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閑磨牙】(慣)比喻毫無意義地爭辯或多費口舌。
【第2句】:【張家不就,李家不成】(慣)就:完成。跟張家沒談成,跟李家也沒談成。指擇偶過于挑剔,婚事未成。
【第3句】:病好遇良醫(yī)——晚了;遲了
【第4句】:【同桌吃飯,各自還錢】在一起共事,經(jīng)濟(jì)上分清。清代《三 俠五義》:“咱們同桌兒吃飯,各自會錢,誰也不必擾誰,你道 好么?”
【第5句】:【烏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諺)反哺:小烏鴉長大后,覓食喂老烏鴉。跪乳:羊羔吃奶時,雙膝跪在地上。烏鴉會反哺,羊羔會跪乳。借指為人應(yīng)該懂得孝敬父母。 也作“羊羔知道跪乳,烏鴉知道反哺”。
【第6句】:【 沒事不惹事,遇事不怕事】不欺侮別人,也不怕欺侮?!缎?鳳霞回憶錄》:“沒事不惹事,遇事不怕事。害人之心不可 有,防人之心不可無?!?/p>
【第7句】:一次小測驗,我語文、數(shù)學(xué)都考了100分。張老師對我說:“先胖不算胖,后胖壓塌筐。你可不能驕傲??!”(河南·許昌)
【第8句】:【 吊桶落在井里】無法擺脫困境。茅盾《霜葉紅似二月 花》:“曹志誠仰臉大笑搖頭晃腦說:王伯申這回吊桶落在井 里了?!?/p>
【第9句】:【交易不成仁義在】(諺)指縱然生意沒有成交,但彼此一定保持良好的關(guān)系,不要傷害感情。商場中買賣雙方常用的交際語。 也作“買賣不成仁義在”。
【第10句】:【中彩】“中彩”現(xiàn)在多指買彩票中獎。彩票業(yè)在我國屬于造福于民的福利事業(yè),為福利事業(yè)籌資,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由國家獨立經(jīng)辦。“中彩”一詞源自古代的賭博游戲。古代有一種競賭游戲,用木頭做成五個與現(xiàn)代骰子不同的骰子,它們不是六個面的正方體,而是長柱體。四個側(cè)面有彩畫,兩面畫著雉(即野雞),另兩面畫著牛。頂?shù)囊幻媸呛谏?,底的一面是白色。游戲時,五個骰子一起擲,如果擲出去的五個骰子畫面一樣,比如都是牛,就叫中彩,就贏錢。 “彩”有大有小,全黑的最大,如果擲出了全黑,就叫中頭彩,自然贏的錢最多。
【第11句】:【姓賈的姑娘配姓賈的小子——賈門賈氏】(歇)見“賈家的姑娘嫁賈家——賈門賈氏”。
【第12句】:汪精衛(wèi)照鏡子——副奸相
【第13句】:【虎死皮還在】釋義:比喻雖然垮臺,威風(fēng)還在。例句:諾阿浦木梭,“虎死皮還在”,怎么這樣說,不說以前你們有過部落聯(lián)盟,現(xiàn)在單說你們的親戚關(guān)系,你想想,你的三家親戚垮了,你阿侯家會有好結(jié)果?
【第14句】:【給人送肉,不如教人養(yǎng)豬】(諺)指教會別人養(yǎng)豬比給人送一塊肉強(qiáng),因為這能從根本上使人解決吃肉的問題。比喻幫人要從根本上幫。
【第15句】:【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釋義:指人要有進(jìn)取心,要追求進(jìn)步。也指官職地位、生活水平等的提高。例句:“……要是農(nóng)村富起來,手工匠人將來歸到工廠,變成正經(jīng)八百的工人階級,誰不樂意,誰愿意一輩子抱風(fēng)箱掄錘。人往高處走,水往低下流!爹,對不?”
