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生活,簡單愛散文
下午下班,剛走出辦公樓就聽到同事的車打起了喇叭,抬頭就看見同事在向我招手,于是想:看來今天又不用擠公交車了,心里有了一種愉悅感。
其實我的快樂就這么簡單,就如可以經常蹭同事的車回家而不用趕公交車;再或者如這樣夏日,下車時天氣依然晴好而邁著輕盈的步伐,若是夜幕必又是匆匆的腳步。
“只想做個善良、溫暖而簡單的煙火女子,有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這是學生時代三十歲自己的生活設想,與現在的真實生活卻完全相同。對于喜歡靜的我來說,這樣的生活軌道是最適合自己的,生活無需太多繁華的裝飾,用一顆寬厚溫和的心對待生活足矣。
每當為人情的薄涼而嘆息、為信任的缺失而失望時,心靈深處最先浮現的便是家,我知道自己是個極其戀家的人。家人的笑容舒展著我緊鎖的眉頭,家人的關懷讓疲憊的內心回歸清寧。如此周圍的一切又變得美好起來,生活多一份美好就會少一些嘆息。
女兒放假了,于是家變得安靜起來。周末接女兒回家時,卻忽然發現自己家窗口亮著燈,于是在腦海搜索,是不是早上出門忘關燈了。結果開門卻看到不善廚藝的老公居然在廚房忙碌晚飯。老公周末不加班已屬難得,居然還能下廚,心里便又有了小小的滿足感。三個人在廚房一起為晚飯團結協作,這樣的場景似乎很熟悉也很溫馨。女兒問:老爸老媽,問你們個問題,動物園里大象鼻子最長,那什么動物鼻子第二長?老公說應該是小狗,因為狗能嗅到很遠處的味道。女兒笑道:是小象,于是三個人在廚房哈哈大笑。
步入婚姻已12年,溫和的笑容早已取代了曾經的任性和倔強,這便是婚姻贈予人的一種成長收獲,它讓人的心變得逐漸寬厚溫和。是啊,再風花雪月的愛情入駐婚姻,依然都會被柴米油鹽的瑣碎所替代,其實何必悲哀,充滿煙火氣息的愛情平淡卻真實可依。12年的婚姻歲月更讓自己懂得婚姻就是兩個人彼此的一種包容、遷就、彼此的信任與理解。婚姻里有愛情逐漸沉靜,而這份沉靜的愛情在歲月里細水長流,淡淡的、暖暖的,緩緩地溫暖著彼此的心靈,滋潤著彼此的情感。也有些時候它是彼此的一種習慣,而這種習慣讓彼此深深駐足于對方心底,這樣的愛情看似簡單,卻足以相伴到老。
年輕的時候,誰不期盼著唯美而浪漫的愛情故事,當我這個愛浪漫的女子碰到一個不浪漫的老公時,婚姻里的摩擦自然不少,或許就是所謂的婚姻磨合期。回想真正讓我改變心態的,應該是女兒出生后,自己才開始真正學著扮演好一個好母親和合格妻子的角色。而那個不浪漫的老公也在不斷改變,偶爾也能浪漫一下,比如結婚第十個情人節,老公居然會為我買一束玫瑰,這可是這么多年唯一的一次,雖然我不喜歡玫瑰,但在那個日子里,對玫瑰卻也有了種期盼。
也是這個不浪漫的老公,卻在四年前為我流下了心疼的淚水。那是十多年來第一次看到他的淚水,卻是在我手術還未完全恢復清醒時,他看著病床上毫無力氣的我時不自由地流下了淚。雖然當時我還未完全清醒,但還是模糊地看見他輕拭過眼角的淚痕。我是不喜歡看到男人的淚水的.,因為一直覺得淚水只屬于女子,可那一刻我卻輕易讀懂了那份淚水。后來他說看著病中的我,他忽然有些害怕與無助,怕我會突然離開。那些日子,他寸步不離地守在我身邊,父母和小妹要替換他休息,他執意不肯,在病區我的四個刀口有三個都是恢復最好的,醫生都稱贊我能恢復得這么快少不了老公細心照顧的功勞。直到20多天后我出院回到家休養時,他才長長舒了口氣。
終究是個平凡的女子,在平淡的生活里靜守著流年,只是回憶往昔時嘴角都會有淺淺的笑容。有時候聽那首《最浪漫的事》,腦海便浮現出這樣的畫面:暮色黃昏,兩個白發蒼蒼的老人相依相攜,漫步于林蔭小路,一起細數著生活中的過往,臉上是一種經過歲月滄桑卻依然幸福的笑容。或許有人會說這是最平常的生活,然而兩顆心在平淡的生活里執著相守一生,在我看來那便是最浪漫的事。
喜歡簡單明了的事物,喜歡清晨那干凈而清新的陽光,喜歡聽年輕的同事憧憬她們的未來,喜歡和朋友小坐聊聊生活的味道;喜歡在不忙碌的時段看一本自己喜歡的書、然后再零星地敲下自己生活的感知,雖然只是一些很隨意的文字,但卻是我人生旅途驛站中一道道明媚的風景,它們讓我的內心更加豐盈;更喜歡有家人相伴一起度過的每一天。簡單做自己,靜靜地行走于自己的生活,珍惜著相遇的每一份緣,牽掛著每一個溫暖過自己旅途的朋友,滿足于自己擁有的簡單的幸福,這樣的情懷淡淡的,卻足已溫暖一生的旅程。
簡單愛情散文
導語:沒有經歷愛情,當然對愛情也就不是很了解;也許我們以后會經歷,所以提前預想一下也沒有關系。或許說是為那以后的愛情作些準備也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簡單愛情散文,歡迎借鑒!
