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留守兒童的感言 - 百度
類似于讀后感、檢討、作文等老師給你們留下的作業或者懲罰還需要你們自己來完成因為讓你寫這些不是為了讓你練字為了讓你有更深的認識和反思反省亦或是讓你能擁有好的語言組織能力
家長對留守兒童的心得體會怎么寫
留守兒童的教育是在社會發展形勢下,學校教育面臨的新課題,留守兒童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更是我們代理家長的重點。
作為代理家長,深知責任的重大,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做到了以下幾個方面:一、要有愛心、耐心。
許多教育家都指出,沒有對學生的愛,就不會有真正的教育,愛是教育學生前提,在代理家長工作中應把愛放在重中之重的位臵。
對留守兒童來說,他們更缺少愛,更渴望得到老師、同學、社會的關注。
關愛留守兒童心得體會。
因此,我們作為代理家長要努力從生活上、學習上給他們無微不至的愛,從小事上細節上多關心他們。
時刻關注他們的思想變化,及時溝通。
二、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問題是“留守兒童”最容易出現的問題。
外出務工父母無暇顧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幫助,缺少父母的溫暖和教育,這對學生心理產生極大影響。
留守兒童一般內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較脆弱。
另一部分學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經常往家里寄錢,有的甚至給孩子買了手機,加上監護人的嬌寵溺愛,導致孩子養成大把花錢、逃學上網、吸煙喝酒、自暴自棄等不良行為,這樣的學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蠻橫。
針對這一特點,我利用課余時間講節儉的重要性,放一些民工在外打工的片,讓他們養成節儉的生活習慣,體會父母的不易,讓他們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愛他們,而是為了使他們生活更好。
關愛留守兒童心得體會。
并舉辦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另外,開展心理質詢活動,及時解答他們的疑惑。
幫他們少走彎路。
鼓勵、組織留守兒童們多參加業余活動,以填補父母不在身邊的空虛。
由于父母不在身邊,留守兒童們不能在父母身邊撒嬌,和父母一起享受天倫之樂,所以他們的思想上難免會出現空虛,又由于他們有比別人多出來的大量的時間無所事事,如果不能正確引導,他們很容易養成自閉的性格或是迷上打游戲等不良的嗜好。
針對這種情況,我在平時多引導他們多讀書等進行有益的業余活動。
三、加強對留守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強學生法制觀念大多數留守兒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監管,自制力差,脾氣暴躁,往往因為一點小事與同學打架,嚴重影響了其他學生的安全,造成極壞影響。
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作為他們代理家長,我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講如何自我保護。
從電視上、網絡上、多搜集一些實際例子,對學生進行教育。
四、多進行家訪,及時了解情況對于這些孩子,要多進行家訪,及時了解他們的情況,與他們現有監護人進行交流,授予他們家教的方法,讓這些沒有父母在身邊的兒童,能夠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問題及時和學校溝通,并能與學校教育同步,從而達到很好的教育效果,這樣既能讓兒童們勞逸結合,又能讓他們形成一定的生活規律,要善于和兒童交流溝通,讓他們從監護人身上感到親情,進而對監護人產生依賴性和信任感。
總之,作為老師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學習進步的引導者,生活的保護者。
因此做到“三多”、“二知”、“一溝通”很重要。
“三多”,即多與“留守兒童”談心,彌補“留守兒童”的親情缺失;多鼓勵支持孩子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多進行家訪,了解孩子在家活動和學習情況;“二知”即知道留守兒童的個人基本情況和家庭情況;“一溝通”即定期與留守兒童父母電話交流溝通,并采取針對措施,提供必要的幫助。
用關愛、親情為留守兒童營造溫馨的家園氛圍,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并讓每一個留守兒童不再孤單,不再無助,在學校同樣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
