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佛曰: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
【第2句】:【佛心禪語】不是讓我們沒有感情,而是讓我們的情,變成大情,這情能融納到法界一切眾生,這就是大慈悲。
【第3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傳心頌》: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
【第4句】:【禪語人生】向善向惡主要取決于一個人煩惱輕重的程度。若降服了自己的煩惱,在哪里都能自在,良善。
【第5句】:心若有歸宿,日子便會馨香;心若隨緣,便無煩惱生成;心若超脫,便會淡然;心若感恩,幸福就會來臨;心若有禪意,人生則豁然開朗。
【第6句】:【禪心佛語】女人,也許該讓自己把持著足夠多的自知與自省,清醒地知道何時該穿豹紋高跟,何時該穿棉布拖鞋。何時該耀眼,何時該淡然。何時該犀利,何時該溫婉。
【第7句】: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痕垢盡時光始現,心法雙亡性即真。根塵既謝,銳光現前。——《舒州龍門佛眼和尚文案》
【第8句】:有二種精進:一動相,身心精勤;二滅一切戲論故,身心不動。菩薩雖勤行動精進,亦不離不動精進,不動精進不離般若波羅蜜。(古印度)龍樹《大智度論》卷八十一
【第9句】:【禪語感悟】《壇經·機緣品》上面,臥輪禪師有偈:“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
【第10句】:【禪心佛語】故知念從心起,名為覺行之門;誦在口中,即是音聲之相。執相求理,終無是處。
【第11句】:如果一個人能夠放棄“我執”,那么他的心境就會柔和清凈,萬事萬物在他的眼里也會是美好的、令人愉悅的,這樣的人才能懷抱幸福,笑對人生。
【第12句】:【禪心佛語】當你的錯誤顯露時,可不要發脾氣,別以為任性或吵鬧,可以隱藏或克服你的缺點。
【第13句】:【禪語人生】我們沒辦法制止別人對我們的傷害,但如果我們有了智慧,就可以不接納傷害。
【第14句】:【禪心佛語】貪心是最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壞的執著,愛欲是最難渡過的河流。
【第15句】:菩薩如明月,眾生如水面。水清月現,自然之理。若水混濁,月影終不能現,是水之咎,非月之過。眾生心垢若除,菩薩時時在前。
【第16句】:不悲不喜,不憂不懼,淡然,從容,任世事如流,內心安之若素,或許,只有山川草木才有如此的通透與禪悟。
【第17句】:【禪語人生】用雙腳丈量大地,用雙眼飽覽美景,用身體擁抱自然,用汗水洗凈心靈,用愛情升華情懷,用歌唱美化年華,用意志戰勝自我,用智慧感悟人生。
【第18句】:【禪心佛語】鼓要敲到點上,簫要吹在眼上。鋼要用在刀口上,勁要使在關鍵上。
【第19句】:【禪心佛語】人的行為很少出于理性,很多訴諸感性,而最大部分則來自習慣。
【第20句】:禪之一字,不可見,不可聞,不可覺,不可知。蓋見聞覺知,皆屬情妄,非心法也?!短炷恐蟹搴蜕袕V錄》
【第21句】:言說文字皆解脫相。所以者何?解脫者,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文字亦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是故舍利弗,無離文字說解脫也?!毒S摩經》卷中,觀眾生品
【第22句】:【佛心禪語】我們的行、住、坐、臥與一舉一動,有意識地去生活,是覺醒,無意識地去生活,是迷惑。悟或迷、佛或魔、涅槃或輪同,都是一念之差。
【第23句】:【禪語人生】遺憾叢生才叫生活,瑕疵?,F才算真實。沒有放棄,怎能擁有。不守寂寞,怎見繁華。命運給予你的,無論好壞、無論多少,都需坦然面對,從容接受,認真應對。
【第24句】:【大徹大悟的佛學智慧】修行并非比賽,而是練就自己的耐力、定力與寬廣的心。
