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心理漫畫】不管你曾經被傷害得有多深,總會有一個人的出現,讓你原諒之前生活對你所有的刁難。
【第2句】:【心理學文案】你不知道,沉默包含了多少力量。咄咄逼人的進攻只是一種假象,一種詭計,人們常常用它在自己與世界面前遮掩缺點。真正持久的力量在于忍受中。只有軟骨頭才急躁粗暴。他通常因此而喪失人的尊嚴。
【第3句】:人們總以為最美麗的風景在后面,所以總是匆匆地趕路,不肯停下腳步,殊不知,也許你輕易錯過的就是最美的風景。
【第4句】:不要把事情看得太重,在人生的天空中,這些只不過都是點點星光。
【第5句】:【心理微文案】你年紀青青,別思考什么人生,自己的事情都還沒做到最好,偏偏要擺出一副看破紅塵的姿態,你讀過一百本書怎樣,一千本書又怎樣,自己沒有走完一遭的時候,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懂得的。
【第6句】:我們如今是什么,大半是潛意識中所要的。我們而今不是什么,絕對是潛意識中所不取的。不怨天,不尤人,自得其樂最是好命。
【第7句】:【心理學微文案】不管活到什么歲數,總有太多思索、煩惱與迷惘。一個人如果失去這些,安于現狀,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青春的完結。
【第8句】:【心理溝通的一些原則】【第1句】:講出來;【第2句】: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不攻擊、不說教;【第3句】:互相尊重;【第4句】:絕不口出惡言;【第5句】:不說不該說的話;【第6句】:情緒中不要溝通,尤其是不能夠做決定;【第7句】:理性的溝通,不理性不要溝通;【第8句】:覺知;【第9句】:承認我錯了;【第10句】:說對不起。
【第9句】:【心理學文案】如果你一開始關心一樣東西,那么你就會覺得四周都是那樣東西。其實相同道理,如果你只看到別人的優點。那你就會覺得所有的人都是好人,世界就是那么美好的。
【第10句】:【心理學微文案】誰都可以做選擇,區別在于你的選擇是不是有價值。
【第11句】:【心理學文案】所謂的成熟,是你出遠門總會自己帶傘,很少再把自己淋濕;是你能控制自己的眼淚,很少再把自己感動哭;是你學會善待自己,照顧好自己。你逐漸成為獨立的個體,而不是將生活僥幸地寄托于外在的一切。沒有人,一定會在雨夜接你。沒有人,一定會讀懂你的心。
【第12句】:【心理學微文案】很多人都不再值得被信任,因為他們并沒有尊重你作為伴侶親人或朋友的地位與感受。這些人自我中心,一切以顧及自己滿足自己為先。自私與縱欲的人沒資格要求別人信任自己,與他們在一起讓人感到不安不可靠,但他們往往希望被信任,只想到自己希望占有別人對自己的包容,成全自己的縱欲任性。
【第13句】:【心理學文案】世界這么大,一樣米養百樣人,你無法要求所有人的三觀都同你吻合,唯一的方法,只有讓自己變得更強,心理的無堅不摧才能保護你,不被那些自私又狹隘的人所傷害。
【第14句】:【心理學文案】人,要經常換個角度看問題。秋葉,有凄美有浪漫,有慵懶也有眷戀;流水,有柔弱有執著,有短暫也有永遠,是一種思索也是一種信念;人生,有糾結有釋然,有選擇也有割舍,是萬般的無奈也是美麗的期待。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沒有驛站,就沒有遙遠;沒有眼前的一望無邊,何來生命的豪邁。
【第15句】:【心理發現:親密關系恐懼癥】這是一個有趣的心理學現象,并不是一種疾病,主要表現為人際交往中刻意保持距離,拒絕過度親密,很難融入某個圈子。他們渴望與他人建立親密關系,卻又擔心自己的感情付出得不到回應,導致焦慮,慢慢地回避親密的關系,與每個人都難以交心。
【第16句】:【心理學文案】每天每天,波瀾不驚地活著,睡覺、起床、吃飯。情緒有好的時候,也有不好的時候,看電視,戀愛,學習,去上學。當你不經意回眸那些日復一日的平凡日子時,會發現它多多少少都會留下些什么。就像那些沙子一樣,純凈溫暖。
【第17句】:【心理學文案】在你的生命中,不要讓別人來告訴你你做不到。如果你有一個夢想并對它滿懷激情,你一定要保護它。當別人做不到一件事時,他們就會告訴你你也做不到;但這不是事實。別人的永遠都不會絕對發生在你身上。