關于留守兒童句子
【第1句】: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讓我們和留守兒童共成長。
【第2句】:同在藍天下,共同成長進步。
【第3句】:雪中送炭三春暖,留守兒童盼關愛溫暖孩子心靈,讓留守之地陽光普照。
【第4句】:用愛心來接力 為建設者加油。
【第5句】:留住孩子。
守護愛心
【第6句】:一心為留守寶貝著想 兩耳會聽得悅耳童音。
【第7句】:在這里,倡導少一些瘋狂,多一些關愛身邊的留守兒童吧。
【第8句】:留守的是孩子。
成長的是心靈
——留守兒童需要您的幫助。
【第9句】:關注未來 關注留守兒童。
談談你對留守兒童問題的看法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許多家長為改變生存狀況外出務工,因為經濟等原因無法將子女帶在身邊,由此引發留守兒童的問題。
由于留守兒童多由祖輩照顧,父母監護教育角色的缺失,對留守兒童的全面健康成長會造成不良影響。
首先,中小學生更需要父母的關愛指導和家庭早期教育的支持。
如果這個時期父母一方甚至雙方缺席,就會使孩子與父母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和親子互動,孩子沒有機會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感受,父母也沒有機會傳達自己對子女的愛。
長此以往,將會使父母與子女產生心理上的隔閡,使兒童喪失基本的心理歸屬和心理依戀。
因此,親子關系作為一種教育因素,直接影響著教育的質量和孩子的發展水平。
其次,在家庭功能不健全的情況下,學校就成為留守兒童社會化過程中一個極其重要的場所。
學校應千方百計加強對留守兒童小學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通過加強日常管理、對留守兒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等途徑,同時建立與留守兒童家庭的聯系,調動父母參與對他們的教育。
總之,留守的經歷對正處在成長階段的青少年來說影響重大。
我們應當看到這些影響,并且積極發揮學校教育的主導作用,調動各方面的力量,保障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關愛留守兒童的作文
關愛留守兒童在當今社會中,越來越多的農民工來到大城市里打工,也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會讓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許多多的便利,現在,在我們如此享受著這些便利時,我們也想一想那留守兒童他們的生活。
那些留守兒童在很小的時候,父母就不在他們的身邊,與他們相伴的則是年邁的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他們不但不能享受到父母的關心,而且還要擔負起生活的重擔,早上,很早就起來做飯,然后去上學,這樣日復一日的生活,使他們過早背負起生活的重擔,臉上也少了笑容。
記得,那是過節的時候,我帶了好多的書和食品來到了一個留守兒童的家中,我幫助他一起干家務,由于我平日干的活并不多,所以顯得十分的笨拙,還總是干錯事,她看著我的樣子笑起來,中午的時候,我們還叫了其他的留守兒童來到了一起,我們一起吃著我帶來的食品和他們自己做的食品,覺得特別的好吃,下午的時候,我們一起來到麥田里,大家都講著自己的故事,他們也給我講了許多關于他們與父母之間的故事,在講時,臉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他們是那樣的幸福、快樂
我們還玩了許多他們小時候的游戲,大家都十分的快樂
雖然這只是短短的一天而已。
但這是我過的最有意義的一個節日了。
其實,他們不僅需要物質上的幫助,他們更需要的是心靈上,精神上的,現在,社會給予了他們物質上的幫助,而我們可以在學習上多幫助他們。
盡我們最大的可能,在過節日時,可以和他們一起過,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和他們交朋友等等
總之,用心去和他們交往,會讓他們很幸福,快樂的
我們應用心去幫助他們
----------------------------------- 關愛留守兒童 “鳥有一個巢,人有一個家”對每個人而言:家是感受親情的港灣,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又有許多孩子遠離了那溫馨的港灣,他們得不到與其他孩子同樣的愛與溫暖,他們是誰呢
他們就是備受社會關注的留守兒童,因此,我們應該給予他們一些關懷。
留守兒童都缺少著,父愛,母愛,如果不能及時地給予他們愛心,他們會因為缺少親情而陷入深淵。
“生命就像是一束繁花,時間就像是一根鐵鞭,一朵一朵擊落著繁花,等到擊完的時候,把滿地的殘紅踏入泥沙,”詩人汪靜之無不感傷地這樣感嘆,是的,繁花終究會變成殘紅,生命由盛至衰似永恒,無人能改變成阻止,固此無淪在社會的哪一個角落里,我們都應該幫助留守兒童,幫助那每一個如花絢爛的生命,他們是祖國的未來,他們是那一束束蓓蕾滿枝的繁花。