【第25句】:宇宙萬物本四大假合,因緣和合而生,也隨緣而滅,這一秒的我們在呼吸,前一秒的我們即已死去,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第26句】:既然十法界不離一心,則一切修法,都是修心。參禪、念佛、誦經、禮拜、早晚殿堂,一切細行,都是修心。
【第27句】:大抵生西方佛國,非悠悠散善所能致,萬劫生死,非因循怠惰所能脫。(清)省庵《思歸集》
【第28句】:唯有“南無阿彌陀佛”,是佛國傳來的妙好之音,讓我們的心得到寂靜休息、平安快樂。
【第29句】:我們都在做夢。晚上做的夢是黑夢,白天做的夢是白夢。晚上的夢很容易醒過來,但是白天的夢很難醒過來。醒過來了就叫覺者,沒有醒過來叫迷者。
【第30句】:凡夫志量狹妄,說有難易。離相如虛空,盡契諸佛智。戒相亦如空,迷人自作持。病根不肯拔,只自弄花枝,要識病幺?不是別物,只是個執難執易。
【第31句】:【禪語人生】我再也不想對別人提起自己的過往,那些掙扎在夢魘中的寂寞,荒蕪,還是交給時間,慢慢淡漠。
【第32句】:【禪心佛語】你還來不及一一向最深恩的人話別道謝,就又一次在不知不覺中遠去。
【第33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華嚴經》卷三十四,十地品
【第34句】:【禪心佛語】首先是被別人需要,然后是被別人賞識,最后才是被別人贊譽。
【第35句】:學佛旨在修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雖然有三個不同的名詞,本質卻沒有差別;若于事相而言,只差在“佛”已明心見性,眾生仍處無明而已。
【第36句】:【佛心禪語】常懷平淡之心的人,待人處世寬嚴相濟,方圓得體,厚德載物,雅量過人,心中有春風楊柳之隨和,胸中經天行地之豁達。
【第37句】:【禪語人生】顯教的基礎若不打牢的話,修密宗是最容易感應,也最容易走錯路的。
【第38句】:痛苦無法逃離,但可以轉化,從痛苦中解脫并不是逃避,而是換一種心境,用全新的智慧看待生命。
【第39句】:世諦者,即第一義諦。二諦義者,不一亦不二,不常亦不斷,不來亦不去,不生亦不滅?!镀兴_瓔珞本業經》卷下,佛母品
【第40句】:【佛語摘抄精選】如鸚鵡學人語,話自語不得,為無智慧故。(《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八)
【第41句】:【禪心佛語】佛教的功德是棄絕惡行。當我們戒惡時,就不再繼續造業了。沒有苦時,就有平靜。平靜的心是清潔的心,無瞋、清明。所以佛說:心清凈,是世上最高的功德。
【第42句】:【禪心佛語】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慈悲的心與誠實的態度,它比最高智慧和一切學識都重要。關心和善意,比任何禮物都能產生更多的效果,比任何禮物都有更多的實際利益。
【第43句】:【佛心禪語】祖師為什么要呵佛罵祖?就是要教你破相,教你不要著相。
【第44句】:共富不是要分富人的財產,而是要先富者承擔起帶領共富的責任。這應該是鄧小平提出先富論的前提。先富者是鄧小平理論的受益者,富而忘卻責任就是對鄧小平理論的背叛。
【第45句】:【禪心佛語】人人都在追求富貴,但只要大家能看清自己因而失去的許多東西,他們應該就會把在用在獲得財富上的精力,用來掙脫財富的束縛。
【第46句】:單單愚癡只是可憐,并不可怕。愚癡加驕慢,則不僅可憐,更為可怕,而且是雙倍的可憐,雙倍的可怕。
【第47句】:【禪語人生】新一代都市女性,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殺得了木馬,翻得了圍墻,開得起騎車,買的起洋房,斗得過小三,打得過流氓。
【第48句】:有了智慧,你的想法、看法完全是正確的,做法也是正確的,哪里會有痛苦?當然快樂!所以苦的因是迷,樂的因是悟,是覺悟?!獌艨辗◣?/p>
【第49句】:【禪語人生】我們天天在追求成功,得到的卻是別人看到的成功;我們天天在追求幸福,得到的還是別人看到的幸福;能惠及他人才是真正的成功;內心的寧靜才是真正的幸福。
【第50句】:【禪語人生】相遇是一種緣分,是一種機遇,是成功的開始。機遇之后便有親情,友情和愛情,從這方面來說相遇是好事。但相遇并不總是好事,所以,要學會慧眼識他人。
