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 描寫江陰的長江和長江大橋的句子
“中國第一橋”江陰長江公路大橋位于江蘇省江陰市西山與靖江市十圩村間。該橋采用一跨過江、大跨徑鋼懸索橋橋型。主跨一千三百八十五米,目前為“中國第一、世界第四”。于一九九九年十月一日建成通車。
隨著鵝鼻嘴公園觀光塔的建成和“長江之星”豪華游輪的開放,江陰長江大橋風景旅游區已形成空中、江里、岸上立體旅游的新格局。鵝鼻嘴公園內有江濱曉步、江尾海頭、明清古炮、仙人洞、寒江獨釣、看云聽潮等二十景,其樓、亭、閣、廊等組成的建筑群落與山、水、橋、炮、洞等人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森林木屋、水邊漁網、漁獵燒烤等,頓使游人回歸自然,情生野趣,體驗到真正的度假感受。
鵝鼻嘴山頂觀光塔,與東山的望江樓、長江大橋遙相呼應。登上塔頂,極目千里,盡飽江天一色、江橋一體奇觀,腳下是氣勢磅礴的長江、百米之遙的中國第一橋橋塔巍然屹立,穿過兩根小圓桌面粗的懸索,挽起飛架天塹的大橋橋面,橫空出世,似懸浮在浩浩大江上的“云龍”,氣勢恢宏。再看大江兩岸,一馬平川,港口吊架林林,江鷗翔集,海輪穿梭,遠望號測量橋似白天鵝靜棲,現代化濱江港口城市的繁華富庶更是盡收眼底。
【第2句】: 形容夜晚長江大橋的句子在
武漢長江大橋夜晚的武漢長江大橋特別漂亮,映像很深刻。
名氣超大的一座橋,很宏偉的一座大橋,果然名不虛傳,氣勢宏大氣派,鋼筋有利的跨越在江面上。橫臥于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的江面上,是中國第一座橫跨長江的橋梁。
大橋為公路鐵路兩用橋,上層為公路,雙向四車道,兩側有人行道;下層為復線鐵路。 大橋的建設得到了當時蘇聯政府的幫助,蘇聯專家為大橋的設計與建造提供了大量的指導,但是中蘇關系破裂之后,蘇聯政府就撤走了全部專家,最后的建橋工作是由茅以升先生主持完成,毛澤東于1956所作的詩詞《水調歌頭·游泳》中,“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一句,正是描寫武漢長江大橋對溝通中國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
全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1156米,西北岸引橋303米,東南岸引橋211米。橋身為三聯連續橋梁,每聯3孔,共8墩9孔。
每孔跨度為128米,為終年巨輪航行無阻起了很大的作用。正橋的兩端建有具有民族風格的橋頭堡,各高35米,從底層大廳至頂亭,共7層,有電動升降梯供人上下。
附屬建筑和各種裝飾,均極協調精美,整座大橋異常雄偉。若從底層坐電動升降梯可直接上大橋公路橋面參觀,眺望四周,望大江東去,整個武漢三鎮連成一體盡收眼底,也打通了被長江隔斷的京漢、粵漢兩鐵路,形成完整的京廣線,使人心曠神怡,浮想聯翩,真是“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