一:面對愛情與友情的抉擇
我上中學的第一天,認識一個朋友--我的同桌,一開始,她給我的印象;善良,誠實,單純……
于是我跟她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每天一起吃飯,一起學習,一起玩。
不到半個學期,她被我們班的一個男生追,她感到很迷惑。他就告訴我,她以前也有過“戀愛”,那時在14歲,由于那個男的不喜歡她了,所以就分了……一開始我還不相信。我有點瞧不起她了。
我就問;“你會接受那個男生嗎?”她只是搖了搖頭。因為她知道我不喜歡跟那些不愛學習而且搞早戀的同學玩在一起。我們的關系就從這天發生了隔膜,從此她什么也沒跟我說,只跟另外一個同學說。我對她有點失望了,哦,不只一點,我對她是完全失望了。
其實追她那男的也是我的朋友,成績還不錯,跟我有得拼。現在我的兩的朋友就“雙雙墮入愛河”。
其實我一直在關注他們的成績;由男的32名,女的38名,再由男的41名,女的45名,然后由男的58名,女的61名。成績是由他們戀愛開始跌的。看了都令人心酸……我不知道該怎樣勸他們。
很明顯人在面臨愛情與友情都會選擇愛情,他們不會從另外一個角度想,早戀對他們沒有幫助的,現在還是在上學,應該要好好學習,他們的父母在他們身上花了不少功夫,我也不忍心去傷害那些善良的父母們。
其實這都不是所謂的戀愛,只是一種錯覺,何必為了一時的錯覺沒一種可貴的友誼呢?相信,聰明的朋友都會清楚自己現在需要的是友情還是愛情。
二:青澀的愛情
中學,一個對感情還懵懂的時代,兩人“相愛”了,這份愛本不該有,但兩人卻很珍惜,女孩成績十分優秀,可男孩卻總是徘徊在后幾名,就是這不可思議的愛,卻持續了很久,很久……直到有一天:
男孩對女孩說:“我們——分手吧!”
女孩像是被打了當頭一棒,不解的問:“為什么?”
男孩冷冷的一笑:“如果你在接水是被水燙到了,你會怎么辦?”
