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狐貍不能和雞同籠】釋義:比喻不能和敵人生活在一起。例句:是呀,狐貍不能和雞同籠,黑心肝的漁霸不會跟窮抓魚的拉親家!
【第2句】:【一個人是龍,挑不起天來】一個人能力再大,總是有限的, 不能包辦一切。陳登科《淮河邊上的兒女》:“你一個人是 龍,也挑不起天來,獨拳難打虎,你走了,我心里這塊石頭就 放下來了?!?/p>
【第3句】:【不上高山,不顯平原】有比較,才能看出差別和高下。張 恨水《啼笑因緣》:“真是不登高山,不見平地。像她這樣用 錢,簡直是把大洋錢看作大銅子。”
【第4句】:女兒在婆家受了委屈,回娘家直哭。王大媽心疼地抹眼淚:“唉,正月的寶,三月的草;兒在娘家是塊寶,在婆家就成了草?。 蓖醮蟛姞睿粷M地說:“到山砍柴,見河脫鞋。該怎么辦就怎么辦,哭什么!”(甘肅·岷縣)
【第5句】:【人不能全,車不能圓】見“哪個人也不全,哪個車輪也不圓”。
【第6句】:【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釋義:聽到的不可輕信,只有親眼看見的才是真實的。例句:“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天香更把臉一沉,“人家又當上大官,大老遠從北京下來,為的是解決咱們兩家的老大難問題……”
【第7句】:【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諺)文章寫得再好的人,也不敢自夸自己的文章是天下第一;武藝高強的人,卻往往自夸自己的武藝蓋世無雙。 指習武的人總是技高不讓人。
【第8句】:橫吹笛子豎吹簫。
【第9句】:【人隨王法草隨風】(諺)王法:國家的法律。指在法律面前,人人必須知法畏法,遵守法度,就像草順著風勢一樣,違抗不得。
【第10句】:樹枝做拐杖一一光出岔子;凈岔子
【第11句】:百年松樹,五月芭蕉——粗枝大葉
【第12句】:【私下演了官場用】(諺)指在私下里演練熟了,到公眾場合使用起來就會運用自如。 也作“私場演,官場用”。
【第13句】:【疤瘌眼照鏡子,自找難看】將自己置于尷尬處境。疤瘌, 也說:扒拉、歪嘴。尤鳳偉《中國一九五七》:“叫人家吃野菜 怎么行?這可是扒著眼照鏡子——自找難看的事?!?/p>
【第14句】:【靠邊站】(慣)1比喻失去職務或權力。2比喻受冷落。3比喻沒有機會參與。 也作“靠邊風涼”。
【第15句】:【方木頭不滾,圓木頭不穩】(諺)指方木頭放置時穩實,可有不便滾動的缺點;圓木頭容易滾動,但放置起來不穩當。比喻世間人和事,有優點就有缺點,不會完美無缺。
【第16句】:【危難之中,見智見情】(諺)見智見情:表現出一個人的智慧與真情。指人的真品質,只有在非常時刻才會表現得淋漓盡致。
【第17句】:【兔子急了敢咬人】(諺)兔子是弱勢動物,但逼到窘急時,也敢咬人。 比喻善良溫順的人到了忍無可忍時,也敢于拼命反抗。 也作“兔子急了也咬人”。
【第18句】:【玻璃罩里的蒼蠅——眼見光明,沒有出路】(歇)指雖然看到光明的前景,卻找不到現實的出路。
【第19句】:【醬油碟子跟著蹄子——拖拖就拖干了】(歇)蹄子:方言,肘子。 肘子的肉較厚,蘸碟子里的醬油,蘸不了多少次就蘸光了。指錢財很快就消耗完了。
【第20句】:要考試了,我說:“又得考試了,真倒霉?!卑职终f:“有什么倒霉的?當兵不怕跑,學生不怕考?!保ńK·鎮江)
【第21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一俗語比喻觀察人要看他的實質,不能以貌取人。典出明馮夢龍《醒世恒言·賣油翁獨占花魁》。古時候,一個年輕人叫秦重,他癡情一個叫花魁娘子的妓女,她本是一個苦命人,卻被妓院視為搖錢樹,要十兩銀子才能宿一夜。秦重是個賣油郎,本錢只有三兩銀子,有什么辦法才能接近她呢?只有拼命攢錢。一年有余,他便有了一大包銀子,于是走到對門銀鋪里,借天平對銀。他的銀成錠的很少,散碎的就很多。銀匠是小輩,沒見過什么世面,見了這么多銀子,心中很是吃驚,想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琶芷鹛炱揭环Q,不多不少,剛剛十六兩。秦重如愿以償,花魁娘子感激他的癡情,跳出火坑,嫁給了秦重,成了一對恩愛夫妻。
【第22句】:盤里魚兒甕中鱉——跑到哪里去
【第23句】:【若要好,大作小】要處理好事情,應謙讓,或大事化為小 事。明代《西游記》:“三藏哀告道:‘賢徒??!此事如何是 好?’行者道:‘若要好,大作小?!薄?/p>
【第24句】:【百病可治,相思難醫】(諺)相思:專指男女愛情上的彼此思念。 各種各樣的病都可治療,惟有相思病無藥醫治。
【第25句】:【 掏雀掏出蛇來】掏雀與討巧諧音,借指想討便宜反而吃 了虧。成語:弄巧成拙。西戎《年輕的一輩》:“是我,閨女, 我要早知道闖這么大的亂子,就是選一斤能掙一百分,我也 不會干呀。真是掏雀(討巧)掏出蛇來了!”