在社會的支持與幫助下,他們茁壯成長,正是由于在那種艱苦的環境下生存,才磨練出了他們那種堅強不息的意志,在他們眼中那些超越凡俗的東西不能唾手可得,需要他們跋山涉水,他們不會因為路途艱險遙遠而輕易放棄,是啊
那綻放的優雅,吐露的芬芳,不正是穿越了生活的磨礪才彌足珍貴了嗎
有人說過“留心你的思想,思想可變成言語。
留心你的言語,言語可變成行為。
留心你的行為,行為可變成習慣,留心你的習慣,習慣會變成性格,留心你的性格,性格可變成生命。
”也許它就是留守兒童能夠成功的重要原因吧
留守兒童,他們在卻少父愛,母愛的情境下,最終卻成為夜幕下的一盞明燈,熠熠生輝,引人注目,為什么呢
正是因為他們還在吸吶吞吐之時,他們沒有止住前進的腳步,沒有流戀于輕松;沒有忘情于虛浮,沒有迷醉于誘惑,沒有沉陷于淺薄。
有一天,他們終會永遠不回頭地向前走去,然而他們需要幫助,需要我們每一個人來關愛 關愛留守兒童,從我們每一個人做起。
----------------------------------他們 在城市的盡頭,沒有繁華的街市,閃亮的霓虹;在城市的盡頭,只有破舊的棚戶區,有飽經生活風霜的生命;在城市的盡頭,有他們這樣一群人。
讓我怎樣稱呼他們
外來務工人員子女
農民子弟
亦或是農民工二代
不,我不想用這些冰冷的名字稱呼他們,我多想叫著他們帶著泥土氣的乳名,拉著他們的小手,走近他們的生活…… 他們從小生長在故鄉的青山綠水中,純潔的靈魂在田野里抽穗拔節。
在山野的風中,他們奔跑著,憧憬著。
風從田野中吹過,吹進了城市,為了生計,為了未來,他們跟從父母來到了城市,在城市的盡頭扎下了根。
于是習慣了青山綠水的雙眸第一次觸碰到了高樓大廈、車水馬龍。
他們不知道怎樣穿過六車道的馬路,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數不清寫字樓的層數。
繁華的現代文明不曾給他們帶來任何快樂,這一次,卻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跡。
他們背起書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
可是卻在“城市人”異樣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戶口與暫住證的區別。
他們都是父母心頭的寶啊
卻過早地承擔了不屬于這個年齡的負擔。
放學回家,他們做好簡單的晚飯,父母還在工地或菜場上勞作;午夜醒來,淚眼中城里的星空沒有家鄉的明亮;悄悄許愿,希望明天他們的打工子弟小學不會因交不出電費而被查封…… 然而,在他們日益長高的身體上,我看到了他們的成長。
記得一位記者問一個打工子弟學校的孩子,學成后是否會回到家鄉時,小姑娘毫不猶豫地說:當然,一定回去
那一刻,我差點落下淚來,為他們的成長。
記得那年春晚他們稚氣的宣言:“我們的學校很小,但我們的成績不差”“我們不和城里的孩子比爸爸”“北京的2008,也是我們的2008
”他們逐漸成熟,告別昨天的羞怯,開始迎接新的一天。
雖然,他們還在為不多的學費而苦惱;雖然,學校還是交不上水電費;雖然,還有好多體制還不夠完善……雖然有好多個“雖然”,但是,只有一個“但是”就足夠了,已經有好多視線轉向他們,他們正在茁壯地成長。
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盡頭,照亮了他們的生活。
關于留守兒童的作文高中學生寫800字
當我們牽著媽媽溫暖的手,漫步在街頭,談天論地時,你會覺得很自然;當我們躺在爸爸寬容的懷抱中嘻嘻撒嬌時,你會覺得很平常,就是這樣既平常有自然的舉動,對于有的孩子來說卻是一種奢望…… 他們從小就了父母的呵護,被冷酷的社會現實剝奪了沐浴情親的權利。
每逢佳節,我們就被爸爸媽媽寵著,他們卻只能守著冷冰冰的電話,等待那個熟悉又愈漸陌生的聲音,在本該享受父母呵護的年齡,卻在一天天孤獨的等待中慢慢的焦慮絕望,甚至被畫上“問題兒童”的等號。
他們就是—守兒童。
也許留守兒童就像野百合一樣,獨自頑強而卑微的生長著,沒有花樣年華,只有孤獨和失望;沒有浪漫與詩意,只有自卑與沉默。
但是我想要告訴他們,自古雄才多磨難,生活讓你們過早承擔了分別的痛苦,但卻讓你們對父母少了一份依賴,多了一份在困境中的磨煉。
讓我們一起守護留守兒童,與留守兒童創造一個好的明天
教師應該如何對待留守兒童
首先,老師應有愛心。
班主任、教師要給予“”特殊的關愛,并使他們切實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減少“”受教育的斷層與真空,讓“”的生活充滿“陽光”。
特別是班主任,應該用滿腔的熱情去關愛留守孩子,更不得歧視留守學生。
“愛的力量是無窮”。
學生在師愛的沐浴下輕松快樂地學習、生活。
“留守學生”本身缺少父母的愛,所以他們更需要愛,即使他們違反了紀律,老師嚴厲批評時,也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更要讓他明白:老師是關心你、愛護你的,是為你著想才臺此嚴格要求。