“你會怎么辦?”女孩反問,
“我會放手”,男孩依舊冷冷的,令人感到一股沁人心脾的寒意。
女孩哭著說:“那請在你放手時想一想,杯子會碎掉的……”
男孩緊閉著雙眼:“那只能說明這份愛太容易破碎了。”
女孩揩去眼角的淚,低聲說:“這水是怎樣燙到你的?給我一個的理由,可以嗎?我不想就這樣莫名其妙的埋葬我的感情。”
男孩卻頭也不回地走了,一句話也沒說,連一個眼神的交流也沒有,僅留下一個冷漠的背影……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種未成熟櫻桃般的愛,值得去珍惜、挽留嗎?男孩與女孩的結果可想而知。盡管曾經,他們有過甜言蜜語,有過浪漫之旅。而今卻成了形同陌路的人,不懂感情的我們對愛情的概念還很模糊,我們不懂愛情,也不需要懂。雖然在青春的天空中蘊含著無限美好,但在這美好背后隱藏著太多太多,別讓這青春花季的愛搞得自己身心俱疲,以后的路還很長,為什么樣停留在這“青澀的愛情”中而不去追求未知的旅途呢?雖然是同齡人,有些人可以把它轉化為動力,有些人卻無法自拔。
春暖花開的世界里要由我們無悔的笑,我們只是孩子,何必要失去一份天真,換取一種傷害呢?青澀的愛情太苦,還是讓它生長著,哪怕是在心里生長著……
三:什么是愛情
什么是愛情?我想這會是所有人都比較模糊的概念。對愛情,我還小,經驗也少,對愛情的理解相信也不是很成熟。
我覺得愛情是可以讓你為對方做任何事情的!它是一個非常非常強大的力量!有時甚至可以另你不知所措!愛情有時會讓人盲目,失去理性!愛情需要理智和慎重,機警和嚴肅。
愛情需要忠誠,相互信任,若兩個人一起卻總是懷疑對方,不相信對方的話,遲早會失去對方,失去這份愛情的!
愛情它也需要用心去經營,去奉獻。只要每個人都努力的去經營屬于自己的那份愛情,去珍惜,不放縱愛情,那么每個人的愛情都不會那么遙不可及,而是會離我們很近很近,近得觸手可及。
什么是愛?愛是想見到他又怕見到他,愛是想跟他說話又怕打擾他,愛是默默地想幫他,愛是無法扼止的渴望,愛是看見他時,臉上裝出一副毫不在乎的表情,但在擦肩而過時細心感受身邊顫動的空氣,于是忍不住回頭望一眼;愛是在異鄉的街道上看到一個酷似他的背影而愣在原地久久不動。愛是明明離不開他,卻又不得不放棄他,希望他幸福,即使那份幸福不是跟你分享。愛是在一起總覺時間過的太快,愛是人生旅途中寂寞心靈的良伴。
什么是愛?愛是霧里看花,是一場夢,是一幅畫,是一首詩,是一部小說,是一篇散文,是一套哲學,是一種意境,是憧憬和幻想。愛是,水來,你在水中等他,火來,你在灰燼中等他。
什么是愛?世上所有聰明的人加在一起,也無法向一個感受不到愛的人說明它是什么,而它對于感受到愛的人,又不需要任何一個字來說明。
愛就是付出,不求回報的付出
愛情中更加需要寬容,你試想一下,如果你心胸狹隘,對方做錯了那么一點小事情你就生氣不理對方、甚至說放棄這段感情的話,這樣對誰都不好。如果別人知道了你是這樣的人的話連朋友都不和你做了,有何來愛情呢?不是嗎?
愛情是什么?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誰都會有自己的理解,對于愛情。
以后,屬于我那份愛情不需要轟轟烈烈,簡簡單單一輩子就好了。
四:愛情
在13歲這個朦朧的花季里,早已因為非主流而了解了“愛情”,因為口中隨時都有這個熟悉的字眼,所以,大概我們都以為自己已經對她了如指掌了吧!可是,真當我們接觸它的時候才發現并沒有這么簡單……
它真的妙不可言,它在無形中支配著一種巨大的力量,并傳送在每個幸運兒手中,你可以不抓住它,但它會纏著你,像隨行的影子;當然,為了追求所謂的時尚,你也可以抓住它!它會把你帶到夢幻的天堂,隨后悄悄走掉,扔下你不管,讓你在偌大的空間與時間里,迷失方向,迷失自己……
當你被家人找到帶會家時,也許會問他們:“愛情,我們真的懂了嗎?”媽媽會說:“不懂!因為你們的年紀還不能選擇能給你一輩子幸福,讓你快樂的另一半……”爸爸會說:“不懂!因為你們的年紀還不能撫養自己的另一半,讓你自己心愛的她/他幸福”……
也許聽到這些,你會覺得人類的力量實在是太渺小了,哪里敵得過緣來緣去。任憑那個所謂的“愛情”擺布!呵,只能認了吧,千萬不要逞能,趁我們還有年輕的資本,還有家庭的安全,否則,你會因為撐不下去,而變成迷失在自己的夢幻天堂里的一個乞丐而已!
背負著壓力,鼓足勇氣,在13歲這個剛剛進入青春的花季里,被愛情牽著鼻子走,沒有力氣來享受什么,因為有一種難以停止的思緒在鼓動著你,是嗎?而這種思緒,確是大人們不會理解的,不是嗎?