【第16句】:鞭子敲耳朵——打聽
【第17句】:【叫好不叫座】原指戲曲受到贊揚,但買票觀賞者不多。 借指好事未被人接受。電視新聞( 2001,3,9):“據(jù)調(diào)查,社 區(qū)孤獨老人有一千個,而接受陪老服務(wù)的只有二十人,這項 事業(yè)叫好不叫座?!?/p>
【第18句】:我從縣城買了幾個蘋果要給姥姥帶回去,可半路上忍不住自己吃了。媽媽知道后,指著我的腦門說:“你啊,心孝嘴不孝,買個燒餅捎不到!”(河南·鄧縣)
【第19句】:【知己者莫過夫妻】(諺)知己:彼此了解。指夫妻間彼此最了解、最知心。
【第20句】:【人見利而不見害,魚見食而不見鉤】人容易被眼前利益所 迷惑,不計及后果。類似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清代《鏡 花緣》:“每見世人惟利是趨,至于害在眼前,哪里還去管他。 所以俗語說的:人見利而不見害,魚見食而不見鉤?!?/p>
【第21句】:【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諺)指山歌的區(qū)域性很強(qiáng),到哪座山就唱哪座山的歌。比喻辦事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處理,不能死搬硬套,墨守成規(guī)。 也作到哪山,唱哪歌。 到哪架山梁,唱哪架山歌。
【第22句】:【和尚不知道士】和尚是佛教徒,道士是道教徒。指互不 了解。馬烽《劉胡蘭傳》:“唉,一家不知一家,和尚不知道 士,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jīng)哩?!?/p>
【第23句】:【豬八戒玩老雕——各好一路】(歇)老雕:猛禽,嘴成鉤狀。指各人有各人的愛好。
【第24句】:【是非只為多開口,禍亂都因強(qiáng)出頭】謂多說話容易招惹是 非,出頭好強(qiáng)容易惹禍。禍亂,也說:煩惱。清代《官場現(xiàn)形 記》:“老弟,這就是你的不是了。是非只為多開口,禍亂都 因強(qiáng)出頭。你難道連這兩句俗語還不曉得嗎?”
【第25句】:【幡桿燈籠——照遠(yuǎn)不照近】(歇)幡(fan):一種垂直懸掛的窄長旗子。本指照射遠(yuǎn)處,不照射近處;轉(zhuǎn)指照顧關(guān)系疏遠(yuǎn)的人,不照顧關(guān)系親近的人。
【第26句】:【上山捉虎,下海擒龍】(慣)比喻不畏艱險,勇往直前。 也作上山擒虎,下海捉龍。 上山打猛虎,下海擒蛟龍。
【第27句】:【潑水節(jié)】在影視劇中,看到潑水節(jié)很浪漫、很好玩、很開心。其實,潑水節(jié)是傣族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傣歷的年節(jié),在農(nóng)歷清明的后十天。關(guān)于潑水節(jié)的由來,在傣族人民中間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古時候,傣族家鄉(xiāng)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后來來了一個火魔,使傣族家鄉(xiāng)變得酷熱干燥,寸草不生。火魔接連搶走了七個年輕貌美的姑娘,其中一個最小的叫依香。她聰明伶俐,為了除掉火魔,她設(shè)法取得了火魔的信任。傣歷六月(農(nóng)歷三月)的一天,她趁火魔高興時,假意奉承說:“大王,火、刀、劍、水,哪一樣武器都不能傷害你,你永遠(yuǎn)活著該多好??!”火魔得意至極,便泄露了天機(jī):“我只告訴你一個人,可千萬不能告訴別人。有一個辦法能整死我,只要拔下我一根頭發(fā),勒緊我的脖子,我就活不成了?!币估?,依香趁火魔熟睡之機(jī),輕輕地從他頭上拔下一根頭發(fā),在他脖子上一勒,果然火魔的頭就掉下來了??苫鹉У念^一落地,馬上就著了火,滾到哪里火就燒到哪里。依香趕忙把其他六個姑娘叫來,輪流抱著魔頭,不讓魔頭落地。魔頭火熱滾燙,姑娘們只好不住地往身上潑水降溫。她們一人抱一年,直到七年以后,魔頭才死去。后來,傣族人民為紀(jì)念為民除害的七位姑娘,便在每年傣歷六月(農(nóng)歷三月)舉行潑水節(jié)。
【第28句】:有一道數(shù)學(xué)題,爸爸給我講了四五遍,我還是不會。爸爸生氣地說:“木頭鉆個眼能透氣,你卻是塊鉆不透眼的木頭。”(江蘇·連云港)
【第29句】:【苦藥利病,苦口利用】見“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第30句】:【俏眉眼做給瞎子看】(慣)比喻說話做事不選擇合適的對象,再好也不會受賞識。
