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對教育脫貧的感悟,對幫扶老師的感恩
教師與貧困學生結對幫扶活動方案荊姚鎮魏村小學2024年10月為了深入推進教育精準扶貧工作,保證貧困學生健康成長,保證他們全部入學,結合工作實際,荊姚鎮魏村小學決定開展教師幫扶貧困學生活動,特制定以下幫扶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人為本,為學生解困”理念,組織全校教師與家境貧困學生結對幫扶,加強對貧困生的關愛教育,樹立貧困學生自強自立精神,為貧困學生營造健康、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讓貧困學生學有人教,難有人幫。
二、實施步驟第一步:宣傳準備階段時間:10月12日---10月14日主要任務:調查了解貧困學生基本情況,確定幫扶對象,進行造冊登記。
第二步:啟動階段時間:10月17日下午3點舉行啟動儀式主持:唐琳琳地點:一(2)班教室會議流程:
【第1句】:校長介紹此次活動意義2.學生代表表態3.教師向結對學生贈送書包和文具4.師生結對交流主要任務:1.建立資助關系,篩選受助學生與教師確定幫助關系,并建立完整檔案,制定幫扶計劃。
2.全體教師對結對貧困學生進行實質性的幫扶,做好記錄。
3.每個月教師完成個人幫扶記錄表。
4.資料整理、分類、存檔。
三、幫扶內容根據我校貧困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對幫扶活動從下方面開展:
【第1句】:建立貧困學生的信息庫
【第2句】:建立健全教師與幫扶學生的談心制度教師要經常與結對學生談心,隨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定期家訪及時反饋學生的情況,幫助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
定期召開教師、受助學生、家長座談會。
3
教師與貧困學生結對幫扶日記
教師與貧困學生結對幫扶活動方案荊姚鎮魏村小學2024年10月為了深入推進教育精準扶貧工作,保證貧困學生健康成長,保證他們全部入學,結合工作實際,荊姚鎮魏村小學決定開展教師幫扶貧困學生活動,特制定以下幫扶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人為本,為學生解困”理念,組織全校教師與家境貧困學生結對幫扶,加強對貧困生的關愛教育,樹立貧困學生自強自立精神,為貧困學生營造健康、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讓貧困學生學有人教,難有人幫。
二、實施步驟第一步:宣傳準備階段時間:10月12日---10月14日主要任務:調查了解貧困學生基本情況,確定幫扶對象,進行造冊登記。
第二步:啟動階段時間:10月17日下午3點舉行啟動儀式主持:唐琳琳地點:一(2)班教室會議流程:
【第1句】:校長介紹此次活動意義2.學生代表表態3.教師向結對學生贈送書包和文具4.師生結對交流主要任務:1.建立資助關系,篩選受助學生與教師確定幫助關系,并建立完整檔案,制定幫扶計劃。
2.全體教師對結對貧困學生進行實質性的幫扶,做好記錄。
3.每個月教師完成個人幫扶記錄表。
4.資料整理、分類、存檔。
三、幫扶內容根據我校貧困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對幫扶活動從下方面開展:
【第1句】:建立貧困學生的信息庫
【第2句】:建立健全教師與幫扶學生的談心制度教師要經常與結對學生談心,隨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定期家訪及時反饋學生的情況,幫助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
定期召開教師、受助學生、家長座談會。
3
老師對留守兒童關愛幫扶落實情況怎么寫
幫助殘疾人的心得體會
【篇一:幫助殘疾人的心得體會】殘疾人所需要的并不多,只需要每個人的一小份關愛。
星星之火,足夠照亮他們的整個世界。
幫助殘疾人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下面是學習啦帶來的幫助殘疾人的,歡迎查看。
幫助殘疾人的心得體會一:今天是10月17日,天氣陰沉沉,深秋的李口大地有了初冬的感覺。
下午兩點半我騎車來到我們葛莊居委會田頭組,開始了下午的進戶走訪。
葛莊居委會田頭組與李口鎮區相鄰,在我的印象中經濟條件相對較好。
在走訪前我一直思考,街道村的村民應該都有很好的致富理念吧,于是我一探究竟。
然后隨著我走訪的深入,進入相對偏僻的巷道,我發現田頭組原來還有很多人任然是很破舊的磚瓦平房,當時我才明白,原來我被臨近街道村的表面現象所迷惑了。
今天走訪的第一戶就是一位殘疾人家庭,在進入她家門的一瞬間,她手中的雙拐就吸引了我的眼球,她步履蹣跚的來到我的面前對我說:小伙子,你有事嗎?在一番簡單的寒暄之后,我和她便拉起了家常。
這位殘疾人叫陳前芳,自小因小兒麻痹癥導致雙腿不能獨立行走,屬于肢體二級殘疾,他的丈夫長期在外做瓦工,她的兒子在李口中學讀,家庭年收入不足8000元,由于孩子讀書,家庭壓力較大。
為了增加家庭收入,z選擇在家中織漁網,每天可以織3只網,而每只網只能賺4元錢,她邊說邊織,不停的用錫扣在網上打結,真的即費時又費力。
我問她家里有輪椅嗎?她微微的搖了搖頭對我說:只能靠雙拐了。