漸漸的,年輕的細胞帶著你繼續叛逆下去………慢慢享受到一股強大的暖流。原來,在陌生的初一,有了叛逆的所在,也有幸福的存在,當然,這種幸福不能和長大后的愛情相比較。感情被莫名其妙的放縱奔流著,順其自然,接受一份簡單卻又愜意的愛吧……
但!在被年輕的沖動帶到某個地方去,再次傷痕累累的回來的時候,會說:我不想再叛逆了,我要做回我自己!即使是這樣,但我們還是在長大,沒有經歷過的人,又怎么知道傷痕累累后的幸福?也許,這也是另類的一種成長路程吧……
像朋友們長說的那句話那樣:“就算天再高又怎么樣?踮起腳尖,就能離太陽更近.”13歲,就是一個該叛逆的季節,就算叛逆過后會傷痕累累,但是,我們又懂了一分另類的幸福,不是嗎?也許,這就是青春,年輕的我們吧,明知要受傷,但還是要小心翼翼的去接受,去嘗試,因為,有一股年輕的細胞在鼓動你,讓你沒有反抗的余地,不是么?
五:愛情頌
愛情,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有多少愛情的歌謠被人們吟唱過,又有多少愛情的故事經人們傳頌過?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愛情?愛情的真諦又是什么呢?
愛情是一種無與倫比的美。它使我們的人生煥發出新的光彩,是人類的本性得到洗禮和升華,使整個社會充滿了溫情。只有懂得了愛情的人,才會更深一層的了解人生,乃至了解生命的價值,才會對這塵世有無怨無悔的愛與投入。只有經歷過愛情的人,才會看到人性深處的美麗,也才算是有了一個完整的人生。沒有經歷過愛情的人,是不會懂得什么叫轟轟烈烈的。不善待愛情的人,也就不會明白為什么要天長地久、長相廝守。
愛情是一種偉大的力量。它可以沖破時間的限制、跨越地域的界限、顛覆倫理的束縛、穿越金錢的分界,讓兩顆心撞出火花。它可以拋棄世俗的一切,只因為兩情相悅兩心相許。
愛情是忠誠,是一種永不背叛。兩個相愛的人,他們,就像兩條線,相遇后合為一條,通向所謂的永恒。兩個相愛的人,他們,會想到婚姻,腦海中亦會迸出“天長地久”或是“白頭偕老”這樣的詞。《詩經》中這樣寫道:“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其實最美的愛情,就是不論生死合離,都一直牽著手,看遍春涼秋雨、榮枯起落,一起走到世界的盡頭。有一句流行的歌詞這樣唱道:“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其實最好的浪漫,就是縱然歲月流逝激情消褪,依然能你我相伴,看盡花開花落云卷云舒,一直演繹著動人的溫情。
愛情是超越死亡,是一種心靈的追念。它是人類永恒的美和力量。愛情高于上帝,它高于一切。人世世代代地交替著,我們每一個人都免不了成為一?g黃土,但愛情卻可以成為人類種族的生命力,愛情卻是聯系人類永不衰敗的紐帶。當霸王騎著烏騅化為鬼雄之時,虞姬將生命化為了矛尖之藍;當玄宗披著鎧甲四面楚歌之時,玉環將生命化為了葳莛樹干上的白綢;當許仙披著黑發困于雷鋒塔之時,白娘子水漫金山屢破天規;當黛代玉攬著輕紗葬于花海之時,寶玉塵心皆遁于空門;當山伯心懷不舍郁郁西去之時,英臺化蝶于君生死相隨……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許!這種愛情才是心醉,這才是愛情的真諦!
