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美術生高考失敗感悟
您好
您外出學習將近三個月了。
我很想念你,更想和您說說知心話。
每次您來電話時,我想對您說但又不敢說,只好寫信告訴您:我不想做您的兒子了。
知道我有這樣的想法,您可能肺都要氣炸了。
含辛茹苦培養出來的卻是一個白眼狼和不孝之子。
先請您別生氣,聽我給您慢慢解釋。
您常常告訴我“一個人不能沒有理想。
理想是石,可以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可以照亮前進之路;理想是路,可以指引我們走向成功之岸。
”長久以來,我都想告訴您我的理想,可就是不敢說,今天,趁著這個機會.
對美術的感悟與體會
欣賞與感悟 上了美術欣賞課,感受頗多。
美術欣賞我的視野由古、古羅馬倏而轉到了文藝復興時的意大利。
古羅馬、古希臘的宏偉的宮殿建筑、眾多的雕刻作品,展現了這兩個偉大時代曾經的輝煌。
文藝復興沖破了中世紀的宗教束縛,出現了人才輩出的局面。
使我知道了中國的陶瓷藝術的源遠流長,和陶瓷藝術對于世界的貢獻。
通過中西方美術藝術的差異使我更加了解了中西方美術的不同之處和相同之處。
及增加了我對于祖國燦爛文化的自豪之情,也使我更加了解了西方的美術藝術。
美術欣賞課不僅僅是對于繪畫藝術的欣賞,而且是對于雕刻、建筑、陶瓷藝術等等藝術中所體現出的美術藝術的欣賞。
我想上美術欣賞課給我的最深課的感受莫過于此了。
這使得我的眼界大開。
美術欣賞當然包羅萬象:古今中外的,各個藝術流派的,不同方面的。
有古羅馬、古希臘的最具特色的建筑、雕塑。
有文藝復興時期各個藝術大師的杰作。
還有近現代的各種新興的流派的介紹。
這些都是西方的藝術中的美術藝術的具體體現。
那么對于東方,尤其是中國,同樣具有悠久歷史的自然要數陶瓷藝術,還有獨特的建筑風格。
更加不同于西方繪畫藝術風格的是中國獨有的山水畫的藝術手法。
我在選修《中國水墨畫基礎》課的時候,老師就講過中國的山水畫很是不同于西方的繪畫。
他還舉了一個具體的例子,就是他有一個外國留學生跟他學習中國的山水畫法,但是不管怎樣這位外國的學生都畫不出中國山水畫的那種真正的味道,盡管他的畫功很好。
從這個例子中,我想中國山水畫是凝結了中國人民的特有的情節在里面的,所以外國的畫家很難畫出中國話的味道來。
當然,西方和東方的繪畫藝術分別屬于不同的畫法,各有千秋。
因而我們應該相互學習,才能相互促進彼此的發展,而不能頑固守舊。
尤其在當代不斷發展的世界里,加強彼此的交流學習更加顯得重要。
中國畫注重畫山水等自然景物或者蟲魚鳥獸等動物,并且善于運用空氣透視法,而且善于想象,這樣可以使得繪畫有遠有近,畫面有種曠遠闊達的氣象在里面,并且中國的畫更加注重使內心的情感表達在畫上。
而西方的繪畫主要運用焦點透視的方法,表現的繪畫作品多為描摹人物、事件為多,展現的空間不夠開闊,所以常有種壓抑的感覺。
看中國畫多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善于運用留白的畫法,而且多描摹大河高山等雄偉的景物,所以有種壯美之感。
而描摹的花鳥樹木卻給人一種伶俐輕快、聰慧靈性之感。
而觀看西方的繪畫則多為油畫,色澤雖然濃重,但卻看起來大多有種灰暗之感。
很少可以感受到空靈之感。
我想東西方的文化差異是導致這種差異的原因之一。
因為西方受宗教的影響深遠,宗教氣氛濃厚。
而中國則不太相信宗教,相反中國的儒、釋、道教則更多的是關心人與自然的關系和諧與否的方面,因而束縛較少,所以中國的畫更讓人感覺一種輕快愉悅的感覺。
當然和作畫的工具的運用也有很大關系。
西方用畫筆,中國則是毛筆。
這種工具的差異自然導致了做出的畫會有差異。
還有就是顏料的使用了。
中國畫用墨先畫好畫,然后再經過一種工序叫做裝裱,這樣給畫加上各種鮮亮的顏色。
使得中國的畫可以保存很長的時間而完好,不退色。
但是西方就很是不同了,用畫筆在畫布上作畫,顏料用化學顏料,畫好后保存就很麻煩,比較容易褪色。
當然這些都是古代的一些做法了,現在西方的保存技術是大大的提高了,我們反而落后了。
現在當然是有很大的改變了,以前是東學西入,后來是西學東入,到現在東西方的交流是不斷地加強,相互的影響。
所以繪畫藝術也不斷的相互的學習借鑒。
中國的建筑和西方的建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中國的房屋時用木材制作的,而西方的建筑則是用石材制作的。