【第18句】:最好的心態是平靜;最好的狀態是簡單;最好的感覺是自由;最好的心情是童心。
【第19句】:【心理學文案】洗一個澡,看一朵美麗的花,吃一頓飯,假使你覺得快活,并非全因澡洗得干凈,花開得好,或者食物符合你的口味,主要是因為你心上沒有掛礙,輕松的靈魂可以專注肉體的感覺,以此來欣賞,來審定。
【第20句】:【心理學微文案】喜歡照顧別人的人,其實也同樣需要別人的關心。
【第21句】:每個人都會有一段異常艱難的時光,生活的窘迫,工作的失意,學業的壓力,愛的惶惶不可終日。挺過來的,人生就會豁然開朗;挺不過來的,時間也會教會你怎么與它們握手言和,所以你都不必害怕的。過得去的是經驗,過不去的是經歷,對你都有裨益。
【第22句】:幸福就是重復。每天跟自己喜歡的人一起,通電話,旅行,重復一個承諾和夢想,聽他第二十八次提起童年往事,每年的同一天和他慶祝生日,每年的情人節、圣誕節、除夕,也和他共度。甚至連吵架也是重復的,為了一些瑣事吵架,然后冷戰,瘋狂思念對方,最后和好。
【第23句】:【心理文摘——有一種病,叫愛情饑渴癥】耐心是一種美德,其基本的道理就是,你的饑餓,不應該是讓一個霉包子糟蹋你胃口的理由,也不能是你浪費一個好包子的理由。很多時候,沖動里面有一種快感,而另一些時候,遠離則是一種操守。
【第24句】:人這一輩子,機遇難同,因緣各異,一帆風順也好,跌宕起伏也罷,還是平淡普通,都是自己的命運。那些走過的,偶遇的,相逢的,別離的,都是唯一。無論處于何種境地,都不要抱怨世態,不能放棄底線,不必嫉恨他人。不貪欲念就少;不嗔心就易平;不求就常知足。遇上了請珍惜;別過了道珍重。
【第25句】:【心理學文案】等再過幾年,你長大些就明白了,對誰有情,就不會計較他是好還是壞,他高興,你便跟著高興,他不高興,你也會難過,他有危險,你拼了命也會去救他,可是他卻未必會同樣待你,若是他果真待你也如此,便是天底下最幸運的事了。
【第26句】:認定了的路,再痛也不要皺一下眉頭,你要知道,再怎么難走都是你自己選的,你沒有資格喊疼。
【第27句】:【心理學文案】一個人越謙恭,越低調,越是不可戰勝的。再怎樣高大的身軀,站在那里,終究有能打倒他的。但沒有人能把一個躺在地上的人打倒。
【第28句】:【心理學文案】你若愛,生活哪里都可愛。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處處可感恩。你若成長,事事可成長。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既然無處可躲,不如傻樂。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凈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愿,不如釋然。
【第29句】:【心理測試:女人最讓人癡迷的10法則】【第1句】:有高雅愛好的女人?!镜?句】:有生活情趣的女人。【第3句】:做不事張揚的女人?!镜?句】:做賢惠可愛的女人?!镜?句】:做保持自我的女人。【第6句】:做勇于說不的女人。【第7句】:做會穿衣打扮的女人?!镜?句】:做睿智聰明的女人。【第9句】:做懂得欣賞的女人?!镜?0句】:做大小有度的女人。
【第30句】:【心理夜讀】我愛你,不光因為你的樣子,還因為,與你在一起時,我的樣子。我愛你,不光因為你為我而做的事,還因為,為了你,我能做成的事。
【第31句】:沉靜是一種修養,是一種美麗。擁擠的世間,喧囂的人群,沉靜是一種至上的境界。傾聽自己的心跳,感受思想的脈動,回歸真實的自己;凝視亙古不語的大山,解讀廣袤無垠的大海,體味生命的渺小與普通及深刻與偉大,這就是沉靜。
【第32句】:【心理學微文案】心臟是一座有兩間臥室的房子,一間住著快樂,一間住著痛苦。人不能笑得太響,否則會吵醒隔壁的痛苦。
【第33句】:【心理學文案】人生與其不斷追求而無法滿足,不如先沉淀自己,看清內心深處真正的需求。只要愿意打開封閉的心,去體會、去擁抱眼前的幸福,就會比別人活得更富足,更開心。
【第34句】:【心理暗示】每個人都會有技不如人、寄人籬下的時候。不要自慚,也不必自卑,我們都是凡人,夾雜在人流中,過的是平凡的生活。當被別人忽略、笑話、非議、陷害的時候,要學會把握自己的節奏,只要內心不亂,外界就很難改變你什么。不要艷羨他人,誰都有苦痛;不要輸掉自己,振作比一切都強。