【第31句】:【有一搭沒一搭】(慣)1指漫不經(jīng)心地說話。也指沒話找話說。2形容時斷時續(xù)或無關(guān)緊要。 也作有一搭無一搭。 有一句沒一句。 有一言無一言。
【第32句】:【打談的掉眼淚——替古人擔(dān)憂】(歇)打談的:宋元時稱在街市上演唱或說書的人。本指替古時候的人憂傷,轉(zhuǎn)指作虛假的或多余的擔(dān)憂。
【第33句】:瓜好吃不在大小,人健康不在胖瘦。
【第34句】:【中流失船,一壺千金】(諺)中流:河流的中心處。壺:葫蘆,浮水的救命工具。船行到河中間失了事,此時的一個葫蘆就有千金的價值。指物品的價值不固定,急用時價值就高。
【第35句】:【魚找魚,蝦找蝦,兩個渾人湊一家】(諺)渾人:糊涂、不明事理的人。指人的相親相近,總是以志趣相投為根據(jù)的。此處專指素質(zhì)低下的人。
【第36句】:【人在福中不知?!浚ㄖV)指人生活在幸福之中,往往由于沒有經(jīng)過艱難困苦,便不覺得這是享福。也指人的欲望是無窮的,已經(jīng)享福了,還嫌不受用。 也作身在福中不知福。 生在福中不知福。
【第37句】:上樹逮麻雀——連窩端
【第38句】:【打碎的盤子敲爛的碗】釋義:比喻關(guān)系徹底破裂,不可挽回。例句:她冷笑一聲,說:“你別做夢挖元寶,想偏心啦!咱們是打碎的盤子敲爛的碗,扔到坑里,撒在道上,你揀不回來,也對不到一塊兒?!?/p>
【第39句】:【當(dāng)耳旁風(fēng)】(慣)耳旁風(fēng):從耳旁吹過的風(fēng)。比喻不把別人的勸告或囑咐放在心上。 也作“當(dāng)耳邊風(fēng)”。
【第40句】:【殺私牛,賣私酒,不犯出,乃高手】(諺)舊時私自殺牛、販酒均屬違法,誰能不犯事,就算他走運。 指做了違禁、違法的事而沒有被查獲,只能算是僥幸,不可當(dāng)作本事。
【第41句】:天快黑了,王伯還想再拉一車糞。王大媽說:“東山日頭一大堆,有多少鴨子趕不到河里去啊?還是明天再拉吧!”(河南·郟縣)
【第42句】:【姓氏】“姓氏”表明家族的字,后來專指姓。然而在遠(yuǎn)古時代,“姓”與“氏”卻有著嚴(yán)格的區(qū)分。 “姓”起源于母系社會,當(dāng)時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為了把各個氏族區(qū)分開來,“姓”應(yīng)運而生。它用來表示母系的血統(tǒng),起著“明血統(tǒng)”的作用。古人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漸認(rèn)識到近親結(jié)婚會產(chǎn)生不良后代,所以規(guī)定同姓不可通婚,實行氏族外婚制,所以,“姓”還起著“別婚姻”的作用。 “氏”則起源于父系社會。由于人口的增多,一個氏族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發(fā)生分解,這樣同姓便衍生了許多分支就稱為“氏”。到了父系氏族公社時期,姓和氏則成為父系氏族或部落的標(biāo)記。進(jìn)入階級社會以后,氏成為貴族男子的專稱,故有“氏以別貴賤”的說法。到春秋戰(zhàn)國時,社會發(fā)生了大變革,姓氏制度也出現(xiàn)了混亂,姓與氏逐漸混同。秦朝時,姓氏合一,通稱為姓。兩漢時,姓已基本確立,與現(xiàn)在通用的姓大體相仿。
【第43句】:墳地里冒青煙——陰陽怪氣
【第44句】:【入山不怕傷人虎,就怕人情兩面刀】釋義:不怕公開較量,就怕兩面三刀地暗算。例句:“身處不公平的天地,識人可要識個透哇!俗話說得對,入山不怕傷人虎,就怕人情兩面刀。”
【第45句】:爸爸在演算一道數(shù)學(xué)題,長時間后,忽聽爸爸說:“我這是扳倒樹捉烏鴉啊!”(江蘇·泗陽)
【第46句】:【此地?zé)o銀三百兩】釋義:古代民間故事:有人把三百兩銀子埋在地里,怕人知道,就在地上插一木板,上寫:“此地?zé)o銀三百兩?!北扔飨腚[瞞、掩蓋,結(jié)果更加暴露。例句:劉稻村最后冷笑了笑說:“哼!此地?zé)o銀三百兩!請回去吧?!?/p>
【第47句】:【養(yǎng)癡奴,乘贏馬】(諺)贏:瘦弱。仆人要用頭腦簡單的,騎馬要騎速度較慢的。舊指用仆人不要用精明的人,免得日久生禍端。
【第48句】:【逼牯牛下仔】要求苛刻,辦不到。類似的:逼公雞下蛋/ 逼雞下金蛋。成語:強(qiáng)人所難?!栋彾唐≌f選》:“這簡 直是逼著牯牛下兒啦!你們睜眼看著,這鬼地方會出一顆 半顆谷子么?要五斗米,不是要人家的命?”