這和各自所處的地理環境有很大的關系。
中國古代處于長江黃河流域,土地肥沃,深林茂密,地勢平坦,所以盛產優質木材,因而房屋多為木材制作。
而西方則多山地,山產石材,所以他們必然會以石材作為建筑的主要材料,另外這也是為什么西方的石雕雕刻雕像繁榮的原因之一。
我原先以為石材造的房子當然會比木頭造的房子堅固的多,但是我的猜想是錯的。
石材耐壓但是韌性差,而好的木材不但耐壓而且韌性很好,甚至比鋼還要好。
這是我嘆為觀止。
而更加令我感到驚嘆的是,中國房屋使用了斗拱的結構,這使得每個梁柱環環相扣,使得屋頂的巨大重量通過斗拱的精巧的結構而轉移到支撐房屋的大柱子上去。
這就使得屋子的墻壁不用承擔重量而僅僅是起到遮風擋雨的作用。
這儼然是現代鋼筋混凝土構架的雛形。
而且這種斗拱的結構還有利于房屋的擴充,而不用費很大的功夫。
也就是說可以在原來的房屋上面通過梁柱來擴充,而不用推到重新來建。
而西方的石材不僅韌性不好,而且還要承擔很大的重量。
并且可擴充性也不好。
當然它有一個優點就是可以加高。
中國的房屋卻多是一層的。
中國常見的高層建筑恐怕要數塔了,然而塔的建筑形式去時舶來的,因為佛教的傳入而傳進來。
西方石材建筑的集大成恐怕是凡爾賽宮了。
中國的木材建筑的集大成當然非皇家的宮殿了。
中國的房屋建筑多主張對稱美,建筑群往往有一條中軸線,而西方的的建筑則多曲線,典型的教堂大多有圓形的穹頂結構。
較之,我認為中國的木材建筑有種舉重若輕的感覺,而感覺西方的石材建筑則多是一種凝重深沉。
另外中國房屋的頂部的鋪設的瓦也是中國的特色了。
瓦的使用使得雨水可以輕易地留下來不易造成屋內漏水的情況。
現在隨著城市化的進程的加快,瓦在中國可能很少再見到了,瓦因而成為中國文人用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的常用的對象。
當然不僅僅是懷念瓦,大概可能是懷念中國古代燦爛的文明,在邁向新時代時發出的嘆息吧。
談到文藝復興,我們自然會問那么文藝復興為什么會發生呢。
也許我們不應該這么問,而應該問,文藝復興為什么在當時發生,而且發生在意大利呢。
因為歐洲的思想受中世紀的宗教影響太深了,人們的思想受到了極大地束縛,人們想擺脫這種束縛追求自由是他們神圣的權利。
所以不管遲早,文藝復興都會發生的。
這是毫無疑問的。
而之所以叫做文藝復興,是因為在古希臘、古羅馬的時代曾經有過輝煌的文藝、科技、思想的繁榮。
因而要打破中世紀的宗教神學的束縛,那自然是人想到的就是文藝復興的提法了。
問題的關鍵在于為什么會發生在當時的意大利。
因為當時意大利的經濟發展很快,新興的階級自然不愿繼續收其他力量的阻礙,所以就會尋找新的思想來沖破舊的思想。
再加上許多的天才人物的出現所以便形成了當時十分繁榮的文藝復興思潮。
文藝復興帶給歐洲人們新的思想,逐漸的使得人們從宗教繁重的思想中解脫出來,可以說為以后歐洲的發展起到了啟蒙、促進的作用。
而在文藝復興中嶄露頭角的天才人物,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寶貴的知識和財富。
中國的制陶瓷的工藝可以追溯到商朝開始制造青銅,青銅雖然不是陶瓷,但是可以稱得上是陶瓷工藝的原始階段。
后來出現了黑陶,大約唐朝時候產生了瓷的工藝。
這是很大的進步。
瓷的出現彌補了陶的表面不光滑的缺陷,使得瓷的應用廣泛的深入了人民的生活之中。
景德鎮成為我國的制造瓷器的中心之一,飲譽海內外。
陶瓷甚至成為中國特有的一種陶瓷文化。
很多士大夫都參與陶瓷的制作。
這就使得中國的陶瓷技術當時遙遙領先與世界。
西方的國家通過絲綢之路、海上貿易等不惜重金來購買中國的陶瓷,把中國的陶瓷當做稀世珍寶對待。
幾個世紀以來在西方形成瓷器熱,經久不衰。
中國的瓷器上面可以繪畫、可以有文字書法等等。
不僅僅是器物,更是一種人文的精神的表現。
當然隨著瓷器制造技術被西方所掌握,陶瓷的制造的技術不再是秘密,但是中國的瓷器在世界上仍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中西方的美術藝術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也有相同的的地方,那就是追求美。
我想中西方在不斷的交流中會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促進彼此更好的發展。