六:青春不代表愛情
繁花鋪滿了我們走過的.路,我們的青春并不只有愛情。
——題記
翻開童年的照片,發現我旁邊總有一個可愛的小男孩,才想起了我與那位小男孩一起度過的童年時光。我的手總與他的手牽在一起,我們一起在海邊蓋城堡,他說:“你是公主,我要做保護你的王子。”我小小的臉蛋泛起一陣霏紅,輕輕地點了點頭。我們牽著手,跑過了許多快樂的時光,他總在我被欺負的時候挺身而出,我在他身后偷偷地看著他,他勇敢得像個英雄。隨著幼兒園的結束,我們分到了不同的小學,從此沒有再聯系,我也漸漸淡忘了他。畢竟,這不是愛情,只是我們天真的童年。
靜靜地度過小學的六年,愛情總是時有時無地與我們的生活擦肩而過。到了六年級,在大人眼里我們已經是半大的人兒了。每天放學都坐在男生的單車后座上,輕輕摟著他的腰,歡快的經過人群,揚起一陣灰塵。經過的大人總是用鄙夷的眼光望著我們,搖了搖頭。我們清楚他們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但我們不在乎,因為我和他只是“哥兒們”。到了小學畢業那天,我看見他乘著別的女孩來上學,我淡淡地笑了笑,因為這不是愛情,只是單純的友情。
上了初中,好像每個人心里一定會有一個喜歡的人似的。我固執地喜歡上一個男生。我能不能說喜歡的過程是痛苦的呢,因為我哭過,痛過,等待過。最終,他卻只是經常牽著不同女生的手在我面前經過。那段日子,我的文字經常浸透了憂傷,我常想,這就是愛情嗎?于是,我為他荒廢了整個初一。人總會長大的,我慢慢地習慣不去想他,成績慢慢上來了,慢慢地發現,我們的生活不是只有愛情。于是,我發現那些所謂對他的想念與我自以為珍貴的愛情原來是那么的幼稚。我把它丟在了深處,走我們這個年齡應該走的路。其實,那不是愛情,只是我們青春的年少輕狂。
“我們這個時代,沒有資格說愛情。”我回復了那條說喜歡我的信息,繼續做我的中考題庫。
繁花鋪滿了我們成長的道路,青春并不代表愛情。而時間,按著它的軌跡一點一點地前進著……
七:生命·愛情·我
原來每條生命都是一種行走,一種無聲的艷殤。讓人不禁開始敬畏生命、流離生命、品味生命。而在生命完成這一過程中,這之中又承載了多少難以言說的酸甜苦辣與憂傷,不經意間滑過的生命歲月里,又是否真的只剩寂寞更沉淀?
生命固然是一種美,卻是傷逝之美,一種讓人濕了襟衫、紅了眼睛的傷逝之美。它給予我們任何我們想要的事物——除了愛情。我曾經這樣以為:生命=世界。但現實教給我的卻是:生命+愛情=整個世界!世界在我掌中,我卻愿意棲息在一片名叫“愛情”的仙境中。為什么用“仙境”來容納愛情?因為我知道,這世上不存在沒有任何雜質或附加條件的愛情。
如果說生命誠可貴,那么愛情價更高。雖然生命是一種質感,而愛情是一種奢侈,一種人類不配擁有乃至享受的奢侈。可是,面向身邊的周圍:滿目都是愛情。他們到底愛上愛情的什么?我又迷戀上愛情的什么?被愛情迷得目眩神迷的我們,在面對友情時,會否依然具備敏銳的判斷力和洞察力?會不會將異性間的友情誤認為是愛情?如果那倆人都產生了錯覺,那他們收獲的愛情豈不是太戲劇化了?
我期待生命的美好,但卻不愿等來愛情;至少在現在不愿。我幻想著有一天人類不再需要愛情,那是的世界是不是更加人性化?但這畢竟是幻想。回到現實,每每聽到別人在歌頌愛情的力量有多么偉大時,反而讓我覺得他們的虛情假意溢于言表。我不相信愛情能夠帶給人魔力,我只相信圣潔的愛情不是常常掛在嘴邊的。所以很少有人可以真正地享受愛情,而我深知,目前的我無法躋身到那個“少數人”的行列中,所以我對某個人放手了。“這是明智之舉”,我的理性貫徹給我。同時,我束縛起自己的感性:我不想擁有一段不算愛情的“愛情”的回憶!
生命真是一顆可以流光溢彩的寶石,它自身的絢爛無比讓我感覺到愛情的蒼白。的確,相對于生命來說,愛情太渺小了,它無法占據全部的生命,但卻可以終結生命!愛情是杯飲毒酒,有人認為解藥就是:找到另一個值得與自己分享愛情的人。我的解藥卻是:認清愛情的實質,不再為自己目前無法擁有愛情而感傷,那時的你,就會和我一樣,沒有什么好躲避的了,哪怕與那個他(她)再次見面,都能淡定從容的面對,甚至上去略帶朋友似的問候一句!
