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并庫什么意思
稅務并庫就是金稅三期稅收管理系統(以下簡稱金稅三期系統)并庫,實現原國稅、地稅金稅三期系統數據庫合并。
個體戶要繳稅嗎
金三系統沒有填社保,建議還是聯系專管員,刪除之前的申報表重新報一個對的。
金稅三期和社保機構是聯網的,數據共享。
如果個稅申報中的社保扣除金額和社保那邊的數據不符,以后會有麻煩。
按設計思路,金三專門為第三方信息預留了接口,實現涉稅數據與工商、質檢、海關、銀行等部門的互聯和信息實時比對,現在已有城市“七證合一”,將社保、公積、公章信息納入數據庫。
將來它將與更多的部門實現數據互通,包括招投標、資質、土地交易信息等等。
企業資金一旦運動,就會在各個數據庫中留下痕跡,上傳到云進行比對,很容易露出馬腳。
特別要說明的是金三并不止是為了辯別票據的真偽,而是檢查資金運動的合理性。
忽高或忽低的費用變化都會被稅局盯上。
金稅三期是什么意思
在2024年5月1日,中國完成了營改增的全覆蓋,這意味著增值稅實現了對我國所有企業經濟活動的覆蓋。
而金稅三期也于最近在各地稅務機關完成全面上線,金稅三期的全面上線使稅務機關對納稅人的全面監控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簡單講就是納稅人在稅務機關面前變得更加透明了。
納稅人幾乎所有的經營行為都會被納入稅務機關的監控范圍,因而涉稅風險會大大提高。
曼陀羅財稅培訓緊扣稅務新政、熱點,推出《金稅三期下的稅務風險管理》,旨在分析金稅三期背景下,納稅人將會面臨哪些挑戰,并給出切實可行的解決之道,依法管理納稅風險,正確應對金稅三期時代下的稅務稽查,維護企業的合法利益,從而降低企業的涉稅風險,保障企業的平穩運行。
金稅三期對企業有哪些重大影響
你的企業申報的會計票據和或稅額有問題,伯特咨詢基于研究給大家再詳細解答一下:金期大數據會從如下幾個維度進行檢驗并判斷出異常 :企業的收入、成本、利潤、庫存、銀行賬戶和應納稅額等。
【第1句】:企業的收入。
如果你的企業少記了銷售收入或是隱匿了一部分銷售收入。
那么金稅三期可通過你的成本和費用來比對你的利潤是否為負數,或是比對你開具出去的發票,收到的貨款數額以及賣出的商品,或者進一步通過大數據,查詢與你交易的下游企業的相關賬本數據,比對出異常。
【第2句】:企業的成本費用。
如果你的企業長期購進原材料或商品時暫估入庫;如果你的企業購進原材料或商品為了價格低一點而不索要發票;如果你的企業計提了費用而遲遲沒有費用發票。
那么金稅三期會比對你的每一筆支出數額,相應的商品或服務以及對應的發票,三者應該是一一對應的,若少了任何一項,都會被判定為異常。
【第3句】:企業的利潤。
如果你的企業的利潤表中的利潤總額與企業所得稅申報表中的利潤總額不一致;如果你想“財不露白”,將利潤少報一部分。
如上所述,金稅三期大數據是可以得到你所有的收入信息和成本信息的,而利潤就是收入減去成本,你說它算出你的利潤會是什么難事嗎
所以若你的利潤不一致還是少報了,都會被輕易查出來。
【第4句】:企業的庫存。
一般來說,企業都會有庫存,包括原材料庫存和成品或半成品庫存。
而且庫存量一般都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指附近呈周期性波動。
如果你的企業只有銷售數據、而沒有購買數據或購買量少。
金稅三期大數據會判斷出你的庫存一直處于遞減狀態,并進一步形成電子底賬來比對你的庫存,然后判斷出異常。
當然了,不出意外的話,你肯定不會特意這樣做,因為這樣上報就會多繳納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但是如果你是因企業會計制度不完善,而沒有發票或購買原材料的數據,你就逃不過稅局的法眼了。
如果你的企業只有購買數據、而沒有銷售數據或銷售量少。
金稅三期大數據會判斷出你的庫存一直處于遞增狀態,并進一步形成電子底賬來比對你的庫存,然后判斷出異常。
以前確實會有很多企業多多少少這樣做,因為這樣就可以少繳一些稅,可是現在有了金稅三期的大數據系統,它可以比對你供應鏈的上下游企業的數據,加上判斷出你的庫存一直遞增,幾乎就可以判定你報的數據是有問題的。
