲:《春天在哪里》
活動過程:
1、提問導入:春天來了,你們找到她嗎?
2、集體交流:學生交流各安閑四周生活中找到的“春天”。教師有意識地將學生的話總結為“春天在……”的句式。
3、小結要點:春天真的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
4、唱歌《春天在哪里》
(1)跟著廣播或老師,復習歌曲《春天在哪里》。
(2)以小組為單位,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創編自己的歌:“春天在……”
(3)在音樂伴奏下,表演各自的創作。
(4)小結評議各組的創編,鼓勵學生的創作。
5、自由創作:請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自己的“春天印象”。
第二課時
活動內容:
誰聽到了春姑娘的呼喚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觀察比較,熟悉春天的花,進一步了解春暖花開的季節特征;了解春天來臨時動物們的活動變化。
難點:培養學生愛護花草樹木和保護小動物的良好習慣,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學生課前調查并收集有關春天里的花和動物活動變化方面的資料,并準備好彩筆和紙或剪貼工具。
活動過程:
1、經驗導入:
你們知道哪些花是春天開放的嗎?
2、自由表現: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在紙上描繪春天的花,可以寫,可以畫,可以剪貼……
3、布置展板:
一起將學生作品放在展板上,并商量給展板取個合適的名稱,如“春天的百花園”之類。
4、小結要點:
春暖花開,春天的百花園真美。
5、故事表演:
《春天的動物們》。
(1)看教科書第5頁組圖,講故事。
(2)學生談論故事的內容,使學生了解春天到來時動物的一些典型行為。如:燕子遷徙、冬眠的青蛙醒來、產卵……
(3)提問,引導學生進一步拓展故事內容:春天里,你還發現哪些動物有一些行為變化,是什么樣的變化呢?
(4)學生自由組合進行即興故事表演。
6、小結要點:
春每天氣和暖,是動植物們生長、繁殖、活動的好時節,不同動植物以不同方式迎接著這個溫暖季節的來臨。
7、延伸活動:
“動植物們以其特有的方式迎來了春天,那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迎接春天的到來呢?”
活動拓展:
進一步觀察春天里身邊動植物的生長變化,并在家長的幫助下學習逐步建立一些常見動植物一年四季生長變化的小檔案。
小學校長思政課教案3
教學目標
認知:
知道閱讀好書能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有利于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
情感:
喜歡閱讀課外書,并在閱讀中感受到快樂。
行為:
1、多讀課外書刊。
2、養成讀課外書刊的好習慣。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準三至五年級“勤奮學習”德目中的有關要求編寫的。
隨著年級的增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不斷提高。三年級學生已能夠看懂故事書和一些淺顯的科普讀物。設置本課,著重教育學生認識讀課外書的益處,激發學生讀課外書的興趣,引導學生養成讀課外書的好習慣。
教法建議:
1、本課課題為“和好書交朋友”,意在提示學生要愛讀書,還要讀好書。三年級學生主要是在學校老師或家長的指導下閱讀課外書,讀的基本是好書。因此本課只要讓學生知道讀好書有助于學生的成長即可,至于什么是好書,什么不是好書,三年級學生還不好分辨,不是這節課要講的內容。
2、養成讀課外書的習慣需要一個過程,不是一節課能解決的。本課重在激發學生讀課外書的興趣,使學生了解讀課外書的好處。教學時可以適當介紹一些適合三年級學生閱讀的好書。另外注意課上教學和課下活動配合,可以利用少先隊開展圖書角、讀書會等活動,造成人人愛讀課外書的氣氛,引導學生多讀好書。
教學設計示例
第八課和好書交朋友
教學目標
認知:
知道閱讀好書能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有利于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
情感;
喜歡閱讀課外書,并在閱讀中感受到快樂。
行為:
1、多讀課外書刊。
2、養成讀課外書刊的好習慣。
上一篇:mysister我的姐姐
下一篇:關于外婆樹上的外婆【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