這樣,在“嚴師”面前他就不會產生逆反心理或分歧視情緒,而理解了老師的苦心。
其次,作為班主任,要隨時洞察學生心理,要傾聽留守學生的心聲,有針對性對“留守學生”進行心理引導,用真情推開一扇扇幼小的心門,解開一個個心結。
“留守學生”人數眾多,已經形成一個需要予以高度重視的群體。
半數以上的“留守學生”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更為重要的是,超過半數的“留守學生”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他們只能與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親屬在一起生活。
部分“留守學生”因長時間失去父母的呵護和管教,學業和身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易產生性格孤僻、寡言少語、等現象,這種狀況,對“留守學生”的教育、等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教師可通過家訪,座談,結對幫扶等辦法,給這些學生以更多關注,激發其熱情。
平時,細心觀察學生的學習、情緒、身體、表現;多與學生交流、談心,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愛好興趣;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分析共思想動態;關注學生點滴的進步,及時鼓勵、表揚;學生各方面情況均了然于心。
再次,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班隊活動,如“體諒父母教育”活動、“”活動、“交往輔導”活動等。
讓“留守兒童”在活動中親身體驗,受到教育;同時,要經常組織“留守兒童”參與文體娛樂活動,充實業余生活。
以此來彌補親子關的系缺失對其人格健全發展的消極影響。
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興趣,讓學生養成多種良好的習慣:即切實加強向素質教育的轉化,使學生的特長得到充分的體現和發展。
在學生的興趣培養上,老師要因材施教,并注意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良好的興趣后,課余時間不但過得充實,而且還富有意義。
留守學生是未成年人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留守學生的教育是一項現實而艱巨的社會系統工程,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相互配合,創設人人關心孩子,個個關愛學生的良好社會氛圍。
關注“留守學生”的教育,關愛“留守學生”的成長,才能真正實現教育事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才能使我們的社會實現和諧。
與留守兒童有關的作文
守住留守兒童 樹,砍斷枝條還可以生:草,燒毀了還可以長。
懸崖上的一棵松樹在茁壯的成長著,但它不想永久的被遺忘…… ——題記 我情不自禁地把遙控器調到看起了守住留守兒童的專訪報道。
我清楚了與他們的天壤之別,清楚了自己生活在一個多么幸福美滿的家庭里,清楚了他們所經歷的苦難與艱辛。
他們看守著美好的家園,一有空就打理著家里大大小小的事物。
自家地里沒有半點雜草,那是因為他們用鐮刀把它們割去喂羊喂 豬了,難怪他們家里的牲口那么的肥壯。
家里總是一塵不染,那是因為他們每天都用自己的雙手打掃著屋里的每一個角落…… 他們守住自己心中的渴望,他們的心是孤獨的。
當他們感到傷心時就會一個人躲在被子里痛哭流涕,或是躲在墻角邊默默的哭泣。
表面他們都很堅強, 表現出常人難以想象的承受力,可事實他們的心比誰都要脆弱。
當他們看見其它的孩子和父母來個親密的擁抱時心都快要碎了,他們渴望有愛,渴望有個完整的家,渴望父母早日歸來,給他們愛的力量溫暖的擁抱和歡樂的微笑。
讓我們給予他們愛的力量,守住家,期盼父母回來的那一天。
每天他們在睡夢中渴望,在清晨的淚水中醒來,笑哈哈地對自己說“不久爸爸媽媽就會回來,我要繼續努力喲
” 他們向往學習,深知學校是一處培養人品質的地方。
所以他們渴望讀書。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射進來,他們就要起來喂雞放羊、松土施肥,把自己種出來的蔬菜去換一些錢,早早的領悟到父母掙錢的辛苦。
他們理解“鋤禾日當午,汗滴和下土。
誰知盤中餐,。
”沒有父母為他們洗衣做飯,碗里沒有雞鴨魚肉,甚至連菜也只是一小份,可他們從來都不會浪費一丁點兒糧食。
因為他們深知一粒米的來之不易,都是用自己的勞動換來的。
留守兒童他們堅強、他們勇敢,但他們也需要大家的愛、需要大家的幫助而不是譏笑和歧視……你瞧那位留守兒童又站在村口望著父母曾經離去的小路期盼著父母的歸來,讓我們攜手關愛身邊的留守兒童吧。
看到這一幕幕場景心中響起一首歌:“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