【第35句】:【心理學微文案】二十幾歲的我們就如同不會飛的超人,這個年齡的我們有著最好的面容與身體,卻不得不在都市壓力中苦苦掙扎打拼。我們總是這樣,在三十幾歲時才能過上我們二十幾歲時所希望的生活,那時我們一開始再次定義青春或浪漫;而遺憾的是,一些人在到達時,已忘了曾想要的。
【第36句】:放棄一切東西比人們想象的要容易些,困難在于一開始。一旦你放棄了某種你原以為是根本的東西,你就會發現你還可以放棄其他東西,以后又有許多其他東西可以放棄。
【第37句】:小時候,希望自己快點長大,長大了,卻發現遺失了童年;單身時,一開始羨慕戀人的甜蜜,戀愛時,懷念單身時的自由。很多事物,沒有得到時總覺得美好,得到之后才一開始明白:我們得到的同時也是在失去。
【第38句】:【得寸進尺效應】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里得曼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讓助手去訪問一些家庭主婦,請求被訪問者答應將一個小招牌掛在窗戶上,她們答應了。過了半個月,實驗者再次登門,要求將一個大招牌放在庭院內,這個牌子不僅大,而且很不美觀。同時,實驗者也向以前沒有放過小招牌的家庭主婦提出同樣的要求。結果前者有55%的人同意,然后者只有不到17%的人同意,前者比后者高3倍。后來人們把這種心理現象叫作“得寸進尺效應”。
【第39句】:【心理學文案】懶惰是很奇怪的東西,它使你以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氣;但實際上它所給你的是無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剝奪你對前途的希望,割斷你與別人之間的友情,使得你心胸日漸狹窄,對人生也越來越懷疑。
【第40句】:【心理學微文案】你若在乎績點,就去好好弄績點;你若不在乎績點,它也困擾不了你。我們的糾結就在于,我們明明在意,卻裝作深惡痛絕。
【第41句】:【心理學文案】個性是上蒼賦予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之刺,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力量,它讓我們在打擊的痛苦中產生對抗,在失敗的陰影中走出彷徨。是泥土,就讓它堅實;是金子,就讓它閃光;即便如這渺小的刺,也要將它抹上刀劍的鋒芒。
【第42句】:【心理學微文案】世人總是等著別人來做自己的知己,從沒想過要做別人的知己。
【第43句】:【心理文摘:曾經這樣愛過你】一篇將暗戀的心情刻畫的入木三分的文章,那些年,我曾經這樣愛過你。
【第44句】:【心理分析:經營自我的7條法則】1正確定義成功,不計較一時一事,目光遠大,始終保持積極的心態;2培養強烈的進取心;3做一個喜歡自己的人;4培養對所在企業的熱愛與忠誠;5給自己設計假想的馬蠅;6重視他人的感受;7借鑒其他同事的長處與優點,實現自己的成長。
【第45句】:【心理閱讀:靜謐的激情】“我們可能是快樂的,但這種快樂可能也永遠是不痛不癢的?!蔽覀円苍S有著大把快樂的可能,但是幸福的可能卻少之又少,我們需要一種靜謐的力量,一種心靈的力量,來實現我們的幸福。
【第46句】:【心理分析】沒有原則的恨,往往起因于沒有原則的愛。無論什么,都有各自的邊界。所以,愛得死去活來的人,一定昏了頭,忘了彼此愛的界限,等到愛情降溫時,任何一個小沖突,都可能轉變為相互仇恨,因為距離太近,沒有彼此空間,更不必說各自清晰的邊界了,難免常常誤傷。
【第47句】:人生就是一場牌局雖然我們有時會抓一手爛牌,可打得好也會有精彩的過程與翻轉的結局。
【第48句】:在你生命的最初30年中,你養成習慣,在你生命的最后30年中,你的習慣決定了你。
【第49句】:【心理學文案】我們都有傷疤,內在的或外在的,無論因為什么原因傷在哪個部位,都不會讓你與任何人有什么不同。除非你不敢面對,藏起傷口,讓那傷在暗地里發膿潰爛,那會讓你成為一個病人,且無論如何假裝,都永遠正常不了。