【第26句】:墳頭兒不叫墳頭兒——土包子
【第27句】:最近,弟弟因迷戀上玩游戲機,學習成績像坐滑梯似的急速下降。媽媽嚴厲批評他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誰勤奮,誰的瓜兒就結得大如盆;誰偷懶,誰的瓜兒就結得像小碗。你現在這樣,怪誰呀!”(甘肅·蘭州)
【第28句】:賣碗又賣盆——套又一套
【第29句】:【 不是撐船手,莫要弄篙竿】外行不必逞能。類似的:不會 拿鉆,別當石匠/不會绱鞋,休當皮匠/不會念經,別當和尚。 清代《官場現形記》:“不是撐船手,休來弄竹竿,兄弟實實在 在有點來不得了。”
【第30句】:【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諺)人參:滋補珍品。貂皮:貂的皮毛,是御寒珍品。烏拉草:纖維堅韌,為制作草鞋、草褥等的優質材料。指人參、貂皮、烏拉草是東北珍貴的特產。
【第31句】:【買賣不成仁義在】做生意是自愿的,不成功,也應友好, 還有下一次。相關的:一物不成,二物見在。鄧友梅《那 五》:“買賣不成仁義在,這一對不值錢的假貨送你作紀念!”
【第32句】:二畝地不耕——耙(罷)了
【第33句】:武大郎玩鴨子——不知是什么烏
【第34句】:【 一個和尚一份齋.有稀有稠打起來】分配不均,互相爭吵。 金近邁《歐陽海之歌》:“一個和尚一份齋,有稀有稠打起來。 憑什么他吃稠的我喝稀的?”
【第35句】:【問官答花——驢唇不對馬嘴】(歇)問的是“官”,答的是“花”。比喻答非所問,或把毫不相干的東西胡亂扯在一起。
【第36句】:斜嘴開口——盡說歪話
【第37句】:【大膽天下去得,小心寸步難行】鼓勵人做事要大膽。明代 《警世通言》:“大膽天下去得,小心寸步難行。俺趙某一生 見義必為,萬夫不懼。”
【第38句】:【寒食節】現在寒食節是一個為故去的親人(特別是父母)燒紙錢的節日,是一個全國性重大的民俗節日。唐代大詩人杜牧有首描寫清明節的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魄……”后來,清明節與寒食節混為一談,甚至有些年輕人只知清明,誤把寒食當十月一(與故去的親人燒紙送寒衣)。 “寒食節”始于春秋時期晉國的一個歷史事件。寒食節本是個禁忌性的節日,也是一個紀念性節日。所謂禁忌,寒食節也叫禁火節、禁煙節,是在節日不準生火做飯,而要冷吃事前做好的飯或水果之類,所以叫寒食節。所謂紀念,是相傳這個節日起源于紀念介子推。兩千六百多年前,晉獻公的兒子重耳為了躲避后母驪姬的陷害,在國外流亡多年。一次路過衛國的時候,重耳和他的隨從被人追擊,慌不擇路,逃到一個渺無人煙的地方,甚是饑餓。這時重耳發現大臣介子推不見了,別人說他乘危逃脫,重耳相信介子推不是那種人。果然過了一會兒,介子推給公子端來了一碗肉湯。重耳饑不擇食,狼吞虎咽,一飲而盡。這湯原來是介子推從自己腿上割下來的肉熬的。公子得知此情,表示即位之日,一定重加封賞。后來重耳真的即位成了晉文公,并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在犒賞功臣時卻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邀功請賞,悄悄地到山林里躲了起來。人們贊賞介子推的這種行為,同時也對晉文公不滿,于是,有人在他的門上掛了封信。晉文公見到信,猛然想起介子推,遂派人去請介子推出山,介子推不從。有人給晉文公出主意放火燒山攆他出來。不想,介子推在大火中抱樹而死。晉文公有感于此,下令以后每年介子推被燒死的這天,全國禁火,吃干糧、冷飯。關于禁火的日期,也就是寒食節的節期,歷來說法不一。它不是固定在一年的某月某日,而是給出一個相對的參照點推算。參照點有兩個,一是清明,一是冬至。一般說法是清明前一天或兩天為寒食節。另一種說法是以上年的冬至為基準,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或一百零六天為寒食,所以寒食節又叫“百五節”、“百六節”?!肚G楚歲時記》云:“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兩種推算方法都與清明相鄰,所以,現在無論是給親人燒紙還是給英烈掃墓都在清明前或清明進行。俗諺有“早寒食,晚十月一”之說。
