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記錄片觀后感600字
觀《美麗中國》有感 又看了一遍《美麗中國》,再次感慨萬千,不得不為攝影師的獨特視角和中國博大的人文情懷所折服。
冰清玉潔的雪山,雄奇秀麗的山川,一望無際的草原,詩情畫意的湖泊,波瀾壯闊的大海,層次分明的梯田,一切都美得令人窒息。
機靈可愛的金絲猴,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威風凜凜的東北虎,亭亭玉立的丹頂鶴,珍貴稀有的揚子鱷,如此豐富的多樣性實在令人嘆為觀止!這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全面反映中國人文地理的極為罕見的優秀紀錄片。
紀錄片的內容涵蓋整個中國的遼闊疆域:從北到南,從西到東,無一遺漏。
整部片子的背景音樂、畫面、解說詞配合得簡直是令人無可挑剔。
尤其是里面的解說詞,簡直是令人拍案叫絕。
它時而俏皮,時而深沉,不經意間非常自然地引出一段哲理,啟迪著我們的思想。
《美麗中國》實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極為優秀的紀錄片。
除此之外,更多的是被中國的魅力所吸引,還有為國家今后的發展的擔憂,這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
中國文明史時間是最古老的,其人口是世界上最龐大的,十三多億的人口,五十六個名族,各型各色的傳統生活方式。
雖然中國面臨著巨大的社會及環境保護問題,但還是有它最美的一面。
中國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脈----海拔88
【第44句】:43米的珠穆朗瑪峰,中國有寬廣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僅次于撒哈拉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沙漠,其溫差可以從灼熱高溫降到令人麻痹的寒冷,中國有云霧迷茫的叢林庇護者稀有動物,一望無際的曠野草原及豐饒的熱帶海洋。
而如今的中國面對的是怎么樣的環境問題?令人矚目的全世界三大酸雨區,其中之一就在中國的長江以南地區,而全國酸雨面積占國土資源的30%;土地沙漠化,世界上沙漠正已每年600萬公頃的速度侵蝕土地,而中國每天都有500公頃的土地被沙漠吞食;森林面積減少,全世界每年有1200萬公頃的森林消失,而中國年均消失天然林40萬公頃,;水資源危機,作為世界21個貧水國之一的中國,全國600多座城市中,缺水的就有300多座;水土流失面積已達367萬平方公里,每年至少有50億噸沃土付之東流;與日俱增的工業垃圾、生活垃圾已包圍了我國三分之二的城市;大氣污染已使中國600多座城市的大氣質量符合國家標準的不到1%。
中國雖然地大物博,但是更需要我們去精心呵護,有很多稀有物種已經永遠的消失,我們就不能讓現在還存在著的東西消失,所以我們要做好自己,讓我們國家越來越美麗。
簡述美麗中國紀錄片講的啥
《美麗中國》是第一部表現中國野生動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觀的大型電視紀錄片,是中國中央電視臺(CCTV)和英國廣播公司(BBC)第一次聯合攝制的作品。
影片從長江以南的稻米之鄉開始,到酷熱的西雙版納雨林,極寒的珠穆朗瑪峰,中國的標志長城,中華文化發源地黃河流域以及蜿蜒曲折的
【第1句】:8萬公里海岸線等。
《美麗中國》曾榮獲第30屆“艾美獎新聞與紀錄片大獎”最佳自然歷史紀錄片攝影獎、最佳剪輯獎和最佳音樂與音效獎。
[1] 《美麗中國》是中國中央電視臺和英國廣播公司第一次聯合攝制的作品,拍攝了中國56多個國家級野生動植物和風景保護區、86種中國珍奇野生動植物和30多個民族生活故事,展現中國自然人文景觀。
歷時4年拍攝,使用航拍、紅外、高速、延時和水下等先進攝影技術,記錄了大量珍貴、精彩的畫面。