【第50句】:【心理學文案】多心的人注定活得辛苦,因為太容易被別人的情緒所左右。多心的人總是胡思亂想,結果是困在一團亂麻般的思緒中,動彈不得。有時候,與其多心,不如少根筋。
【第51句】:【心理學文案】在這物欲橫流的人世間,人生一世實在是夠苦。你存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你大度退讓,人家就侵犯你損害你。你要不與人爭,就得與世無求,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備斗爭。你要與別人與平共處,就先與他們周旋,還準備隨時吃虧。
【第52句】:【心理學文案】一個人二十歲出頭的時候,除了僅剩不多的青春以外什么都沒有,但是你手頭為數不多的青春卻能決定你變成一個什么樣的人。這個世界那么多不順心的事情又能怎么樣,對他們說一句fuckyou,繼續努力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第53句】:【心理微文案】很多時候,沖動里面有一種快感,而另一些時候,遠離則是一種操守。
【第54句】:【心理技巧:你怕麻煩別人嗎?】其實這并不好。相比那些被你幫助過的人,那些曾經幫助過你的人會更愿意再幫你一次。換句話說——讓別人喜歡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幫助他們,而是讓他們來幫助你。如果想得到別人的好感,主動開口是沒壞處的。這個有意思的現象被稱為本杰明富蘭克林效應。
【第55句】:對于一見鐘情,心理學家認為,我們會本能地辨出那些有可能成為伴侶的人,這是祖先在億萬年的進化過程中,深植在我們基因中的程序。即便在現代社會鋼筋水泥的城市叢林中,這樣的本能也會發揮作用。
【第56句】:【心理學微文案】婚姻與愛情最大差異在于愿不愿意改變。愿意為了對方改變自己,是真愛,從頭到尾都不想改變自己,充其量只是對方愛你。可妥協可退讓,愿意嘗試原本討厭的,有這樣的心,才能維系感情。
【第57句】:【心理學文案】人在十七歲的時候是一個轉折。在此之前,所有的快樂與悲傷都與這個世界沒有關系,那都是你與生俱來的東西。在此之后,你就會被逐漸打磨成一個傻×,快樂也好,悲傷也好,都是這個世界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給你的。
【第58句】:【心理學微文案】真正的原諒,不是刪除記憶,而是可以接納那些"曾經"安穩地生活在你的記憶里。感情中真正的"放下",不是多年后可以微笑著說一句"沒關系",而是曾經的那些"對不起",早已輕得讓你終于想不起。
【第59句】:假如我當時就成功,不成熟的事就會變的很大,我自己就會變成我不喜歡的那種人,命運通過失敗指出你應該去走的路。
【第60句】:【心理微文案】一個人所做的事情99%都與別人無關,聽聽心的聲音,做自己想做。
【第61句】:要相信,真正在乎你的人,是不會被別人搶走的。無論是友情,還是愛情。
【第62句】:離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遠,最簡單的音調,需要最艱苦的練習。人要在外面到處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內殿。
【第63句】:有一種落差是,你的才華配不上自己的夢想,你的能力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負了所受的苦難。
【第64句】:【旁觀者效應】旁觀者效應的提出,始于美國紐約發生的震驚全美的吉諾維斯案件。吉諾維斯案件是1964年發生在美國的一件兇殺案。案發的那天凌晨三點,一位名叫吉諾維斯的姑娘在返回公寓的途中被一歹徒持刀殺害。案件的特別之處在于,案件持續了30多分鐘,遇害者的38個鄰居聽到了呼救聲,其中許多人還走到窗前去看了很長時間。然而,在遇害者與跬講返?0多分鐘里,沒有一個人去援救她,甚至沒有人行舉手之勞,打電話及時報警,致使一件本不該發生的慘劇成為事實。案件發生后,社會各界反響強烈,有人認為,慘劇發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都市人際關系的冷漠,而社會心理學家們則不這么悲觀。
【第65句】:【心理學微文案】所謂成熟,明明就該哭就該鬧,卻不言不語的微笑。