所以今時今日,千萬不要再冒這個險了。
【第5句】:企業的銀行賬戶。
如果你的企業銷售了一批貨物 ,貨款也已進入到銀行賬戶,收到的貨款卻遲遲沒記入賬中;如果你的企業取得了一些虛開的發票,而賬戶里面的資金卻沒有減少或減少額不匹配。
對于這些情況,以前只要賬本調整的好,是很難識別出來的,可現在對于上述包括以下情形,金稅三期系統都會進行分析并識別出異常:企業當期新增應收賬款大于收入80%、應收賬款長期為負數;當期新增應付賬款大于收入80%;預收賬款減少但未記入收入、預收賬款占銷售收入20%以上;當期新增其他應收款大于銷售收入80%。
【第6句】:企業的應納稅額。
如果你的企業增值稅額與企業毛利不匹配;如果你的企業期末存貨與留底稅金不匹配;如果你的企業繳納了地稅附加稅費,但與國稅增值稅比對不一致;如果你的企業實收資本增資了,而印花稅卻為0;如果你的企業增值稅額偏低;如果你的企業所得稅貢獻率長期偏低;如果你的企業應納稅額變動太大。
那么金稅三期都會識別出來的。
前四個維度都能識別出異常,而應納稅額就是有以上的數據為基礎計算出來的,所以金稅三期通過比對你的收入、成本、利潤、庫存、資產資本、國地稅數據、往期稅收數據等來判定出企業應納稅額的異常。
很多人會說:市場這么大,企業的經營狀態本來就多樣的,要是我的企業一切都是真實的,可這些真實的數據按照金稅三期的標準,有可能就在它的標準之下啊,哪我豈不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其實企業只要行的端坐的正,真實的、準確的、合法的經營、開具取得發票和做賬并按時按規申報,即使是被金稅三期查出所謂的異常也是不用擔心的,畢竟它查出異常只是第一步,還會有專門的人員具體的來核實,不會那么草率就判定你申報的數據作假,所以無需太過擔心。
領導讓我把幾個人的工資數額做大,個稅按照表里做的如實申報,發放的時候發在他老婆卡里一份,合規嗎
【摘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建筑業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而“營改增”等國家財稅政策的出臺、金三稅務系統的上線都對建筑業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當前復雜的經濟形勢、激烈的競爭環境之下,如何有效進行稅務風險防控,最大程度享受政策紅利成為建筑企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本文從分析建筑業行業特點、認識稅務風險、采取有效防控措施等角度淺談建筑企業的稅務風險防控。
【關鍵詞】建筑業稅務風險風險防控建筑企業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基礎作用,在國家改革發展浪潮中,建筑業取得了巨大成果。
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營改增”政策的縱深推進,金三稅務系統的并庫運行,各項國家財稅新政的相繼出臺,建筑企業面對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
在面對更大的政策紅利的同時,建筑企業更應該清楚地認識到行業及自身存在的風險,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控制稅務風險,實現自身平穩更快的發展。
一、建筑業行業特點一般而言,建筑業企業在承接各項工程項目時,基本都把項目部作為基本實施單位.生產經營的整個流程也都圍繞項目部展開。
常規的建筑生產流程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項目考察
如何補打以前月份增值稅納稅申報表
似乎,這個問題是設問……自問自答,自己答得非常精彩呀
個人的看法是,作為老板,要想利益最大化,那就必須首先做到團隊利益最大化
大河有水小河滿嘛
大家都有錢賺,自己才能賺得更多
上一篇:思念家鄉之感言
下一篇:稅務機構改革一周年感想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