《美麗中國》分為《錦繡華南》、《云翔天邊》、《神奇高原》、《風雪塞外》、《沃土中原》、《潮涌海岸》六集(BBC英文版的名稱對應為《富饒華南》、《彩云之南》、《青藏高原》、《長城以外》、《龍之疆域》、《喧鬧海岸》);全片拍攝中國50多個國家級野生動植物和風景保護區、86種中國珍奇野生動植物和30多個民族生活故事,展現中國自然人文景觀。
[1]
寫一篇觀看《美麗中國》地理記錄片作文 觀后感一篇(800字以上)
美麗自何而來——《美麗中國》主題結構、視聽語言分析內容簡要:《美麗中國》又稱《野性中國》是BBC和央視聯合拍攝的紀錄專題片,一共六集。
《美麗中國》的問世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和好評。
它以它精美的畫面和獨特的視角以及優美的配樂,讓人們耳目一新,甚至對紀錄片有了新的認識。
在本文中從主題、結構、構圖、景別、攝影技巧、運動鏡頭和固定畫面、剪輯、聲畫關系和音響等幾個方面來對其進行分析。
關鍵字:人和自然和諧畫面渲染 正文內容關于專題片,我們在課上觀摩了很多,而我之所以選擇這部片子來分析除了想在相似的影視分析中顯得有點“與眾不同”外,就是因為在看過BBC做得奧運會開幕式的直播后估計和所有看過的人一樣地無比痛心疾首地痛罵央視的直播之后,對BBC的技術和觀念很是尊崇,所以對于他們和央視合作的《美麗中國》也就多了分喜愛,分析起來自然更加認真。
& b3 v0 J;關于主題網上對于《美麗中國》的定位是“由中英聯合拍攝的一部關于中國野生動物和自然風光的系列紀錄片”,雖然在這部紀錄片中確實是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內容在呈現中國多元的地域和民族文化,另外三分之二就全部是自然生態,但是我認為這不僅僅是一部展現自然景觀的影片,它自始至終都在探討中國人與自然的關系,并且一直在強調這種關系里的“和諧”。
+“和諧”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哲學財富,是道家倡導的哲學思想,“和諧”更是中國政府在近幾年提出的治國觀念,所以我認為英國人能以“和諧”作為影片的中心,是明智的,是貼切的,也是新穎的。
并且,在近幾年中國以強勁勢頭發展的情形下,現代人的生活中已經漸漸缺失了中國的特質,所以把鏡頭對準自然,遠離現代城市的喧囂與浮華,在沿襲了中國古老生活方式的那些古樸的人之中,表現出中國幾千年根深蒂固的天人合一的人與自然的“和諧”理念,是具有現實意義的。
,對于專題片最核心最基本的主題的選擇上,他們的選擇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也有人提出,《美麗中國》有很多地方實際上是在貶低中國,這片子也不過是在拋開他們發達國家對中國環境方面的強權與迫害不談而只是嘲諷中國對自然的破壞。
我個人認為這些人的看法大概是受了國際上對中國長久以來不怎么友好的打壓態度的影響,也有因為發達國家將落后工業轉嫁到發展中國家這一經濟發展規律而感到怨恨的原因。
影片中雖然是有一些諸如“此物種已經瀕臨滅絕,全世界只有若干只”“此環境帶已經嚴重縮減”“基本片中向世人展現的物種除了蝦米小魚都感覺都已經所剩無幾了” 的批評,然而這些都是客觀事實。
并且這些批評都是在展現了我們中國奇趣的動物與絕倫的景觀后提出的,結尾人家還不忘討巧的加一句“政府已經采取措施”,在對問題擔憂的同時也賦予了希望。
我們自己又怎么能自欺欺人的說我們就是地大物博自然景觀豐富精妙,至于環境問題全是發達國家造成的,與我們自己沒有關系呢
更何況,我一直都覺得紀錄片總是或多或少有教育意義的。
比之其他的紀錄片BBC的說教又是高明的。
《美麗中國》的模式就是先給你一籮筐紅棗然后在給你記嘴巴。
“喜馬拉雅的巍峨山巒孕育了世界上一半人口,是眾多文明的源頭,幾千年繁衍不息。
然而再過30年,80%的冰川將不復存在”,在領略了神圣的恢宏之余我們體會到的更多是對人類自我作踐,導致古老文明、現代文明危在旦夕帶來的震撼。
比如講到金先生捕鳥給上海有錢人吃,然后展現了他嫻熟的捕鳥技藝,當我們心里低估怎么炫耀起捕鳥的時候,原來金先生早已成了自然保護者,捕鳥是為了給鳥體檢,然后放生。
節目完結的時候有這樣一段話:一味發展雖然導致中國自然環境的毀滅,而有計劃的生態旅游將為野生動物帶來無限裨益,中國高速發展的后果造成對資源、生存空間以及環境質量的巨大壓力,然而這些問題也同樣考驗著我們,如果說世界上有哪個國家有能力解決如此大范圍的環境問題,那個這個國家必非中國莫屬。