【第66句】:【心理學微文案】這些年,常需要痛下決心扔一些衣服,刪一些照片與號碼。就像飯鍋里的飯,使勁鏟能下來,四壁傷痕累累。用水泡一陣,也能下來,一切完完整整。很多事,經過時間之水的浸泡便能分離。當時的掙扎,也不是沒有意義,它能證明給自己看,我能對自己狠,離開誰都可以。
【第67句】:【心理閱讀】在這個城市,總有那么一些人,習慣否定自己。充滿了挫敗,抑郁。看不到自己的價值,這也不好,那也不好。然后羨慕著別人的好或者幻想著一種理想的狀態發呆。
【第68句】:何時何地,都要明白,活給自己看的,別把別人的評價看得太重,凡事只要于心無愧,就不必計較太多。那些膚淺的贊美,是陽光中的塵埃,迷惑你的視界;那些非議與詛咒,亦是麻醉你的毒藥,終會亂了心智。無論路途多險,步履維艱,切勿被動地改變自己,唯如此,才可能會與眾不同。
【第69句】:不說人短,不思人過,不念人惡,不揚人錯。希求別人理解自己,那么也要學會擔待別人。
【第70句】:其實生命的真正意義在于能夠自由地享受陽光,森林,山巒,草地,河流,在于平平常常的滿足。
【第71句】:只要你有一個目標,你就一定會成功,會幸福,真的只有唯一的目標——最大程度地、最真實地展現自己。
【第72句】:【心理學文案】人生就是一列開往生命終點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口,沒有一個人可以至始至終陪著你走完,你會看到來來往往、上上下下的人。如果幸運,會有人陪你走過一段,當這個人要下車的時候,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后揮手道別,因為,說不定下一站會有另外一個人會陪你走的更遠。
【第73句】:【蔡加尼克效應】當人們接受一項工作時,內心便產生一種完成這項工作的準需求,完成工作便意味著解除心理緊張,或使準需求得到滿足;如果未完成工作,緊張狀態繼續存在,準需求有待實現。這就是心理學史上著名的“蔡加尼克效應”——完成任務的動機會促使人對未完成的任務念念不忘,并且還會產生要完成它的欲望。
【第74句】:【心理箴言】幸福不是你房子有多大而是房里的笑聲有多甜;幸福不是你開多豪華的車,而是你開著車平安到家;幸福不是你的愛人多漂亮,而是愛人的笑容多燦爛;幸福不是在你成功時的喝彩多熱烈,而是失意時有個聲音對你說:朋友別倒下。幸福不是你聽過多少甜言蜜語,而是你傷心落淚時有人對你說:沒事,有我在。
【第75句】:貓最喜歡吃魚,可貓又不會游泳。魚最喜歡吃蚯蚓,可魚又不能上岸。上帝給了你很多誘惑,卻不會讓你輕易得到。
【第76句】:【心理微文案】做一名平靜的高效者。最后一點很重要,但能做到的人卻少之又少。
【第77句】:憂郁是因為自己無能,煩惱是由于欲望得不到滿足,暴躁是一種虛怯的表現。
【第78句】:【心理學文案】只要你下定決心,就過同樣的生活,不管有錢還是沒錢。你可以繼續看你的書,保持你的想法,只用對自己說:“我在這兒是個自由的人。”你就會過得挺好。
【第79句】:【父母要勇敢地承認自己的錯誤】美國心理學家羅達.鄧尼曾說:父母錯了,或違背自己許下的諾言時,如果能向孩子真誠地道歉,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時能培養孩子尊重別人的習慣。父母如果對自己犯的錯誤從不肯承認,時間長了,孩子對父母即使是正確的教誨,也同樣會置之腦后。
【第80句】:【職場文案】【職場心理學】(你的心理在衰老嗎?)【第1句】:辦事效率低--磨磨蹭蹭,一拖再拖【第2句】:競爭意識退化--對事業沒有創新思維,常感到空虛乏味【第3句】:自卑心理--常常會長噓短嘆,與世無爭【第4句】:反應異常冷漠【第5句】:固執己見【第6句】:疏散懶惰,精神不振【第7句】:性格孤僻--喜歡獨來獨往,我行我素【第8句】:思維遲鈍【第9句】:情緒恍惚【第10句】:性情急躁一觸即發。
【第81句】:【心理美文:優秀女人該有的氣質與習慣】這樣一篇小文,感覺非常不錯,拿來與諸位分享。一起努力,做個優秀的女人吧。
【第82句】:有時,外面下著雨,心卻晴著;又有時,外面晴著,心卻下著雨。世界上許多東西在對比中讓你品味。心晴的時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時候,晴也是雨。