【第49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發(fā)生事情,采取相應(yīng)的方法對付,不 退讓。成語:針鋒相對。李英儒《野火春風(fēng)斗古城》:“你放 心吧!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難道我們怕他!”
【第50句】:英雄永遠(yuǎn)和自己的人民在一起,富饒的寶藏永遠(yuǎn)同大地在一起。
【第51句】:吃過響飯搭早車——趕不上趟
【第52句】:【 汗珠落地摔八瓣】形容干活用力,辛苦。成語:汗流浹 背。浩然《山水情》:“我一個人汗珠子掉地下摔八瓣兒拉扯 大的孩子,你一點力不費,一點情不領(lǐng),就進(jìn)了你家的門兒, 成了你家的人?!?/p>
【第53句】:【站得高,看得遠(yuǎn)】謂眼光遠(yuǎn)大。成語:高瞻遠(yuǎn)矚。李英儒 《野火春風(fēng)斗古城》:“站的高,看的遠(yuǎn),能從錯綜復(fù)雜比一團(tuán) 亂線還要多的頭緒里,伸手扯出一根筋來?!?/p>
【第54句】:【聽見風(fēng),就是雨】有風(fēng)可能有雨,也可能沒雨。此句表示 結(jié)論下得過早,又指輕信、敏感。清代《紅樓夢》:“也沒見過 我們這位呆爺,聽見風(fēng)兒就是雨,往后怎么好?”
【第55句】:【盜憎主人】(諺)指盜賊憎惡主人的防范。比喻邪惡小人總是忌恨使他不得恣意作惡的正道直行的君子。
【第56句】:【有米不愁下不進(jìn)鍋】(諺)只要有米,自然有辦法下進(jìn)鍋里煮飯。 指只要具備成功的基本條件,就會把事辦成。
【第57句】:【船過水無痕】事后不留痕跡。電視劇:“你們的熱戀過去 了,船過水無痕,可能嗎?”