這些說教都是不漏聲色,自然流露的。
而片尾的那個“期許”更是高明,BBC把中國和世界上的其他國家放在了同一陣地,中國的面臨的環境問題不僅僅是中國自己的問題,也是整個世界問題與我們人類文化的問題。
此話有兩層含義,一是不僅中國有環境問題,世界各國都有自己的環境問題,二是中國的環境問題也是世界的問題,如此的泱泱大國有影響世界的力量,好的方面及壞的方面都可以對世界造成影響。
但是不得不說,BBC的技術再高明,觀念定位再新奇準確,也有其不足之處。
比如關于在第四集《萬里長城的塞外風光》中對長城的解說就有一問題。
在記錄了鄂溫克人溫情的生活后,解說說道很難想象,長城就是來防御這些人的。
首先,長城是歷史上東方的農耕文明所選擇的應對游牧文明的辦法,用今天溫情的北方生活畫卷去質疑長城背后歷代統治者的意圖,鏡頭后面的主觀批判意圖實在太明顯了。
隨后介紹蒙古族生活,解說提到,長城是防御騎兵的等等,似乎表明,拍攝者是知道長城作用的,但之后在介紹西部的長城時,又對為什么在這么荒涼地方建筑長城表示疑惑,這反映出兩個方面的缺陷,一是對生態環境的演變茫然無知,今日荒涼之地,昔日可能是豐美草原,游牧與農耕文明爭奪拉鋸的地區本身就生態脆弱容易荒漠化;二是對游牧民族騎兵的機動能力根本不理解,毫無軍事常識。
以上表明,鏡頭顯然并不愿意理解長城所代表的文明,但卻很愿意評價它。
再有對于蠶、絲綢的解說,顯得過于玩笑,而且顯然有意淡化了絲綢屬于漢族文化的貢獻這一事實。
絲綢之路上其他民族的歷史貢獻主要是流通環節上的。
這并非苛求。
BBC在面對這塊土地上的文化時,如果過于回避漢族的角色,顯然并非尊重文化與尊重歷史的態度。
或者說在影片的深度上,BBC做得不夠精彩。
主題畢竟是六個劇集的靈魂,是貫穿始終的核心力量。
在此我做總的闡述,下面除了“關于結構”部分我無法避免的也要分析總的結構外,其余部分都將以第一集為例進行分析。
關于結構總結構:影片可以說是用空間順序來拍攝的,從他們稱作“南方”的中國的東南部開始,之后是地貌景觀最為明顯的西南、有著廣闊沙漠的粗獷干澀的西北、過著游牧生活的內蒙和冰雪著稱的東北到繁華都市集中的華東。
但是如果在這樣從宏觀處著眼,他們似乎是遵循著這種空間順序,但是在每一大塊之下的細節上,他們選取的空間位置是靈活的,沒有章法的,也是極具趣味和吸引力的。
所以說它是空間結構的影片,不如說它是主題結構式的影片,六集內容都在展現中國的大好河山、中國奇妙精彩的自然景觀,中國豐富珍惜的物種資源,中國人和自然的互動關系,以及“和諧”二字。
一切都是圍繞著一個集中的主題展開的,如同一段曲折美妙的故事,娓娓道來,渾然一體不覺其松散,你只需要跟隨著講述者的腳步去細細聆聽。
希望對你有幫助~~
《美麗中國》觀后感
Wild China is a very good series made by the BBC Natural History Unit. I saw the whole documentary, and was quite stunned by the picture quality, sound, last but not least, how they"d capture the animals and nature on film. It covers with great diversity, from high Himalayan mountains and dense bamboo forests, to sea-lif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t"s not just an ordinary documentary, but art!Wild China also shows the human interaction with nature on a interesting way, e.g the fishermen in a certain scene. It"s definitely worth see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