【第39句】:旱了很長時間,終于下雨了。爺爺說:“這下該有指望了,都跟前些日子一樣,連井里的塵土都有二寸深了,非吃風屙沫不可。”(河北·邢臺)
【第40句】:【羊毛搓的繩子,又抽在羊身上】(慣)比喻自作自受。
【第41句】:【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做事會得到相應的效果。或說:種 麻得麻,種豆得豆/種果得果,種瓜得瓜。明代《古今小說》: “假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是因,得是果。不因下種,怎 得收成?好因得好果,惡因得惡果?!?/p>
【第42句】:石灰漿寫文章——盡是白字
【第43句】:【拿銀子當銅錢花】(慣)銅錢:古代銅質輔幣,圓形,中有方孔。比喻花錢沒有節制,任意揮霍。
【第44句】:【抱蜜罐子】(慣)比喻享福。
【第45句】:山上放羊——撒了歡
【第46句】:【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浚ㄖV)不測:無法預料。旦夕:早晚。指人的禍福命運就像天空變幻的風云一樣很難預測。 也作天有不測風云,人有無常禍福。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變。 天有不測的風云,人有無端的禍福。
【第47句】:堂前中央掛燈籠——正大光明
【第48句】:【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諺)只喝酒不吃菜肴就容易醉倒。
【第49句】:绱鞋不用錐子——針(真)好:針(真)行
【第50句】:【傍生不如傍熟】(諺)傍:依靠。 指人到窘困時,向生人求助,不如向故舊投靠有希望。
【第51句】:【男兒不發狠,到老受貧困】(諺)男子漢做事如果沒有決心和毅力,因循怠慢,一輩子要受困窮。指人安身立命,貴在抓緊機遇,果斷行動。
【第52句】:媽媽見大家都吃完了飯,可我還端著個碗在吃,就說:“真是船小難足載?。 保ńK·射陽)
【第53句】:【吹牛不打草稿】說大話露出破綻。臺灣瓊瑤《月朦朧鳥 朦朧》:“雪地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朵?還有成千成萬的 蝴蝶?你真是吹牛不打草稿?!?/p>
【第54句】:【有錢的王八大三輩】(諺)王八:烏龜,罵人語。舊指卑劣的小人只要有了錢,在鄉鄰的眼中就被抬高三輩,受世俗的恭維。
【第55句】:傷風流鼻涕——甩掉
【第56句】:【人咸躓于垤,莫躓于山】見“不躓于山,而躓于垤”。
【第57句】:勒緊褲帶拉二胡——餓(惡)作樂
【第58句】:【只有不快的斧,沒有劈不開的柴】釋義:只有沒本領的人,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例句:“難是難,可世上只有不快的斧,沒有劈不開的柴?!?/p>
【第59句】:金剛鉆劃豆腐——深刻
【第60句】:出門坐飛機——遠走高飛
【第61句】:【公道原在人心】(諺)公道:公正的道理。公道原本就在眾人的心中。指眾人對是非曲直自有公正的評價與定論。 也作“公道自在人心”。
【第62句】:【下雨往屋里跑——淋不到】(歇)淋:諧“輪”。指輪不到。
【第63句】:【事不關己,己不勞心】跟自己無關的事情,不去費心。香 港梁鳳儀《千堆雪》:“我有種怪脾氣,一般的事不關己,己不 勞心!”