【第58句】:水牛掉井里——有力使不出
【第59句】:【井底蛤蟆,沒見甚么天日】釋義:比喻沒見過世面。例句:所以連青州府城門也沒得出來趕一步,真是“井底蛤蟆,沒見甚么天日”。
【第60句】:【洞小不補(bǔ),洞大叫苦】要及時補(bǔ)救?!侗本┤請蟆?1982,4, 2):“今日偷根針,明日敢偷金;千里之堤,潰于螻蟻之穴;洞 小不補(bǔ),洞大叫苦……有不少這樣的警句格言、民諺俗語告 誡人們:要自覺防微杜漸,勿以小惡而為之。”
【第61句】:【除了靈山別有佛】(諺)靈山:靈鷲山,佛祖圣地,相傳釋迦牟尼曾在此居住。比喻凡事不可只認(rèn)一條死理,要能夠靈活變通。 也作“除去靈山別有廟”。
【第62句】:【戲有戲德,臺有臺規(guī)】(諺)戲劇演員要有藝德,臺上表演要有臺規(guī)。指戲劇表演一要有道德規(guī)范,二要有嚴(yán)格規(guī)程。
【第63句】:【大人不記細(xì)怨】(諺)細(xì)怨:細(xì)小的怨恨。指大人物心胸寬廣,不把細(xì)小的怨恨記在心上。
【第64句】:【狐貍尾巴露出來了】(慣)民間故事說,狐貍修煉成精后,能變?yōu)槿诵?,但尾巴卻變不了,常常會露出來。比喻露出了本來面目或暴露了事情真相。
【第65句】:小剛被選為學(xué)習(xí)小組長了,他姥姥知道后高興地說:“鞋幫做成了帽檐了,我家的小剛高升了。”(山西·太原)
【第66句】:棺材里打架——死對頭
【第67句】:咬口生姜喝口醋——歷盡辛酸
【第68句】:【推磨繞圈子】指不直截了當(dāng)。成語:轉(zhuǎn)彎抹角。柳青《種 谷記》:“他們頂你,驢推磨似地和你繞圈子,拉談半天還停 留在原處?!?/p>
【第69句】:【侯門深似?!浚ㄖV)侯門:舊時王侯的府門。指王侯的府門像海一樣深,平常人難得通報進(jìn)去。也泛指達(dá)官富豪之家,不容普通人進(jìn)出。
【第70句】:【豬拾柴,狗燒火,野狐掃地請客坐】釋義:比喻小人愈是殷勤,君子愈應(yīng)留神遠(yuǎn)避。例句:“南京人家掘得一石,上有字可考云:‘豬拾柴,狗燒火,野狐掃地請客坐?!恢呛蔚日Z也。”
【第71句】:十五云邊月——不露臉
【第72句】:【光腳不怕穿鞋的】窮困者不怕失去什么,沒有顧慮,膽子 大。曹禺《原野》:“光腳不怕穿鞋的漢,我虎子是從死口逃 出來的,并沒打算活的回去?!?/p>
【第73句】:【打好了江山殺韓信】(慣)韓信:淮陰(今江蘇淮陰市西南)人,西漢初年軍事家。楚漢戰(zhàn)爭時,為劉邦出謀劃策,攻占關(guān)中,后被劉邦封為齊王,不久率兵與劉邦會合,滅項羽于垓下。漢立,改封為楚王。 被誣告謀反,降為淮陰侯,又被告與陳孺勾結(jié)謀反,為呂后所殺。比喻事成之后把有功之人一腳踢開。
【第74句】:【黃鼠狼給雞拜年】釋義:比喻偽裝友好,別有用心。例句:珍兒聽到這里,擰著身子說:“快去你的吧!黃鼠狼給雞拜年,誰聽你那一套!”
【第75句】:【 雞腳高,鴨腳低】雞鴨腿腳長短不一,借指不一致,不整 齊,不齊心。王杏元《綠竹村風(fēng)云》:“綠竹村這一陣風(fēng)搭起 來的互助組,合上沒多久,雞腳高來鴨腳低,組里就發(fā)生矛 盾了。”
【第76句】:【兩面光】(慣)比喻做事圓滑,雙方都不得罪。
【第77句】:【千金難買心中愿】(諺)指人的內(nèi)心愿望最為重要,最不易得到滿足。 也作“干金難買一個愿”。
【第78句】:搟面杖升云天一誹謗(飛棒)
【第79句】:【活到老,學(xué)到老】只要活著,就不能停止學(xué)習(xí)。強(qiáng)調(diào)學(xué)習(xí) 的重要。此句后面還可接:還有三件學(xué)不到。古語:學(xué)而不 已,闔棺乃止(見《韓詩外傳》)。老舍《茶館》:“要不怎么說, 人要活到老學(xué)到老呢!我還得多學(xué)!”