當然我們也要把握好繼承和發展的關系,不能拋卻我們古代的燦爛的文化。
只有這樣才能在和西方的交流融合中把握住前進的方向,永遠有自己的歸屬。
我想美術欣賞課教誨我很多的東西。
這更多的是一種心靈的交流課。
注,樓主請根據自己情況更換人名,地名,等不妥之處
學習美術的感想
【第1句】:藝術并不超越大自然,不過會使大自然更美化。
——塞萬提斯
【第2句】:藝術不是技藝,它是藝術家體驗了的感情的傳達。
——列夫·托爾斯泰
【第3句】:藝術的成功在于沒有人工雕琢的痕跡。
——奧維德
【第4句】:藝術的敵人就是不學無術。
——塞·約翰遜
【第5句】:藝術的第一目的是再現現實。
——車爾尼雪夫斯基
【第6句】:藝術的基礎存在于道德的人格。
——羅斯金
【第7句】:藝術的偉大意義,基本上在于它能顯示人的真正感情、內心生活的奧秘和熱情的世界。
——羅曼·羅蘭
【第8句】:藝術給我們插上翅膀,把我們帶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俄)契訶夫
【第9句】:藝術恒久,生命短暫。
——英國
【第10句】:藝術或有謬誤,自然卻永不犯錯。
——(英)德萊敦
【第11句】:藝術家對于自然有著雙重關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隸。
——歌德
【第12句】:藝術家氣質是一種折磨業余愛好者的疾病。
——切斯特頓
【第13句】:藝術可遇不可求--它不會因為你是平民而對你視若無睹,也不會因為你是王公而對你青眼有加。
天時未到,即使是最睿智的人也不能使藝術品誕生。
——惠斯勒
【第14句】:藝術乃德行的寶庫。
——巴爾扎克
【第15句】:藝術使自然更完美。
——雷諾茲
【第16句】:藝術是發揚生命的,死神所在的地方就沒有藝術。
——羅曼·羅蘭
【第17句】:藝術是感情的傳遞。
——列夫·托爾斯泰
【第18句】:藝術是高尚情操的宣泄。
——穆爾
【第19句】:藝術是活的科學。
——科克托
【第20句】:藝術是精神和物質的奮斗。
——宗白華
【第21句】:藝術是人類的天性。
——伯克
【第22句】:藝術是生活的鏡子。
——列夫·托爾斯泰
【第23句】:藝術是一種使我們達到真實的假想。
——畢加索
【第24句】:藝術是一種享受,一切享受中最迷人的享受。
——(法)羅曼。
羅蘭
【第25句】:藝術應當擔負起哺育思想的責任。
——白朗寧
【第26句】:藝術與科學既不同而又互相關聯;它們在審美的方面交會。
——克羅齊
【第27句】:藝術遠不及生活重要,但如果沒有藝術,生活就非常貧乏了。
——非洲
【第28句】:藝術之藝術,詞藻之神采,以及文學之光華皆寓于純樸之中。
——惠特曼
【第29句】:藝術屬于古老的世界,科學屬于現代的世界。
——迪斯雷利
【第30句】:音樂是人生的藝術。
——施特勞斯
【第31句】:在藝術作品中,最富有意義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個性。
——林語堂
【第32句】:在真正的藝術領域里,沒有預備學校,但是有一個最好的預備方法,就是對藝術大家的作品抱一種最虛心的學徒的興趣。
這樣碾顏料的人常常會成為優秀的畫家。
——歌德
【第33句】:真實地表現自然,卻仍然充滿藝術的美。
——查·丘吉爾
【第34句】:只有動情寫作的作品才能動人以情。
——塞·泰·柯爾律治
【第35句】: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齊白石
【第36句】:一首偉大的詩篇象一座噴泉一樣,總是噴出智慧和歡愉的水花。
——雪萊
【第37句】:一切藝術、宗教都不過是自然的附屬物。
——亞里士多德
【第38句】:一個作家闡述的真理比別人更少,僅僅因為他講述了更多的真實,這是永恒的規律。
——麥考萊
【第39句】:尋門而入,破門而出。
——許麟廬
【第40句】:向生活和習俗里去找真正的范本,并且從那里吸收忠于生活的語言。
——賀拉斯
【第41句】:我們所經歷的最美好的事情是神秘,它是所有真正的藝術和科學的源泉。
——愛因斯坦
【第42句】:我們的藝術應當比現實站更高,應當使人不脫離現實又高于現實。
——高爾基
【第43句】:文學的真正的使命就是使感情成為可見的東西。
——泰納
【第44句】:偉大的藝術品不像生活那樣令人失望,它們并不像生活那樣總是在一開始就把所有最好的東西都給了我們。
——馬塞爾·普魯斯特