【第64句】:【開了話匣子】見“打開話匣子”。
【第65句】:真戲假做,假戲真做。
【第66句】:【親不親,鄰不鄰】(慣)指與親人、鄰居關系都不好。 也作“親人不親,近人不近”。
【第67句】:【打破沙鍋問到底】釋義:“問”與“璺”諧音,璺是瓷器、玻璃等器具上的裂痕。沙鍋打破了,裂紋直通到底。比喻刨根問底。“沙”又作“砂”。例句:張金龍說:“咳,你看你這個人!打破沙鍋問到底,緊著問什么呢?”
【第68句】:【臨陣磨槍,不快也光】(諺)臨上陣打仗才磨槍,縱然磨不鋒利,也能磨得光亮。指平時不下功夫,臨時突擊準備,多少也能頂點事。 也作“臨陣磨槍三分光”。
【第69句】:【好馬須得配好鞍】(諺)指有了好馬,還得有好鞍搭配。泛指事物的主體好了,還得有好的陪襯才顯得諧調。 也作“馬好還得鞍子配”。
【第70句】:【狼是銅頭鐵腳麻稈腰】釋義:狼頭像銅一樣硬,腳像鐵一樣堅,腰卻像麻稈兒一樣軟,容易斷。例句:俗話說,狼是銅頭鐵腳麻稈腰。白臉狼脊背朝地重重地摔在土坎上,直挺挺躺在地上,死了過去。
【第71句】:【提得起,放得下】做事干脆,有力量承擔,也有力量完成、 擺脫。類似的:擱得下,放得開。張恨水《啼笑因緣》續集: “大丈夫作事,提得起,放得下,算了,我忘了她了!”
【第72句】:東街的皮五好吃懶做,整天東游西逛,喜歡說大話。他見左鄰右舍陸續地建起了樓房,就對朋友夸口說:“我也要建樓房了?!边@句話正好被他老婆聽見了。他老婆白了他一眼說:“家有黃金外有秤,左右鄰居天天稱。你有多少別人還能不知道?可別再夸口說大話了?!保ńK·南莫)
【第73句】:【春秋】“春秋”本意是春天和秋天。其實在古代,春秋也指季節,但并非和現在一樣,古代所說的春秋,本指一年。中國商代及西周前期的相當長時期,一年只分春秋兩季,沒有冬夏,所以,春秋就是一年。而一個個的春秋就成為歷史了,引申義即歷史。說起作為歷史含義的春秋,它的起源與孔子有關。古代,朝廷設有不少史官,史官又分成左史官和右史官。右史官負責詳細記載帝王的談話言論,例如《尚書》即這類著作,可以說是帝王的文案。左史官則負責記載國家之事,他們把重要大事記人“策”中,小事寫在“簡”里。魯國的那部《春秋》就是策和簡合編而成的一套編年史。據說,《春秋》是由孔子親自修訂的。后世則把《春秋》記載的這段歷史時期稱為“春秋時代”了。這部《春秋》影響很大,如果閱讀《春秋》,可能會覺得概括而簡單,猶如一份大事記,不過,它對研究古代歷史有重要學術價值。后來出現左丘明的《左傳》、公羊高的《公羊傳》、谷梁赤的《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即為解說極其概括簡約的《春秋》而作,“傳”即解說之意?!洞呵铩返膶懽鞣椒ㄟ€被后人稱為“春秋筆法”,成為后世效法的典范。
【第74句】:【日落三條箭,隔天雨就現】釋義:太陽落山時,天空如有三條箭形云,第二天就會下雨。例句:麥子收到第四天,競賽正搞得熱火朝天,我們發現有雨情了。先是在太陽落山的時候,我們發現天空上有三條箭形云,按照農諺說:“日落三條箭,隔天雨就現。”
【第75句】:【豆腐渣貼門神——兩不粘邊】(歇)門神:舊時迷信在門上貼的神像,以為可驅逐鬼怪。粘:諧“沾”。 指彼此間互不聯系,沾不上邊。
【第76句】:穿西裝戴笠帽——土洋結合
【第77句】:我跟著媽媽去菜地拔草。媽媽囑咐我不要踩著了菜畦子,可我無意中還是踩了一個深深的腳印。媽媽生氣地說:“沒見你干什么事,你倒把菩薩眼睛搗瞎了?!保ò不铡そ鹫?/p>
【第78句】:【看眼色行事】(慣)指根據別人的眼神或臉色說話、辦事。 也作看臉色辦事。 看臉色行事。