八:想要掩埋的愛情
我總是會想,世界上有這么多種神奇的相遇,可為什么就是沒有一段相似的愛情。每種愛情,似乎總有那么一點點的不同。于是,總是不懂愛情,總有那么多人迷失愛情。
也總不缺人問我,你寫的東西為什么總帶著點悲傷的愛情,我會回她說,因為我覺得愛情是這個世界上唯一可以幻想出來的東西了吧。不用經歷,便可想象出其中的美好。
很久之前,我總是會想我會喜歡那個人到死,可后來,在一年零三個月的時候,我放棄了,因為那個人和另一個女孩說了愛。是的,愛,那個我從未奢望過的字眼。
然后我開始相信,愛情它就是愛情,命運也無法阻隔的東西,它不是完美,也會有瑕疵,只是有些微不足道,有些卻恰成了心上的疤。最靠近心臟的地方,也是一個人對愛情最敏感的地方,那里的傷,是愛情留的疤。
所以,有些喜歡,是需要掩埋在時光的廢墟的,填補的是心里的空缺。
相信愛情,就要承受愛情。
有些人如我,暗戀著心中的唯一。吞咽著苦澀的愛情,幾年如一日地守著,一點點努力都是為了要靠近好優秀的那個人。總有一日,我會蛻變成很美好的自己來配得上很美好的你,這樣的信念支撐著我們走下去。那是愛情。
也有些人比我幸福,身旁站了一個想要廝守的人。興許會一直到老,興許是逢場作戲。但那也是愛情,他們經歷著,愛著恨著,直到結痂的地方又開始流血,仍有不管不顧飛蛾撲火的勇氣。我所敬畏的愛情。
還有些人心里空缺著,還沒有找到那個人或是錯失在了某個角落。他們沉沉浮浮在這個世界里,他們的心上沒有傷疤,還是純凈的樣子。據說那些人總會很幸福很幸福,因為他們值得被愛。他們的愛情是美好的,或許像琥珀。
不管是那種愛情模式,既然認定了彼此,都該好好維護不是嗎?我討厭背叛討厭拋棄,也許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樣,希望自己的愛情是絕對純粹的,就想小說里常寫的,因為愛,所以在一起,背棄了所有,我的世界只有你。
真完美,可那只是小說,絕對美好的東西。相對論告訴我們,事物的存在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要知道,有多光明就會有多黑暗。
我開始深信不疑了。
人可真是個矛盾的存在,明知這樣的道理,可還是有那么多人一次次迷失愛情。我偏偏是個膽小鬼,只敢藏起自己的傷痕,繼續活在陽光下,下雨的時候,還是會疼。雨水既能洗刷掉過去,也能洗掉我的偽裝,我們都是有傷的孩子,一次次在雨中堅強,爬起來,跌倒之后再爬起來。
我不勇敢,但是,女孩,我想你要堅強。
愛情不是全部,要死要活才不是轟轟烈烈,有些愛情,就要掩埋。你可以說我殘忍說我涼薄,女孩,其實更多的時候我也是個傻瓜。
坦然接受吧,那愛情。
愛就是那么簡單愛情散文
等了一宿,等了個酒鬼回家。
夜里10點鐘打電話,他說在回來的路上,我文案好的請我吃飯又泡湯了。
10點多打電話跟他講,我在小區樓下等你,我們一起回家,他說他和同事吃飯,你先回去,我很不高興,說每次都自己去吃,發個信息給他我要最辣的花甲。
我一直等11點10分多了,還不回來,11點半了,吃個飯怎么要那么久,我的花甲回來了都已經好晚了,我還要睡覺,明天要上班可怎么辦心里這樣想著,還有一方面他不在家我一個人也是睡不著的,習慣了他在身邊。
12點了,他打個電話叫我去開門,我穿好衣服拿了鑰匙就去了,一開們一雙紅紅的.眼睛,彌漫著酒精的味道,看著我,襲擊著我,我在本能的看著他手里就拿著一部手機。
那一刻我知道,他沒有帶我吃的花甲,問他,他說吃飯的一個多小時候里他沒有看手機,多么虛假的謊言,手機不離手的人竟然1個多現實沒有看手機,騙我呢還是騙鬼。
我只知道,他在外面沒有想到我,他想的是他自己,到家了,他沒有解釋,只是抱抱我,這樣的擁抱,帶滿了酒精的味道,我很反感,我很生氣。我拒絕了他的擁抱,我一句話也不想說,他也不說。我們就這樣沉默了,我不知道今夜他能否睡得安穩,可是我失眠了。