【第45句】:偉大的藝術從來就是最富于裝飾價值的。
——毛姆
【第46句】:為藝術而藝術,不會比為喝酒而喝酒更有意義。
——毛姆
【第47句】:完美不是沒有任何東西可加,而是沒有任何東西可減。
——Antoinede Saint Exupery
【第48句】:太生活化了也就沒有藝術了。
——愛獻生
【第49句】:詩是由真實經過想象而出來的,不單是真實,亦不單是想象。
——戴望舒
【第50句】:詩歌是藝術的女王。
——托·斯普拉特
【第51句】:生活的奧秘存在于藝術之中。
——王爾德
【第52句】:任何美的藝術品都不可能沒有一點小小的瑕疵,但真正的美卻一定能夠掩蓋這些小小的瑕疵。
——迦迪那
【第53句】:缺乏盛情的藝術家好似沒有顏料的畫家。
——巴里
【第54句】:貧窮是一切藝術職業的母親。
——托里安諾
【第55句】:拍攝有分量有深度的作品:不妨鎖定一個主題,用一輩子時間去拍攝
——Sanm Abel
【第56句】:美術一旦脫離了真實,即使不滅亡,也會變得荒誕。
——托·卡萊爾
【第57句】:美是藝術的目的和推動力。
——岡察洛夫
【第58句】:每當一位藝術家逝去,人類的一些幻想也隨之而逝。
——羅斯福
【第59句】:每部杰作是激情迸發的產物。
——迪斯累利
【第60句】:沒有思索和悲哀,就不會有文學。
——魯迅
【第61句】:科學家不創造任何東西,而是揭示自然界中現成的隱藏著的真實,藝術家創造真實的類似物。
——岡察洛夫
【第62句】:科學和藝術是一枚硬幣的兩面。
——李政道
【第63句】:經典是這樣一種著作——它不斷引生批判它的種種論說的云朵,而又不停地將其擺脫,它永遠不會完結它所要敘說的東西。
——卡爾維諾
【第64句】:畫家在畫室的門上應該大書:“室內有一雙眼睛,為不幸的人灑同情之淚。
”——賀拉斯
【第65句】:畫家和詩人都允許撒謊。
——英國格言
【第66句】:給藝術的真正力量是融會于偉大情感之中的平凡。
——讓·弗·米勒
【第67句】:非出自情意的藝術,大概不能說是真正的藝術。
——德國
【第68句】:對藝術家要寬容。
你叫劉歡穿立領去槍銀行啊
——周立波
【第69句】:電影應當給觀眾希望、感悟和好心情,因為要看絕望,觀眾可以在生活中看到免費的。
——摩根·弗里曼
【第70句】:當藝術穿著破舊衣衫時,最容易讓人認出它是藝術。
——(德)尼采
【第71句】:除了藝術之外,沒有更妥善的逃世之方;而要與世界聯系,也沒有一種方法比藝術更好。
——歌德
【第72句】:出特征的藝術才是唯一真實的藝術。
——歌德
【第73句】:笨拙的藝術家永遠載別人的眼鏡。
——羅丹
【第74句】:“藝術”的力量遠比“需要”弱小。
——埃斯庫羅斯望采納
有沒有2011年高考生告訴我高考美術藝考好不好考
潛規則什么的具體說下,大概要花多少錢。
你好,首先要看你向往哪里考,如果你專業很不錯的話,推薦你考北京的學校,建筑和室內相差比較大,建筑一般是五年,而且相對理科思維更多。
放下清華央美不說,建筑比較牛的還有天津大學,室內設計一般的藝術類院校都有開設,北京來說,清華,央美,人大,等一些綜合大學都不錯。
你的文化課很棒,如果能保持到高考的話會非常有競爭力,想考北京的話推薦你高三來北京學專業,這里信息很豐富,對專業幫助也會很大。
藝考沒有你想象的那么黑暗,我和無數藝考生一樣都是這么走過來的,雖然有關系戶不過畢竟是少數,還是靠自己真才實學的人占大多數,只要自己肯下功夫,就一定會有理想的結果。
祝你成功
學習藝術畫畫過程中的感受作文600
尊敬的老師、各位家長們: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能作為學生代表在這里發言。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體高一20班全體學生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最誠摯的歡迎和最衷心的感謝
看到叔叔阿姨們一雙雙蘊涵無限慈愛和期待的眼睛,我的心很受觸動。
是啊,父母就是這樣目送著我們,一路走來,陪我們一起面對挫折、面對人生,為我們吶喊,陪我們一起度過難關。
現在,我又看到了同樣熟悉的目光,無私地為著孩子,真誠地與學校交流,共商孩子的成才大計。
還記得剛來報到的那一天,面對高大整潔的校舍和一片萬象更新的景象,我不禁有些茫然:我像只剛飛離家庭溫暖巢穴的小鳥,我真的可以獨自飛翔在那湛藍廣闊的天空嗎
面對嚴厲親切的領導,和藹可親的老師,躊躇滿志的學長,我釋然了。