【第79句】:【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俗語比喻辦事情沒有規則、標準,就不會有合于這種規則、標準的結果。特別是對人的約束,不能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必須用規章制度、法律法規來約束,才能保證社會和諧運轉發展前進。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源自戰國時期《孟子》一書?!睹献印るx婁上》中說:“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薄耙帯笔切U龍A形的用具,“矩”是校正方形的工具。這句話是說,公輸班(即魯班)雖然木工技能高超,但是他不用規和矩這兩種工具,也畫不出方和圓的圖形,做不出方形或圓形的木制品。魯班是木匠的祖師爺,尚且如此,何況他人乎。
【第80句】:【你一言,我一語】(慣)指兩人或眾人交談、討論或爭辯。 也作你一言,我一句。 你一句,我一句。 你一舌,我一嘴。
【第81句】:哥哥要外出做工,媽媽幫他裝了許多衣服。哥哥嫌多,媽媽說:“飽拿干糧,熱拿衣裳——寬備窄用嘛!”(河南·鄧縣)
【第82句】:【是這鳥,叫這聲】(諺)什么樣的鳥會叫什么樣的聲音。指鳥的種類各異,叫出的聲音也各不相同。 多比喻哪個層次上的人,會說哪個層次上的話。
【第83句】:我愛說話,爸爸媽媽不喜歡我話多。爸爸說:“你知道人為什么長兩只耳朵、兩只眼睛、兩只手,而只有一張嘴?”我回答不上來。后來,在爸爸媽媽啟發下,我明白了:要多聽,多看,多干,少說話。(甘肅·華亭)
【第84句】:【給個棗核兒舔】棗核兒不能吃,只能舔。謂用小利引誘。 申躍中《掛紅燈》:“可有些人,就錯打了定盤星。不知道人 家套鴿兒也得用個豆兒,釣魚鉤兒上要不放點食兒,魚也不 上鉤。人家給他個棗核兒舔,他就沒了脈了。”
【第85句】:【斗虎爭狼,苦殺小獐】(諺)獐(zhang):獐子,形狀像鹿,比鹿小。 指虎狼爭斗,遭殃的是小獐子。比喻上層權勢者之間發生沖突,受害的是下層人物。 也作“龍斗虎傷,苦了小獐”。
【第86句】:【結婚】“結婚”的由來,大致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民俗說。早在原始社會,人類沒有固定的婚姻,每當黃昏,便自由結合擇偶而居,這種婚俗,至今還有保留,如云南省的摩梭人現在還實行走婚。所以,漢民族把最早的“黃昏夫妻”稱之為“結昏”。隨著一夫一妻制的實行,語言學家便把曾經標志混亂婚姻的“結昏”改為“結婚”?!盎椤弊值难茏?,是混亂婚姻向文明婚姻過渡的見證。另一種說法是陰陽說?!抖Y記·昏義》孔穎達疏說:“娶妻之禮,以昏為期,因名焉。必以昏者,取其陰來陽往之義?!边@就是說,把婚禮安排在昏時進行,是取其陰來陽往的意思?!瓣巵黻柾卑瑑蓪右馑迹阂皇前滋旒磳⑦^去,夜晚即將來臨,陰陽交替之時,即是黃昏。另一層意思是,新郎在白天去親迎新娘,新娘在臨近夜晚時來到夫家。這種自然的陰陽和人事的陰陽相結合,正好體現了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在古人看來,一切人事都要合乎天意,婚禮這一重要禮儀更不能例外。以人的陰來陽往和天的陰來陽往相配合,這種婚禮就合乎天意,婚姻就會獲得美滿幸福,同時也會給通婚的兩個家族帶來福澤。所以婚禮必須在昏時舉行。這是“結婚”一詞的原意,現在結婚儀式不據泥于黃昏,“吉時”在中午居多。
【第87句】:【能狼難敵眾犬】(諺)再兇猛的狼也對付不了眾多的狗。比喻武藝再高強的人,也難勝過眾多的敵手。 也作能狼敵不過眾犬。 能狼不敵眾犬,好漢架不住人多。
【第88句】:【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諺)舊時封建禮教認為臣對君、子對父必須絕對服從,乃至死而無怨。
【第89句】:【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早起身,一·天的事情可從容做完,遲 起則時間緊迫,陷于忙亂。陳登科《赤龍與丹鳳》:“他伸手 一摸,軍帽忘記戴了,又跑回來找帽子。俗話說:早起三光, 晚起三慌。越慌心里越亂,越亂越無主張?!?/p>
【第90句】:爛柿子落地——軟成一攤
【第91句】:【胳膊斷了往袖子里藏】發生了事情,不外傳,自己處理。 清代《紅樓夢》:“我什么不知道?咱們胳膊斷了往袖子里 藏!”