我為了他出門在外不會想到我,我為他美食面前想不到我,為他假裝看不到我的短信,我為他沒有一個解釋,卻一個人睡了。
是我愛的太認真,才會那么計較,還是我早已不被愛了,只是沒看清,曾經的他,無論怎樣都不會那么粗心,而且他的話一點也不真。
難道婚姻就是愛情的墳墓,一個小本本,就可以把我所有的愛情細節,銷毀,擊碎。
我如此迷戀他,而他一出門,就已經忘了他的妻,忘了家中還有個人在等待他。
愛就那么簡單,給不了我優渥的生活,那就請讓我在貧瘠的生活中添些溫暖,我不要沒有愛的生活。
快樂其實就是這樣簡單生活散文
縱目四望,這是一片充滿生機的初夏原野,天空湛藍而純凈,遠處是連綿起伏的山巒,近處有幾株蓊蓊郁郁的大樹,倘若此時你斜靠在枝繁葉茂的大樹底下納涼,任清風輕輕拂面,那種清爽怡人的感覺一定不錯的。
無論遠處蒼茫的那山還是近處蒼翠的那樹都透露著恬靜幽美的田園氣息,然而這一切還只是這一幅田園風光中的次要背景,那一片剛剛收割完的麥田才是主要的背景,而這些主要的次要的背景合在一起又共同組成了畫面人物活動的特定場景。
在金燦燦的麥子已經成熟的季節,一個初夏的正午,幾位辛苦了一個上午,剛剛收刈好麥子的尼,正準備拉著裝滿麥穗的木車滿載而歸。幾位比丘尼中,最惹眼的是站在她們中間手持木車的那一位,她看上去比其他幾位都要圓潤些,天庭飽滿,一臉福相,她的臉龐在正午陽光的直射下紅撲撲的,是那種帶著點黝黑發亮的健康膚色。她的鼻梁上架著一副寬寬的墨鏡,一般情況下我們極少看見比丘尼戴墨鏡的,如果換了一個場合或許我們會覺得有點不倫不類,但在這里我們卻并不覺得她唐突,因為此時正是陽光灼人的夏日正午。
而此時收刈好的麥穗已在木車上高高堆起,十分沉重,她手擎木車扶手似乎有點吃力,身邊的幾位同伴趕緊過來幫忙,她笑了,笑得那樣開心,那樣無拘無束,伙伴們受了她的感染,也都跟著開心地笑了。她的目光雖然被那一副寬寬的墨鏡給遮住了,但我們完全可以想象,那一雙眼眸一定是明澈的,透亮的。那是發自內心的笑聲,燦爛無比,正如這夏日正午的陽光一樣,熱烈奔放,她的笑聲不僅感染了伙伴們,也感染著我們,讓我們在她的笑聲中驀然恍悟:其實快樂就是這樣簡單!
在瑟瑟的秋風中和同伴們一起灑下希望的麥苗,然后努力地耕耘,用辛勤的汗水見證著麥苗的一點一點成長,等到來年那絢麗的夏天即將拉開序幕時,金燦燦的麥子也終于成熟了。和伙伴們一起收獲勞動成果的時候,那一份發自內心的喜悅是無法形容的,這是一份看似平平淡淡,卻又真真切切的喜悅,而這一種真真切切的喜悅卻往往被我們忽略了,我們總喜歡把快樂建立在不切實際的'幻想、空想的基礎上,而漸漸遠離了這種原始的質樸的快樂。
畫面上還有一個人顯得有點特別,這個人離同伴們有好幾步遠,此時的她冷靜沉著,正大踏步向前走去,她的冷靜和伙伴們的笑聲形成了有趣的對比,仿佛是受到笑聲感染后冷靜思考的我們,在禪悟了人生的真諦后義無反顧地前行在人生之路上。
在攝影師宋艷剛所有的以佛教為題材的攝影作品中,這一幅題為《自給、自足、自樂》的作品無疑是最打動我的佳作之一。這幅攝影作品并沒有極力渲染佛教的神秘肅穆,也沒有通過揭秘僧人比丘尼們鮮為人知的一面去滿足人們的好奇心,恰恰相反,作品所要傳達的正是他們所流露的一種平凡而質樸的快樂,并以此告訴我們:平凡而質樸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之源,而這種快樂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快樂其實就是這樣簡單。
上一篇:越來越懶了的短句說說聚集10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