因為我知道,雖然我們遠離家鄉,但是我們并不孤單,我們擁有最誠摯的關愛,我們相信一定可以在這里為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也許,你們已經發現了,我們的校園已面貌一新,教學樓設備齊全,充滿現代化氣息,各種花草樹木為美麗的校園增添了生機與活力。
甬路旁的宣傳欄,豐富了我們的文化知識,漂亮的手抄報,顯示出二中學子的不同凡響。
學校一天天在發展,環境一天天在改善,誰又能不為此自豪呢
能夠在這里讀書,讓我們感到滿意和幸運的絕不僅僅是學校有一流的硬件條件,更讓我們感動的是我們學校的領導和我們的老師。
為了我們,校領導和老師們一起,從點滴小事抓起,教會我們如何做人;從教我們拾起地上的一張廢紙開始,教會我們怎樣保護環境,怎樣愛護自己的家園;從教我們疊好行李開始,教會我們怎樣獨立生活;從教我們嚴守作息時間開始,教會我們懂得珍惜時間;從糾正我們一個錯別字開始,教會我們做學問應認真嚴謹;從教我們寫家信開始,讓我們知道,感恩父母,回報社會……為了我們,班主任們披著星星來,戴著月亮走,督促我們按時起床,教育我們嚴守紀律。
他們,永遠那么精力充沛,不知疲憊;他們,永遠那么堅定可靠,信心百倍;他們,永遠那么關懷備至,體貼入微。
在學校,他們就是我們的嚴父慈母。
得意時,他們告誡我們要戒驕戒躁,踏實穩重;失意時,他們鼓勵我們重樹信心,堅持奮進。
無論何時,他們都陪伴著我們,指引著我們,守護著我們。
為了我們,任課教師認真對待每一堂課,鉆教材,查資料,從備課到講課,從批改到輔導,一絲不茍,每一個環節都不肯草率。
課堂上,認真講授,教給我們知識,教給我們方法,更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
工作中,仔細批改,耐心講授,為我們答疑解難,兢兢業業。
我們無法阻擋自己去重溫軍訓的酸甜苦辣,無法阻止將這段日子深深的銘記在心。
對于人生而言,這只是轉瞬即逝的剎那,但就是這個剎那卻將成為我們人生的記憶長河中一朵絢麗的浪花。
這些天里,我們感受最多的是艱辛與疲憊,但我相信,以后,當回憶起軍訓時,感受最多的會是光榮與自豪
不能忘記教官們在訓練中挺拔的身影,嚴厲的目光,果斷的口令,規范的演示;不能忘記和藹的容顏上那略帶疲憊的雙眼;不能忘記他們曾給予我們的關懷……是他們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了學校,是他們讓我們堅信了自己的選擇
一路上,有這么多老師為我們指點迷津,為我們保駕護航,所以,在這里,我想說:爸爸媽媽,您盡管放心,在二中老師們的幫助下,我們一直在努力著、進步著。
相信我們,我們必能成功!在此我也謹代表高一20班全體學生向老師們說一聲:老師,您辛苦了,我們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人在高中,使命在肩。
我們已經不是昔日那個調皮、幼稚的孩子了,我們已經長大,我們已經知道自己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
我們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
我們有壓力,更有動力;有耐心,更有信心;有士氣,更有霸氣。
為了夢想,我們披星戴月,只爭朝夕。
高中的我們,沒有彷徨,沒有懶惰,沒有自由散漫,只有踏實肯干,只有全力備戰。
我們正處在奔跑的季節,與時間賽跑,與效率賽跑,與自己賽跑。
即使道路是坎坷的,我們樂于迎接挑戰,我們樂于忍受黎明前的黑暗,因為我們懂得,每戰勝一個困難,我們離高考的勝利就又近了一步。
我們一直在努力著,拼搏著,戰斗著。
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更不會放松,更不會退縮。
我們會牢記老師的殷切教導、父母的熱切期盼,揚起夢想之帆,昂首闊步,去迎接明天的燦爛輝煌
我堅信天道酬勤,在學校領導的指導下,在老師的精心輔導下,在家長們的支持與關心下,我們一定會帶上一顆感恩的心,向您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來到了二中,我們腳步鏗鏘,不再迷茫
來到了二中,我們志在四方,風雨直闖
來到了二中,我們敢踏平萬仞山,掀起千層浪