【第83句】:該得到的,要付出努力抓到手,不該得到的,想也不要去想。做這樣一個淡淡的女子,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原則,有自己的信仰,不急功近利,不浮夸輕薄,做到寵辱不驚,也會大笑,也會打鬧,心,卻靜如水。淡定安逸,學會懂得,從而學會慈悲。
【第84句】:【心理學文案】那些美好的東西,在我們擁有的時候,常常熟視無睹,只是在某一瞬間,感覺自己快要抓不住的時候,遺憾悔恨才會慢慢占據心靈。比如時間,我們一直在荒廢,偶爾的一根白發,才知道青春易逝;比如愛情,遇到了不珍惜,錯過了方明白現實是如此殘忍。有些東西失去了,比擁有更讓我們刻骨銘心。
【第85句】:【心理格言】提問,你便能得到答案。找找,你便能夠找到。敲門,門就會為你敞開。
【第86句】:不必太糾結于當下,也不必太憂慮未來;當你經歷過一些事情的時候,眼前的風景已經跟從前的不一樣了。
【第87句】:【心理學文案】如果開心與悲傷時,首先想到的都是同一個人,那就最完美,如果開心與悲傷時,首先想到的不是同一個人,你應該選擇想與Ta共度悲傷的那個,人生本來是苦多于樂。開心有太多人可以與你分享,不一定是情人,悲傷卻不是很多人可與你分擔。你愿意把悲傷告訴他,他才是你最想親近珍惜的人。
【第88句】:【心理學文案】做人的最高意境是節制,而不是釋放,所以享受這種節制,這是人生最大的享受,釋放是很容易,物質的釋放、精神的釋放都很容易,但是難的是節制。
【第89句】:【心理學文案】很多不好的事情發生了,就沒有必要去糾結它為什么會發生,也沒必要去抱怨為什么偏偏發生在我的身上,怎么樣去解決好這件事才是你最先要想的。
【第90句】:【心理舒緩】你要相信世界上一定會有一個你的愛人,無論你此刻被光芒環繞,被掌聲淹沒,還是那時你正孤獨的走在寒冷的街道上被大雨淋濕。無論是飄著小雪的微亮清晨,還是被熱浪炙烤的薄暮黃昏。他一定會穿越這世界上洶涌的人群,他一一的走過他們,懷著一顆用力跳動的心臟走向你。他一定會找到你。
【第91句】:【對于幼兒社會性的發展有幫助】相關的心理學研究表明,父母親密的撫摸對于孩子的社會性發展有重要作用。孩子可以在這種溫柔的、充滿愛意的愛撫中,感受到愛意,也會增加對于這個世界的安全感。由此。其成長過程中出現攻擊性行為的幾率要減少許多,會表現得更加樂于助人、合群等等。
【第92句】:【幸福女人的經典文案】我們每天都需要做好準備,因為我們每天都可能會失去一些東西。正如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所說的一樣,我們應該善待萬物,每天都應找覓那些可愛美好的事物。在悲傷的時候,這種習慣會幫助你堅強起來。
【第93句】:生活從未變得容易,只不過是我們變得更加堅強。
【第94句】:人生最大的修養既不是懦弱也不是忍讓,而是察人之難,補人之短,揚人之長,諒人之過,而不會嫉人之才,鄙人之能,諷人之缺,責人之誤。包容是肯定自己也承認他人,是一種善待生活,善待別人的境界。
【第95句】:請記住每一個對你好的人,因為他們本可以不這么做的。
【第96句】:【心理學微文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經歷,每個人從出生的那一天起,上天早已安排你將要扮演的角色,其實平淡而簡單的日子,才是最幸福。每天面對著生活中的瑣事,誰都會有抱怨的時候,可這就是生活,有得有失,有利有弊的生活,只有用愛去感受,用心去經營,你就會擁抱幸福。
【第97句】:不圓滿的是自己的煩惱,不清凈的是自己的業障。你有看不慣的事,說明你的智慧不夠;你有看不起的人,說明你的慈悲不夠。有慈悲的人,沒有看不起的人;具有智慧的人,沒有看不慣的事。其實,都是因緣與合而生,只是眾生的因緣不同,所以才有不同的顯相。
【第98句】:傾聽每個人的意見,可是只對極少數人發表你的看法。接納每一個人的批評,但保留自己的判斷。
【第99句】:【心理學文案】你是幸福還是不幸,歡樂或痛苦,其實往往在于一念之差。也許一秒鐘之前你還覺得自己很不幸,突然之間你想通了,似乎一道幸福的大門打開了,讓你瞬間從地獄步入了天堂,所以每天多給自己一些正能量,你就離不幸與痛苦越來越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