看著她無奈卻又充滿堅毅的面孔
老師對留守兒童關愛幫扶落實情況怎么寫
小學生不能要求太高,必須要有耐心,有時一點很簡單的東西要講好多遍,但你不能煩,他沒學到本來就很急了,你要一煩他就更覺得學不下去了。
而且一天講東西不能太多了,他只能接受那么多,也許講多了他當時能接受,過后他就忘了,還不如少講一點讓他牢牢記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最好能培養起他的興趣,所以講課不能太死板了,多講一些課外的知識。
很重要的就是要跟他搞好關系,學生一旦討厭一個老師就不會想聽他的課了。
幫助老人的感想
校組織的公益勞動讓我從中學到很多,也得到了許多深刻的為人處世的道理。
學校把社會作為實踐的場所,讓我們參與社會,在公益勞動的實踐中有所啟示。
通過小組為單位的社區志愿服務,啟發了我們在公益勞動中尋找能使我們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點,引導我們去了解社會、感受社會。
在敬老院中,我們小組的同學毫不嫌臟。
耐心、仔細地幫助老人們洗腳、剪指甲。
這些都讓我們體會到了老一輩的孤獨、我們的幸福和自私。
我們在那里盡可能地多和老人聊天、談心,竭盡所能使老人感到溫暖。
我們還幫助敬老院的職工一起打掃敬老院。
雖然我們滿頭大汗,但我們很高興,因為我們心里都有一股自豪感。
而這種自豪感不是在學校里能夠體會到的。
公益勞動是不記報酬、不謀私利、不斤斤計較的;公益勞動是忘我的勞動,也是培養我們關心公共事業熱情的。
參加公益勞動的光榮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靈。
這些都讓我們覺得自己是另一個雷峰。
處于這個時代的我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對待一些人際關系和自我評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
而這次的集益勞動,使我體會到了集體的力量、集體的溫暖和自己的不足。
也讓我親身體會到了勞動的光榮感。
這些都促進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錯誤,正確認識自己。
而現在,由于一切向錢看的思想的影響,在一些人的頭腦中裝滿了金錢的利益,干什么事都講錢,干活不講報酬認為是傻瓜,甚至有的“公益勞動”也變相要錢。
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有意識地組織了我們去參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對于抵制一切向錢看的思想腐蝕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讓我們親身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和勞動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們輕視勞動和不勞而獲的思想的侵蝕,避免了我們形成好逸惡勞的壞習慣。
公益勞動也同樣加強了我們的勞動觀念,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公益勞動同樣培養了我們的競爭意識和開拓進取的精神。
學校這次組織的公益勞動讓我懂得了公益勞動不僅能造福社會,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靈。
而我們也該為了公共利益而自覺自愿地參加勞動,因為那是我們中學生的勞動態度的一個特征。
不記報酬也是我們中學生勞動態度的一個特征。
我們講的公益勞動,就是以不記報酬為前提的;那是根據以公共利益而勞動;我們必須為公共利益而勞動,自覺要求進行勞動。
積極參加公益勞動是為社會盡力,是熱愛勞動的表現。
社區實踐活動提高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
引導了我們接觸、了解社會,增強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
而學校組織的勞動,更讓我們明白了學會獨立的重要性。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對于我們這些出生牛犢的中學生們,獨立的培養和社會的洗禮是多么的重要。
在這個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適應社會也是我們即將面臨的困難。
對于現在的我們,越早接觸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就意味著我們越能適應它。
做小學生輔導老師的感想
小學生不能要求太高,必須要有耐心,有時一點很簡單的東西要講好多遍,但你不能煩,他沒學到本來就很急了,你要一煩他就更覺得學不下去了。
而且一天講東西不能太多了,他只能接受那么多,也許講多了他當時能接受,過后他就忘了,還不如少講一點讓他牢牢記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最好能培養起他的興趣,所以講課不能太死板了,多講一些課外的知識。
很重要的就是要跟他搞好關系,學生一旦討厭一個老師就不會想聽他的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