【第51句】:【佛心禪語】做人須具備三商:智商、情商、健商。智商顯示一個人做事的本領,情商反映一個人做人的表現,健商表明一個人對生命的認知。
【第52句】:心若能清明自在,不管任何境遇,都可以保持平靜、穩定、自主、自在的心境。
【第53句】:學佛是要轉換身心氣質,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靠我們長期的積累,持之以恒,默默耕耘,把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氣毛病、無明煩惱不斷地在持戒、修定、證慧的過程中斷除。
【第54句】:人人均應上進積極,不因境遇得失而喪志,既知人生多欲為苦,就必須排除貪欲,唯有精進不懈,方能破除煩惱惡,進修慧業。
【第55句】:當主敬存誠,于二六時中,不使有一念虛浮怠忽之相。及與世人酬酢,唯以忠恕為懷。則一切時,一切處,惡念自無從而起。(印光法師)
【第56句】:【佛心禪語】不把石頭搬在別人要過的路上,更不把腳伸在盲者要過的途中。
【第57句】:譬如藥師持藥囊行,而自身病不能療治。多聞之人有煩惱病,亦復如是。雖有多聞,不止煩惱,不能自利。《大寶積經》卷一一二,普明菩薩會
【第58句】:【禪心佛語】快樂和智能的區別在于:自認最快樂的人實際上就是最快樂的,但自認為最明智的人一般而言卻是最愚蠢的。
【第59句】:塵網依依三十春,昨非今是不須論;息交豈獨忘知已,為愛吾廬夏木陰。——蓮池
【第60句】:【禪心佛語】進入一不同的新行業,必須對自己充滿信心,在面對無情的打擊和不公的命運時,你必須要能自持。
【第61句】:如人見瓶,以無水故空,如是五陰之中,不見有人故空。又如瓶體非實,是假名有,如是五陰之中,不見有五陰故空。(古印度)訶梨跋摩《成實論》卷十四
【第62句】:【佛心禪語】“宗門心法五要”共有五個部分,作為北海禪院最新確立的五要,全部都是大乘佛法的精髓。
【第63句】:【禪心佛語】男人的胸懷是委屈撐大的,多一點委屈,少一些脾氣你會更快樂。
【第64句】:【禪語人生】一口井,望不到底,不一定因其深。如果井水混濁,淺井也望不到底。一口井,一眼見底,不一定因其淺。如果井水清澈,深井也一眼見底。
【第65句】:痛有兩個詞:一個是痛快,另一個是痛苦。面對痛苦時,要“痛快”,也就是視“痛”為“劫”?!巴础比ァ敖佟毕?,則病痛反能帶來“劫后歸來”之快。
【第66句】:【禪心佛語】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不可避免的未來,你一定要面對他、接受它,你沒有辦法抗拒,誰都沒有能力去抗拒死亡。
【第67句】:【禪心佛語】菩薩妙法樹,生于直心地,信種慈悲根,智慧以為身,方便為枝干,五度為繁密,定葉神通華,一切智為果,最上力為蔦,垂陰覆三界。
【第68句】:【禪心佛語】人來到世界,不是來享受的,是要開創事業的,做有益的事情,一件做完了,再做另一件。
【第69句】:【禪心佛語】平靜來自內心,勿向外求?;ㄩ_有聲,風過無痕。坐亦禪,行亦禪,緣起即滅,緣生已空。不要刻意的去追逐,一切遵循自然的規律,開心輕松,過好一生。
【第70句】:也有人事事不如意,便去相命問神,說是被“五鬼纏身”。鬼從何處來呢?從自己心中所生,若和五人作對,就有五鬼在你心中。
【第71句】:不從有所得中無所得,不從無所得中無所得。須菩提,有所得、無所得平等,是名無所得。無所得,即是得,以是得,無所得?!赌υX般若經》卷二十三,三慧品
【第72句】:【禪心佛語】過去可以失敗,未來不能失敗;做事可以失敗,做人不能失敗。做事失敗是一時的失敗,做人失敗是一生的失敗。
【第73句】:世人皆有佛性,明心見性,萬法智慧于自性中自然涌現,你就是佛,佛就是你,沒有分別。
【第74句】:【禪心佛語】佛陀說:'恨永遠無法止恨,只有愛可以止恨。'所以誤會不能用爭論來解決,而需要用外交手腕,和賦予對方同情來解決。
【第75句】:【禪語人生】愚癡的人,會把甘露化為毒藥,有智慧的人,能把毒藥化為甘露。
【第76句】:眾施經施勝,眾味道味勝,眾樂法樂勝,愛盡勝眾苦?!斗ň浣洝肪硐拢瑦塾?/p>