【第92句】:【唐人街】在美、英等發達國家的大城市一般都有“唐人街”,是華人聚居的地方。僑居海外的華人,都以“唐人”自稱或被人稱呼。這其中的來源大致有三種說法。一是,近年來史志工作者經過查閱大量的史志典籍和族譜家乘找到了根據。現在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絕大部分人都知道他們的祖先是從中原內地遷徙到閩越地區的唐襄軍。而這些唐襄軍及其后裔稱自己為“唐人”。故此,這些海外華人稱自己為“唐人”,而且還把華僑聚居區稱為“唐人街”。二是,中華民族傳統的歷史觀,認為“唐虞三代”是中國最早的也是最被人們稱道的一次太平盛世。有詩為證,毛澤東有“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的詩句。歷史上最早的明君賢王堯帝,就稱之為“唐堯”。據史書記載,堯為古之圣王,初封陶,后封唐,世稱“陶唐氏”,史稱“唐堯”。堯禪讓舜,舜禪讓禹,被傳為佳話,萬民稱頌。另有文字解釋:唐者蕩也,廣也,大也?!队衿罚骸皥蚍Q唐者,蕩蕩首先至大之貌?!敝袊习傩障騺硐矚g太平,也認為自己的祖國是一個“蕩蕩然”廣博的國家,所以在海外的中國人,都喜歡把“唐人”意為“唐虞三代”傳下來的子孫。這含義,和“華人”、“炎黃子孫”的意義相同。三是,與唐朝有關。唐代的中國國勢強盛,名聲很大。外國便有稱中國為“唐”的習慣?!睹魇贰ふ媾D國傳》中說:“唐人者,諸蕃呼華人之稱也?!?座右銘“座右銘”指放在座位旁邊的格言,泛指激勵、警醒自己的格言。那么,最早的座右銘是個什么樣子呢?
【第93句】:【穿衣戴帽,各有所好】穿戴方面,可隨各人的喜好,無須強 求一致。也可泛指各人的興趣愛好不同。電視新聞:“穿衣 戴帽,各有所好。改革開放以前,連這一點也做不到?!?/p>
【第94句】:【虎落平原,插翅難逃】釋義:比喻身陷不利的境地,無法逃脫。例句:石匠于,你要動一下,我就叫喊,門口就是我們的人!你們如今是虎落平原,插翅難逃啦!你饒了我,我也放了你!
【第95句】:【行見行,沒處藏】(諺)行內的事遇到真正懂行的人是無法瞞過的。 指一切假冒偽劣的東西,逃不過內行專家的眼睛。
【第96句】:我養你牙大.你養我牙落。
【第97句】:【泥鰍掀不起大浪,跳蚤頂不起被窩】釋義:力量弱小,成不了大事。例句:“現在谷存夫還剩了二三十個人,泥鰍掀不起大浪,跳蚤頂不起被窩,我們可以高枕而睡了。”
【第98句】:放學回家,我看見哥哥把餅干、肉都擺在地上,喚小狗快吃,但不知是誰家的狗。哥哥招招手說:‘你看,小狗喜歡吃肉,不吃餅干,奶奶讓我喂好東西給它?!蹦棠陶f:“雞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今天,我們把狗留住?!保ńK·泰興)
【第99句】:鄰居阿劉整日游手好閑,除了玩牌就是賭博。他的兩個十多歲的兒子也學會了賭錢。奶奶看不慣,勸說又無效,于是生氣地說:“唉,真是龍生一子定乾坤,豬生一窩拱墻根。”(山東·單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