【第80句】:放學(xué)到家,我總是先看完少兒節(jié)目再寫作業(yè),雖然父母說了許多次,但我就是改不了。媽媽常說我是“屬破車的,三天不修就零散”,非要“治理整頓”我一次。(河南·永城)
【第81句】:【方寸】“方寸”指人的內(nèi)心。如“方寸已亂”、“聊表寸心。” 關(guān)于方寸一詞,有個典故。東漢末年,群雄爭霸。劉備禮賢下士,廣納天下人才。當(dāng)時,劉備身邊有一個叫徐庶的人,足智多謀,諸葛亮就是他推薦的。曹操為得到徐庶,為己所用,就軟禁了徐庶的母親。徐庶是個孝子,聽說母親被俘,心急如焚,決心回到母親身邊盡孝道。徐庶辭別劉備時,指著自己的心說:“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yè)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于事,請從此別?!庇谑切焓跓o可奈何的情況下投奔曹操去了。才引出了“徐庶進(jìn)曹營——一言不發(fā)(指一計不獻(xiàn))”。 “方寸”在古代指一寸見方的心部,又作“寸心”,后來人們用它來表示“心”,心煩意亂則稱“方寸已亂”。
【第82句】:弟弟的成績剛剛好了一些,便有些驕傲,媽媽生氣地說:“你太驕傲了,得了些顏色,就開起染房來了。比起人家第一名,你還差得遠(yuǎn)呢!”(安徽·阜南)
【第83句】:【小心天下去得,魯莽寸步難行】謂做事要謹(jǐn)慎,魯莽容易做 錯事情。高云覽《小城春秋》:“聽我說,要提防!小心沒有 壞處,魯莽寸步難行,還是讓我做你的保鏢吧?!?/p>
【第84句】:甕中捉鱉——十拿九穩(wěn)
【第85句】:【捕得老鼠,打破油甕】(慣)甕:缸。比喻因小失大。
【第86句】:開水洗面——難下手
【第87句】:三十年的老陳賬——還翻它干什么
【第88句】:【喊天天不應(yīng),呼地地?zé)o門】(慣)形容陷入困境,冤仇無處申訴,有理無處去講,有難無人幫助。 也作喊天天不應(yīng),喊地地?zé)o靈。 呼天天不應(yīng),喚地地不靈。 叫天天不應(yīng),叫地地不靈。
【第89句】:【沒娘的孩子磕墻根,沒爹的孩子貴如金】(諺)孩子有爹沒娘,就成了蹲墻角的可憐蟲;孩子有娘沒爹,仍然還是寶貝蛋。指孩子離了爹無所謂,只要有媽在,就受不了屈。
【第90句】:【螞蟻尿到書上——濕不了兩個字】(歇)濕:諧“識”。指識字不多。
【第91句】:急性子喝熱粥——燙嘴
【第92句】:【空桶的響聲比實桶大】(諺)空桶敲起來聲音要比裝有實物的桶大。比喻輕薄無知的人總愛自我炫耀。
【第93句】:草上露水瓦上霜——不久長
【第94句】:【恩愛夫妻不到頭】(諺)夫妻恩恩愛愛,情感過深,往往難以白頭到老。舊指夫妻間關(guān)系過于和美的,反不如那些吵吵鬧鬧的能夠長久。
【第95句】:【金剛面目,菩薩心腸】外表嚴(yán)厲,心地善良。李英儒《還我 河山》:“這個類型的勞動婦女,耿直忠誠具有一種金剛面 目,菩薩心腸的善良性格?!?/p>
【第96句】:【經(jīng)驗大似學(xué)問】實際經(jīng)驗,跟書上的理論一樣,都很重 要。李準(zhǔn)《黃河?xùn)|流去》:“這還值得寫書?不過人家常說 經(jīng)驗大似學(xué)問’,孔夫子會作書,未必會抓黃鱔?!?/p>
【第97句】:【千錘打鑼,一錘定音】要有一個基準(zhǔn)點,有決定者。姚雪 垠《李自成》:“闖王,千錘打鑼,一錘定音。這定音鑼提在你 元帥手里!”
【第98句】:【娘想兒,流水長;兒想娘,筷子長】(諺)母親想念兒女,像流水一樣長流不斷;兒女想念母親,卻像筷子那樣很短很短。指母親對兒女的情愛是永無休止的。
【第99句】:爺爺三天兩頭讓奶奶給他做玉米面餑餑吃。我問爺爺:“您怎么那么愛吃玉米面餑餑?”爺爺笑著說:“魚生火,肉生痰,玉米‘面餑餑保平安。你看,爺爺已經(jīng)七十多歲,身體還這樣硬棒!”(河北·豐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