各位領導、老師、家長們:人生非坦途,我們會共同恪守“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古訓;我們會拿出“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拿出“吹盡黃沙始到金”的毅力,拿出“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勇氣,去迎接暴風雨的洗禮;我們會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為家庭、為學校、為祖國的未來拼搏奮斗
美術生集訓一個月后的心得體會
苦累,生活真不易,賺錢夠辛苦,打擊中成長,
2024年中央美術學院高考一首歌是畫什么內容
2024年中央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已經結束造型基礎考題內容:關于2024年爾文學獎與鮑勃·迪倫的背景
【第1句】:2024年10月13日,瑞典文將2024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75歲的美國唱作人、民謠歌手、詩人鮑勃·迪倫(Bob Dylan,1941年5月24日—)。
這是諾貝爾文學獎有史以來第一次頒給一位音樂家。
諾貝爾獎評委會給出的頒獎理由是:“他在偉大的美國歌曲傳統中開創了新的詩性表達。
”此獎項被媒體感嘆為“有史以來最意外的諾貝爾文學獎”。
2024年12月10日鮑勃·迪倫缺席諾貝爾頒獎典禮,而由美國女歌手、詩人帕蒂·史密斯代為領獎及致獲獎感言。
【第2句】:鮑勃·迪倫在高中的時候就組建了自己的樂隊。
在讀大學期間,對民謠產生興趣。
2024年,《滾石》評出史上最偉大的100名唱作人,鮑勃·迪倫位居榜首。
作為20世紀美國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民謠歌手,他的作品被廣泛認為是當時美國新型的反叛文化的代言。
他對一大批同時代的后來的音樂人都產生了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請閱讀所給背景信息及鮑勃·迪倫的《Blowing in the wind答案在風中飄蕩》歌詞節選,繪制一幅你所聯想到的能表現該詩歌意境的造型視覺畫面。
《Blowing in the wind答案在風中飄蕩》(歌詞節選)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一個男人要走過多少條路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才能被稱為一個男人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一只白鴿子要越過多少海水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才能在沙灘上長眠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炮彈在天上要飛多少次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才能被永遠禁止The answer,my friend,is blowing in the wind答案,我的朋友,在風中飄蕩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答案在風中飄蕩注:1962年冷戰時期,鮑勃·迪倫創作出《Blowing in the wind》。
那些被視為“垮掉的一代”的美國叛逆青年,彈著老吉他,哼唱著這首為反對越戰創作的曲子,奔赴全世界各個角落追逐他們的夢想;那是一個思想的年代,不用談論愛情,只需社會責任感就能成為偶像。
32年后,這首歌被選作電影《阿甘正傳》的主題曲,與奔跑的阿甘一道成為一種前進精神的象征。
這首歌曾入選美國大學教材,并成為鮑勃·迪倫獲得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
考題要求:造型表現形式不限,如素描、色彩、綜合材料;建議選擇你最具優勢的造型表達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