【第77句】:【禪語人生】我漸漸明白,世間最可厭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人看,這比打罵還難受。
【第78句】:【禪心佛語】佛教微博精選:人生不僅要學會承受,也要學會釋懷。生活是開水,不論冷熱,只要適合的溫度,生活是口味,不論酸甜苦辣,只要適合的口感,就是最好。
【第79句】:【圣經文案】483凡從神生的,就不犯罪,因神的道存在他心里;他也不能犯罪,因為他是由神生的。(約壹3:9)
【第80句】:【禪心佛語】勝利者知道無快捷方式可達到高峰,他們一步一步地爬上山去,直升機對他們毫無用處。
【第81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什么意思呢?其實也就是說覺悟者,不是以你是否做過有違世俗倫理道德的事情為標準的,而是看大智能的獲得與否。
【第82句】:慈心愛念,常與眾生樂;悲心憐憫,能拔眾生苦,普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皆大歡喜。怨親平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常念眾生無憎無欲,廣修善行。
【第83句】:盡力而為,聽天由命;無愧于心,不惑于情;順勢而生,隨遇而安;知錯就改,迷途知返;在喜歡自己的人身上用心,在不喜歡自己的人身上健忘。知足人生,快樂常伴!
【第84句】:【禪心佛語】死,對我們來說是最恐怖的事,所以釋迦牟尼佛以恐怖的老虎作譬喻。
【第85句】:【禪心佛語】狼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要加強橫向聯系,官場上要多結交像狽這樣的鐵哥兒們。
【第86句】:【禪語人生】有德不孤、必有鄰。依行為完善思想、依思想指導行為,依行為修福修慧,無行為、則無一切。
【第87句】:人生難得開懷笑,恩怨讓它笑中了。莫向人前就恩怨,一忍二讓由它消。平心似水伴日月,煩惱只為逞聰明。少事之心,淡茶粗飯總知香;多事之心,美味佳肴如食蠟。
【第88句】:【佛心禪語】作在心,殃在身,不須怨訴更尤人。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法輪。
【第89句】:盡管發大愿、立大志,卻不實踐力行,則永遠無法達成理想。是故“愿”與“力”要互相配合,相輔相成,理想與事實方能圓融一致。
【第90句】:【禪心佛語】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長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產生,長育出來的,所以沒有這種民眾,就沒有天才。
【第91句】:【禪語人生】無知者無畏,不知畏;無私者無畏,無所畏;無求著無畏,何畏之有?民不畏險奈何以險懼之。人無欲方能無畏于天下。
【第92句】:【禪心佛語】每一件缺憾都有一個最佳的解決方案。善于思考善于發現的人,總能找到可行的辦法。他們所用的法寶,便是智慧。
【第93句】:百千啞羊僧,無慧修靜慮,設經百千劫,無一得涅槃。聰敏智慧人,能聽法說法,斂念須臾頃,必速至涅槃?!斗鸩亟洝?/p>
【第94句】:人生苦短,用心生活。做人須知理、知趣、知足。知理,是懂得做人道理,把握做人的本分;知趣,是處事把握分寸,能張弛有度;知足,即不為物欲俘虜,滿足以無為有!
【第95句】:【禪語人生】知道自己的缺點愈多,成長的速度愈快,對自己的信心也就愈堅定。
【第96句】:學佛一事,原須克盡人道,方可趣向。。譬如欲修萬丈高樓,必先堅筑地基,開通水道?!队」獯髱熚拟n增廣與丁福保書》
【第97句】:【佛心禪語】當我們懂得了佛法,就要退一步,放下自我。退一步,我們才能看到曙光,我們才能夠進步。修行它時時刻刻是來要求自己的,它不能要求別人?!缛鸱◣?/p>
【第98句】:【禪心佛語】人總是在克服一個一個困難的前提下才能夠有所收獲、有所成功。只有迎難而上、知難而進,這才是應有的精神。
【第99句】:【佛心禪語】請別小看煮蛋這件事,它也是有秘訣的,所謂的秘訣就是「循序漸進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下一篇:返回列表